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凤凰单丛主要品质成分比较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广东凤凰单丛34个样茶进行了主要品质成分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水浸出物含量最高为49.41%,最低为35.63%;氨基酸含量最高为2.96%,最低为1.15%;茶多酚含量最高为39.12%,最低为22.64%;儿茶素总量最高为19.57%,最低为8.91%;黄酮类最高为1.40%,最低为0.83%;咖啡碱含量最高为5.33%,最低为1.05%.凤凰单丛茶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特别是酯型儿茶素、咖啡碱等含量较高,而氨基酸含量较低.不同凤凰单丛茶的主要品质成分存在较大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瓜一代杂种‘黑优1号’
《园艺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优1号’是青皮冬瓜杂交品种,该品种坐瓜率高,瓜形匀称且整齐,果实炮弹形,皮墨绿色,浅棱沟,瓜长58~75cm,横径23~25cm,肉厚5·5~6·2cm,肉质致密,品质优,商品率高。单瓜质量13~18kg,抗病性强,耐贮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岭头单枞茶加工工艺模式优化的试验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通过正交设计试验方法,对岭头单枞茶加工工艺的各道工序进行分析,通过实验收集的数据分析得出影响岭头单枞茶质量的关键因素及其加工工艺的最佳工艺组合。这些实验结果表明岭头单枞茶加工工艺的最佳工艺组合为:晒青时间 30分钟,做青第一次摇筛15次,第二次摇筛25次,第三次摇筛40次,第一次摇笼2分钟,第二次摇笼4分钟,杀青温度为 200℃,揉捻时间18分钟,干燥温度100℃。这些结果为茶叶加工工艺的研究提供一条新的途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柔嫩艾美耳球虫表面抗原SAG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畜牧与兽医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生物信息学预测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应用RT-PCR方法从柔嫩艾美耳球虫第二代裂殖子总RNA扩增获得了鸡柔嫩艾美耳球虫表面抗原2(surface antigen 2,SAG2)基因序列,将其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后转化E.coliDH5α,筛选阳性克隆,以带有限制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扩增不含SAG2 N端信号肽序列的ORF序列后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2 a(+),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32 a(+)-SAG2,并将其转化至E.coliBL21(DE3)。经IPTG诱导,获得了SAG2重组抗原在大肠杆菌的高效表达,重组蛋白的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5%,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47 ku。菌体经超声处理后进行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毛鼠种群动态的时序组合预测模型研究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提出珠江三角洲黄毛鼠种群数量的预测方法。方法采用季节交乘模型、季节叠加模型和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 MA)分别拟合1998-2003年黄毛鼠种群数量的时序变化动态,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并进行中长期预测,比较不同预测模型的适用性。结果季节交乘模型、季节叠加模型和ARI MA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黄毛鼠种群的历史消长趋势,预测黄毛鼠发生数量的平均误差分别为(6.43±1.87)%、(10.34±2.56)%和(11.48±2.78)%,而预测黄毛鼠发生等级的准确率分别为91.67%、83.33%和66.67%。以季节交乘模型和季节叠加模型的预测结果较为准确,预测模型分别为X(t)=(5.15839329-0.01577224t)γT+t和X(t)=5.18130846-0.00861724t+dT+t。结论季节交乘模型和季节叠加模型适用于预测黄毛鼠种群的发生量及发生程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颗粒体病毒对不同蔬菜上小菜蛾实验种群的控制作用
《昆虫知识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组建施用颗粒体病毒Plutella xylostellagranulosis virus(PxGV)后4种十字花科蔬菜上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实验种群生命表发现:小菜蛾颗粒体病毒除了能引起幼虫感病死亡外,还能显著地降低成虫的产卵量,推迟产卵高蜂1~2 d,但对化蛹及雌蛾寿命无显著影响。在种群水平上,病毒对小菜蛾的控制作用综合表现为压低了小菜蛾种群增长趋势指数,在菜心、芥蓝、芥菜和小白菜上小菜蛾实验种群增长趋势指数在分别为13.7,12.3,10.7和22.7,病毒对小菜蛾种群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分别为0.334,0.177,0.280和0.433,表明病毒对小菜蛾种群的控制能力受到寄主植物的影响,在芥蓝上控制能力最强,其次为芥菜和菜心,而小白菜最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回缩修剪对龙眼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果树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交叉封行的大乌圆龙眼树(8年生)进行重回缩修剪,重剪后用167mg/LPP333溶液调节树体生长,冬季喷施450mg/L乙烯利控梢促花,研究其对龙眼叶片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重回缩修剪后,大乌圆龙眼叶片的乙烯、IAA含量下降,GA3、ZT含量增加,而对ABA含量影响不大;重回缩修剪后施PP333,叶片乙烯、IAA和ABA含量增加,GA3、ZT含量下降。在龙眼花芽生理分化期,重回缩修剪树叶片内源激素处于较高GA3、较低ZT水平,据此认为这是导致龙眼重回缩修剪树难以花芽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