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053条记录
玉米杂交种奥利66号选育技术路线探析

种子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在新品种选育过程中,种质创新是育种的基础,育种路线决定育种工作的成败。利用温带种质的高配合力和广适性与热带高抗种质相结合选育的自交系8639H、F 138为选育高抗、优质、高产杂交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本研究对玉米杂交种奥利66号的育种技术路线进行详细探析,以证明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进行杂交互补来创新种质的可行性,为拓展育种思路及创新育种打下基础。

关键词: 玉米 杂交育种 技术路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白酶抑制剂对绿豆象幼虫中肠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蛋白酶抑制剂对绿豆象幼虫中肠蛋白酶活性的影响,采用室内人工接虫和生化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在离体条件和饲喂条件下4种蛋白酶抑制剂对绿豆象幼虫中肠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并测定了绿豆象幼虫取食不同含量的绿豆胰蛋白酶抑制剂(MBTI)的人工绿豆后,其中肠内总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和类胰凝乳蛋白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供试4种蛋白酶抑制剂对绿豆象幼虫总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和类胰凝乳蛋白酶活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大,抑制效果越显著,其中以20μg·mL~(-1)的MBTI对3种酶活性的抑制效果最强,3种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降低了62.5%、41.2%和38.7%,而卵粘蛋白抑制剂(OI)抑制效果最弱.绿豆象幼虫取食含不同抑制剂的人工绿豆后,中肠内3种酶活性也均受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取食后随龄期的延长,3种酶活性有所升高但仍显著低于对照,且以MBTI的抑制作用最强.当绿豆象幼虫取食不同含量MBTI的人工绿豆后,随MBTI含量的增加,对总蛋白酶活性和类胰蛋白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均逐渐增强,但对类胰凝乳蛋白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只有当MBTI含量达20%时,对类胰凝乳蛋白酶活性才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蛋白酶抑制剂 绿豆象 总蛋白酶 类胰蛋白酶 类胰凝乳蛋白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二倍体近缘野生种三裂叶薯MYB转录因子全基因组分析及逆境胁迫响应

核农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YB是真核生物中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初生次生代谢和生物或非生物胁迫响应。为全面解析甘薯基因组MYB转录因子信息,本研究基于甘薯二倍体近缘野生种三裂叶薯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利用多种生物学软件和在线工具对三裂叶薯MYB转录因子的结构域、基因结构、保守基序、染色体定位和系统进化等进行鉴定和分析。利用qRT-PCR检测其中10个R2R3-MYB基因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三裂叶薯的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出不均匀分布于15条染色体的160个Itb MYB基因,其中第7号染色体上分布最多(21个基因),第8号染色体上分布最少(6个基因)。根据MYB结构域所含MYB重复个数,160个Itb MYB家族转录因子被分为4类,其中1R类包含36个基因、R2R3类120个基因、3R类4个基因、4R类1个基因。系统进化分析显示,160个Itb MYB聚为18个亚家族,且同一亚家族的Itb MYB转录因子的motif类型和数目相似,但所含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数目不同。根据拟南芥R2R3-MYB转录因子的分类标准,进一步将三裂叶薯R2R3-MYB类分为30个亚类。qRT-PCR检测结果表明,R2R3-MYB响应干旱和盐胁迫,且不同胁迫时间下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存在差异。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甘薯MYB转录因子的功能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三裂叶薯 MYB转录因子 基因组鉴定 逆境胁迫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方中药对绵羊血液和尿液肾功能指标的影响

动物医学进展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复方中药对舍饲绵羊血液和尿液样本中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探讨复方中药对绵羊尿结石的预防作用。在山西省右玉县某农牧场,选取约25kg的舍饲育肥绵羊6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中药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中药组在基础日粮水平上每只羊每日添加复方中药25g,饲喂24d,采集绵羊血液和尿液样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血清中尿素氮、肌酐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钙、磷、镁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尿液中磷、pH差异极显著(P<0.01),尿素氮差异显著(P<0.05),肌酐、钙、镁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复方中药促进了绵羊肌酐、尿素氮的排泄,降低了尿液pH,减少了磷的排出。

