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喷药机械与药剂组合对棉花脱叶催熟效果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喷药机械与药剂组合对棉花脱叶催熟效果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为机采棉提质增效合理使用无人机喷施脱叶剂提供参考。【方法】设置不同喷药机械喷施棉花脱叶剂试验,处理包括不同机械类型、不同药剂组合7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的棉花脱叶率、挂枝率、吐絮率、产量及品质差异。【结果】在相同药剂处理下,棉花脱叶率和挂枝率表现为大疆T16无人机>极飞P30无人机>机车东方红LX2204;吐絮率、单株铃数、衣分、产量、马克隆值和断裂伸长率则是极飞P30无人机>大疆T16无人机>机车东方红LX2204。在增加相同飞防助剂后,棉花脱叶率、吐絮率、单株铃数和产量均是极飞P30无人机>大疆T16无人机>机车东方红LX2204;挂枝率、整齐度指数和断裂比强度表现为大疆T16无人机>极飞P30无人机>机车东方红LX2204。不同无人机类型T2处理(极飞P30无人机+臻灵+助剂+乙烯利+贝达通+中农大特定药剂)和T5处理(大疆T16无人机+瑞脱龙+助剂+乙烯利+贝达通)的综合脱叶催熟效果最佳。喷药后20 d, T2处理和T5处理喷药分别较机车喷药脱叶率高1.97%和1.41%,吐絮率分别低0.51%和1.52%;T2处理产量最高,籽棉产量比机车喷施增产25.56%和25.22%;品质较好,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和断裂伸长率较机车低1.77%、2.23%和3.34%,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较机车高1.95%和1.99%。【结论】2种无人机喷施脱叶剂组合均比机车起到较好的脱叶催熟效果,比机车的棉花产量略高且提高了部分纤维品质参数,T2和T5处理可在大田机采棉上推广应用。


多次微量滴水控盐增温成苗新技术在南疆盐碱地棉田的应用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重点解决南疆盐碱地植棉出苗保苗难、灌水量大和产量低的问题,在盐碱性沙壤土条件下,以新陆中87号为研究对象,设置播种至苗期9个多次微量滴水控盐增温的不同灌溉次数(1~3次)和灌水量(每次150、300、450 m~3/hm~2)处理(1-10、1-20、1-30、2-10、2-20、2-30、3-10、3-20、3-30),以常规春季大水灌溉压盐为对照(CK),分析不同处理对棉花出苗率、根系指标、棉花农艺性状、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最优多次微量滴水处理。结果表明,与CK相比,播种至苗期2次滴水效果最好,其中2-10处理保苗率可达80.3%,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达6 119.81、2 766.57 kg/hm~2,灌溉水生产效率达1.07 kg/m~3,其他各项生长指标综合表现最好,2-30处理次之,2-20处理再次;1次滴水效果其次,其中1-30处理在3个滴水量处理中生长指标综合表现最好,籽棉产量在所有处理中最高,达6 169.20 kg/hm~2,1-20处理次之,1-10处理再次;3次滴水效果最差,3-10、3-20、3-30处理的出苗率、保苗率、生长指标及产量均较CK差,其中3-10、3-20处理灌溉水生产效率略高于CK。在盐碱性沙壤土条件下,棉花多次微量滴水1~2次,滴水量300~900 m~3/hm~2,综合效果均较好。其中,滴水2次时,每次灌水量150 m~3/hm~2最好,每次滴水300、450 m~3/hm~2次之;滴水1次时,滴水量450 m~3/hm~2最好,可根据水情选择适合的灌水方式进行大面积推广。


