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30条记录
不同品种辣椒镉积累特性与生理抗性和镉亚细胞分布关系

西南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辣椒镉(Cd)积累特性与生理抗性和Cd亚细胞分布的关系,从生理和亚细胞水平揭示不同耐性辣椒Cd积累机制,为Cd污染产地的辣椒安全生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前期初步鉴定的耐Cd能力差异较大的2个辣椒品种S16和线椒301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培的方法,设置0、5、50mg/L3个Cd浓度梯度,对比分析2个辣椒品种在生物量、耐性指数、不同组织Cd积累量、生理生化指标[可溶性蛋白(SP)、过氧化物酶(POD)和谷胱甘肽(GSH)]以及亚细胞组分Cd含量分布的差异.[结果]①在高浓度Cd胁迫时,线椒301的耐性指数、根茎叶Cd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S16.②随Cd浓度的增加,线椒301地上部SP、GSH及根部的POD均增加,而S16地上部SP和根部的POD呈现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表明线椒301比S16具有更强的细胞渗透调节和抗氧化能力.③2个品种Cd的亚细胞分布规律均表现为:细胞壁>可溶性组分>细胞器;但随Cd浓度增加,线椒301细胞壁中Cd含量占比增加、茎叶细胞器中Cd含量占比降低,而S16茎细胞器中Cd含量增加.表明S16易受到Cd胁迫的损伤,线椒301细胞壁固持Cd则有助于其缓解Cd胁迫.[结论]线椒301比S16具有更强的细胞渗透调节和抗氧化能力,以及细胞壁固持Cd的能力,使其对Cd有更强的耐性和富集能力,不宜在Cd污染严重区域种植;而S16则属于对Cd敏感的品种,易种植在清洁区域.

关键词: 镉;辣椒;积累特性;生理抗性;亚细胞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芒果不同砧穗组合早期嫁接亲和性综合评价

南方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测定芒果不同砧穗组合嫁接苗生长指标及砧穗间生理生化相似程度等指标,筛选早期亲和的砧穗组合,为芒果优良品种配套砧木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金煌芒(J)、台农1号(T)、凯特芒(K)、贵妃芒(G)和热农1号(R)等5个芒果品种为接穗,紫花芒3号(Z)、红象牙芒(X)、广东土芒(G)、海南土芒(H)和鹰嘴芒(Y)为砧木,设置25个砧穗组合,测定各组合嫁接苗生长指标及砧穗间生理生化相似程度,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对各组合的嫁接亲和性进行综合评价及聚类.[结果]各砧穗组合间成活率以ZG组合最低(31.85%),其他组合的成活率均高于50.00%;GK和YT组合的穗砧粗度比为1.00,ZG组合的穗砧粗度比(0.83)与1相差最大;各组合嫁接苗生长指标显示ZT、GT和YT组合嫁接苗生长旺盛,ZG和HG组合生长差;部分组合间生理生化相似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相差最小的组合分别为HK和ZT,砧穗叶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相差最小的组合分别是ZK和YT.主成分分析从10个指标中筛选出4个主要相关指标,分别为新梢长、成活率、砧穗|可溶性糖含量差|和砧穗|POD活性差|;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出各主栽品种嫁接组合的亲和性强弱顺序,分别为:金煌芒GJ>YJ>HJ>XJ>ZJ;台农1号YT>GT>ZT>XT>HT;凯特芒GK>ZK>XK>YK>HK;贵妃芒GG>YG>XG>HG>ZG;热农1号GR>XR>HR>ZR>YR.聚类分析将砧穗组合分为4类,嫁接亲和性强有1个,为鹰嘴芒/台农1号组合(YT),亲和性较强有12个组合,亲和性中等有11个组合,不亲和1个,为紫花芒3号/贵妃芒组合(ZG).[结论]新梢长、成活率、砧穗|可溶性糖含量差|和砧穗|POD活性差|可作为芒果砧穗组合嫁接亲和性的评价指标.金煌芒宜采用鹰嘴芒和广东土芒作砧木,台农1号宜采用鹰嘴芒作砧木,凯特芒、热农1号和贵妃芒宜采用广东土芒作砧木.贵妃芒不宜采用紫花芒3号作砧木.

