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445条记录
夏季蔬菜温室降温设施及其环境调控技术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总结了蔬菜温室通风降温的设施构造及作用,提出夏季温室降温的基本设施要求及在气温正常、阳光不足时,气温上升、光照充足时,异常高温、光照充足时,温度较高,光照不足时的设施环境调控技术要点,以期为蔬菜温室的建设和使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设施温室 降温 环境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菜蛾抗性治理及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小菜蛾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进展

应用昆虫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我国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严重为害及高抗药性的现状,在华南,华中,华东,华北和西南等具代表性地区开展小菜蛾灾变规律,抗性监测及治理,越冬迁飞,抗性机理及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灾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小菜蛾的年发生世代从北至南呈逐渐增加趋势,各地小菜蛾发生起始峰时间从南至北逐渐向后推移,每年不同区域有一至两个发生高峰,年度间受温度和降水等气候因素,天敌等生物因子以及耕作制度等人为操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抗性监测及治理研究显示,全国5个十字花科蔬菜主产区小菜蛾对11种代表性杀虫剂都有较强的抗药性,不同药剂在全国的抗药性水平有很大差异,在华南,西南和华东十字花科蔬菜主产区抗性水平相对较高,华中和华北呈现抗性上升趋势,并根据抗性监测结果制定区域性抗性治理策略.越冬和迁飞研究证明,武汉至驻马店区域为小菜蛾的越冬北限,小菜蛾存在远距离迁移的特性,并确定小菜蛾有迁入迁出和迁入定殖两种迁飞模式.抗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小菜蛾对Bt制剂,阿维菌素,氟虫腈,茚虫威和丁醚脲的抗性遗传方式不同,各药剂交互抗性普也存在差异.可持续防控技术方面,制定了适合各区域的小菜蛾可持续防控技术体系,并在华南,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等地区建立了45个示范基地,依区域不同分别示范推广具区域特色的以农业措施,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和合理用药为主的可持续防控等技术,累计印刷技术宣传手册16万份,培训各类农民和基层农技人员5.19万人次,累计示范面积近4万公顷,带动技术示范近20万公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小菜蛾 抗性监测 抗性治理 抗性机理 可持续控制 示范推广

22~42日龄黄羽肉鸡日粮锌营养需要量的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研究日粮锌水平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机能、免疫功能、组织锌沉积等的影响,并对合适的指标建立相应的非线性回归模型,以探讨22~42日龄黄羽肉鸡的锌需要量。选用22日龄健康、发育良好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鸡公鸡1 080只,根据体重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分别饲喂0、20、40、60、80、120 mg/kg锌添加水平日粮,试验期21日。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锌对22~42日龄试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中添加锌显著提高了血清GSH-Px、CuZnSOD、AKP活性(P<0.05)、GSH、Zn、MT含量、胫骨Zn及肝脏MT含量(P<0.05)。日粮中添加锌对试鸡脾脏、胸腺、法氏囊指数、肝脏CuZnSOD活性和胫骨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结果提示,仅考虑生长性能,玉米豆粕型日粮中不需添加Zn;以血清AKP活性、胫骨Zn含量为衡量指标,22~42日龄阶段试鸡日粮锌适宜水平均为80 mg/kg,通过非线性回归模型估测的日粮锌适宜水平分别为83和70 mg/kg。

关键词: 黄羽肉鸡 需要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枯萎病菌新毒素——白僵菌素的鉴定

园艺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调查并分离了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和云南等香蕉枯萎病疫区的一批病原菌样本。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HPLC-ESI-MS)法对所分离的28个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菌株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初步分析。发现了分子量为179D的镰刀菌酸及分子量约为783D的未知产物;利用1H-NMR对一株4号生理小种的未知产物进行了结构测定,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白僵菌素。离体试验表明白僵菌素能够导致香蕉假茎腐烂。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白僵菌素 结构 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城市道路绿化的现状及前景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11

