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233条记录
风味莲藕泡菜的加工工艺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莲藕为原料,以精盐、白糖、姜、大蒜、青椒、大茴香为辅佐料,接种一定量的乳酸菌发酵泡菜。根据感官评定、正交试验结果,确定影响风味莲藕泡菜品质的因素由主到次依次为pH值、漂烫温度、漂烫时间,藕片发生褐变较缓慢的组合为:汤汁pH值为6、烫温度为90℃、漂烫时间为3 min。

关键词: 莲藕 风味 发酵 泡菜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稻1号不同基本苗机插对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基本苗机插对中稻1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共设6个不同基本苗机插处理,分别为A(每穴2苗)、B(每穴3苗)、C(每穴4苗)、D(每穴5苗)、E(每穴6苗)、F(每穴7苗)。结果表明,在D处理条件下,中稻1号的有效穗、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最高,获得高产的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穗数及每穗粒数的增加;中稻1号不同基本苗机插12d后(6月30日)初始分蘖,至7月25日,处理C、D、E、F分蘖达高峰期,处理A、B分蘖高峰期晚5d。相同机插时间下,适龄移栽的中稻1号D、E、F处理在移栽至拔节阶段的群体生长速率均高于A和B处理。拔节(7月20)至抽穗阶段(8月15)的E和F处理群体生长下降速率均高于D处理。中稻1号每穴不同基本苗机插10叶前发生分蘖均能成穗,分蘖时间跨度小,成穗质量相对较好,结实率高。另外,D处理的成穗数最高,达到358.68万穗/hm2,成穗数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D>E>F>C>B>A。综上所得,中稻1号机插最适每穴基本苗数为5苗。

关键词: 中稻1号 不同基本苗 机插 产量

不同类型黄色果袋对‘晚湖景’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晚湖景’桃为试材,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了4种不同类型黄色果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套袋果实成熟期不同程度提前,病虫果率降低,单果重、亮度值(L*)、黄色饱和度(b*)、色调角(h)、果皮叶绿素含量(Chl)不同程度增加,同时红色饱和度(a*)、色饱和度(C*)、红色饱和度/黄色饱和度(a/b)、果皮花色素苷含量(Ant)、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叶绿素含量(Ant/Chl)、果皮类黄酮和总酚含量、果肉可溶性固形物(SSC)、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TA)不同程度降低。4种果袋比较,套外黄内白双层袋的果实病虫果率最低,单果重、L*、a*、h、a/b、果皮Ant、果皮Ant/Chl、SSC、TA、带皮硬度和去皮硬度均相对较高,是生产上‘晚湖景’较适宜的果袋。

关键词: 黄色果袋 外观品质 内在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肉桃品种“半斤桃”果实发育期挥发性组分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红肉桃品种半斤桃果实发育期挥发性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半斤桃果实发育期共检测到17种主要挥发性香气组分,主要为醛类、酯类、醇类、烷烃类。随着果实发育成熟,酯类物质含量逐渐上升,这主要是γ-癸内酯和乙酸己酯含量增加所致。5-羟基-2,4-癸二烯酸-δ-内酯、异丙氧胺基甲酸乙酯、丁酰乳酸丁酯仅在果实成熟期能检测到。

关键词: 红肉桃 挥发性组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果实发育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抑制素α亚基基因克隆及其原核表达

江苏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克隆猪抑制素仪亚基基因和表达其重组蛋白质,本试验采集发情期蓝塘猪卵巢组织,并从中快速抽提总RNA,以此作为模板并根据猪抑制素α亚基基因编码区序列(GenBank号:NM214189)设计合成1对引物,经反转录扩增获得了猪抑制素α亚基基因编码区全长序列.另外,再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以扩增抑制素仅亚基成熟肽cDNA,并将扩增产物克隆到表达载体pRSETA的Bgl Ⅱ和EcoRⅠ酶切位点之间,构建重组质粒plNH-SCAU并转化Escherichia.coliBL21(DE3)株.转化重组质粒pINH-SCAU的重组菌经IPTG诱导后表达的重组蛋白质分子量为20000,经Ni-NTA凝胶纯化和兔抗牛抑制素仅亚基抗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证明为抑制素α亚基重组融合蛋白质.对蛋白质表达条件的比较,结果显示重组菌经常规诱导剂0.05mmot/LIPTG诱导5h后的细菌生长密度OD600值为2,抑制素α亚基重组融合蛋白质的最高表达量为总菌体蛋白质量的32.00%.采用自动诱导培养基替代IPTG,在诱导18h后能使菌液的OD600达13,同时自动诱导的抑制素融合蛋白质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质的32.57%.因此利用自动诱导培养基可以获得较佳的抑制素重组整合蛋白质.

