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冷藏温度、基质和时间对智利小植绥螨存活和生殖的影响
《植物保护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智利小植绥螨是叶螨属害螨的一种重要捕食性天敌,为发挥其控害效能,本研究在4℃和8℃两个温度下测试了叶片+叶螨、蛭石+叶螨和蛭石3种冷藏基质以及不同冷藏时间对智利小植绥螨存活和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藏温度、基质和时间均对智利小植绥螨冷藏存活率有显著影响。冷藏5~15d时,在8℃下每种基质中的存活率均大于或等于4℃下的存活率,而冷藏20~40d时相反。用蛭石基质及蛭石+叶螨基质在4℃条件下冷藏35~40d和在8℃条件下冷藏25~40d的存活率均较叶片+叶螨基质有显著优势。在每个温度及每种基质内,智利小植绥螨冷藏存活率均随冷藏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冷藏温度和冷藏时间对冷藏后智利小植绥螨一周内产卵量有显著影响。除了10d和15d处理,在4℃条件下智利小植绥螨冷藏后1周产卵量要高于8℃,特别是在冷藏20d后。在4℃条件下,冷藏5d和10d后的智利小植绥螨1周产卵量高于冷藏15d后产卵量;而在8℃条件下,冷藏10d和15d后智利小植绥螨1周产卵量高于其他冷藏时间段产卵量。总之,用蛭石作基质冷藏智利小植绥螨不但效果较好,而且较为经济适用,适宜在4℃条件下进行长期冷藏,有利于延长货架期。


藿香正气水指纹图谱及模式识别对质量控制的研究
《药物分析杂志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藿香正气水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藿香正气水的指纹图谱,收集不同厂家的17批产品进行测定,并使用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指纹图谱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17个样品基本可分为7类,不同厂家的藿香正气水HPLC指纹图谱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橙皮苷、欧前胡素、厚朴酚、和厚朴酚为其中比较重要的指标。结论:此方法可较系统地用于藿香正气水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藿香正气水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模式识别 聚类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 质量控制


抗虫转CpTI基因植物定性PCR检测技术的建立
《河南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CpTI基因定性PCR检测方法,通过数据库查询和测序获得CpTI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定性PCR引物,对引物、PCR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并对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等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CpTI基因特异性定性PCR检测方法选择退火温度为58℃,引物浓度为0.4μmol/L较好,该方法能够特异性检测样品中CpTI基因,检测灵敏度达0.05%(质量比)。该方法符合农业转基因生物产品成分检测标准对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的要求,可为抗虫转CpTI基因植物生物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日光温室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在大幅减施肥料和合理灌溉的基础上,研究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设施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方法】利用芹菜-番茄轮作田间试验,采用通气法监测土壤氨挥发速率特征动态变化。【结果】施基肥后2—3 d出现土壤氨挥发峰值,8—10 d接近对照水平;追肥第1天出现氨挥发峰值,10—11 d接近对照水平。土壤氨挥发损失的主要时期在基肥和前两次追肥阶段,氨挥发量占当季损失量的70%—80%。土壤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温度较高的春茬(番茄茬),春茬(番茄茬)各处理土壤氨挥发总量是冬茬(芹菜茬)的3.0倍。芹菜茬和番茄茬大幅减施肥料的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模式土壤氨挥发损失量较习惯施肥处理的分别降低50.0%和47.9%,且随着有机氮比例的增加土壤氨挥发率逐渐降低。等氮量投入时,冬茬和春茬(2/4)化肥氮+(2/4)秸秆氮处理土壤氨挥发损失量较(2/4)化肥氮+(2/4)猪粪氮处理的分别降低32.4%和30.0%。本试验条件下基于产量、经济和环境效益的适宜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模式是(3/4)化肥氮+(1/4)猪粪氮模式处理。【结论】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可显著降低土壤氨挥发损失量,是经济效益显著、可操作性强和环境友好的施肥模式,在设施蔬菜种植中值得推广应用。
利用DNA池技术提高基于InDel标记的种子纯度鉴定效率
《种子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基于InDel-Pyrosequencing的黄瓜杂交种纯度检测通量,降低检测成本,本研究模拟10种DNA Pooling进行PCR、Pyrosequencing及等位基因频率分析。通过TTest分析不同Pooling间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性,确定3 Pooling为种子纯度检测最适Pooling数;建立3 Pooling-InDel-Pyrosequencing标准曲线,其R2达0.999 1;根据该标准曲线,检测黄瓜杂交品种"园中王"30粒杂交种种子纯度,结果为96.67%。本研究丰富了基于InDel-Pyrosequencing的黄瓜杂交种纯度检测技术体系。
关键词: DNA池 InDel标记 焦磷酸测序技术 黄瓜 种子纯度鉴定


核移植中的卵母细胞自动拨动研究
《控制工程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拨动细胞实现遗传物质的移动,并在对卵母细胞的拔动机理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极体是否可见将卵母细胞的自动拨动过程分为翻动和转动两部分.进一步的,对翻动过程中的卵母细胞进行建模,并通过实验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四种卵母细胞的自动拨动轨迹.随后,对影响卵母细胞翻动幅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实验证实翻动的幅度可以通过拨动微针的离焦高度进行控制.最后,绵羊的大批量核移植操作应用结果表明,使用设计的自动拨动轨迹的移动遗传物质的成功率可达95%以上.同时,拨动过程中极体出现的位置也和本文提出的翻动模型计算的结果一致,从而验证了本文工作的有效性.