摘要:良好的道路绿化不仅可以达到绿化、美化的效果,还可以起到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辐射热和保护路面的作用,从而给人们的出行及生活创造出安全、愉快、舒适、优美和卫生的环境。本文阐述了城市道路绿化目前的发展现状,并针对目前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 城市道路 绿化 现状 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稻“3414”施肥法肥料效应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研究了配方施肥对水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及施用氮磷钾肥的肥料效应,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配方施肥处理水稻的各农艺性状和产量均有所提高;14个处理中以N2P1K2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为424.90 kg;二次回归分析得出每667 m2最佳施肥量为氮肥11.11 kg、磷肥2.40 kg、钾肥5.58 kg;经济效益以N2P1K2处理最好,单位纯收入也最好,说明高钾水平相对有较高的收入,但成本较高;在大田生产上,推荐N1P2K2、N2P2K2、N1P1K2、N2P1K14个处理组合。

关键词: 水稻 测土配方施肥 肥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子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选地及隔离要求,育苗、定植、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措施,以及除杂去劣、父本花粉采集、母本去雄和授粉,种果的选留与采收标准、采后处理等保证种子纯度和发芽率的技术要求等多个方面,详细描述了包括亲本种子繁育、杂交一代种子生产以及种子质量检验要求在内的茄子良种繁育技术规程,为茄子的良种生产提供技术规范,以确保生产的杂交一代种子的质量达到国家一级良种标准。

关键词: 茄子良种 繁育 技术规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蚕体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不同家蚕品种间的含量差异

蚕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高效提取家蚕幼虫体内的黄酮类化合物及筛选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家蚕品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采用NaNO2-Al(NO3)3-NaOH比色法测定分析16个黄血蚕品种和3个普通白血蚕品种幼虫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家蚕幼虫粉经超声波预处理20 min后以80%乙醇溶解,当原料质量浓度为25 g/L,在60℃水浴中提取6 h的效果较佳,提取蚕体总黄酮的质量比达到0.473 mg/g。黄血蚕品种幼虫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极显著高于普通白血蚕品种,两类品种样品中的总黄酮平均质量比分别为0.560、0.513 mg/g。在16个黄血蚕品种中,以来源于东南亚地区的二化性品种幼虫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是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家蚕品种资源。

关键词: 家蚕 黄血品种 黄酮类化合物 工艺优化 品种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锦鲤疱疹病毒囊膜蛋白ORF132的克隆及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取感染锦鲤疱疹病毒(KHV)的锦鲤(Cyprinus carpio koi)肾脏组织DNA,通过PCR扩增了KHV ORF132基因。该基因全长513 bp,所编码的蛋白包含170个氨基酸,分子量18.5 ku,等电点8.11,有信号肽以及2个潜在的O糖基化位点。应用DNA Star程序,通过综合分析二级结构柔性区、蛋白的亲水性、表面可能性、抗原性指数,预测KHV ORF132蛋白主要B细胞表位区段位于Leu40~Ala45、Asn53~Pro66、Arg97~Thr118、Ala125~Pro136、Glu140~Arg145、Asn160~Arg170。

关键词: 锦鲤疱疹病毒 囊膜蛋白 B细胞表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钾氮营养对香蕉抽蕾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高州市香蕉主产区,研究了氮、钾营养对香蕉抽蕾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缺氮对香蕉抽蕾、产量及效益的影响更甚于缺钾。(2)在K2O 610.5 kg/hm2基础上,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香蕉抽蕾率呈现提高的趋势。在K2O 610.5 kg/hm2基础上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及在N 555.0 kg/hm2基础上随着施钾量的提高,香蕉产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规律。(3)在高州市香蕉产区,为获得第一年产蕉40 t/hm2左右的高产,适宜施肥量为N 567~630、P2O5 166~214、K2O 713~784 kg/hm2。氮、钾肥最佳配比N∶K2O为1∶1.25~1.26。

关键词: 香蕉 抽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