关键词: 复方中药 肾功能指标 尿素氮 肌酐 绵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玉米农田水热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土壤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我国北方旱地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探索可降解类型地膜的应用前景,在山西省农科院东阳试验基地,于2015年和2016年连续定点定位设置普通地膜、渗水地膜、生物降解地膜、光降解地膜4种不同类型地膜覆盖模式,以不铺膜为对照,研究不同类型地膜覆盖模式对农田水热效应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4种覆膜处理下的土壤温度在生育前期土表处分别较不铺膜处理高3.1~5.9℃;渗水地膜和生物降解地膜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光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处理次之,不铺膜对照处理最低,渗水地膜、光降解地膜、生物降解地膜、普通地膜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对照高11.0、5.9、12.8、5.4 kg/(mm·hm~2)。产量方面,与对照相比较,渗水地膜、光降解地膜、生物降解地膜、普通地膜处理2015年的增产率分别为20.3%、0.1%、15.4%、8.8%;2016年的增产率分别达到44.8%、36.1%、53.6%、31.6%,表现为生物降解地膜>渗水地膜>普通地膜>光降解地膜。地膜增温保墒作用下,处理之间的增产效果与水分利用效率变化协同,其中生物降解地膜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在未来可替代普通地膜推荐应用到旱地玉米中,同时达到缓解农田残膜污染的效果。

关键词: 地膜覆盖 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水热 产量 生物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乳酸菌制剂对青贮玉米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中国饲料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研究复合乳酸菌制剂对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给玉米青贮接种0、0.01、0.03、0.05 g/kg复合乳酸菌制剂,在45 d和60 d后取样进行检测,并进行有氧稳定性时间的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复合乳酸菌制剂可以提高玉米青贮的干物质、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乳酸、乙酸含量,降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氨态氮的含量及p H、氨态氮/总氮值,其中性洗涤纤维、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氨态氮含量及p H、氨态氮/总氮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余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45 d和60 d时,试验组间可溶性碳水化合物随乳酸菌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且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与试验Ⅱ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Ⅲ组与试验Ⅳ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60 d时,试验Ⅲ组与试验Ⅳ组的乙酸含量显著大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Ⅳ组小于试验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其余指标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乳酸菌制剂可以延长玉米青贮有氧稳定性时间,对照组时间为98 h,试验组依次是146、311、291 h。综上表明,乳酸菌制剂可以提高青贮玉米品质,延长有氧稳定性时间,本试验最佳接种量为0.03 g/kg。

关键词: 乳酸菌 玉米青贮 有氧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添加糙米和米糠对鹅生长性能、屠宰率及消化道发育的影响

中国饲料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糙米和米糠对鹅生长性能、屠宰率及消化道发育的影响。选择28日龄体重接近,健康的雄性扬州鹅12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0只,每个重复10只鹅。对照组饲喂以玉米、豆粕、苜蓿草粉为基础的饲粮:处理1组饲喂以玉米、豆粕、糙米、统糠为基础的日粮;处理2组饲喂以玉米、豆粕、精米和米糠为基础的日粮,试验共进行42 d。结果显示:对照组与处理1组颗粒粒径分布较一致,其中处理2组有更多的颗粒分布在0.45~0.90 mm,分布在0.20~0.45 mm的颗粒较少,处理2组颗粒分布在1.25 mm及以上的颗粒要高于对照组和处理1组。处理2组平均日增重在28~70 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3组鹅生长全期(28~70 d)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1组(P<0.05);处理2、3组鹅生长全期(28~70 d)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1组和处理2组显著提高了70 d鹅体重(P<0.05)。日粮添加糙米和米糠对鹅屠宰率、净堂屠宰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和处理1组相比,处理2组显著降低空肠、回肠和整个小肠的相对重量(P<0.05)。处理1组和处理2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空肠、回肠和整个小肠的长度(P<0.05),而处理2组与对照组较处理1组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空肠和整个小肠的相对长度(P<0.05)。结果表明:精米+米糠型日粮对鹅消化道相对长度的影响与玉米型日粮一致,但精米+米糠或糙米+统糠型日粮可以提高日增重及降低料重比。精米或糙米+统糠或米糠作为鹅饲料原料具有替代玉米的潜能,同时可以降低饲料成本。

关键词: 糙米 米糠 生长性能 屠宰率 消化道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醋糟菌糠水平对肉羊生产性能和屠体品质的影响

