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TG-FTIR研究海藻与稻壳共热解协同耦合机理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大型海藻与木质类生物质的混合热解机理,基于热重-红外联用(TG-FTIR)技术,对条浒苔、稻壳及条浒苔+稻壳混合物(质量比为1∶1)进行热解试验.通过样品的微观结构分析可知,条浒苔主要成分为硫酸多糖、蛋白质等.通过热解热重试验研究可知,在样品的主要挥发分析出阶段,海藻表现为放热反应,其与稻壳共热解时也为放热,说明混合热解实现了能量的耦合;混合后热失重速率试验值相对理论叠加值有所提高,说明混合热解使各组分之间产生协同反应.通过在线红外光谱分析热解过程中的气体产物,可知条浒苔和稻壳在混合热解速率最大时羰基C=O和S=O析出峰增强,并产生伸缩振动的醚键C—O—C的特征峰.最后采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对热解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发现混合后反应的活化能降低,使得热解更易进行.
关键词: 海藻生物质 混合热解 动力学分析 TG-FTIR技术 协同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方磺胺甲噁唑在鲫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复方磺胺甲噁唑在鲫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以下简称药动学)特征,为制定其合理的用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体质量为(68.18±14.68)g/尾的鲫鱼以500mg/kg的剂量单次口灌复方磺胺甲噁唑粉(100g含磺胺甲噁唑(SMZ)8.33g、甲氧苄啶(TMP)1.67g)混悬液,并分别于给药后0.25,0.5,0.75,1,1.5,2,4,6,8,12,24,36,48,72h采集鲫鱼血浆、肌肉、肝和肾4种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对样品进行检测,通过3p97软件分析药动学参数。【结果】甲氧苄啶在鲫鱼血浆、肌肉和肾中的药动学特征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在肝中的药动学特征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磺胺甲噁唑在鲫鱼血浆、肌肉、肝和肾中的药动学特征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结论】药物的2种主要成分在健康鲫鱼体内吸收较完全,分布广泛,甲氧苄啶较磺胺甲噁唑吸收快、消除慢。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 复方磺胺甲噁唑 鲫鱼 药物代谢动力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鳗鲡Ⅰ型Cathelicidin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生物技术通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Cathelicidin是目前发现的一个最大抗菌肽家族,具有多重生物学功能。旨在探索和利用鱼类Cathelicidin抗菌机制和潜在的生物学功能。应用RACE-PCR技术获得日本鳗鲡I型Cathelicidin(Aj Cath I)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Aj Cath I的c DNA全长为842 bp,开放阅读框为570 bp,编码189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Aj Cath I靠近C端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序列,抗菌成熟肽与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抗菌成熟肽相似性最高,同源性为65.57%。进化分析表明,Aj Cath I与其它鱼类亲缘关系较近,处于同一个分支上。将Aj Cath I基因克隆至p ET-28a载体,转化Escherichia coli BL21(DE3)宿主菌进行表达。结果表明,Aj Cath I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鎳柱纯化、Western blot验证和透析复性,获得高纯度的重组蛋白。
关键词: 日本鳗鲡 Cathelicidin 抗菌肽 RACE-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大宁河主要鱼类营养层级
《水生生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大宁河静水水域和流水河段主要鱼类的氮稳定同位素比值和营养层级,并对静水水域不同水文时期相同鱼类的营养层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颗粒有机物(POM)氮稳定性同位素变化幅度较大,并存在季节差异。大宁河下游静水水域鱼类δ15N值范围为4.54‰—17.51‰,营养级处于1.51—3.88,平均营养层级为2.49;上游流水水域鱼类的δ15N值范围为2.25‰—10.81‰,营养层级范围为1.49—4.01,平均营养层级为2.87。大宁河上游鱼类的平均营养层级大于下游静水水域,可能是由于上游底栖生物丰富,鱼类倾向摄食适口性更高的动物性食物而导致。大宁河下游静水水域汛期的鱼类营养层级较非汛期的值显著降低,可能是因为汛期的水文扰动影响鱼类摄食中间捕食者,以及水位的降低导致鱼类食物竞争增加迫使其摄食低营养水平的食物。重复基准生物采样建立精确充足的基线值以及确定合适的富集度,是提高营养层级评估准确性的重要手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消费者消费罗非鱼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江苏省236个消费者调查的实证分析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江苏省2个城市236个消费者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对江苏省消费者消费罗非鱼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产品品牌及罗非鱼的宣传推广对消费者消费罗非鱼意愿有正向影响;消费者的年龄、罗非鱼认知度以及消费者对罗非鱼食用频率对消费者消费罗非鱼意愿有负向影响.同时,消费者对水产品偏好、城市化、家庭规模、家庭月总收入等因素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消费者消费罗非鱼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罗非鱼 消费意愿 影响因素 Logistic模型 江苏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花江渔业生态环境特征与质量评价