关键词: 芒果 嫁接亲和性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法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减施配施有机物料对贵州高山甘蓝生长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氮肥减施及配施不同有机物料在贵州高山冷凉蔬菜甘蓝上的应用效果,于2021年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采用田间试验,设置3个氮肥(N)梯度(100%N、85%N和70%N)配施有机物料[生物炭(B)或商品有机肥(0),6 000 kg/hm2]处理,研究其对贵州高山冷凉蔬菜甘蓝产量、养分吸收、肥料利用率、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不减施情况下,与单施氮肥(100%N)相比,配施生物炭(100%NB)和商品有机肥(100%NO)处理甘蓝产量分别增加5 544、6 433 kg/hm2,增幅分别为7.16%、8.31%;收益分别增加5 299、6 476元/hm2,增幅分别为6.47%、7.91%;甘蓝养分累积量及氮磷钾农学效率、吸收利用效率高于100%N处理;甘蓝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糖、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为增加趋势.当氮肥减施15%时,配施生物炭(85%NB)和商品有机肥(85%NO)处理甘蓝产量、产值、纯收益、养分累积量、品质以及氮磷钾农学效率、吸收利用效率均与100%N处理相当(差异不显著),均能起到稳产和增产的效果,其中商品有机肥效果优于生物炭.当氮肥减施30%时,即使配施生物炭(70%NB)和商品有机肥(70%NO),甘蓝产量、产值、纯收益、养分累积量、品质以及氮磷钾农学效率、吸收利用效率较100%N处理均呈降低趋势.综上,在贵州高山冷凉蔬菜区,配施生物炭或商品有机肥均能替代15%化学氮肥,且替代效果以商品有机肥优于生物炭.建议在该地区氮肥投入量为191.25 kg/hm2,同时配施6 000 kg/hm2有机物料,且有机物料以商品有机肥为宜.

关键词: 氮肥减施 有机物料 高山冷凉蔬菜 甘蓝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加工工艺对'巴山早'紫色芽叶绿茶品质的影响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探究‘巴山早’夏季紫色芽叶鲜叶原料加工绿茶的最佳工艺。【方法】选用‘巴山早’夏季紫色芽叶一芽一叶新梢为原料,分别按照炒青卷曲形茶、烘青卷曲形茶、针形茶、兰花形茶和凤形茶工艺加工成绿茶,所制茶样通过感官审评和内含成分分析。【结果】烘青卷曲形茶内含成分适中、比例恰当,茶多酚含量为18.68%,氨基酸含量最高达3.4%,酚/氨比最低,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达4.81%,水浸出物含量为41.22%,咖啡碱含量为4.15%,花青素含量最高为4.98 mg/g,叶绿素含量最高达1.47 mg/g,简单儿茶素/酯型儿茶素比值最高,感官品质最佳。【结论】烘青卷曲形茶加工工艺是加工‘巴山早’夏季紫色芽叶一芽一叶新梢的最佳工艺。

关键词: ‘巴山早’ 紫色芽叶 绿茶 加工工艺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场辣椒的全基因组SNP标记分析