中国饲料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醋糟菌糠饲料对肉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肉体品质的影响,确定醋糟平菇菌糠在肉羊日粮中的适宜添加比例,试验选用体重相近的4个月肉羊50只,公母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5各组,每个组10只羊,试验日粮精粗比为1∶1,各试验组醋糟菌糠比例分别为0%、12.5%、25%、37.5%、50%,玉米秸秆比例为50%、37.5%、25%、12.5%、0%,其他条件均相等,预饲期15 d,正式期60 d,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醋糟菌糠水平对肉羊日增重、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醋糟菌糠水平对肉羊肉色、pH值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滴水损失分析结果显示,37.5%醋糟菌糠组和0%、12.5%、25%三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高26.64%、20.76%和26.36%;不同醋糟菌糠水平对肌肉TPA品质影响的分析结果显示,0%醋糟菌糠组硬度1和咀嚼性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硬度1分别低44.37%、50%、20%、30.58%;咀嚼性分别低67.36%、68.97%、12.50%,55.74%。0%醋糟菌糠组与12.5%和25%组比较,硬度2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低48.82%和53.90%。37.5%组与12.5%和25%组比较,硬度2差异显著(P<0.05),分别低33.86%和40.43%。不同醋糟菌糠水平对肉羊屠宰率、胴体净肉率、肉骨比、净肉率差异不显著(P>0.05);50%醋糟菌糠组眼肌面积较12.5%组和25%组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低49.84%和44.04%;50%醋糟菌糠组眼肌面积较0%组和37.5%组低,差异显著(P<0.05),分别低38.94%和28.63%。50%醋糟菌糠组肌肉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前四组,50%醋糟菌糠组和其他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

关键词: 醋糟菌糠 生产性能 屠宰性能 屠体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名优谷子品种晋谷21全基因组重测序的分子标记开发

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米因其营养丰富日益受到重视,而小米的品质是民众选择小米时最为关注的指标。晋谷21米质优异,但由于缺少基因组信息,严重阻碍了其优异米质形成机制的研究。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晋谷21全基因组进行重测序,获得了14.95 Gb高质量测序数据。进一步将其与豫谷1号参考基因组比较,发掘了169 037个In Del位点和1 167 555个SNP位点,其中长度在13~50 bp之间适于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的In Del位点为14 578个。选择其中1个SNP位点和68个In Del位点验证,表明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开发的In Del和SNP标记真实可靠。基于名优谷子晋谷21重测序数据开发的In Del和SNP分子标记具有通用性,可用于其他谷子、狗尾草和谷莠子等种质资源的相关研究。同时,开发了一个晋谷21特异的In Del标记2G5501976,利用该标记即可快速鉴定待测材料是否为晋谷21及其衍生品种。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晋谷21的基因组特征,不仅为深入解析其优异米质形成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而且为相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遗传分析和基因克隆提供了分子标记资源。

关键词: 谷子 晋谷21 InDel SNP 分子标记 基因组重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运黑系列黑小麦营养品质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小麦是一种珍贵的黑籽粒小麦品种。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利用黑小麦资源、开发黑小麦产品,本研究以白粒小麦品种良星99为对照、以4个运黑系列黑小麦新品系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成分、面筋特性及氨基酸、酚酸、花青素含量等品质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个黑小麦品系营养品质各异,其中,运黑164的脂肪、蛋白质含量最高,较对照分别增加29.4%、28.9%;运黑163的锌含量较对照分别增长150.6%;运黑14207的硒、铁含量最高,比对照分别高524.4%、15.5%,其他黑小麦品系的铁含量显著均低于对照。综合分析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及面筋特性,运黑161蛋白质品质最好,运黑163、运黑164次之,运黑14207蛋白质品质较低。供试黑小麦品系的总酚酸、花青素含量均高于对照,且紫色黑小麦花青素含量高于蓝色黑小麦。综上所述,运黑系列黑小麦营养品质优于对照;运黑14207适合开发黑小麦啤酒、饼干及富含微量元素的功能性食品;运黑161适合开发馒头、面条等传统食品;运黑163、运黑164适合配粉使用。

关键词: 运黑 黑小麦 营养 品质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