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猪增生性肠炎的诊治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摘要:广东省某规模化养猪场部分圈舍猪群发生腹泻、拉血便症状,病理解剖显示肠道组织肿大出血,死亡猪只粪便呈黑色煤焦油状.本文采集了病死猪只的粪便进行PCR检测和鉴定,结合发病症状,确定发病原因是由于胞内劳森菌引起的猪增生性肠炎.用药物泰妙菌素进行临床治疗,结合其他药物辅助治疗,猪群健康状况逐渐趋于稳定.

关键词: 猪增生性肠炎 胞内劳森菌 诊断 综合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鼠茅草间作对茶园土壤及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解析茶园间作鼠茅草对土壤营养成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为鼠茅草间作改良茶树种植生态环境,提升茶叶品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间作鼠茅草2年的茶园土壤和茶叶鲜叶为试验材料,清耕茶园为对照,对茶园表层土壤pH、有机质、矿质营养成分等进行测定;运用16S、ITS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种群结构进行测定分析;茶叶品质成分采用Agilent-7890B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结果】在茶园间作鼠茅草2年后,茶园土壤pH提高0.29,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6.46 g·kg-1;另外,有效磷、速效钾、铵态氮、硝态氮等在鼠茅草间作的茶园土壤中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有效磷是清耕茶园的5.88倍。鼠茅草间作茶园土壤全氮含量高于清耕茶园,全磷、全钾、全钠含量均低于清耕茶园。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铜和阳离子交换量在鼠茅草间作茶园土壤中的含量均高于清耕茶园。鼠茅草间作茶园土壤细菌数量增加,真菌数量减少。有机质分解相关放线菌门细菌和子囊菌门真菌在鼠茅草间作茶园土壤中的相对丰度增加。鼠茅草间作茶园与清耕茶园茶叶鲜叶中共鉴定出259个茶叶代谢物组分,其中20种代谢物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糖类、脂肪酸类和儿茶素类等。鼠茅草间作茶园茶树叶片中麦白糖、甲基-β-D-吡喃葡萄糖苷、乳糖醇、半乳糖甘油及α-乳糖含量是清耕茶园的2倍以上;(9Z)-十八碳烯酸和(9Z,12Z,15Z)-十八碳三烯酸含量显著低于清耕茶园;(+)-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儿茶酚、表儿茶素等4种儿茶素类代谢物在鼠茅草间作茶园茶叶中的含量也显著低于清耕茶园。【结论】茶园间作鼠茅草能有效缓解茶园土壤酸化,增加土壤有机质及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变化能有效提升茶树对土壤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土壤营养成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对茶叶品质成分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鼠茅草 间作 土壤微生物 品质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山羊胎儿肌肉发育mRNA和lncRNA的鉴定与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分析雷州山羊胎儿70、90及120天背最长肌转录组测序中的差异表达mRNAs和lncRNAs及其靶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挖掘影响雷州山羊胎儿骨骼肌发育的关键候选基因。本研究选用年龄约2.5~3.5岁,饲养状况相同,健康无病,体重接近的雷州母山羊,分为妊娠期70、90和120天3组,每组各3只共9只,提取其胎儿背最长肌的RNA构建文库后使用Illumina HiSeqTM2500进行转录组测序,以Q<0.05为阈值筛选出差异mRNAs和lncRNAs并进行生物学功能富集分析及构建靶向关系网络。最后通过荧光定量PCR鉴定差异基因表达水平,验证测序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发现,在M70 vs. M90组中,总共发现185个差异表达mRNAs,其中170个上调,15个下调,62个差异表达lncRNAs, 40个上调,22个下调;在M120 vs. M90组中,共发现1 048个差异表达mRNAs, 666个上调,382个下调,352个差异表达lncRNAs, 175个上调,177个下调。其中TNNT3、TNNI1、TNNT1、TNNI2、ITGA4、ITGA11、ITGB4等基因参与肌肉发育相关的调控通路如肌钙蛋白复合物、肌丝、粘附斑、ECM-受体相互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等。根据lncRNA与mRNA的位置关系进行cis靶基因预测,总共筛选到37 464个靶基因,有10个差异表达mRNAs被差异表达lncRNA靶向,其中NDUFB2、BRAF、METTL7B和ITGA7参与粘着斑以及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控,METTL7B和ITGA7还参与PI3K-Akt信号通路,lncRNA TCONS_00214300靶向METTL7B和ITGA7。同时,8个差异表达mRNAs和lncRNAs的RT-PCR结果显示,8个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转录组测序的表达趋势相似,说明测序结果可靠。结果显示,发现了影响雷州山羊胎儿肌肉发育的mRNA与lncRNA,发现了一些差异表达lncRNA和mRNA可能存在调控关系,对了解雷州山羊胎儿肌肉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参考,也为雷州山羊分子选育提供了理论借鉴。

