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8714条记录
猪圆环病毒Ⅰ型ORF1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中国兽医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GenBank中猪圆环病毒Ⅰ型(PCV1)ORF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对PCV1 ORF1基因进行PCR扩增,将扩增出的ORF1基因(939 bp)克隆入pMD18-T载体,将筛选获得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MD-ORF1。测序分析表明,克隆的ORF1与广东分离株DQ659154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9.6%,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4%。将ORF1双酶切产物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41a,得到的重组子命名为pET-ORF1。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收集菌液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PCV1ORF1在pET-41a中获得了高效融合表达,其表达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67.6 ku。

关键词: PCV1ORF1 克隆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玫烟色拟青霉对小菜蛾致病力的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模拟

昆虫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是我国南方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重要害虫,已对田间常用的化学杀虫剂产生了严重的抗性。为寻找有效的小菜蛾生物防治措施,本实验研究了一株分离自家白蚁的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fumosoroseus(SCAU-PFCF01)对小菜蛾2~4龄幼虫的致病力。实验采用浸液法,供试浓度为1×103、1×104、1×105、1×106和1×107个孢子/mL。结果表明:随玫烟色拟青霉孢子浓度的升高,小菜蛾的感病死亡率增加,在浓度为1×107/mL时,小菜蛾2、3和4龄幼虫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96%、85%和80%。玫烟色拟青霉对小菜蛾各龄幼虫的致病力与供试龄期有关,其感病的敏感顺序为2龄、3龄和4龄。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time-dose-mortality model,TDM)对各龄幼虫的致病力数据进行模拟,所建模型均顺利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异质性检验,表明模型拟合良好,并由模型估计出了该菌株对小菜蛾各龄幼虫的致死剂量与致死时间。2龄幼虫接种后第7天、3龄幼虫接种后第5天、4龄幼虫接种后第4天的LC50估计值分别为1.17×104、1.44×104和5.21×104/mL,LC90估计值分别为1.98×106、3.82×107和1.29×108/mL。玫烟色拟青霉对小菜蛾幼虫的致死时间与浓度相关,供试各龄幼虫的LT50值随着孢子悬浮液浓度的增加而递减,在1×105~1×107/mL的范围内,2龄幼虫的LT50值从3.16天降低到1.72天,3龄幼虫的LT50从3.21天降低到1.83天,4龄幼虫的LT50从3.69天降低到2.04天。即2龄幼虫致死所需的时间最短,其次为3龄幼虫,4龄幼虫致死所需的时间最长。结果显示了该株玫烟色拟青霉在小菜蛾的生物防治中具较强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玫烟色拟青霉 小菜蛾 致病力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枯病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中国生物防治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就国内外青枯病生物防治的研究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述。

关键词: 青枯雷尔氏菌 生物防治 青枯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污泥农用对药用植物紫花茉莉品质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进行堆肥,将污泥堆肥用于药用植物紫花茉莉栽培,研究污泥的农用对药用植物生长、药用品质以及土壤养分和主要重金属等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堆肥不同用量处理与对照相比,紫花茉莉的株高增加了6.7%~20%,茎围增加了16%~36%,块根干物量增加了9.6%~28%,茎叶干物量增加了19%~37%。污泥的农用使紫花茉莉植株增加了Zn、Ca的累积,显著地提高了紫花茉莉块根的药用功能,不同处理土壤Zn含量比对照增加了14%~86%。土壤Pb、Cr、Cu、Ni含量却没有明显变化。

关键词: 污泥 农用 药用植物 紫花茉莉 土壤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致敏原的研究进展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近些年来花生致敏反应和花生致敏原基本特性的研究现状以及今后的研究趋势做了概述。

关键词: 花生 致敏原 Ig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离子排斥色谱法测定桑椹原汁有机酸的研究

食品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离子排斥色谱法,IonPacAS11阴离子交换柱,三种流动相系统(2mmol/L Na2B4O7、24mmol/L NaOH、18mmol/L NaOH)测定了桑椹原汁中的有机酸种类和相对含量,从桑椹原汁中检出的主要的有机酸有苹果酸、酒石酸、草酸、琥珀酸、柠檬酸、乙酸、甲酸等七种以及两种无机酸根Cl-、SO42-。

关键词: 桑椹 有机酸 离子排斥色谱 果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醋酸氯地孕酮对小白鼠种群扩展的持续控制效应研究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醋酸氯地孕酮对小白鼠种群发展的控制效果,以及该药物控制鼠类的持效期和最适浓度。方法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饲喂小白鼠醋酸氯地孕酮饵料,观察该鼠实验种群的数量增长动态。结果小白鼠口服10mg/kg醋酸氯地孕酮可完全控制当月雌鼠的生殖活动,第2个月和第3个月雌鼠的怀孕率也只有30%~40%,5-6个月后可减少鼠类数量70%~80%。鼠类喜食,摄食指数超过1.0。结论醋酸氯地孕酮对小白鼠具有显著的生殖阻断作用,口服10mg/kg醋酸氯地孕酮1次的有效控制时间为3个月。

关键词: 醋酸氯地孕酮 小白鼠 种群 控制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军曹鱼幼鱼对饲料中精氨酸的需要量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初始平均质量为(14.70±0.30)g的军曹鱼幼鱼,在56 d的饲养期中分别饲喂含精氨酸质量分数为1.84%、2.07%、2.30%、2.53%和2.76%(或饲料蛋白中精氨酸质量分数为4.0%、4.5%、5.0%、5.5%、6.0%)的等氮等能精制饲料,观察精氨酸对军曹鱼生长和全鱼组成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饲料中精氨酸质量分数为2.30%时,军曹鱼的特定生长率、增质量率及存活率达到最高值.饲料中精氨酸质量分数为2.30%时,全鱼粗蛋白和精氨酸水平达到最高;精氨酸质量分数为2.76%时,全鱼粗脂肪水平达到最高.以增质量率为指标,一元二次回归分析表明,军曹鱼对饲料中精氨酸的适宜需要量为2.38%(占饲料蛋白质量分数的5.17%).

关键词: 军曹鱼 精氨酸 需要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溶菌酶基因合成及其原核表达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T4噬菌体溶菌酶的氨基酸序列,选用植物偏爱的密码子设计并人工合成了溶菌酶基因,并在N-端加上23个氨基酸残基的α-淀粉酶信号肽序列和信号肽酶切位点HQP;用苷氨酸残基替代C-端的酰胺;新基因全长为576 bp,共编码190个氨基酸.为了检测该基因生物活性,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b(+)中,导入宿主细菌E.coliBL21(DE3)pLysS,经IPTG诱导后,宿主细菌在2 h内全部被溶菌酶基因的表达产物裂解,说明该溶菌酶基因对细菌具有很强的抗性.

关键词: 溶菌酶基因 合成 原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KA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桑椹红色素的研究

食品科技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NKA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桑椹红色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NKA大孔树脂对桑椹红色素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性能,是分离纯化桑椹红色素的适宜大孔树脂;NKA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桑椹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吸光度0.866Abs、pH值2.0的色素样液上柱;用pH值1.5、70%的酸性乙醇作洗脱剂,以0.5BV/h的洗脱流速进行洗脱。树脂重复使用8次后,吸附率仅降低2.8%。经纯化后的色素为紫黑色粉末,其色价为452,是未纯化的48.7倍。HPLC分析表明,桑椹红色素主要含两种花色苷。

关键词: 桑椹红色素 大孔树脂 分离 纯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