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甘蓝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江苏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江苏省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 L.)叶片上发生的黑斑病进行病原菌鉴定,并测试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经形态学观察,初步明确分离得到的病原菌(HB0、HB1、HB2、HB3、HB5、HB6)为链格孢属真菌.基于科赫氏法则测定病原菌致病性,发现HB1、HB3、HB6 能在甘蓝叶片上致病.扩增上述 3 个致病菌株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过敏原基因(Alt a1)、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GAPDH),得到大小为511~596 bp目的片段.多基因联合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引起江苏省甘蓝黑斑病的病原菌为芸薹生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室内毒力试验发现,在测试的 8 种杀菌剂中,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己唑醇、氟硅唑、戊唑醇、丙环唑、异菌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代森锰锌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弱.

关键词: 甘蓝 黑斑病 芸薹生链格孢菌 杀菌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22-2023年我国部分地区猪A群轮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我国部分地区猪A群轮状病毒(RVA)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明确当前的优势基因型,为RVA科学防控与疫苗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2年1月—2023年3月收集江苏、江西、福建、山西和贵州5省36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434份腹泻仔猪粪便样品,采用RT-PCR检测样品RVA阳性情况,对部分RVA阳性样品的VP7和VP4基因进行扩增及测序,与各型参考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使用MegAlign进行核苷酸序列同源比对分析,并采用MEGA 7.0的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434份腹泻仔猪粪便样品中RVA阳性样品为196份,阳性检出率为45.16%。2022年与2023年初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0.37%(132/327)和59.81%(64/107)。根据样品来源地区,RVA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江苏(57.70%),其次是江西(55.71%),福建、贵州和山西的RVA阳性检出率分别是35.66%、30.00%和22.23%。共获得各地区12株RVA的VP4和VP7基因序列信息,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G型中G9为优势基因型(占83.4%),G4和G5分别占8.3%;而P型中P7为优势基因型(占75.0%),其次为P13和P23,分别占16.7%和8.3%;12株RVA分属4种基因型组合,分别为G9P[7](占75.0%)、G5P[13](占8.3%)、G9P[13](占8.3%)和G4P[23](占8.3%)。【结论】我国部分省份猪场RVA阳性检出率持续升高,猪群中RVA基因型复杂多样,优势基因型组合为G9P[7]。因此,今后有必要对猪群中RVA的流行情况进行持续监测,结合基因型致病性制定预防措施并开发针对性疫苗。

关键词: 猪A群轮状病毒 VP4基因 VP7基因 分子流行病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除草剂油菜生态风险的研究进展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抗除草剂油菜的商业化应用是油菜除草技术的革命性突破,然而油菜与部分近缘种杂草的高亲合性为抗除草剂基因飘逸提供了途径,因此油菜抗除草剂基因商业化伴随的潜在生态风险一直被关注。本文基于当前商业化抗除草剂油菜类型及其抗性机制,从两个方面分析油菜抗除草剂基因飘逸的可能性:一是影响油菜与近缘种杂交从而导致抗性基因的转移的遗传和非遗传因素;二是从远缘杂交后代的适合度上分析抗性基因在近缘种中持续存在的可能性。进一步从亚基因组水平比较了油菜不同亚基因组上抗性基因飘逸的风险差异,总结了抗性杂草的综合防控技术,并结合我国油菜生产实际提出了今后抗除草剂油菜安全商业化应用的建议以及在抗除草剂油菜生态风险领域亟待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油菜 抗除草剂 基因飘逸 生态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鸭发酵床网上养殖垫料无害化处理及其还田效果研究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肉鸭网床养殖模式已得到广泛应用,但长期养殖垫料容易出现重金属与盐分积累,且废弃垫料腐熟不完全,给资源化利用带来安全隐患。该研究提出了一种辅以接种嗜热微生物的堆肥方法,并通过田间试验明确腐熟垫料安全还田量。结果表明,简单堆制+定期翻堆处理50 d能使垫料充分腐熟。与未接种相比,接种0.5%的嗜热微生物菌剂能显著提高堆肥有机质降解速率,种子发芽指数提高23.8%。25%复合肥氮+75%腐熟垫料氮处理甜瓜产量最高,比纯化肥氮处理产量高8.17%,同时甜瓜果实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与纯化肥处理相比,垫料还田处理提高了土壤有机质、总氮、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但垫料还田土壤中Cr、Cu、Zn含量分别提高3.15%、11.65%、10.17%。土壤EC值比纯化肥处理提高40.19%。甜瓜果实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随着垫料替代比例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研究结果可为肉鸭网床养殖垫料的高效资源化与农田安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禽 发酵床养殖 堆肥 重金属 盐渍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农药拌种后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和分布