关键词: 雷州山羊 mRNA lncRNA 背最长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叶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粪便中主要微生物数量和臭气物质生成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桑叶提取物(MLE)对断奶仔猪粪便中主要微生物数量和臭气物质生成的影响。试验选取48头健康且初始体重[(8.287±0.141) kg]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断奶仔猪,按体重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MLE组饲喂基础饲粮+0.1%的MLE。试验期28 d。试验期最后3 d(第26~28天),采集断奶仔猪的新鲜粪便,检测其主要微生物数量和臭气物质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MLE组粪便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提高(P<0.05),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2)MLE组粪便中乳酸、丁酸、戊酸以及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粪便中乙酸、丙酸含量有升高的趋势(0.05≤P<0.10),粪便pH则有降低的趋势(0.05≤P<0.10);3)MLE组粪便中氨态氮(NH3-N)含量有降低的趋势(P=0.056);4)MLE组粪便中对甲酚含量显著降低(P<0.05),粪便中吲哚和粪臭素含量有降低的趋势(0.05≤P<0.10);5)MLE组粪便中尸胺、腐胺、组胺、色胺、酪胺和总生物胺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0.1%的MLE能够增加断奶仔猪粪便中碳水合物降解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减少含氮化合物降解菌大肠杆菌的数量,从而提高粪便中乳酸及挥发性脂肪酸等有益代谢物的含量,减少NH3-N、生物胺、吲哚和粪臭素等臭气物质的生成和排放。

关键词: 桑叶提取物 断奶仔猪 臭气物质 粪便微生物 微生物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粒型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又香优又丝苗的选育

杂交水稻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又香优又丝苗是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和广西壮邦种业有限公司合作利用不育系又香A与恢复系又丝苗配组育成的长粒型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生育期适中、长势繁茂、后期熟色好、产量高、米质优、抗病性较好等特点,2021年6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1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又香优又丝苗 长粒 优质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揭西橄榄产业调研报告

果农之友 2023

摘要:为进一步发挥揭西橄榄产业的优势,推进产业发展,介绍了揭西橄榄产业的区位资源优势,阐述了揭西橄榄生产布局、种植规模和品牌发展现状,指出目前揭西橄榄产业发展中存在管理水平不够高、产业链条不够长、产业影响力不足等主要问题,提出了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与科研院所紧密合作,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产品深加工水平,延长产业链条;利用网络增加宣传度,打造知名品牌.

关键词: 揭西县 橄榄产业 深加工 品牌建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pH条件下乳清蛋白-桑椹多酚复合营养粉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

现代食品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蛋白质与多酚类物质的相互作用是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两者的结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pH值是重要的影响因子.该文研究了不同pH值条件下桑椹多酚(Mulberry Polyphenols,MP)对乳清蛋白(Whey Protein,WP)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椹多酚改变了复合蛋白粉的色泽、粒径大小和Zeta电位.同时,还提高了乳清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能,在pH值3.0时乳清蛋白的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分别达到7.23 m2/g prot和89.56%,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66%和1.21%.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桑椹多酚-乳清蛋白粉中的单体酚类进行定量分析,在pH值5.0和7.0条件下结合的单体酚含量比pH值1.0和3.0高.此外,较空白对照组而言,添加桑椹多酚提高了乳清蛋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还原能力,最高分别达到89.28%、81.70%和530.95μmol/g prot.综上所述,利用动物蛋白结合植物多酚是创新功能食品组分的手段,反应体系的pH值对结合效率有重要影响,为今后食品蛋白质的理化稳定性和营养品在体内、体外生物利用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桑椹多酚 乳清蛋白 pH 理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寺观园林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园林 2023