智利小植绥螨密度对朱砂叶螨产卵能力的影响
《环境昆虫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智利小植绥螨是朱砂叶螨的专性捕食者。本研究在室内,研究了智利小植绥螨密度对朱砂叶螨存活及生殖的影响。智利小植绥螨对朱砂叶螨存活干扰结果表明:干扰后24 h各处理朱砂叶螨的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且死亡率随干扰密度增大而提高,10头捕食螨/叶碟处理高达76.67%,为对照处理的14.38倍。但是干扰48 h后对叶螨存活影响不大。对朱砂叶螨产卵干扰结果表明:干扰后各时间段朱砂叶螨单雌产卵量均随智利小植绥螨干扰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干扰24 h后,除1头捕食螨/叶碟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各处理均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干扰48 h后,10头捕食螨/叶碟处理的叶螨单头产卵量是2.80粒,仅为对照的28.5%。但是干扰96h后,除10头捕食螨/叶碟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外,其余各处理与对照均差异不显著。本研究还分析了干扰对96 h内朱砂叶螨单雌总产卵量影响,处理5头/叶碟和10头/叶碟均显著低于对照,并且10头/叶碟显著低于5头/叶碟;1头/叶碟和3头/叶碟与对照相当,但是均显著高于10头/叶碟。结果显示,智利小植绥螨密度对朱砂叶螨有较强的生殖干扰作用,并且捕食螨密度越大,干扰作用越强,后代增殖潜能越小。


土壤改良剂对灌溉咸水冬小麦光合和蒸腾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天津滨海地区高水位、黏重土壤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调盐土壤改良对微咸水灌溉的冬小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指数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播种前采用适当土壤改良能够提高冬小麦抽穗期、灌浆期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指数,降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冬前施用75kg.100m 2改良剂Ⅱ(风化褐煤40%+磷石膏40%+脱硫石膏20%)有利于提高冬小麦灌浆期的光合速率,有降低抽穗期、灌浆期小麦蒸腾速率的效果;小麦冬前施用45 kg.100m 2改良剂I(风化褐煤20%+磷石膏40%+脱硫石膏20%+沸石粉20%)对提高冬小麦抽穗期光合速率有利,同时也提高抽穗期小麦的蒸腾速率;土壤改良对咸水灌溉冬小麦的气孔导度有明显降低效应,冬前施用30 kg.100m 2改良剂Ⅲ(磷石膏40%+脱硫石膏20%+沸石粉40%)冬小麦气孔导度与不采用改良措施相比,抽穗期降低52.28%,灌浆期降低39.51%;冬前施用45kg.100m 2改良剂Ⅱ混合30 kg.100m 2改良剂Ⅲ或75 kg.100m 2改良剂Ⅱ均能够显著提高抽穗、灌浆期冬小麦的叶绿素含量指数;冬前施用45 kg.100m 2改良剂I混合30 kg.100m 2改良剂Ⅲ,即使较高土壤含盐量也能使冬小麦光合速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使冬小麦蒸腾速率受土壤含盐量影响较小。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冬小麦 咸水灌溉 土壤改良剂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气孔导度 土壤含盐量


仿生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含朱砂中药制剂中可溶性汞含量
《药物分析杂志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仿生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CP-MS)测定含朱砂中药制剂中可溶性汞含量的分析测定方法。方法:通过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采用人工胃液提取含朱砂中药制剂中的可溶性汞,结合ICP-MS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方法回收率为98.8%,检出限为0.20μg.L-1,重复性良好(RSD=4.1%)。结论:通过对实际样品的测定,该方法可用于含朱砂中药制剂中可溶性汞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 可溶性汞 朱砂 仿生提取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含量测定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设施菜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2 CSCD
摘要:采用静态箱一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设施菜田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设施芹菜和番茄施基肥后5~7d(灌溉后1~3d)出现土壤N_2O排放通量峰值,追肥后(施肥与灌溉同步)1 d出现土壤N_2O排放通量峰值;芹菜季和番茄季施用基肥后20d内N_2O排放量分别占当季总排放量的40%~65%左右,是土壤N_2O主要排放期。2)施用基肥后至定植灌水前各处理土壤N_2O排放量逐渐降低,灌水后N_2O排放通量迅速上升。各处理土壤N_2O排放通量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在0.43~0.72之间。3)土壤N_2O排放主要发生在番茄季,番茄生育期各处理土壤N_2O总排放量是芹菜生育期的3.1倍;各处理土壤N_2O排放通量与5cm土层温度之间总体上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在0.40~0.58之间。4)设施菜田大幅减施化肥的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模式可显著降低土壤N_2O排放量和肥料损失率,芹菜季和番茄季土壤N_2O排放量较习惯施肥处理分别降低66.3%和85.1%,肥料损失率分别降低45.2%和74.9%.5)等氮量投入时,施用秸秆较施用猪粪可有效降低土壤N_2O排放,芹菜季和番茄季分别降低43.4%和74.2%。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 设施菜田 N_2O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