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浒苔添加比例与微生物发酵对幼刺参生长、消化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浒苔添加比例与微生物发酵对幼刺参生长、消化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试验以浒苔、马尾藻、石莼、扇贝边等为原料,配制成浒苔添加比例分别为0、10%、20%、30%和40%的5种饲料。将每种饲料均分成2份,其中1份利用酿酒酵母菌发酵,试验最终得到10种试验饲料。将上述饲料饲喂初始平均体重为(3.94±0.46)g的幼刺参46 d,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投喂30头幼刺参。结果表明:1)随着浒苔添加比例的提高,在未发酵组中幼刺参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有升高的趋势,以40%添加组最优;在发酵组中幼刺参的WGR、SGR和FE先升高后降低,以30%添加组最优。添加30%与40%的浒苔对W GR、SGR和FE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二者均显著高于添加10%的浒苔(P<0.05)。而发酵与否对各项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2)在未发酵组中,随着浒苔添加比例的提高,肠道纤维素酶活力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在发酵组中,肠道纤维素酶活力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同一添加比例下,发酵组的肠道纤维素酶活力要高于未发酵组,且在添加比例为10%、20%、40%时差异显著(P<0.05)。浒苔添加比例和发酵与否之间的交互作用除对肠道纤维素酶活力有显著影响(P<0.05)外,对肠道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均无显著影响(P>0.05)。3)浒苔添加比例与发酵与否对幼刺参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均无显著促进作用(P>0.05),且二者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由此得出,幼刺参饲料中浒苔的适宜添加比例在30%~40%之间;对添加浒苔饲料的进行微生物发酵可以适当提高幼刺参肠道中纤维素酶活力。

关键词: 浒苔 刺参 发酵 生长 纤维素酶 非特异性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苯并[a]芘和菲对缢蛏血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生态毒理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苯并[a]芘和菲对缢蛏的毒性效应,将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分别暴露于浓度为0.45 mg·L-1、0.15 mg·L-1、0.05 mg·L-1苯并[a]芘溶液和0.45 mg·L-1、0.15 mg·L-1、0.05 mg·L-1菲的溶液中,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彗星实验)技术检测不同暴露时间缢蛏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程度,对照组为清洁海水。结果显示,高浓度(0.45 mg·L-1)苯并[a]芘溶液和(0.45 mg·L-1)菲溶液在短期(7 d)内即可导致缢蛏血细胞显著的DNA损伤,并且随苯并芘[a]和菲浓度的增大和暴露时间的延长,DNA损伤程度增加。21 d恢复实验后,各浓度组DNA损伤又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中高浓度组(0.45 mg·L-1和0.15 mg·L-1)与对照组仍显著性差异。两种多环芳烃物质对缢蛏血细胞的DNA损伤作用均存在较显著时间-剂量-效应关系。其中,苯并芘[a]对缢蛏血细胞的DNA损伤作用要高于菲。

关键词: 苯并芘[a]和菲 缢蛏 血细胞 DNA损伤 单细胞凝胶电泳 彗星实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3年春季南沙海域不同水团中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特征

南方水产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13年春季调查资料研究了南沙海域不同水团中网采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共鉴定网采浮游植物4门62属222种,其中硅藻门和甲藻门种类数分别占67.1%和31.1%。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16 655±36 570)个·m-3,硅藻门平均丰度占93.6%。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平均分别为4.43和0.85。巴拉巴克海峡西侧混合水受苏禄海表层入侵水及冷涡影响,跃层浅,营养盐浓度高,浮游植物种类数和丰度均最高。巽他陆架北缘沿岸混合水受局部上升流的影响,浮游植物丰度次之。中南半岛沿岸混合水中无机氮(DIN)浓度最低,浮游植物种类数和丰度均低,而固氮蓝藻的丰度比例却最高。南沙中央表层水受陆源物质影响小,跃层深且薄,75 m以浅水层硅酸盐浓度最低,浮游植物丰度较低,但甲藻门丰度比例最高,J'最高,浮游植物丰度最低值出现在暖涡区域。

关键词: 南沙海域 网采浮游植物 水团 冗余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橘色双冠丽鱼胚后色素细胞发育与体色变化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生物显微镜和体式显微镜等对橘色双冠丽鱼(Amphilophus citrinellus Günther 1864)早期发育过程中体色和色素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变化进行连续观察。结果显示,在水温为(27±1)℃,pH 8.3条件下,仔鱼期:初孵仔鱼体表已具有黑色素,2 dph(day post hatching,dph)黑色素增加,眼窝变黑,未有视觉功能;3dph卵黄囊尚未吸收完毕,黑色素细胞分支,形态多样;4 dph仔鱼有视觉功能,能自行游动;5 dph仔鱼开口,卵黄囊明显变小;7 dph仔鱼出现虹彩细胞;10 dph仔鱼体表出现黄色素细胞;12 dph各鳍被成鱼鳍膜所取代,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继续增多,视觉看到鱼体变黑。稚鱼期:19 dph有鳞片产生,各鳍条发育完全,30 dph发现红色素细胞;幼鱼期:35 dph幼鱼体表为黑色,初步形成7条色素带,全身布满鳞片;65 dph鱼体部分黑色素开始褪去;85 dph黑色素细胞全部褪去,鱼体变为亮黄色。研究结果为培育褪黑完全而且遗传稳定的橘色双冠丽鱼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橘色双冠丽鱼 体色变化 早期生活史 形态观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温、盐度和饵料密度对橄榄蚶滤水率的影响

