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优质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沪红糯1号'的选育
《上海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沪红糯1号'是以申W105为母本、申W102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紫红色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于2020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熟期中等,产量高,高抗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南方锈病等.在上海地区春播出苗至采收86.6 d,平均产量(去苞叶鲜穗净重)达15412.3 kg∕hm2,比对照品种'申糯2号'增产21.1%.该品种果穗颜色鲜亮,鲜食糯性品质极佳,口感香甜糯,品质综合评分为90.0,达一级标准,是优质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


芝麻菜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及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芝麻菜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食用蔬菜,在中国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叶绿体基因组因具有多拷贝,结构保守等优点,常被用于比较基因组学、植物遗传资源研究和系统进化等.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品种芝麻菜(Eruca sativa)的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分析了芝麻菜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及系统进化关系.为芝麻菜的分类、分子标记开发和遗传资源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芝麻菜品种ZY和LY的全基因组大小分别为153 628和153 488 bp,均具有高等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四分体结构,包括大单拷贝区(LSC;83 325,83 313 bp)、小单拷贝区(SSC;17 789,17 783 bp)和一对反向重复区(IRa/b;26 257,26 196 bp).两者分别注释到112和113个单拷贝基因,其中ZY注释到78个mRAN基因和1个假基因,LY注释到79个mRNA基因,两者均注释到4个rRNA基因和30个tRNA基因.重复序列结果分析表明,ZY和LY叶绿体基因组中分别检测到55条和42条长重复序列;ZY和LY中均发现304个SSR位点,最多的是A/T核苷酸重复.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表明,芝麻菜属和芸薹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高度保守,序列的种间变异高于种内,非编码区变异高于编码区.此外,种间和种内均筛选出2条核酸多样性较高的基因,分别为matK、rsp16.rpl32和rsp16.系统发育结果表明,本研究测得的2个芝麻菜品种和已发表的芝麻菜品种聚为一支(支持率为100%),芝麻菜与芸薹属植物欧洲油菜(Brassica napus)、甘蓝(Brassica oleracea)、芥菜(Brassica juncea)、芜菁(Brassica rapa)和萝卜(Raphanus sativus)亲缘关系更近.
关键词: 芝麻菜(Eruca sativa) 叶绿体基因组 高通量测序 系统发育分析


甜玉米新品种'申科甜811'
《园艺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申科甜811’是以SHL10为母本,SHL1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黄色甜玉米新品种。株形半紧凑,株高223.9 cm,穗位高71.9 cm,成株叶片数17片。果穗筒形,穗长19.7 cm,穗粗5.1 cm,平均穗行数18行,穗轴白。籽粒紧密饱满,皮渣率13.6%,水溶性总糖12.9%,还原糖3.2%。百粒鲜质量33 g。平均产量15 570 kg·hm-2。中抗小斑病、纹枯病、南方锈病。


