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5月龄、7月龄中华鲟子二代光照偏好性研究

水产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取全人工繁殖中华鲟后代的光照偏好及其可能适应人工环境的遗传行为改变,通过黑白底质颜色选择、趋光性和最适光照选择实验,并采用个体与群体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5月龄、7月龄中华鲟子二代幼鱼光照偏好进行了研究。黑白底质实验结果表明,5月龄和7月龄幼鱼偏好白色底质。趋光性个体实验结果表明,5月龄对光亮区(200~250 lx)的选择较为显著(P<0.05),7月龄对过渡区(20~50 lx)选择较为显著(P<0.05);群体实验结果表明,5月龄和7月龄幼鱼均对过渡区(20~50 lx)的选择较为显著(P<0.05),此现象可能与"信号—适应"假说和最适光照范围有关。最适光照实验结果表明,5月龄幼鱼对45~135 lx照度区选择显著高于其他区域(P<0.05);7月龄幼鱼较多地选择23~202 lx照度区,表明随着年龄增大,中华鲟子二代幼鱼对光照的可接受范围变大。研究表明,中华鲟子二代5月龄和7月龄幼鱼偏好白色底质,最适照度为20~200 lx。实验结果可以为中华鲟子二代人工养殖和放流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华鲟子二代 幼鱼 黑白底质颜色选择 趋光性 最适光照 鱼类行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陆浑水库太湖新银鱼肌肉营养品质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CSCD

摘要:为了对河南陆浑水库小银鱼[主要是引种自太湖的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的肌肉营养价值做出综合评判,对该种鱼的营养需要量的制定和计算提供依据,利用常规肌肉营养测试方法测定分析陆浑小银鱼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陆浑小银鱼肌肉(干样)中粗蛋白质量分数84.73%,粗脂肪质量分数3.23%。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71.65%,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是30.62%,按照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AAS)和化学评分(Chemical Score,CS)标准,陆浑水库太湖新银鱼的限制性氨基酸主要是色氨酸和缬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47.79;4种鲜味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24.40%。肌肉中含有13种脂肪酸,其中EPA与DHA质量分数分别为10.21%和2.68%。其结果表明:河南陆浑水库小银鱼是营养价值较高,具有很高食用价值的淡水鱼类。

关键词: 太湖新银鱼 肌肉 营养成分 营养评价 陆浑水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磺胺类药物残留稳定性研究及检测方法的比较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评估磺胺类药物在水产品基质中的稳定性以及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开展了磺胺类药物检测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本研究模拟从样品制备到检测全过程中的环境条件,采用对虾基质加标方法,分析了3种加标浓度(40、50、70μg/kg)的磺胺类药物残留在4种储藏条件下(对样品进行反复冻融和低温保藏等处理)的稳定性;同时,比较了水产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常用的2种检测方法:农业部958号公告-12-2007(液相色谱法)和农业部1077号公告-1-2008(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邻二甲氧嘧啶不同浓度的加标回收率为71.2%~98.9%,各试验组别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水产品中磺胺药物的残留稳定性较强。2种检测方法均能满足检测要求,样品检测前需要遵循样品的实际情况及方法的适用范围合理选择检测方法,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关键词: 磺胺 检测方法 样品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度对脊尾白虾亲虾抱卵及其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室内人工培育的性腺已发育到Ⅱ期的脊尾白虾亲虾,经逐级淡化后,盐度稳定在2、5、10、15、20、25、30,研究了盐度对雌虾抱卵、胚胎发育及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盐度范围内脊尾白虾性腺均可发育成熟,但在盐度2时无法完成抱卵,最适抱卵盐度为10~20;在抱卵盐度范围内,胚胎均可正常发育,盐度对胚胎发育速率影响显著,15、20、25盐度下的孵化时间显著低于其他盐度组;盐度对脊尾白虾幼体后的变态和存活无显著影响,但对仔虾的个体干质量影响显著,15和20盐度下仔虾的干质量显著高于其他盐度组;盐度对20日龄脊尾白虾的生长影响显著,其特定生长率随着盐度升高而逐渐增大,在盐度20时达到最大,之后开始降低;鳃Na+-K+-ATPase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高盐或低盐时均较高,表达量最低时的理论盐度为17.5,可能为脊尾白虾的等渗点.研究表明,脊尾白虾亲虾可在较广盐度范围内繁殖,20日龄脊尾白虾在其理论等渗点附近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

关键词: 脊尾白虾 盐度 繁殖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血蓝蛋白在杂色鲍各组织中的分布研究

南方水产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血蓝蛋白(hemocyanin)抗体浓度进行优化,进而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血蓝蛋白在肝胰脏、外套膜、鳃、消化道、腹足中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免疫组织学检测发现血蓝蛋白在杂色鲍各组织中均有分布,其中肝胰脏、外套膜和鳃中分布较多,消化道和腹足中相对较少。

