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57条记录
低苦味芝麻ACE抑制肽的制备及氨基酸组成和结构分析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降低芝麻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ngiotensin Ⅰ-converting enzyme, ACE)抑制肽的苦味并明确其营养结构特性,在碱性蛋白酶(alcalase)水解基础上添加风味蛋白酶(flavourzyme),采用两步酶解芝麻粕蛋白的方法制备ACE抑制肽,评价其苦味强度及氨基酸组成,并进行质谱结构鉴定。结果表明,alcalalse/flavourzyme两步水解制备的ACE抑制肽得率和活性分别为77.88%和88.10%,高活性ACE抑制肽的分子质量主要集中于3 kDa以下,与单独alcalase水解相比,其苦味强度明显降低,必需氨基酸含量增加,营养价值较高,其中Trp-Gly-Gly-Leu(WGGL),Leu-Pro-Ser-Leu(LPSL)和Leu-Pro-Gly-Gly-Tyr(LPGGY)对ACE抑制活性的提高具有主要贡献作用。该研究为芝麻来源的高活性、低苦味降压肽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芝麻 ACE抑制肽 风味蛋白酶 苦味 氨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转录因子基因ZmMYB308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YB类转录因子广泛地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的许多重要过程,在调控木质素合成途径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为探索MYB转录因子在玉米发育中的功能,该研究利用玉米茎秆转录组测序数据,对玉米茎秆发育过程中差异表达的MYB转录因子进行筛选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RT-PCR方法克隆获得了ZmMYB308基因.结果表明:(1)共检测到14个差异表达的MYB转录因子,其中10个下调表达,4个上调表达.(2)ZmMYB308基因包含一个747 bp的开放阅读框,可编码248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27.01 kD,等电点为9.17;系统进化树比对表明,玉米ZmMYB308蛋白和谷子SiMYB308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相似性高达94%.(3)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ZmMYB308在玉米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显著,且ZmMYB308基因的表达随着玉米茎秆发育的推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吐丝期表达量达到最高,随后在灌浆期显著下降;不同组织定量分析显示,ZmMYB308基因在木质素含量高的茎秆和根中高表达.研究推测,ZmMYB308基因可能在玉米茎秆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玉米木质素合成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玉米;MYB转录因子;ZmMYB308;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苄基腺嘌呤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鼠源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制备6-苄基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 6-BA)的抗体,利用高碘酸盐法将6-BA的代谢产物6-苄基腺苷(6-benzylaminopurine riboside, 6-BAR)分别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出免疫抗原6-BAR-BSA和包被抗原6-BAR-OVA。采用紫外扫描(UV)和凝胶电泳(SDS-PAGE)对人工抗原进行初步鉴定。用6-BAR-BSA以背部皮下多点注射的方式免疫4只BALB/c小鼠(编号1—4),免疫剂量50μg/只,间隔21 d, 4免后10 d断尾采血制备鼠源多克隆抗体血清。间接ELISA测定血清效价,间接竞争ELISA测定血清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显示,6-BA人工抗原制备成功,免疫小鼠血清效价均达到1∶51 200以上,2号小鼠血清效价最高为1∶204 800,且其对6-BA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3.48μg/L,线性范围为0.26~701.45μg/L,与激动素、赤霉素、4-氯苯氧乙酸钠、腐霉利、呋喃苯烯酸钠、BSA、OVA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01%。综上,成功制备了6-BA人工抗原,并通过动物免疫得到高敏感性、高特异性鼠源多克隆抗体。

关键词: 6-苄基腺嘌呤 6-苄基腺苷 人工抗原 ELISA 多克隆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根结线虫生防芽胞杆菌的筛选及作用机理研究

生物技术通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芽胞杆菌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害生防因子。为挖掘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的芽胞杆菌优良菌株,从根结线虫病抑制性土壤中分离到62株芽胞杆菌,测定不同菌株发酵滤液对二龄幼虫的致死作用和卵孵化的抑制作用初筛生防菌,然后利用室内盆栽试验测定生防菌株的防治效果,结果发现NB-04菌液灌根处理根结指数最低,防治效果达61.6%。进一步通过形态特征和16S rDNA序列比对,将NB-04菌株鉴定为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此外,测定了该菌株发酵滤液对根结线虫卵囊过氧化氢酶、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的活性以及卵囊总糖和总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其生防机理。结果显示NB-04菌株发酵滤液能够显著降低根结线虫卵囊过氧化氢酶、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的活性以及卵囊总糖和总蛋白含量。本研究为生物杀线剂的开发及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南方根结线虫 生物防治 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 生物防治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QuEChERS结合HPLC-MS/MS同时测定鱼肉中多种兽药残留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液相色谱-质谱法建立了鱼肉中磺胺类、喹诺酮类、酰胺醇类、硝基咪唑类、地西泮和孔雀石绿药物多残留的检测技术。样品用甲酸乙腈和Na2EDTA-Mcllvaine缓冲溶液提取,经C18和无水硫酸镁吸附净化,以C18色谱柱(2.0 mm×100 mm×3μm)分离,在正负多反应模式下监测采集,外标法定量。25种兽药在0.1~200μg/L相关系数良好,相关系数(r)>0.99;在2、4、10μg/kg 3个浓度水平下加标回收的平均回收率为71.8%~107%,相对标准偏差为4.2%~9.2%。对工作中检出的鱼类阳性样品,使用该文所建立的方法和标准方法采用F检验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

