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球孢白僵菌不同分离株的生物学及对小猿叶甲成虫致病性测定
《昆虫知识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是一种寄主范围广、致病性强、适应性广的昆虫病原真菌。对采自广东阳山小猿叶甲Phaedonbrassicae的球孢白僵菌 6个分离株 (A ,B ,C ,D ,E ,F)的菌落生长速率、产孢量、分生孢子萌发率进行了实验 ,测定和比较了这 6个分离株对小猿叶甲成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 :各分离株在菌落生长速率上没有显著差异 ,但各分离株的孢子萌发率有显著差异 ,其中C ,D ,E分离株产孢量明显高A ,F分离株。用 5× 1 0 7分生孢子 mL的悬浮液处理小猿叶甲成虫 ,分离株间的致病力有显著的差异 ,以D分离株对小猿叶甲成虫的感染死亡率最高 ,为 86 67%。综合比较 ,产孢量和致病性较高的D分离株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光光度法测定饲料中的β-兴奋剂塞曼特罗
《化学世界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 p H值 1~ 2之间 ,塞罗特罗与亚硝酸盐反应后 ,再与α-盐酸萘胺反应可生成鲜红色物质 ,在波长为 5 1 6nm处测定其吸光度 ,在塞曼特罗浓度为 0~ 2 .5 62 μg/m L呈线性关系 ,其摩尔吸光系数为 2 .971× 1 0 4L/mol· cm,用该法测定饲料中的塞曼特罗 ,效果满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工程途径改良水稻品质与营养价值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是全球近一半人口赖以生存的基本食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水稻生产需要改善稻米的品质 ,才能适应人们的需求变化。世界上超过 40 %的人们在受到微量营养不良的折磨 ,特别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 ,这个百分比还在增加。因此 ,提高水稻微量营养物质含量对于改善人们微量营养缺乏状况很有必要。同时 ,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具有药用价值的水稻越来越受到重视 ,应用前景十分诱人。就近十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美白对虾的病害及防治研究现状
《水利渔业 》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南美白对虾是目前世界上养殖虾类产量最高的3大种类之一。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南美白对虾的病害及其防治的研究显得日趋重要。综述了南美白对虾病害发生的特点、病害类型和病理特征,并对南美白对虾病害的控制和综合防治提出了一些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田超甜玉米施用保水剂效应的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聚丙烯酸钠型保水剂对超甜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能促进超甜玉米生长,增加株高,增加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并能显著提高大田超甜玉米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与香蕉种质离体保存相关的几个遗传学问题
《果树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香蕉种质的离体保存主要有缓慢生长保存和超低温保存两种方法。综合有关文献综述和讨论了香蕉种质离体保存过程涉及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稳定性和完整性、适应等遗传学问题。在开展香蕉种质离体保存的过程中,对离体保存所带来的遗传学方面的影响加以重视并设法减少其影响十分重要:(1)香蕉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香蕉种质的离体保存主要以始于吸芽茎尖的培养物作为保存材料;为减少取样环节样本容量较小带来的影响,建议保存数量较大的种质份数。(2)离体保存尤其是缓慢生长保存会引起香蕉种质的遗传不稳定性,因此有必要进行定期的检测。目前香蕉种质遗传稳定性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形态鉴别、超微结构的观察、同工酶分析和分子标记等。(3)与缓慢生长保存相比较,超低温保存除了在保存过程中香蕉种质遗传稳定性较高,在实现对香蕉种质的长期保存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关键词: 香蕉 种质 离体保存 遗传多样性 遗传稳定性和完整性 适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改良剂对龙眼的增产效应
《果树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连续3年定点试验表明:龙眼果园施用土壤改良剂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量可达0.11~2.96kg/株。还能改善果实质量,增加单果重和果肉率,提高果肉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固形物含量,并提高土壤pH值、代换性Ca和Mg含量,在肥力水平低的土壤上施用土壤改良剂能使土壤有效N、P2O5和K2O含量分别提高1.28、9.0、4.0倍。改良剂适宜施用量为6kg/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