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人工授精操作不当致病三例
《养禽与禽病防治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种鸡进行人工授精,能更有效地利用优良种公鸡,降低饲养成本。这本来是提高养鸡效益的好途径,但却因为人工授精不当惹下了祸。人工授精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如果搞人工授精的人,消毒意识不强,违反人工授精操作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花蕙兰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园艺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来源于日本、韩国和美国的42个大花蕙兰品种和两个国产兰属原生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9对多态性引物在50~500bp内共扩增出1597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565条,多态性比率98.0%。单引物对扩增的带数156~193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带数177条。42个品种具特征带或缺失带。大花蕙兰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品种间的相似系数0.3399~0.8223,平均相似系数0.5783。UPGMA聚类结果将供试品种分为4大类,与根据花枝类型或花径大小、花色等形态指标分类的结果相吻合,同一产地来源甚至同一育种公司选育出的品种能基本上聚类在一起,反映出了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多抗超甜玉米粤甜11的选育
《玉米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粤甜11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2002年以自育的自交系1022为母本,C4为父本杂交培育的超甜玉米杂交种。经过广东省甜玉米区域试验、国家东南区和西南区甜玉米区域试验,大面积生产试验和示范,鲜果穗产量高,食用品质佳,适应性广,抗病虫性强,具有巨大的推广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椹果酒酵母筛选及发酵性能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桑椹成熟果实、桑叶以及桑果园的土壤采样,进行桑椹果酒专用酵母的筛选,得到一株在性能上优于对照菌葡萄酒干酵母的酵母菌Y11。该菌起酵快,从第2天开始糖度大幅度下降,酒精度快速上升,发酵第4天酒精体积分数即可达到10%以上。发酵过程pH值变化趋势比较平缓,发酵结束后高级醇量符合要求。综合发酵性能及感官评定,表明该菌能代替葡萄酒干酵母用于桑椹果酒的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附红细胞体PCR-微孔板杂交-酶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猪附红细胞体和多种血营养菌16S rRNA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合成引物HM-f/HM-r,在反向引物的5′端用生物素标记,以猪附红细胞体广东株16S rRNA基因的可变区序列设计种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探针的5′端用地高辛标记,成功地建立了猪附红细胞体PCR-微孔板杂交-酶免疫检测方法。通过测定不同浓度PCR产物对应的微孔板杂交-酶反应显色OD值,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为y=2.1012-0.4492×logx,其相关系数R为0.977,显示对未知样品可进行定量检测。该方法与猪的多种细菌性病原、猫血巴尔通氏体CA株和E.wenyonii无交叉反应,其敏感性比常规PCR琼脂糖电泳检测提高了近100倍。用建立的方法对38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有12份检测结果为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多酚氧化酶基因的SNP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有代表性的40个茶树品种(系)为材料,先采用PCR-SSCP-银染检测技术,对供试材料的多酚氧化酶(PPO)基因进行SSCP分析,对PPO基因作初步基因分型;根据分型分析结果,对每一类型选择典型品种的PPO基因作进一步的DNA序列分析,用DNASTAR Program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搜寻.结果表明,茶树PPO基因存在丰富的SNP,其类型包括:转换(AG,CT)、颠换(AT,GC,G→T,A→C)与杂合子(C/T,A/G,G/T,A/T,A/C,G/C).在发现的37个SNPs中,有13个SNPs发生在核酸内切酶酶切位点,有10个错义SNPs位点导致氨基酸的改变.在PPO基因的保守序列区,出现SNP的频率较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新品种粤秀3号的选育
《中国种业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1选育经过粤秀3号是以A-2为母本、C-8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A-2是在100多份资源材料鉴定的基础上,从中选出从亚洲蔬菜中心引进的材料,用单株选育法经7代自交纯化的优异材料。主要特点是早熟,植株长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