关键词: 检测 兽药残留 鱼肉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鹅星状病毒XX株的分离鉴定及遗传特征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引起雏鹅痛风疫情的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 GAstV)河南流行株的基因组特征,从患有痛风的雏鹅样品中分离了1株GAstV,命名为XX株,并对分离毒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和遗传特征分析。结果显示,GAstV XX株可在LMH细胞上稳定传代,但无明显的细胞病变;该毒株基因组全长7 252 bp,与代表性毒株GD、AstV/SDPY/Goose/1116/17、AAstV/Goose/CHN/2017/SD01的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1%、98.7%、98.7%。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GAstV XX株与GD、AstV/SDPY/Goose/1116/17、AAstV/Goose/CHN/2017/SD01等毒株处于同一进化分支,属于禽星状病毒1群。ORF2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与已报道的GAstV流行毒株相比,GAstV XX株存在多个氨基酸位点的突变。

关键词: 鹅星状病毒 分离鉴定 全基因组测序 遗传特征 同源性 系统进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黄叶色突变体光合特性研究

核农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析谷子黄叶色突变体高光合特性机理,以野生型豫谷1号为对照,分析了谷子全生育期黄叶色突变体ylm-1和ylm-2的光合色素、光合速率、气孔特性、荧光参数、光合关键酶活性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突变体光合色素含量为野生型豫谷1号的50%~60%,强光下突变体光合速率(Pn)较野生型显著提高,且无明显的"午休睡眠现象";ylm-1和ylm-2气孔导度(Gs)显著增加。荧光参数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的光能利用效率和转化效率明显增加,光合关键酶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活性明显降低,而ylm-1和ylm-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和苹果酸酶(NADP-ME)活性分别增加了23.3%、24.4%和12.9%、15.5%。产量相关性状分析表明,突变体单穗质量、穗粒质量及千粒质量较野生型显著增加。本研究结果为谷子高光效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黄叶色突变体 光合特性 气孔导度 荧光参数 产量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须菜多糖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龙须菜多糖(GLP)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288只,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公母各占1/2).对照(CON)组饲喂基础饲粮,龙须菜多糖和抗生素(ANTI)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龙须菜多糖和10 mg/kg抗生素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2d,分为1~21日龄和22~42日龄2个阶段.结果表明:1)龙须菜多糖和抗生素组肉鸡22~42日龄时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21日龄和22~42日龄时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龙须菜多糖组肉鸡21和42日龄时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2日龄时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21和42 日龄时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3)龙须菜多糖组肉鸡42日龄时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抗生素组21和42日龄时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0 4)龙须菜多糖组肉鸡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在21日龄时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42日龄时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0.05);龙须菜多糖和抗生素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在21和42日龄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龙须菜多糖和抗生素组肉鸡21日龄时肠道黏膜IL-1β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42日龄时肠道黏膜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龙须菜多糖组42日龄时肠道黏膜IL-1β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0.1%龙须菜多糖能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提升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肉鸡的肠道炎性反应.

关键词: 龙须菜多糖;肉鸡;生长;抗氧化;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种子脂肪含量的直接和母体遗传效应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种子脂肪含量是花生的重要经济性状。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花生脂肪含量遗传的直接效应和母体效应,为高脂肪含量新品种选育、分子标记开发及基因组选择策略的确定提供依据。选用不同脂肪含量的中间型花生品种豫花9326及潍花6号,龙生型农家品种永城小麻壳,珍珠豆型品种湛油62及泉花6号,配置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索氏残渣法分析5个亲本、20个杂交组合的F1和F2等3个世代种子的脂肪含量,利用广义遗传模型分析脂肪含量遗传的种子胚基因直接效应、母体效应及其遗传力。研究结果表明,双亲之一具有较高脂肪含量,另一亲本具有中等以上脂肪含量,则F1的脂肪含量较高;双亲脂肪含量中等,或者亲本之一脂肪含量较低,则后代脂肪含量较低。种子直接加性效应方差最大,其次为母体加性效应,母体显性效应的方差较小,种子脂肪含量无细胞质效应。种子直接效应的遗传力大于母体效应。高脂肪含量亲本的直接加性效应正值较大,低脂肪含量亲本的直接加性效应的负值较大,中间脂肪含量亲本的直接加性效应数值基本居中,方向有正有负。本研究表明脂肪含量的遗传主要受种子自身基因型的加性效应控制,其次是母体加性效应,无细胞质效应。高脂肪含量花生品种豫花9326和永城小麻壳是优良的高脂肪含量供体亲本。挖掘种子脂肪含量关键调控基因应该兼顾荚果皮中表达基因对种子脂肪含量的调控作用。杂交后代选择及分子标记开发应注重基因的累加效应和优良单倍型的选择。

关键词: 花生 脂肪含量 双列杂交 直接效应 母体效应 遗传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猕猴桃生香酵母筛选鉴定及其发酵特性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多年野生猕猴桃树叶、枝干、果皮及树下土壤中分离猕猴桃生香酵母,研究其发酵特性,旨在开发猕猴桃酒发酵菌株.通过CO2失重比较、香气嗅闻、猕猴桃果汁发酵等分离出1株生香酵母,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2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为葡萄园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vineae),命名为X-5.随后进行SO2、酒精和糖耐受性试验及发酵试验.结果显示,X-5菌株生香能力强,可耐受12%的酒精度、300 g/L的糖和0.20 g/L SO2,发酵后酒液澄清透明,色泽微黄带绿,酒香浓郁,酒精度9.6%,维生素C含量可达0.3277 g/L,感官品质高,可作为猕猴桃果酒发酵的专用菌种或选育驯化的出发菌株.

关键词: 猕猴桃;生香酵母;形态鉴定;生理生化鉴定;26S rDNA;耐受性;发酵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