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445条记录
黄羽肉鸡肉质评定技术操作规程的建立

中国畜牧杂志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已开展的黄羽肉鸡肉质评定技术研究结果,结合国内外有关禽肉肉品质研究报道,提出适合于评价黄羽肉鸡肉品质的物理性状指标(包括肉色、pH、系水力和嫩度)和感官指标,并规范各项指标测定方法和条件,建立了黄羽肉鸡肉质评定技术操作规程,提出快长型黄羽肉鸡各项肉质性状指标测定值的参考范围。

关键词: 肉质 评定技术 黄羽肉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广适性超甜玉米品种粤甜16号的选育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粤甜16号为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于2004年以自育的自交系华珍-3为母本、C5为父本杂交培育的超甜玉米杂交种。经过2006—2009年广东省和国家甜玉米区域试验鉴定、大面积生产试验和示范,广东省区试平均每667 m2鲜果穗产量为1 076.0~1 097.7 kg、籽粒可溶性糖含量为25.65%~29.67%、果皮厚度为72.3~78.6μm、适口性专家评分87.3分,外观商品性佳;国家东南区和西南区区试平均每667 m2鲜果穗产量为912.69~931.95 kg、水溶性糖含量为16.5%~18.5%、皮渣率为11.28%~12.73%,适应性广,耐热性强。2008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关键词: 超甜玉米 粤甜16号 耐热性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珠三角主菜区土壤交换性钙、镁的丰缺指标及分布特征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珠三角主菜区氮、磷、钾营养状况调查的基础上,从宏观上评价了珠三角主菜区交换性钙、镁分布情况,为有效提高钙镁肥增产效果奠定基础,同时也为珠三角主菜区"中量元素营养"及"土壤中量元素"管理提供依据.在珠三角主菜区,以菜心为供试蔬菜得出的土壤交换性钙丰缺指标如下:小于0.077 cmo·lkg-1为极度缺钙,0.78~3.78 cmo·lkg-1为缺钙,3.79~4.23 cmo·lkg-1为中度缺钙.土壤交换性镁丰缺指标如下:小于0.42 cmo·lkg-1为极度缺镁,0.43~1.44 cmo·lkg-1为缺镁,1.45~2.00 cmo·lkg-1为中度缺镁.调查表明,珠三角主菜区土壤普遍缺钙、镁,极度缺钙和缺钙菜田占到38%左右,极度缺镁和缺镁菜田占到88%左右,中度缺钙菜田在珠三角各个区域分布比例接近,均在20%左右.

关键词: 珠三角 主菜区 钙、镁分布 丰缺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稻品种混合种植模式及其应用效果研究概述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利用不同水稻品种混合栽植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效果,包括水稻品种混合种植的模式类型与结构、对病虫草害的控制效果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等内容,并探讨了目前利用该类模式存在的局限及需要改进与加强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水稻 种植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油加工和相关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中国粮油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在花生油传统加工工艺提升、花生油加工新技术、花生油黄曲霉毒素控制技术、花生油掺假鉴定技术和油脂抗氧化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花生油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并展望了加工新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花生油 加工 技术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SR标记与花生青枯病、锈病抗性的相关性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100对SSR引物扩增14个抗感青枯病和14个抗感锈病花生品种,结果表明,共有39对引物在不同品种间检测出2~6个等位基因,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184~0.882。供试品种SSR标记基因型与抗性关联分析表明,有2个标记与青枯病抗性相关,其中标记pPGSseq18E7与青枯病抗性关联度最高,Pearson相关系数达0.857。另有一个标记pPGPseq8E12与锈病抗性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达0.886。进一步观察发现,pPGSseq18E7和pPGPseq8E12的扩增带型能直接区分抗感品种,初步推断它们可能与贡献率较大的抗性基因连锁。

关键词: 花生 SSR 青枯病 锈病 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叶综合利用进展

广东蚕业 2011

摘要:桑叶是我国的传统中药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桑叶的研究,介绍了桑叶的主要活性成分,桑叶在食品,药品,动物饲料,美容化工方面的开发利用。并展望了未来桑叶综合开发利用前景。

关键词: 桑叶 食品开发 药用开发 动物饲料 桑叶化工 综合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运筹对水稻农学效应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以不同氮肥量级为参照,结合关键生育期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指导氮肥施用,以探明潜江地区水稻关键生育期的氮肥适宜用量。结果表明,在施N 90~180 kg/hm2之间水稻产量差异不显著,当超过N 180 kg/hm2,产量降低。根据水稻产量(y)和施氮量(x)拟合得出一元二次关系式:y=-0.0728x2+22.335x+6811.5,R2=0.9442。结合当年水稻价格,肥料投入费用等计算出水稻的经济效益(y)和施氮量(x)之间的函数式:y=-0.134x2+37.097x+12533-M,R2=0.9331;由此得出经济效益最大时水稻的施氮量是N 138 kg/hm2。该施氮量下水稻的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可保持在40.9%、11.5 kg/kg和63.2 kg/kg,与完全依据SPAD值指导关键生育期的氮肥施用量相近似(N 140 kg/hm2),保证了水稻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保持了较高的氮肥利用率,降低氮素表观损失。

关键词: 氮肥量级 SPAD值 氮肥利用率 氮平衡

基于SWOT分析的广东现代农业园区战略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结合广东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现状,采用SWOT分析法,剖析了广东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并提出了适合广东现代农业园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为广东现代农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 广东 现代农业园区 战略定位 发展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喂氧化鱼油对新生仔猪肠道黏膜免疫应答的影响及大豆异黄酮的干预作用

动物营养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喂氧化鱼油对新生仔猪生长性能、肠道黏膜氧化相关指标、免疫因子、氧化和免疫共同相关因子的影响以及添加大豆异黄酮(SI)对其的干预作用,探讨氧化应激对新生仔猪生长、肠道免疫应答的影响机制。试验选用4日龄新生仔猪96头,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仔猪,各组饲粮中分别添加5%新鲜鱼油(Ⅰ组)、5%新鲜鱼油+50mg/kg SI(Ⅱ组)、5%氧化鱼油(Ⅲ组)和5%氧化鱼油+50mg/kg SI(Ⅳ组)。试验期21d。试验结束后,每重复选取2头仔猪进行屠宰取样。结果表明:试验第21天Ⅲ组仔猪体重显著低于Ⅱ组(P<0.05);1~21天Ⅲ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Ⅲ组仔猪肠道黏膜丙二醛(MDA)含量比Ⅰ组和Ⅱ组分别提高了90.89%(P<0.05)和73.28%(P<0.05)。SI添加显著提高肠道黏膜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P<0.05)。氧化鱼油和SI对肠道黏膜总抗氧化能力(T-AOC)产生极显著互作效应(P<0.01)。Ⅲ组新生仔猪肠道黏膜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氧化鱼油显著提高了新生仔猪肠道黏膜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活性(P<0.05),极显著提高了核因子-κB(NFκ-B)含量(P<0.01)。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氧化鱼油显著降低了新生仔猪(4~24日龄)肠道抗氧化能力,引发了新生仔猪肠道的炎症反应。饲粮中添加SI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新生仔猪肠道受损。

关键词: 新生仔猪 氧化鱼油 大豆异黄酮 小肠损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