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8714条记录
水稻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应用

遗传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在水稻中数量多,分布密度高,最高SNPs数量可达80 127个,每154个碱基就存在一个SNP,平均SNP频率为0.65%左右。SNPs水稻亚种内品种间也很丰富,亲缘关系近的品种(或品系)间,即使用其他传统的分子标记方法难以找到多态性位点,用SNPs标记法也能找到数量可观的多态性位点。水稻SNP频率在各染色体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在每条染色体上的分布也不均匀,存在明显的SNPs富集区域和稀缺区域。水稻SNPs的发现方法主要有对样本DNA的PCR产物直接测序、从SSR区段检测SNPs,以及从基因组序列和EST数据库直接搜索等。目前已有多种基因分型(genotyping)技术运用到了水稻SNPs检测,SNPs检测的高度自动化使水稻SNPs基因分型非常方便,SNPs检测还可以转化为CAPS(或dCAPS)标记或等位基因特异的PCR标记进行SNPs的基因分型。单核苷酸多态性在水稻遗传图谱的构建、基因克隆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标记辅助选择育种、遗传资源分类及物种进化等方面的应用具有巨大潜力。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水稻 基因分型 遗传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朊病毒蛋白体外转化

中国兽医杂志 2006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黑色粮油作物种皮提取物体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比较

中国粮油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采用自由基对荧光试剂的氧化消光法和生物化学发光法对黑米、黑大豆、黑玉米3种黑色粮油作物种皮提取物进行体外总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作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总抗氧化能力强弱顺序为黑大豆>黑米>黑玉米,其ORAC值分别为5.29 U/mL,3.13 U/mL和2.25 U/mL;在实验浓度0-0.5 mg/mL范围内,3种黑色粮油作物的种皮提取物对O2-·、·OH和H2O2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并呈现量效关系;清除O2-·作用顺序为黑大豆>黑米>黑玉米,其IC50分别为0.455mg/mL,0.465mg/mL,0.488mg/mL; 清除·OH作用顺序为黑大豆>黑玉米>黑米,其IC50分别为0.059mg/mL,0.142mg/mL,0.199mg/mL;清除 H2O2.作用顺序则为黑大豆>黑米>黑玉米其IC50分别为0.079 mg/mL,0.123mg/mL,0.483mg/mL。

关键词: 黑米 黑大豆 黑玉米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毛兜兰的核型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常规染色体标本制片技术,研究了紫毛兜兰(Paphiopedilumvillosum)的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紫毛兜兰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6,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IRL)=4L+4M2+12M1+6S,核型公式为2n=2x=26=24m+2sm,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未见随体结构;其核型属于Stebbins核型的1B型,核不对称系数为53.59%,从染色体水平证明紫毛兜兰在系统演化上属于较原始的特化种类。

关键词: 紫毛兜兰 染色体 核型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多糖微波提取工艺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荔枝干肉为原料,采用微波法提取荔枝多糖,比较了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水料比、提取次数对荔枝多糖产率的影响,并以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水料比为考察因素,采用RSA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微波提取荔枝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即微波时间为10min,功率640W,水料比为8。在上述提取条件下,微波提取荔枝粗多糖的产率可达6.17%,其多糖含量为60.1%。

关键词: 微波 荔枝多糖 产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模拟水体镉污染对水稻幼苗某些酶类活性的影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采用不同浓度(0.0、0.1、1.0、101、00 mg/L)的Cd2+溶液模拟水体镉污染,研究Cd2+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期间两类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参与物质代谢的3种酶活性受Cd2+抑制,且随Cd2+处理浓度的升高而明显降低,降低的幅度是:淀粉酶(AMY)10.44%~57.14%,脱氢酶(DHG)11.93%~53.39%,硝酸还原酶(NR)14.65%~54.06%。与此相反,Cd2+对抗氧化酶类活性却有明显的刺激作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32.84%~133.6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31.28%~133.66%,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33.22%~120.62%。抗氧化酶类消除了活性氧的氧化作用,从而避免或减轻了活性氧对细胞结构的破坏。

关键词: 水体镉污染 水稻幼苗 参与物质代谢的酶类 抗氧化酶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大豆种质抗氧化能力及其与总酚和花色苷含量的关系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127份黑大豆种质的总抗氧化能力及与其总酚和花色苷含量之间的差异和相关性。方法各类型之间差异采用平均数的t测验,聚类分析采用快速聚类法,相关性分析采用相关系数法。结果127份黑大豆种质种皮的总抗氧化能力、总酚和花色苷含量的变幅分别为0.44~3.56mmol.g-1、7.05~74.82mg.g-1和0.22~1.87mg.g-1,表现出明显的基因型差异,不同类型及不同生态区黑大豆种质的总抗氧化能力、总酚和花色苷含量差异较大,其中,黑大豆/黄大豆、黑大豆春播/秋播、夏播/秋播、东北春/南方春、东北春/南方夏、北方春/南方春、北方春/南方夏之间的差异分别达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水平,总体趋势是北方春最高,东北春次之,南方春最弱。127份黑大豆种质可聚成6大类群,分别由3、24、20、31、37和12份种质组成。黑大豆的总抗氧化能力与其中的总酚和花色苷含量之间呈现极显著(P<0.01)正相关性。结论黑大豆的抗氧化作用与其种皮中所含的多酚和花色苷类物质关系密切。

关键词: 黑大豆种皮 抗氧化作用 总酚含量 花色苷含量 相关性

谈一点科技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科技管理研究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科技人才成长的人文环境问题,对如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提出了有关的建议。

关键词: 科技人才成长 人文素质提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早籼超级稻幼穗第2次枝梗及颖花原基分化期理想形态性状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华南稻区最新育成的6个早籼超级稻品种(组合)在幼穗第2次枝梗及颖花原基分化期的主要形态性状进行研究,提出其理想形态性状的量化指标为:株高85~90 cm;主茎叶片数11片左右(叶龄余数为2.2~2.9);每蔸茎数18~20条;心叶下1叶长、宽分别为53~61和1.37~1.39 cm;心叶下2叶长、宽分别为42~48和1.29~1.34 cm;心叶开张角为10~22°.

关键词: 华南早籼超级稻 幼穗第2次枝梗期 颖花原基分化期 形态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模式识别优化单枞茶加工关键性因素

应用化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模式识别方法对岭头单枞茶加工过程中的27个因素进行优化处理,找出了晒青时间t1、做青次数N、第1次做青摇筛Z1、最后1次做青后静置时间t10和杀青温度T1是影响茶叶品质的5个主要因素,这5个因素设定的数值:t1为10~45 m in;N为4~8次;Z1为5~20次;t10为60~120 m in;T1为120~200℃。用这5个因素建立了模式识别模型,并对17个样品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这5个因素是影响茶叶品质加工的关键性因素。

关键词: 岭头单枞茶 模式识别 茶叶品质 加工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