海洋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水温(15、20、25、30℃)、盐度(16、21、26、31、36)和饵料密度(0.5×104、1.5×104、2.5×104、3.5×104、5×104个/m L)对橄榄蚶(Estellarca olivacea)滤水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金藻作为饵料,水温、盐度、饵料密度对橄榄蚶的滤水率有显著影响(P<0.05)。水温15~30℃、盐度16~36、饵料密度为0.5~5×104个/m L时,橄榄蚶的滤水率都呈峰值变化。水温25℃、盐度26、饵料密度3.5×104个/m L时,其滤水率分别达到最大值。在所研究的范围内,水温、盐度、饵料密度与滤水率之间分别满足函数关系:FRT=–0.3396T2+1.8937T+0.2728(R2=0.9857,P<0.05);FRS=–0.3424S2+1.9626S+0.7112(R2=0.9683,P<0.05);FRC=1.7395 C 0.4607,(R2=0.9062,P<0.05)。

关键词: 橄榄蚶(Estellarca olivacea) 水温 盐度 饵料密度 滤水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溴海因对吉富罗非鱼血浆的氧化胁迫效应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半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研究不同浓度(0、0.06、0.3、1.5 mg·L-1)、不同时间(1、2、4、8、16、26 d)下二溴海因对吉富罗非鱼血浆总还原性谷胱甘肽(T-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血浆SOD、GR先降低后趋于稳定,T-GSH、GSH/GSSG、CAT、GST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16 d出现显著性升高,GPx在1 d和16 d时被诱导,T-AOC仅在16 d时被诱导。CAT、GPx、T-GSH、GSH/GSSG、T-AOC等指标表现出浓度依赖现象,T-AOC与二溴海因呈剂量效应关系。除CAT、GR外,解除胁迫10 d后各抗氧化指标均未恢复到正常水平。上述结果显示,二溴海因对吉富罗非鱼血浆的抗氧化系统有显著的影响,T-AOC宜作为生物标志物,高浓度的二溴海因暴露能造成血液中抗氧化系统的不可逆损伤。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二溴海因 血浆 抗氧化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大西洋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及风险评估

海洋环境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2011年采自南大西洋18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中的16种多环芳烃(16PAHs)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南大西洋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中16PAHs的含量范围为89.48×10-9~508.69×10-9,均值为234.41×10-9,该区域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污染水平与国际类似水体对比处于低等程度。经特征PAHs组分分析,判定该区域表层沉积物中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及其产品。由于苊、芴、蒽等化合物含量超过了风险评价低值,可能存在对生物潜在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南大西洋 多环芳烃 来源 风险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不同选育世代mt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分析

南方水产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现有选育方式下的遗传结构现状及选育潜力,采用mt DNA D-loop序列差异分析技术,对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3个选育世代群体共80尾鱼开展世代间遗传结构变异分析。结果显示:1)3个世代群体中个体序列长度为552~555 bp,包括52个变异位点、12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度(H)为0.569;2)3个世代群体的核苷酸多态性(Pi)分别为0.021 9、0.040 3和0.039 7,各世代具备较高的多态性;3)3个世代中,F1具有5个单倍型,F2和F3均具有7个单倍型,F1、F2和F3共享2个单倍型,F1与F2共享1个单倍型,3个选育世代群体的单倍型在NJ系统树上相互交叉,无独立的进化枝。表明在目前选育方式下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世代间遗传信息较为稳定,选育并没有对罗非鱼选育群体的遗传结构造成大影响。

关键词: 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 选育世代 mtDNA D-loop 遗传结构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虾船载投饲机的研制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决对虾养殖中人工投饲强度大、饲料利用率低等问题,进行了自动船载投饲机的研究开发。设计了一种采用蓄电池驱动的电动投饲船,通过牵引绳引导在池塘四周进行投饲。船体采用双体船结构,推进装置为螺旋桨推进器。牵引绳穿过固定在岸边的导向支架,组成环绕池塘四周的导向装置,能够手动调节高度,使投饲船能随水位一起上下变化,从而保证船体能够与牵引绳接触。该装备投饲简单,操作方便,符合投饲机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 投饲船 牵引绳 导向装置 自动投饲 水产养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运输应激对刀鲚生理生化指标和HPI轴基因表达影响及甘草甜素的作用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刀鲚(Coilia nasus)为研究对象,运用荧光定量和相关生化测定方法,研究运输应激对下丘脑-垂体-肾间组织轴(HPI)基因表达和肝脏氧化指标的影响;同时采用浸泡的方式研究甘草甜素(glycyrrhizin,GL)对以上指标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运输后,脑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基因、阿黑皮素原(POMC)基因和硬骨鱼紧张肽(UI)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头肾中皮质醇受体(GR)基因的表达水平运输2 h明显下降,4 h时表达水平最低,8 h显著升高。运输应激可以明显降低肝脏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显著提高肝脏丙二醛(MDA)的水平,而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脂质过氧化物(LPO)无显著影响。添加甘草甜素6 h后头肾GR基因的表达水平降低,脑中CRH和POMC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但是脑中UI基因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此外,添加甘草甜素对肝脏CAT、MDA、GSH-PX和LPO无显著影响。以上结果表明,运输应激调控HPI轴的基因表达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而且降低了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使刀鲚处于氧化应激状态中。GL也可以影响HPI轴的基因表达,但不能有效缓解刀鲚的运输应激引发的氧化应激。

关键词: 刀鲚 运输应激 甘草甜素 HPI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