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青海不同基因型蚕豆蛋白组成及清蛋白和球蛋白亚基的SDS-PAGE分析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连续提取蛋白法和SDS-PAGE技术分析了青海省11个不同基因型蚕豆的蛋白质组成以及清蛋白、球蛋白亚基的差异.结果表明:蚕豆蛋白主要由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醇溶蛋白和其他蛋白组成,不同基因型蚕豆的蛋白质含量及其组成存在一定的变异,其中清蛋白和球蛋白是蚕豆蛋白主要组成部分,占总蛋白的75.08%.不同基因型蚕豆的清蛋白和球蛋白亚基存在一定的差异,蚕豆清蛋白亚基由97、66+67、63、50、45、38+41、22ku等7个基本亚基组成外,还有96ku特异亚基;球蛋白亚基由63、56、52、47、22ku等5个基本亚基组成外,还有46ku的特异亚基.


西北地区主栽豌豆品种SSR指纹图谱构建
《西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SSR标记技术对7个西北地区主栽豌豆品种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构建了不同品种豌豆的指纹图谱。结果表明,21对不同的SSR引物中有6对扩增出多态性DNA片段,其中1对引物PSAC75可使每一品种具有其自身的特征谱带。因此,SSR技术可从DNA水平鉴别豌豆品种的分子差异,从而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技术依据。


青海湖嗜盐微生物系统发育与种群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青海湖是我国境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水体中嗜盐微生物的生存现状尚不明确。本研究利用OSM培养基(Oesterhelt-Stoeckenius medium),从湖域生境水样中富集和分离获得嗜盐微生物35株,以中度嗜盐菌为主,约占62.9%(22株);轻度嗜盐菌次之,约占22.9%(8株);耐盐菌与非嗜盐菌分别占11.4%(4株)和2.9%(1株)。根据16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菌株最多,约占68.6%(24株);芽孢杆菌纲次之,约占17.1%(6株);放线菌纲、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1株)和散囊菌亚纲(Eurotiomycetidae,1株)的类群相对较少。这些嗜盐菌属于14个属,其中以海洋螺菌目盐单胞菌属(Halomonas)为优势种群,共计10株;其次为海单胞菌属(Marinomonas),共4株。中度嗜盐菌盐单胞菌属应为青海湖嗜盐菌的优势种群,可能因为相对偏低的盐度环境,为其长期进化和适应性生存提供了必要条件。
关键词: 青海湖 嗜盐微生物 系统发育 种群多样性 16SrDNA


蚕豆种子贮藏蛋白质组分的比较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0份蚕豆品种为材料,利用SDS-PAGE方法,对其种子贮藏蛋白亚基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种子贮藏蛋白具有一定的差异,表现出一定的多态性;共分离出23条迁移率不同的亚基条带,13条具有多态性;利用贮藏蛋白亚基条带的信息,分析了品种间的蛋白相似度,相似度指数0.619~0.947,平均0.744;并通过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0.8260水平上,将供试材料分为了3类,其中第2类具有较丰富的多样性,多样性指数达3.9296;共筛选出7对亲缘关系较远的杂交组合,可为蚕豆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蚕豆 种子贮藏蛋白 SDS-PAGE 亲缘关系 蛋白质亚基


青海湖防沙工程措施区土壤水分及入渗特征初步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青海湖沙区(克土和湖东种羊场)的草方格沙障,主要研究防沙措施的实施对该地区沙土物理性质的影响,采用烘干法和张力入渗仪对其土壤重量含水率及饱和导水率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克土和湖东种羊场的土壤含水率随深度变化都基本符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土壤饱和导水率在克土区表现为半流动沙丘>丘间低地>坡底草方格>封沙育草区,湖东种羊场表现为:迎风坡中部草方格>坡底草方格。坡底沙土的入渗较迎风坡坡中部慢,主要与土壤粒度和含水率有关。粗砂含量较高、土壤水分较低的土壤表层渗透较快,而植被盖度较高并且有结皮的土壤表层渗透较慢。


低温对青海高原不同品质类型春小麦蛋白组分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青海高原特殊环境因素下小麦蛋白质组分的变化规律,以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同的青海高原春小麦品种为材料,提取灌浆结实期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籽粒各组分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水平对籽粒蛋白质较品种间的影响差异大,随着小麦籽粒的不断发育成熟,两品种对照与处理之间籽粒的各组分蛋白差异也均随之增大,适温对照的各蛋白组分均有多条条带表达量明显高于低温处理条件下的表达量,并在15,29.3,51.1,55.4kDa处有特异条带的出现,特别是在29.3 kDa处两品种的清、球蛋白均有一条表达量明显增强的条带。


酶解蚕豆蛋白制备多肽酒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蚕豆蛋白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酒精发酵制备蚕豆多肽酒,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蚕豆蛋白酶解优化工艺为底物浓度32 g/L,水解温度43.2℃,酶用量9 821.12 U/g,pH 9.50,在此条件下酶解2 h,蚕豆蛋白的水解度达到19.64%。以蚕豆酶解液为原料制备多肽酒的发酵工艺为加糖量20%,酵母接种量0.22%,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6 d,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蚕豆多肽酒的酒精含量为9.6%,呈透明的棕黄色,口感醇正、鲜爽、具有发酵酒的醇香。本试验条件下制备的蚕豆多肽酒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


黄精多糖肽的单糖组成和抗氧化活性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黄精多糖肽,三氯乙酸法、透析法和阴离子交换柱层析法分离纯化黄精多糖肽;GC-MS分析了黄精多糖肽的单糖组成;Fenton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磷钼络合物法分别研究了黄精多糖肽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清除和总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黄精中多糖肽的含量为0.34%,多糖肽中多糖和蛋白质的比率为5.4∶1;黄精多糖肽的单糖组成主要是鼠李糖、阿拉伯糖、D-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等,其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2.12%、1.81%、2.51%、65.4%、14.3%、13.8%。黄精多糖肽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高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逐渐增高,总抗氧化活性也随黄精多糖肽浓度的增高而增高;其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高于Vc,但总抗氧化活性远低于VC的总抗氧化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