关键词: 蓝塘猪 抑制素α亚基 成熟肽 克隆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偃麦草杂种后代及小麦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

作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鉴定小麦-偃麦草杂种后代以及我国小麦品种和育种中间品系对纹枯病的抗性,并且解析偃麦草染色体与纹枯病抗性的关系,在徐州和南京两个试点,采用田间病圃法对321份普通小麦品种或品系和56份小麦-偃麦草杂种后代材料进行了纹枯病抗性鉴定。在徐州试点没有发现高抗纹枯病的种质,但是有52份材料表现中抗反应型,包括34份普通小麦材料,其中萧农8506-1、小偃81、冀植4001、农大195、徐州8913和京东3066A-3的相对抗病指数高于0.7。在南京试点,全部普通小麦材料都不抗纹枯病,只有5份小麦-偃麦草种质表现中抗反应型。部分小麦-偃麦草种质的病情指数不但显著低于感病对照品种苏麦3号和扬麦158,而且还低于抗病对照品种安农8455和宁麦9号,如小麦-中间偃麦草4Ai#2或4Ai#2S附加系、代换系和易位系材料TA3513、TA3516、TA3517和TA3519及小麦-长穗偃麦草第4部分同源群染色体代换系SS767,说明中间偃麦草4Ai#2染色体和长穗偃麦草4J染色体可能与纹枯病病情指数降低有关。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结果表明,4Ai#2染色体属中间偃麦草的Js基因组,而长穗偃麦草与纹枯病抗性相关的第4部分同源群染色体属J基因组。虽然纹枯病与眼斑病的发病部位和症状非常相似,但抗眼斑病基因Pch1(Madsen)和Pch2(Cappelle-Desprez)对纹枯病无效。

关键词: 小麦 中间偃麦草 长穗偃麦草 纹枯病 抗病性

甘薯黑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室内药剂筛选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对甘薯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 et Halsted)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适宜该病原菌生长的碳源为乳糖,氮源为酵母膏,pH 9,菌落直径分别为4.28,3.96,5.10 cm。菌丝在光照、黑暗、光暗交替下均能生长,其中在黑暗条件下生长最好,菌落直径为5.01 cm,菌丝致死温度为55℃、10 min或58℃、5 min。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了4种杀菌剂对甘薯黑斑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4种杀菌剂对甘薯黑斑病菌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96.3%苯醚甲环唑抑制作用最佳,EC50值为2.52;其次为97%甲基托布津,EC50值为7.21;97.6%甲基立枯磷和97%氟酰胺抑制作用相对较差,EC50值分别为454.08和425.99。

关键词: 甘薯黑斑病菌 生物学特性 毒力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猪瘟病毒糖基化E0(E~(rns))蛋白

畜牧与兽医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PCR方法扩增出包含糖基化信号肽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E0(Erns)蛋白基因,末端引入6×His标签序列,将其克隆到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pFastBacTMHT B载体中,将阳性重组质粒pF-E0转化DH10Bac感受态大肠杆菌,经蓝白斑筛选和PCR鉴定,获得重组Bacmid质粒(rBac-E0)。转染对数生长期的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Ac-E0。经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正确表达,且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用糖苷酶PNGase F处理后重组蛋白分子量减小为32 ku,表明重组蛋白为糖基化蛋白。这为进一步研究E0蛋白的功能、亚单位疫苗和诊断试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猪瘟病毒 E0 重组杆状病毒 糖基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季逐月东亚高空急流异常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1981~2010年NCEP/DOE再分析资料与中国160站降水资料,利用统计学、物理量诊断等方法,探讨夏季东亚季风环流系统重要成员——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强度逐月变化与我国降水的关系。分析表明:6~8月东亚高空西风急流比各自气候态位置偏南(北)时,易造成6月华南、江南地区降水、7月江淮流域降水以及8月长江中上游地区降水偏多(少)。本文重点分析2010年6月、2007年7月及2006年8月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异常时东亚高、低纬度环流特征及其对我国降水影响的物理成因。研究发现:2010年6月东亚高空西风急流稳定在35°N以南。急流轴南侧(北侧)为强辐散(辐合)距平,相应低层辐合(辐散),造成江南、华南地区从低层至高层的强上升运动,配合整层偏西水汽通量距平,为该地区持续性降水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和水汽条件;2007年7月东亚高空急流位置偏南、强度偏弱,急流月内尺度扰动偏强,使得东亚中高纬度冷空气活动频繁,造成淮河流域出现持续性暴雨;2006年8月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位置持续偏北、强度偏强,有利西太平洋副高西伸、北抬,我国四川—重庆地区受副高控制,出现了极端高温干旱天气。

关键词: 西风急流 降水 月际变化 扰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预处理对打捆麦秸贮存和厌氧生物产沼气的影响

环境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秸秆的长期贮存是秸秆沼气工程长期运行的重要保障,预处理是提高秸秆产气性能的常用方法.为此研究了打捆麦秸贮存与预处理一体化的可行性,分析了麦秸预处理后打捆贮存前后麦秸理化特性、物质结构以及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将麦秸直接打捆后贮存120 d,对麦秸理化特性、物质结构及产气性能的影响均不明显,影响最大的是堆体上层的麦秸,产气量也仅下降了7.40%;将麦秸用NaOH处理后打捆贮存对提高麦秸干物质(total solid,TS)产气量有一定促进作用,麦秸TS产气量较未贮存麦秸和直接打捆贮存后的麦秸(CK)分别提高了7.02%~8.31%和5.68%~16.96%,对麦秸理化特性的影响不明显;麦秸经尿素处理后打捆贮存,不利于麦秸后续产沼气,麦秸TS产气量较CK下降了2.8%~7.71%;麦秸贮存过程中,将麦秸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对麦秸有机物的保存及后续产沼气利用均不利,但影响并不显著,CK和尿素处理堆体上层麦秸TS产气量分别下降了7.40%和4.25%.

关键词: 麦秸 厌氧消化 沼气 贮存 预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