摘要:寺观园林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正面临着空间分异和时代变迁,分析其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对寺观园林遗产的保护传承及规划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广东省范围内的1 772个寺观园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等空间分析方法,从类型、密度以及结构等方面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其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寺观园林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局部集聚特征明显,总体上呈"两端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各地级市的寺观园林呈集聚分布为主、均匀分布为辅的空间分布模式.(2)寺观园林的核密度分布呈现以东西两端为极点向中部和北部扩散的态势,与广东省的经济结构存在一定的反趋势.(3)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人口经济发展的异质性、不同区域开发历史以及民族民系分布为其寺观园林发展的分异提供了条件,是影响广东省寺观园林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寺观园林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文化遗产 广东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CDPK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霜疫病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果树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鉴定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基因家族,并分析其在不同组织和荔枝霜疫病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方法】基于荔枝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CDPK家族基因,并对其序列特征、基因结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染色体定位和进化关系等进行分析。依赖276份荔枝种质材料,筛选高抗霜疫病的优良荔枝品种。另外,通过RNA-Seq和qRT-PCR方法检测高抗病荔枝品种中LcCDPK基因家族成员在荔枝霜疫病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从276份荔枝自然群体材料中鉴定到荔枝高抗霜疫病品种裕荣1号(YR1)。从荔枝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9个LcCDPK基因家族成员,分布于11条染色体上。根据保守结构域和系统发育分析将其分为4个亚家族。基因结构分析表明,LcCDPKs外显子数量为7~19。蛋白结构分析发现,所有LcCDPK蛋白均具有1~4个EF-hand结构域。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LcCDPKs成员拥有大量的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组织表达分析发现,LcCDPK基因在荔枝不同组织存在组织特异性。另外,表达分析发现在高抗霜疫病荔枝裕荣1号(YR1)中,LcCDPK5、LcCDPK17和LcCDPK19在霜疫病胁迫后急剧上调表达,LcCDPK3和LcCDPK8急剧下调表达。【结论】裕荣1号(YR1)是一种高抗霜疫病的荔枝品种。荔枝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9个CDPK基因家族成员,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LcCDPK5、LcCDPK17、LcCDPK19、LcCDPK3和LcCDPK8可能在荔枝抗霜疫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荔枝CDPK基因家族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荔枝 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 荔枝霜疫病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腐殖酸钠对白羽肉鸡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粪便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探究日粮添加腐殖酸钠对肉鸡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粪便微生物数量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试验选取540只1日龄817白羽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含0.3%和0.5%腐殖酸钠的试验日粮。试验为期42 d,试验结束前3 d,每个重复选取体重相近的2只肉鸡放入代谢笼,进行代谢试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0.5%的腐殖酸钠可显著提高肉鸡对粗蛋白、磷和灰分的表观消化率(P<0.05)。2)与对照组和0.3%组相比,日粮中添加0.5%的腐殖酸钠可显著提高肉鸡粪便中总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并降低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与0.3%组相比,日粮中添加0.5%的腐殖酸钠可显著提高肉鸡粪便中普雷沃氏菌的数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0.5%的腐殖酸钠可显著降低肉鸡粪便中氨态氮的含量,并提高乳酸的含量(P<0.05)。与对照组和0.3%组相比,日粮中添加0.5%的腐殖酸钠可显著降低肉鸡粪便中的对甲酚的含量(P<0.05)。4)与对照组和0.3%组相比,日粮添加0.5%腐殖酸钠可显著降低肉鸡粪便中酪胺、亚精胺、精胺和总生物胺的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0.3%和0.5%腐殖酸钠可显著降低肉鸡粪便中腐胺的含量(P<0.05);此外,日粮添加0.3%腐殖酸钠可显著降低肉鸡粪便中酪胺和精胺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日粮添加一定比例的腐殖酸钠可提高肉鸡对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促进粪便中有益菌的生长与繁殖,提高粪便中乳酸的含量,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与繁殖;进而降低粪便中氨态氮、对甲酚和生物胺等臭味物质的含量,达到源头减排的目的,且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0.5%的效果优于0.3%。

关键词: 肉鸡 腐殖酸钠 表观消化率 粪便 微生物 生物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