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关于公文处理程序规范化问题的探讨

办公室业务 2018

摘要:本文介绍了公文处理程序规范化的概念和意义,例举了实际工作中常见的不规范操作,并提出了几点有效措施,旨在引起人们对公文处理程序规范化的关注,促使办公人员规范办公行为。

关键词: 公文处理程序 规范化 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溶胶-凝胶包埋的蛋白磷酸酶抑制比色法快速检测腹泻性贝类毒素

分析化学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腹泻性贝类毒素(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的主要成分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及其衍生物对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的抑制作用,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Sol-gel)技术包埋PP2A,建立了快速测定贝类中DSP的新方法。以对硝基苯磷酸二钠(4-Nitrophenyl phosphate disodium,p-NPP)为底物,利用碱性条件下PP2A催化p-NPP产生的黄色水解产物对硝基苯酚(4-Nitrophenol,p-NP)在405 nm处具有强烈吸收峰,而OA及其衍生物对PP2A的抑制会减少p-NP的生成,由此建立剂量-反应关系实现对DSP定量检测。本方法基于Sol-gel技术包埋PP2A,引入D-葡萄糖增大酶凝胶微孔的孔径,添加羟乙基纤维素防止酶凝胶发生脆裂,提高和保持酶的活性及稳定性,从而改善蛋白磷酸酶抑制比色法的重现性和可靠性。本方法的检出限为50μg OA eq./kg贝组织,线性范围为50~800μg/kg;加标回收率在68.8%~119.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5%~14.8%。本方法将PP2A包埋固定于微孔板底部,可在-18℃条件下保持酶活性4个月以上,使用时直接加入底物和样品溶液进行反应,省去了传统PP2A抑制比色法中每次测试需重新配制酶溶液并进行水解等预处理步骤,使DSP的检测更简便、高效。

关键词: 腹泻性贝类毒素 蛋白磷酸酶抑制比色法 溶胶-凝胶 贝类 快速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鱼类中糖肽类抗生素残留量

分析试验室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鱼类中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残留量的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经0.1%甲酸水-乙腈(7:3,V/V)混合溶液提取,乙腈饱和的正己烷去脂,固相萃取柱C_(18)及PCX净化,在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使用双去氯万古霉素作为内标物,内标法定量。实验结果表明,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在2~250 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大于0.99。在5,25,100μg/kg~3个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92.8%~96.5%,相对标准偏差为4.5%~7.0%。方法检出限(LOD)为2.0μg/kg,定量限(LOQ)为5.0μg/kg。方法适用于鱼类中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残留量的测定。

关键词: 糖肽类抗生素 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 双去氯万古霉素 鱼类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双固相萃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氏鲟外科手术后切口愈合过程的组织学观察

中国水产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肉眼观察和组织学方法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外科手术后不同时期的切口及周围组织进行观察,研究切口愈合过程,探讨施氏鲟组织修复能力,为术后管理提供数据支持.采用150mg/L的MS-222对30尾2龄施氏鲟进行快速麻醉,于腹中线第3~5腹骨板处切开约5cm的切口.采用间断缝合法对切口进行缝合,于术后4d、7 d、14 d、28 d、42 d、56 d,通过肉眼观察和组织学方法观察切口愈合过程中的宏观和微观的变化.结果发现:术后4~7 d表皮沿切口边缘向腹腔内延伸,并与腹膜相连.切口边缘出现炎性渗出物,并有少量网状或束状的Ⅲ型胶原纤维生成.术后14~42 d切口显著愈合,红肿明显减少(P<0.05).表皮逐渐覆盖切口,并在切口中部发生部分重叠.切口处表皮细胞层数显著增加(P<0.05),并高于周围与对照组.切口边缘出现大量的成纤维细胞聚集和新生血管,形成肉芽组织.42~56 d表皮完全愈合,与对照组无差异.肉芽组织中Ⅰ型胶原含量显著增加(P<0.05),成纤维细胞和血管明显减少,形成瘢痕组织.研究结果表明,施氏鲟具有较强的组织愈合能力,术后56 d切口完成愈合.14~42 d是切口愈合的主要时期,这一时期应作为术后管理关注的重点时期.相比于表皮细胞的快速迁移,真皮及皮下组织的愈合速度缓慢,是愈合过程中的限制因素.

