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LED红蓝光照射对西兰花保鲜效果的影响
《保鲜与加工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红蓝光照射对采后果蔬的保鲜效果,采用配比为1∶1、光量子通量密度为20μmol·m-2·s-1的LED红蓝光(红光:650 nm;蓝光:450 nm)照射采后西兰花,并置于温度为4℃、相对湿度为90%的实验库贮藏,测试并分析贮藏过程中西兰花叶绿素含量、VC含量、失重率、色差和感官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μmol·m~(-2)·s~(-1)光照处理能够明显延缓叶绿素和VC的降解,贮藏结束时,LED光照组的西兰花叶绿素和VC含量均为无光对照组的1.28倍;LED光照组的西兰花色差-a/b数值比初始值降低了16.9%,无光对照组的西兰花色差-a/b数值比初始值降低了41.5%;虽然贮藏后期LED光照加重了西兰花失水,但LED光照组的西兰花感官品质显著高于无光对照组(P<0.05),是无光对照组的1.81倍。综合分析得出,配比为1∶1、光量子通量密度为20μmol·m-2·s-1的LED红蓝光照射有利于保持西兰花采后贮藏品质。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LED) 红蓝光 西兰花 保鲜 光量子通量密度


冬小麦返青后株高模拟模型及生长可视化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小麦生长模拟模型对小麦生长管理调控、产量预测和经济效益分析等有重要指导作用,针对小麦生长模拟模型和生长可视化不易实现的问题,以冬小麦品种衡观35、济麦22和衡4399为材料,于2015-2016年小麦生长季内开展不同品种和施氮水平的田间试验,通过分析各品种冬小麦返青后株高和有效积温的定量关系,用Logistic方程构建了冬小麦返青后株高模拟模型,经数据检验,株高模拟模型绝对误差在0.01~2.72cm,根均方差(RMSE)在0.4~1.26cm,平均绝对误差(d_a)在0.36~1.11cm,平均绝对误差与实测值平均数的比值(d_(ap))在1.32%~3.46%,结果表明所建模拟模型精度较高,对不同品种冬小麦株高生长具有较好预测性。借助该模拟模型和已有研究成果,本研究构造了不同品种、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冬小麦株高生长状态,逼真模拟冬小麦返青后株高动态生长过程,实现了不同品种冬小麦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生长可视化。


酶法水解滑菇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工艺优化
《食品工业科技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研究了酶法水解滑菇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工艺条件,通过水解度与羟自由基(·OH)清除率来综合评价水解产物的抗氧化能力。以·OH清除率为指标,从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5种蛋白酶中筛选最适酶。在单因素实验研究酶浓度、底物浓度与水解时间对酶解产物·OH清除率和水解度影响的基础上,通过L_9(4~3)正交实验对水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得出,碱性蛋白酶活力高于其他4种蛋白酶,能使蛋白质充分水解,正交实验各因素对水解产物·OH清除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底物浓度>酶浓度>水解时间。其中,碱性蛋白酶的最佳水解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3.0%、酶浓度3500 U/g、p H9.0、温度55℃、水解时间3.5 h。在此条件下,水解产物的·OH清除率可达82.7%,水解度为23.1%。碱性蛋白酶水解滑菇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工艺可行,为滑菇蛋白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微环境箱式气调对物流后蓝莓冷藏期间保鲜效果的影响
《食品科技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灿烂蓝莓为试材,采收后立即装入贮运微环境气调箱并进行1-MCP处理,当天发速递从浙江邮寄到天津,后置于0℃冷库贮藏,研究贮运微环境气调(气调、气调结合1-MCP处理)对蓝莓冷藏期间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微环境气调能够延缓蓝莓的好果率、硬度、可滴定酸、Vc含量的下降速率,有效抑制蓝莓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的增加,且对维持蓝莓果实的活性氧平衡具有一定的作用,能够提高蓝莓CAT活性、抑制PPO活性。与气调组相比,气调结合1-MCP处理对蓝莓的保鲜效果更好。


天津地区饲用小黑麦最佳刈割时期和留茬高度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天津地区饲用小黑麦最佳收获模式,在小黑麦返青后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对不同刈割时期和留茬高度下小黑麦的生物产量和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小黑麦年总干物质产量、干物质含量以及干物质中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下降趋势,干物质中粗蛋白、总糖、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则呈上升趋势;随着刈割时期的延长,小黑麦干物质含量、干物质中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总糖和淀粉含量呈增加趋势,年总干物质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增(乳熟中期最高)后减的趋势,而粗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根据隶属函数法对小黑麦的综合利用方式进行评价,优选乳熟中期10.0 cm刈割制作青贮,其次为拔节期10.0 cm刈割制作优质小黑麦干草或青饲。


季节性短期冷刺激对育肥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研究季节性短期冷刺激对育肥猪血液生化指标、免疫因子水平以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60头体质量为(116±5)kg的育肥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头。试验期间大幅降温,对猪群造成冷刺激。试验第9、13和25天每头猪前腔静脉采集血液,测定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冷刺激导致育肥猪血清中胰岛素含量显著降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葡萄糖、生长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含量显著升高;冷刺激导致育肥猪血清中IgA、IgG、IgM和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显著降低,一氧化氮含量显著升高,并造成育肥猪免疫力下降;冷刺激导致育肥猪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显著降低,皮质醇含量升高,并造成育肥猪抗氧化能力降低。表明季节性短期冷刺激能通过改变育肥猪部分血清生化指标导致猪只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降低。


设施温室节能型传感器节点的选型与设计
《江苏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设施温室传感器节点的绿色节能为设计理念,以降低系统功耗和高效利用能量为目标。采用绿色可再生的太阳能资源作为节点的能量来源;采用功耗低、性价比高的MSP430芯片作为处理器单元主控芯片;采用具有功耗低、信号强度高、传输距离远、传输过程中信号衰减小等特点的433 MHz频率作为无线传输单元传输频率;采用单晶硅太阳能板和高性能锂充电电池组成供电系统单元。详细阐明各单元选型依据,并通过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进行优化,进一步降低功耗。通过试验对节点的功耗进行了计算,并对节点使用太阳能充电情况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选型与设计,系统能够实现设定目标。


鼠尾草(Salvia officinalis L.)不同组织精油组分差异比较
《食品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甲基叔丁醚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比较鼠尾草花、叶片及茎精油的挥发性组分差异。结果表明:鼠尾草不同器官中共检测到4种单萜、17种倍半萜、6种单萜衍生物、2种倍半萜衍生物及2种酯类化合物共31种挥发性物质;不同器官的挥发性组分不尽相同,花器官中的挥发性组分最多为31种化合物;挥发性物质含量最高的是叶片,达到2 334.48 ng/g;吉玛烯、可巴烯、石竹烯及乙酸芳樟酯是鼠尾草不同器官中含量较高的挥发性组分,但其对不同器官挥发性精油的贡献率亦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