关键词: 杂色鲍 血蓝蛋白 免疫组化 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盐度对不同三疣梭子蟹群体幼蟹发育的影响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野生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亲蟹繁育的Ⅱ期幼蟹进行低盐度胁迫,发现其120 h的半致死盐度为11.7,并比较了"黄选1号"三疣梭子蟹和低盐适应群体三疣梭子蟹在低盐度(11.7)水中和正常海水(盐度为35.0)中的存活率、变态率和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黄选1号"在盐度为11.7时的存活率比在正常海水中低,低盐适应群体在盐度为11.7时的存活率与在正常海水中差异不明显;在盐度为11.7的水中,两个群体幼蟹的变态率与生长指标均低于在正常海水中。试验结束时,"黄选1号"在低盐度(11.7)水中的存活率、变态率、全甲宽分别为20.00%、10.00%、(17.47±1.11)mm,在正常海水中的存活率、变态率、全甲宽分别为52.22%、53.33%、(20.43±1.21)mm;低盐适应群体在低盐度(11.7)水中的存活率、变态率、全甲宽分别为32.22%、13.33%、(17.69±0.93)mm,在正常海水中的存活率、变态率、全甲宽分别为27.98%、16.67%、(18.79±1.61)mm。研究表明,低盐适应群体抵抗低盐胁迫的能力较强,在正常海水中"黄选1号"幼蟹的存活率、变态率、全甲宽和体质量均高于低盐适应群体。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盐度 存活率 变态率 生长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东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中心渔场的时空变化

生态学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09年6月—2012年1月上海金优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在中东太平洋作业的5艘金枪鱼延绳钓渔船的渔捞日志资料,结合卫星遥感反演的海表温度数据,分析了中东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渔场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规律以及渔获量与海表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厄尔尼诺年(2009年),金枪鱼延绳钓渔场作业重心会向偏东方向移动,且金枪鱼钓获率较高;而拉尼娜年(2010、2011年)则向偏西方向移动,且钓获率下降;研究海域作业渔场的最适宜海表温度范围为25~30℃;2009年最适海表温度略高于2010年和2011年;平均月渔获量与月平均海表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

关键词: 金枪鱼 延绳钓 渔场重心 时空变动 中东太平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饵料质量对不同规格刺参摄食率、吸收效率的影响

水产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刺参摄食的生理生态学特性,本实验在室内模拟研究了不同体质量刺参[A(4.77±0.95)g、B(15.12±1.14)g、C(34.77±7.95)g、D(78.13±4.99)g]的有机物摄食率、吸收效率分别对饵料质量[Ⅰ(100%海泥)、Ⅱ(88%海泥+12%海带粉)、Ⅲ(76%海泥+24%海带粉)、Ⅳ(64%海泥+36%海带粉)]及温度[(5.1±0.4)、(10.9±0.7)、(12.5±0.6)、(14.2±0.7)和(16.1±0.6)℃]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摄食率(OIR)与饵料质量(OC)回归方程为OIR=a×OC/(OC+b),其中a、b分别为最大摄食率与半饱和常数;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饵料质量、体质量对刺参摄食影响极显著,而二者交互作用对其影响不显著。与温度(T)的关系为OIR=c×T2+d×T+e,c=-(0.007 5~0.016 4)、d=0.298~0.769、e=-(0.742~1.977);水温、体质量对刺参摄食均有显著影响;而其交互作用对摄食率的影响极显著,对吸收效率则不显著。饵料质量、温度和初始体质量(WW)组合双因子与摄食率的关系分别为OIR=12.55×WW-0.361+7.92×OC/(OC+4.373)-4.70,OIR=2.2×WW-0.384+0.033×WW-0.384×T2+0.077×T。协方差分析表明,其相关系数呈极显著水平。本研究量化了刺参摄食率与饵料质量、水温、体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初步掌握了有机物摄食率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刺参 饵料质量 温度 体质量 有机物摄食率 吸收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度和溶解氧对刺参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了不同盐度(20、25、30、35、40)和不同溶氧水平(充空气,DO 7~9mg/L)充纯氧,DO15~20mg/L;不充气,DO 2~5mg/L)对刺参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ZM)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的影响。盐度试验结果表明,盐度急性变化会引起刺参体腔液ACP、AKP、LZM活性的升高和SOD活性降低,其中第10天时盐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最大。溶氧试验显示,过饱和溶氧(DO 15~20mg/L)可使刺参体腔液ACP、AKP、LZM、SOD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不充气组(DO 2~5mg/L)刺参体腔液中ACP、AKP、LZM活性出现短暂升高。恢复性试验中,盐度20、25组对AKP活性和盐度20、40组对SOD活性的影响未恢复到初始水平,其余实验组均能恢复至初始水平,说明低盐对刺参免疫力的影响较大。充纯氧组刺参的AKP活性显著高于充空气组,表明高溶解氧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刺参免疫力。

关键词: 溶解氧 盐度 海参 非特异性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鲤神经球蛋白基因序列与低氧表达分析

水产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了解鲤珠蛋白家族的基因组成和表达模式,及其与低氧适应能力的相关性,本实验通过鲤基因组框架图比对和全长cDNA文库筛查,获得鲤神经球蛋白(neuroglobin,Ngb)基因完整序列,证实鲤不仅具有独特的脑组织特异表达的II型肌红蛋白(myoglobin-2,Mb-2)基因,也具有Ngb珠蛋白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显示,该基因在脑组织特异性表达,并呈现出低氧应答特征。基因结构和系统发生分析表明,鱼类Ngb基因高度保守,鲤Ngb蛋白可能与斑马鱼直系同源蛋白具有相似的结构及功能,而与鲤Mb-2存在明显差异。鲤Ngb基因表达量在两个品系间存在显著差异,耐低氧能力强的散鳞镜鲤Ngb基因表达量高于荷包红鲤抗寒品系。研究表明,鲤Ngb基因可能以与Mb-2基因分工协作的方式共同实现脑组织供氧,执行应对低氧胁迫的神经保护功能,在鲤低氧适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神经球蛋白 脑组织特异性表达 低氧应答 低氧适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