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集成与效果
《广东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当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几种农药,针对马铃薯的主要病虫害(黑痣病、病毒病、晚疫病、蚜虫),以喷药时期、喷药方法以及药剂浓度为研究内容,筛选出适合广东省马铃薯生产的一整套措施,即使用60%高巧悬浮种衣剂+50%扑海因进行种薯处理,在生长前期使用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50%扑海因,在生长中后期使用银法利600倍液,能有效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病毒病、蚜虫和晚疫病,并运用于生产实践,取得了显著增产、增收的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杀螨剂螺螨酯对桔全爪螨的活性及药效评价
《中国南方果树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室内测定了螺螨酯对桔全爪螨雌成螨的活性。结果显示,螺螨酯对桔全爪螨雌成螨的毒力较高,处理24和48小时的LC50值分别为27.47和18.97 mg/L,LC95值分别为96.24和56.88 mg/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螺螨酯对桔全爪螨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且持效期很长,240 g/L螺螨酯悬浮剂40、50和60 mg/L药后10天的防效均在86%以上,30天后防效均保持在97%以上,是目前防治桔全爪螨最好的药剂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增生性肠炎的研究进展及综合防控措施
《今日养猪业 》 2010
摘要:猪增生性肠炎(PPE)又称坏死性肠炎(NE)、增生性出血性肠炎(PHE)、猪肠腺瘤(PIA)、局部性肠炎(RE)、回肠末端炎(TI)等,是由细胞内劳森氏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LI)引起的接触性肠道细菌传染症,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肠细胞发生腺瘤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国际竞争力与贸易格局分析
《世界农业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选用能充分体现出口贸易绩效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价格等指标对中国香蕉的国际竞争力状况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分析,并对2008年的香蕉贸易格局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香蕉国际竞争力的具体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比色法测定15种食用菌中甘露醇的含量
《现代食品科技 》 2010
摘要:利用比色法测定15种常见和珍稀食用菌中甘露醇的含量。结果表明,甘露醇在412nm处,质量浓度在10~100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Y=0.0112X+0.007,R2=0.9998;仪器精密度良好,RSD为1.31%(n=6);样品显色后4h内基本稳定;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0.96%(n=5)。以干重为基础,用此法测得食用菌的甘露醇含量为0.65%~13.73%,其中草菇含甘露醇最低,而花菇中的甘露醇最丰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21日龄黄羽肉鸡锌需要量的研究
《动物营养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不同日粮锌(Zn)添加水平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机能、免疫功能、组织Zn沉积等的影响,并对相对敏感指标进行非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以探讨1~21日龄黄羽肉鸡的Zn需要量。选用1日龄健康、发育良好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鸡公雏鸡1440只,根据体重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处理1(空白对照组)为基础日粮,其中Zn水平为25mg/kg,处理2、3、4、5、6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40、60、80、120mg/kgZn。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各Zn水平均显著提高了试鸡平均日增重(P<0.05),添加80、120mg/kgZn显著提高了平均日采食量(P<0.05),添加60mg/kgZn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日粮中添加Zn显著提高了血清中谷胱甘肽(GSH)、Zn、金属硫蛋白(MT)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碱性磷酸酶(AKP)活性(P<0.05),并显著增加了胫骨中Zn含量和肝脏中MT含量(P<0.05),其中添加60mg/kgZn对改善血清AKP活性和胫骨Zn含量效果最佳。日粮中添加40mg/kgZn显著提高了脾脏指数(P<0.05),添加20~80mg/kgZn显著提高了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P<0.05)。试验结果提示,以平均日增重、血清AKP活性和胫骨Zn含量为衡量指标,并考虑基础日粮中Zn水平得出,1~21日龄阶段试鸡日粮Zn适宜水平均为85mg/kg,通过非线性回归模型估测得到的日粮Zn适宜水平分别为99、96和93mg/k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贡蕉的多倍体诱导
《分子植物育种 》 2010 CSCD
摘要:本试验以贡蕉胚性细胞悬浮系、胚性愈伤组织和多芽体为试验材料,利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对不同外植体材料进行不同时间的诱变处理,以期获得染色体加倍的植株。结果表明,试验所用的胚性悬浮细胞系、胚性愈伤组织和多芽体三种不同外植体对秋水仙素处理的敏感性都较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死亡,以0.4%(w/v)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多芽体48h诱导效果较好,多芽体的死亡率达到45.83%,接近半致死率,诱变率为18.64%。通过染色体计数和气孔鉴定,获得62株纯合四倍体小苗。诱变获得的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叶片气孔数量减少,体积增大。本次试验为香蕉多倍体诱变育种和新种质的创新提供了技术参考和相关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蕉高效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
《分子植物育种 》 2010 CSCD
摘要:为建立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蕉高效遗传转化系统,本研究以雄性花诱导产生的贡蕉胚性悬浮系为转化受体,从潮霉素筛选浓度和筛选方法两方面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贡蕉悬浮系在M2液体培养下潮霉素的适合筛选浓度为5mg/L。将液体共培养7d后的贡蕉胚性悬浮系转接到M2液体筛选培养基进行培养,每10d继代一次。GUS组织染色表明,经过3代抗性筛选的ECS几乎全为转化细胞。经过3个月的胚诱导培养获得成熟抗性体细胞胚,平均抗性体细胞胚得率为4580个/mLPCV。同时,转化苗的PCR检测结果表明,gus基因已整合到贡蕉基因组中。本研究表明液体筛选系统有利于转化胚性悬浮细胞的增殖,大大地提高了香蕉转基因的转化效率。
关键词: 香蕉 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 液体共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