新疆部分地区羔羊呼吸道溶血性曼氏杆菌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
《中国兽医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新疆6月龄内羔羊呼吸道携带的溶血性曼氏杆菌(Mannheimia haemolytica,Mh)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采集了新疆5个地区8个规模化羊场羔羊鼻拭子290份,采用常规细菌分离鉴定及PCR鉴定方法从鼻拭子中分离鉴定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荚膜血清型、MLST分型、毒力基因、药物敏感性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从290份鼻拭子中分离到14株溶血性曼氏杆菌(Mh42~Mh56),荚膜血清型中9株未定型,3株A2型,A1型和A6型各1株;ST型中5株ST16型、4株ST28型、1株ST46型,4株未定型。感染小鼠在10 h开始死亡,96 h存活率为40%,感染死亡小鼠肺脏充血肿大、部分肺脏出血。14株Mh均携带dnaN、gapA、fbpA、gs60、lktC,sodA,携带率为42.85%,均不携带plpB、tonB、ptfA、fimA。Mh42对多西环素、麦迪霉素、氟苯尼考耐药,Mh54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耐药,其余菌株对检测的21类药物还未产生耐药性。14株Mh未检测到耐药基因。本研究为新疆地区羔羊呼吸道溶血性曼氏杆菌的流行病学及临床防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羔羊 呼吸道 溶血性曼氏杆菌 分离鉴定 毒力基因 耐药性


北疆设施大棚鸡腿菇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鸡腿菇作为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珍稀食药用菌,市场潜力巨大.针对北疆地区冬季漫长、气温转暖后波动较大的特点,系统总结了鸡腿菇在北疆设施大棚的栽培技术,重点从栽培季节、设施大棚改造、培养料配方、栽培方式、病虫害防治、采收标准及采后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将为北疆地区鸡腿菇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膜下滴灌滴水流量对棉花根系分布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膜下滴灌条件下滴水流量对棉花根系分布的影响,采用田间定位试验,设置3组滴水流量,分别为1.69 L·h-1(W169)、3.46 L·h-1(W346)和6.33 L·h-1(W633),分析膜下滴灌土壤水吸力对棉花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滴水流量越大,膜外裸地和膜内土壤的基质吸力越小,边行棉花根系吸水受到的胁迫程度也越小,W633处理膜下根区土壤水吸力分布均匀且适合棉花生长,棉花根长密度水平分布不论是初期还是后期均呈双峰抛物线分布;棉花根重密度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内、边行棉花根重密度在花期、铃期、吐絮期的差值分别为42.26、-0.22、97.40 g·m-3.当滴水流量越小时,膜外裸地的基质吸力大于膜内土壤的基质吸力,致使边行棉花的根系吸水受到较大胁迫,W169处理棉花根长密度水平分布由生育初期的双峰抛物线分布变为后期的单峰抛物线分布;内、边行棉花根重密度在花期、铃期、吐絮期的差值分别为299.70、304.86、369.84 g·m-3.表明随着滴水流量的增加,膜下滴灌行间棉花根系生长更加均匀,研究结果可为棉花膜下滴灌系统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滴水流量 土壤湿润区 土壤水吸力 根系分布函数 棉花


新疆不同种植区‘骏枣’氨基酸组成分析
《果树资源学报 》 2024
摘要:【目的】进一步促进新疆红枣产业稳定、协调发展,探讨新疆第一师和第十四师‘骏枣’的氨基酸组成。【方法】对新疆第一师和第十四师‘骏枣’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药用氨基酸、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第十四师的各种氨基酸含量都高于第一师,其中皮山农场的含量最高。两个地区种植‘骏枣’氨基酸含量各具特点。【结论】第一师和第十四师不同团场‘骏枣’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药用氨基酸、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种类不同,含量也不同,生产中应根据不同地区骏枣所含氨基酸种类及含量差异化加工利用。


多胎萨福克与哈萨克羊杂交F1和F2代屠宰性能的比较
《安徽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为研究多胎萨福克羊杂交改良哈萨克羊的效果,以6月龄多胎萨福克与哈萨克羊杂交F1和F2代公羔为试验对象,测定羔羊的体尺和体重,通过屠宰试验测定屠宰率、胴体重、净肉重、脂肪重、骨重、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等指标,对比杂交F1和F2代羔羊的体尺、体重和屠宰性能.结果表明:杂交F1和F2代羔羊的体高、体斜长、胸深、胸宽、胸围和管围差异均不显著(P>0.05).杂交F1和F2代羔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净肉率、肉骨比、肋肉厚、眼肌面积差异均不显著(P>0.05),F1代羔羊的背膘厚显著大于F2代(P<0.05),F2代羔羊的屠宰率显著大于F1代(P<0.05).以上结果表明多胎萨福克羊杂交改良哈萨克羊时,随着杂交代数的增加,F2代羔羊的背膘厚显著降低,肉品质得到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