江苏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药拌种处理已成为农药精简化使用的重要手段,农药拌种后在土壤-作物系统中的迁移和分布会直接影响农药的利用率以及安全性,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氯虫苯甲酰胺、噻呋酰胺和三氟苯嘧啶3种农药拌种后在土壤-水稻系统的迁移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种子拌农药播种后15 d时,分别有0.43%、0.84%和0.03%的氯虫苯甲酰胺、噻呋酰胺和三氟苯嘧啶分布于水稻植株中。此时,3种农药的消减率分别达到了39.39%、49.83%和97.21%,表明在育苗阶段拌种的农药已有较大程度的损失。移栽后,3种农药在水稻植株、根际中的含量随时间延长不断降低。收获时,水稻根际和稻谷中3种农药残留量均小于0.01 mg/kg,表明3种农药拌种处理对生态环境友好,稻米食用的安全性较高。本研究结果对于提高拌种农药的利用率和保障其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药拌种 氯虫苯甲酰胺 噻呋酰胺 三氟苯嘧啶 迁移 水稻 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糯玉米淀粉RVA黏度性状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核农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蒸煮食味品质是评价鲜食糯玉米品种优劣的核心指标。为探究糯玉米蒸煮品质性状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及与亲本遗传距离关系,本研究选用55个糯玉米自交系,采用NCⅡ设计组配的156个杂交组合,研究其快速黏度分析(RVA)特征谱配合力效应并结合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分析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配合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被测自交系中,ZFF、XH55和NFHH一般配合力效应较高,利用其组配的杂交组合峰值黏度也普遍较高,说明利用这3个自交系组配杂交组合后代产生优势杂交种的潜力较大。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SNP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RVA黏度性状杂种优势显著相关,但相关系数普遍偏低(0.162~0.345),说明遗传距离对糯玉米杂交组合RVA黏度性状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但遗传距离与F1黏度性状之间的相关程度不足以准确预测杂种优势。另外,亲本的总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与杂种优势显著相关,决定系数也较高,变幅在-0.781~0.830和-0.662~0.786。结果表明,在预测糯玉米黏度性状的杂种优势时,不能只依靠遗传距离,还应重点考虑亲本的配合力。本研究为后续优质糯玉米品种选育提供了亲本以及杂交组配的理论依据,从而为进一步提高优良食味品质糯玉米杂交选育的效率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糯玉米 淀粉RVA黏度性状 杂种优势 遗传距离 配合力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真空预冷中雾化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对鸡毛菜低温流通及其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真空预冷中的雾化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对鸡毛菜低温流通及其货架期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鸡毛菜为实验材料,分析在低温((4±1)℃)流通和货架贮藏((20±1)℃)条件下,真空预冷、真空预冷+自来水和真空预冷+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对鸡毛菜外观品质、营养成分、抗氧化物质及自由基清除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不进行真空预冷及补水处理)和单独真空预冷处理组相比,真空预冷+自来水处理可延缓鸡毛菜的黄化萎蔫,维持组织较高的营养品质和抗氧化能力;而与真空预冷+自来水处理组相比,真空预冷+微酸性电解水处理组可进一步延缓采后鸡毛菜的黄化衰老进程、感官品质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维持组织较高的可滴定酸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延缓类胡萝卜素、抗坏血酸、叶酸、总酚等活性物质含量的下降和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的下降,从而抑制亚硝酸盐和丙二醛的积累,延长鸡毛菜的货架期.综上,真空预冷中联合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可有效延缓采后鸡毛菜的黄化衰老进程、维持组织较好的商品特性.

关键词: 鸡毛菜 真空预冷 微酸性电解水 品质 抗氧化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灿烂’品种兔眼蓝莓花青素提取物在体内的抗氧化活性(英文)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2023 SCI CSCD

摘要:蓝莓富含花青素等酚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本研究旨在研究从‘灿烂’品种兔眼蓝莓中提取的蓝莓花青素在小鼠体内的抗氧化活性。C57BL/6J健康雄性小鼠被分成不同剂量组,各组蓝莓花青素提取物(BAE)浓度分别为100、400和800 mg/kg。在不同时间点(0.1、0.5、1、2、4、8和12 h)将小鼠处死,收集其血浆、眼球、肠、肝和脂肪组织,比较其抗氧化活性,测定指标包括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GPX)含量,以及氧化应激标志物丙二醛(MDA)水平。结果表明:蓝莓花青素在小鼠体内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并呈浓度依赖性,BAE浓度越高,T-AOC值越高,MDA水平越低。抗氧化酶SOD活性、GSH-PX含量以及Cu,Zn-SOD、Mn-SOD和GPX的m RNA水平均证实,BAE在小鼠消化后通过改善其抗氧化防御系统发挥抗氧化作用。蓝莓花青素提取物的体内抗氧化活性表明,蓝莓花青素可以被开发成功能性食品或营养配料,用于预防或治疗氧化应激相关的疾病。

关键词: 蓝莓花青素 体内抗氧化活性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GPX) 丙二醛(MD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嘉博文土壤调理剂对萝卜产量品质、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CSCD

摘要:为了改善土壤质量和萝卜的品质,筛选出合适的土壤调理剂和用量,以不添加调理剂为对照,研究嘉博文土壤调理剂对萝卜产量品质、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嘉博文调理剂能够促进萝卜产量、单根重和优果率的增加,能有效减少萝卜线虫发病率,提高了萝卜果肉的糖度、碱性、色泽,增加了 土壤有机质、pH、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增加了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菌落数量,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形成.因此,增施嘉博文土壤调理剂增加了萝卜产量,改善了萝卜品质和土壤结构,增加了 土壤肥力和微生物多样性,并以4800 kg/hm2用量最佳.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萝卜 产量 品质 土壤结构 土壤微生物数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引起芡叶瘤病的一种病原真菌种类鉴定

植物病理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生草本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属于睡莲科(Nymphaeaceae)芡属(Euryale),在我国广泛分布,北从黑龙江,南至云南、广东均有种植,多生长在池塘、湖沼中 ~([1])。此外,在印度、巴基斯坦、俄罗斯、朝鲜等国均有分布~([2])。因其成熟的果实形如鸡喙,遂有“鸡头米”之称~([2])。芡实为植物芡的种子,其味甘、涩,性平,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等疗效~([3]),是“药食两用”的天然补品~([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