《安全与环境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松花江是中国东北重要的渔业生产水域,监测与评价其水质,掌握渔业生态环境特征和水环境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在松花江干流布设23个监测断面,通过现场理化因子和浮游生物分析与调查,并结合获取的数据,依据国家地表水3类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采用综合评价指数(P)、有机污染综合评价指数(A)及生物多样性指数(H)等对松花江水质及渔业生态环境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松花江干流水中高锰酸盐指数平均值在5.0 mg/L以下,溶解氧质量浓度平均值在8.0 mg/L以上。浮游植物有102种,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占47.8%;浮游动物包括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和原生动物,其中轮虫种类最多,占57.6%。冰封季节是鱼类生态脆弱期,经过多年的治理和污水截流,松花江干流水质逐渐好转,P值为1.05,A值为1.25,浮游植物H值为2.48,浮游动物H值为1.58,整体上已由中度污染向轻度污染转变,渔业生态环境和鱼类资源逐渐得到恢复,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松花江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为鱼类生长、繁殖提供了重要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池塘水体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水质的关系
《安全与环境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全程跟踪监测罗非鱼混养池塘的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了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与水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异养细菌数量和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在各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9月和5月的代谢功能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6月(p<0.01),微生物群落对糖类及其衍生物、代谢中间产物及次生代谢物的平均利用率显著高于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脂肪酸及脂类(p<0.05)。不同的微生物群落代谢指标与水质因子的相关性有所差异,其中,水体异养细菌数量与p H值和TOC呈显著负相关(p<0.05);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与PO3-4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与PO3-4呈显著负相关,与NO-2-N呈显著正相关(p<0.05)。微生物群落对糖类及其衍生物、脂肪酸及脂类、代谢中间产物及次生代谢物等碳源的利用率均与PO3-4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磷元素在微生物群落降解不同类型的碳源物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海鱼类猪齿鱼属一新纪录种腰纹猪齿鱼(鲈形目,隆头鱼科)
《动物学杂志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2年9月,在中国南沙群岛渚碧礁采集到猪齿鱼属标本1尾,经鉴定为中国新纪录种——腰纹猪齿鱼(Choerodon zosterophorus)。本种的主要鉴别特征为:吻稍突出;背鳍ⅩⅢ-6;臀鳍Ⅲ-10;体被中大圆鳞,侧线完全,侧线鳞片27;从最后几个背鳍鳍棘基部下侧至胸鳍基部上侧之间有1条较宽白带;背侧有1较大黑色斑点,白斑背鳍后端处腹鳍位置上背部也有1较大黑点,通常在白斑处以黑色边缘线形式向前腹端延伸至腹部后侧;成体尾鳍为灰色。
关键词: 隆头鱼科 猪齿鱼属 鱼类 新纪录 南沙群岛 中国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硝酸盐还原酶对咸鱼中亚硝酸盐的降解条件与效果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亚硝酸盐还原酶(Nitrite Reductase,NiRs)对咸鱼中亚硝酸盐的降解作用及应用条件,实验以亚硝酸盐降解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Design-expert响应面实验分析咸鱼加工过程中加入亚硝酸盐还原酶(NiRs)的酶浓度、温度、时间的最适条件,并通过测定色差值和感官指标分析NiRs对咸鱼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iRs在咸鱼加工中的最佳应用条件是酶浓度4mg/m L、温度34℃、时间5h,亚硝酸盐降解率可达到32.7%。加入NiRs不影响咸鱼的品质,对咸鱼风味有提升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咸鱼生产中添加NiRs可有效降解亚硝酸盐,在保证咸鱼的食用安全性的同时,为腌制水产品的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