关键词: 施氏鲟 手术 切口愈合 组织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景天提取物对凡纳滨对虾抗氧化系统及抗低盐度胁迫的影响

南方水产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红景天(Rhodiola rosea)提取物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抗氧化系统及抵抗低盐度胁迫的影响,该实验设计0 mg·kg~(-1)、300 mg·kg~(-1)、1 000 mg·kg~(-1)和3 000 mg·kg~(-1) 4个红景天提取物水平饵料添加量,饲喂凡纳滨对虾28 d。然后进行72 h低盐度(10)胁迫实验,测试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GSH-Px、CAT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天然海水养殖条件下,GSH-Px、CAT活性和GSH-Px基因表达水平在某些时段被显著诱导(P<0.05)。低盐度胁迫24 h,对照组抗氧化指标相比于其他各组的变化幅度最大。低盐度胁迫72 h,红景天组T-AOC、CAT活性和GSH-Px、CAT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红景天提取物添加量与时间的交互效应对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显著。结果表明,红景天提取物能够有效缓解胁迫初期凡纳滨对虾抗氧化指标的剧烈改变,明显提高胁迫后期机体的抗氧化系统功能,具有成为抗应激饲料添加剂的潜力。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环境胁迫 红景天提取物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公害农产品(渔业产品)检测目录评估分析

水产科技情报 2018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无公害农产品事业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文章通过探讨无公害农产品(渔业产品)检测目录的提出背景、内容、评估手段等,对我国无公害农产品(渔业产品)检测目录的内容变化进行了详细的比对分析,旨在为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的管理和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无公害农产品 渔业产品 检测目录 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北斗船位数据的渔具分析方法浅析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

摘要:渔业捕捞过程中渔具是的重要的生产资料,研究渔具的组成、分布和来源对海洋渔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船位监控系统能够记录渔船的船名、位置、航速、航向和轨迹等信息,数据的时空精度高、实效性强。本文利用北斗船位数据以宁波市北仑、奉化、宁海、象山和鄞州的渔船为例研究拖网、围网和刺网的组成、分布和来源情况,同时提出一种关联北斗船位、渔船、渔具、渔场和行政区划的方法。突破以往仅对渔具进行数量上统计分析的局限,从空间角度研究其动态变化特征。

关键词: 北斗卫星 渔船监控系统 渔具 渔场 关联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渤海沙氏下鱵鱼仔稚鱼栖息地指数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渤海鱼类资源早期补充过程,本文将地理加权回归法(GWR)引入栖息地指数(HSI)模型,选取海表温度、海表盐度、水深和叶绿素a浓度4个环境因子建立基于GWR的渤海沙氏下鱵鱼仔稚鱼的HSI_(GWR)模型.模拟发现:在2015年8月渤海的HSI_(GWR)模型中,海表温度和叶绿素a浓度为全局变量,两者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27和0.006,对HSI影响较小.海表盐度和水深为局地变量,两者回归系数绝对值的平均值分别为0.075和0.129,对HSI的影响较大.其中,海表盐度在渤海中部与HSI呈负相关,负相关系数最大,为-0.3,在三湾呈微弱正相关,相关系数最大值为0.1;水深在整个渤海均与HSI呈负相关,且在三湾的负相关程度明显大于渤海中部,三湾的负相关系数最大,为-0.16.该HSI_(GWR)模型的泊松相关系数为0.705,拟合效果较好,可为今后的鱼类栖息地环境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 栖息地适宜指数 地理加权回归 渤海 沙氏下鱵鱼仔稚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马的功用机理及开发应用研究进展

海洋渔业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马(Hippocampus)是隶属于海龙目海龙科的小型海洋硬骨鱼类,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浅水海域,具有较高药用和食疗保健价值。分别从海马的药用机理、医药及保健食品开发、食疗应用以及作为旗舰物种和指示生物的海洋保护作用等方面综述了海马的功用机理及开发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海马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马 机理 医药 保健食品 功用 开发 海洋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海桑沟湾养殖区海水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残留状况

海洋环境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渔业养殖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造成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微生物耐药性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对桑沟湾养殖区海水及养殖水产品中17种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残留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养殖区海水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检出率高达52.94%,含量水平介于ND~32.48 ng/L。不同的鱼类养殖区域海水中喹诺酮类药物含量差别较大,且浓度大小依次为为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养殖区>黑鲪(Sebastes schlegelii)养殖区>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养殖区。科普示范养殖区海水中喹诺酮类最高浓度范围与牙鲆养殖区相近,而近岸码头非养殖区海水中喹诺酮类检出率和残留浓度最低,表明桑沟湾海水中抗生素残留可能受水产养殖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桑沟湾养殖区鱼肉中喹诺酮残留量远小于国家安全限量。

关键词: 喹诺酮残留 水产养殖 桑沟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