耐盐碱节水抗旱稻的种质创新
《上海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培育耐盐碱的农作物新品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海稻86'是我国鉴定出的一个优良的成株期耐盐碱资源,而耐旱性强的节水抗旱稻品种往往表现出一定的耐盐性.立足于进一步增强节水抗旱稻的耐盐碱性,利用常规杂交和显性核不育系为媒介轮回选择技术,结合低世代盐碱地的耐盐碱筛选以及高世代芽期、苗期和全生育期耐盐性鉴定,创制出一批耐盐碱的节水抗旱稻新种质,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5种常用杀虫剂及其不同剂量对草莓蚜虫的防治效果
《上海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 5种常用杀虫剂(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WG、5%啶虫脒水分散粒剂WG、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OD、10%烯啶虫胺水剂AS和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WG)及其不同剂量对草莓蚜虫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的10%烯啶虫胺AS(67.50 g ai/hm2)和50%吡蚜酮WG(225.00 g ai/hm2)对草莓蚜虫防治速效性较好,2 d防效分别达到93.98%和92.88%.随着施药时间的延长,防效逐渐升高,用药7 d后,除50%吡蚜酮WG(67.50 g ai/hm2)和5%啶虫脒WG(6.75 g ai/hm2)2个处理外,其他处理的防效均达到85%以上.用药 14 d 后,25%阿克泰 WG(112.50 g ai/hm2)、10%烯啶虫胺 AS(67.50 g ai/hm2)及 5%啶虫脒 WG(22.50 g ai/hm2)处理的防效仍维持在98.36%、98.34%和97.38%;在用药初期,高剂量处理组的防效一般显著高于中、低剂量处理组,用药7 d、14 d后,除5%啶虫脒WG(11.25 g ai/hm2、22.50 g ai/hm2)外,其他杀虫剂的高、中剂量处理的防效之间已无显著差异.试验中5种常用杀虫剂不同剂量对草莓植株均是安全的,未产生药害.本研究可为上海地区草莓蚜虫防治杀虫剂选择提供参考.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蛋鸡肠道健康的影响
《中国家禽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对蛋鸡肠道形态结构、炎症因子、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选取26周龄产蛋率一致的海兰褐蛋鸡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对照组每天灌服等量生理盐水,试验组每天分别灌服1、5和10 mg/kg·BW的DON,连续灌服6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5和10 mg/kg DON组肠道形态结构均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出现黏膜脱落、绒毛数量减少的现象,绒毛长度显著降低,隐窝深度增加,且呈剂量-效应关系(P<0.05或P<0.01)。DON剂量≥5 mg/kg时,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紧密连接蛋白-1(ZO-1)和紧密连接跨膜蛋白(claudin-1)的基因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DON剂量为10 mg/kg时,紧密连接蛋白-1(ZO-1)和紧密连接跨膜蛋白(claudin-1)的蛋白表达也显著降低(P<0.05);DON剂量为1 mg/kg时,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表明DON高于5 mg/kg·BW时能显著破坏蛋鸡肠道形态、降低紧密连接蛋白、抑制肠道免疫,导致蛋鸡肠道屏障完整性破坏和功能损伤。


菊粉对罗氏沼虾生长性能、消化酶与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饲料研究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讨菊粉对罗氏沼虾生长性能、消化酶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基础饵料中分别添加0、0.25%、0.50%、1.00%的菊粉,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菊粉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罗氏沼虾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降低饵料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菊粉可显著提高罗氏沼虾肝胰脏淀粉酶、蛋白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25%与0.50%的菊粉可显著降低罗氏沼虾谷丙转氨酶的活性与丙二醛的含量(P<0.05),添加0.50%菊粉可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菊粉可以有效提升罗氏沼虾生长性能,增强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且以0.50%的添加水平效果较佳.
关键词: 菊粉 罗氏沼虾 生长性能 消化酶活性 非特异性免疫


不结球白菜幼苗对中、碱性钠盐胁迫响应差异性研究
《生态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是重要的蔬菜作物,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灌溉及栽培方式导致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越来越严重,对蔬菜生产造成不良影响,盐碱胁迫也会抑制不结球白菜正常生长.以往有关不结球白菜耐盐碱研究更多的是关注中性盐对不结球白菜生长与生理的影响,而有关碱性盐对不结球白菜生长与生理的研究则较少.本研究通过水培实验,设置不同的盐碱胁迫处理,研究不结球白菜对中、碱性钠盐胁迫响应差异机制.研究发现:同等胁迫浓度下,相比于中性盐胁迫,碱性碳酸盐胁迫下不结球白菜幼苗的鲜重、生物量、各个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降低更多.相比也中性盐,碱性盐对不结球白菜抗氧化系统影响更大,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更高MDA含量和质膜透性(MI)值更高,而过氧化酶(CAT)活性则在碱胁迫下较低.相比于中性盐胁迫,碱性碳酸盐胁迫下不结球白菜体内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积累量更高,对不结球白菜渗透调节系统影响更大.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相比于中性盐胁迫,碱性碳酸盐胁迫对不结球白菜生长抑制作用更强,对其生理影响更大.


生物有机肥与化肥减量配施对稻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更好实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通过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研究不同量生物有机肥与化肥减量配施对稻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70%F+50%PM处理土壤蔗糖酶和蛋白酶活性分别比单施化肥处理(F)增加26.28%和18.53%;生物有机肥和化肥减量配施会降低土壤pH,但70%F+50%PM处理土壤pH比70%F+PM处理高0.3;70%F+50%PM处理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比CK分别增加180.75%和62.53%;相比F处理,70%F+50%PM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11.43%.稻田土壤蔗糖酶活性与速效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分别与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是影响稻田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综上,适量生物有机肥与化肥减量配施能够增加稻田土壤酶活性,改善稻田土壤肥力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