种子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以牛场辣椒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 HiSeq 2000平台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测序质量、SNP在染色体和基因组上的分布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本研究获得了783349390条clean reads,基因组覆盖率98.23%,测序深度36.35×;12条染色体上共获得9141358个SNP,10号染色体上的纯合SNP最多,9号染色体上的纯合SNP最少;不同染色体上SNP密度分布不同;SNP分布在基因组上5个位置且数量不同,基因间(94.68%)>基因内(3.64%)>基因上游(0.9%)>基因下游(0.74%)>基因上游/下游;基因内SNP数量依次为内含子(281002)>外显子(51242)>剪接位点(288);外显子上有4种类型的SNP变异且数量不同,非同义突变(31265)>同义突变(19079)>终止子获得(710)>终止子缺失(188);发生转换的SNP数量是颠换的1.99倍.牛场辣椒SNP的出现频率为1个/366 bp,其中外显子上的51242个SNP具有开发成功能标记的潜力,外显子上SNP产生的710处终止子获得对基因功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辣椒 重测序 SNP 分子标记数量 分布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FAF基因家族鉴定并挖掘分枝形成相关成员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FAF基因家族是植物界特有的转录因子之一,具有调节分生组织大小的作用.为研究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中FAF基因对分枝形成的影响,本研究对甘蓝型油菜FAF家族成员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3个多分枝材料和3个少分枝材料为研究对象,提取不同生育期组织部位的总RNA,利用qPCR对BnFAF基因进行了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甘蓝型油菜中共有17个BnFAF基因,分布在13条染色体上;基于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参考拟南芥(Arabidopsis)FAF基因将BnFAF基因分为Ⅰ~Ⅳ共4个亚家族;基因结构、蛋白结构鉴定表明Ⅳ家族成员的分化较大,而其余亚家族内成员相对保守.qPCR分析发现,BnFAF4-4和BnFAF4-7的表达模式一致,且在多分枝材料薹期茎、上部腋芽和中部腋芽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少分枝材料,推测这些基因可能影响分枝的形成.本研究为进一步利用FAF基因改良甘蓝型油菜分枝性状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FAF家族 全基因组鉴定 分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富集植物与小麦间作对镉吸收转运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富集植物与小麦间作对镉(Cd)吸收转运的影响,分析单间作种植模式下植物的Cd吸收转运差异,设置了小麦分别与龙葵、苋菜、黑麦草的单间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作小麦,与龙葵、苋菜间作的小麦地上部Cd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35、1.34倍,根部分别显著增加46.3%、25.9%,与黑麦草间作的小麦地上部Cd含量显著增加1.30倍;另外,与龙葵间作的小麦地上部Cd累积量增加1.13倍,与苋菜和黑麦草间作的小麦各部分Cd累积量显著降低.

关键词: 间作 富集植物 修复 污染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鼠伤寒沙门氏菌LT2 Hfq与fadL、ompN、ybfM mRNA 5'UTR结合位点的预测与验证分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5'RACE技术分析fadL、ompN、ybfM mRNA的5'UTR,并筛查fadL、ompN、ybfM mRNA 5'UTR中Hfq结合偏好型基序(ARN)n.利用λ-Red同源重组酶和FLP重组酶系统构建fadL、ompN、ybfM基因(ARN)n基序缺失基础上的lacZ基因融合菌株,运用P22噬菌体转导技术构建相应的hfq基因缺失菌株,通过β-半乳糖苷酶试验检测重组菌株的蛋白水平.结果显示,fadL中筛选出ARN-1(AAAAAA)、ARN-2(AAAAATAAT),其缺失降低了fadL的蛋白表达量,分别降低72%、56%;ompN中筛选出ARN-1(GTTTTT)、ARN-2(TCTTTT)、ARN-4(TTTGCT),其缺失提高了ompN的蛋白表达量,分别提高了1.29、1.30、1.07倍,ARN-3(ATTATT)缺失使ompN的蛋白表达量降低了10%;ybfM中筛选出ARN-1(AAGAGG)、ARN-2(AGCAAT)、ARN-3(AGTAAA)、ARN-4(AAAAATAGT)、ARN-5(AACAGAAAG),其缺失均增加了ybfM蛋白水平变化,分别为4.20、3.99、10.90、227.00、46.00倍.结果表明,ybfM、ompN、fadL中(ARN)n位点不同缺失能导致ybfM、ompN、fadL表达水平出现上调或下调,部分(ARN)n序列缺失可影响Hfq对相应靶基因蛋白水平调控作用.

关键词: 沙门氏菌 λ-red同源重组系统 伴侣蛋白Hfq 外膜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省野生桑果实品质指标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果树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价贵州省15份野生桑种质资源果实品质,筛选综合品质优良的资源,为果桑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15份贵州野生桑资源为试材,测定单果质量、硬度、色泽等7个感官和pH值、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8个营养品质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野生桑资源果实品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提取的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7.998%,可以较好地反映桑椹品质的综合信息.聚类分析将15份野生果桑资源分为了两大类,分类结果与主成分综合得分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果2、果11、果24、果33等可作为贵州优良果桑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关键词: 果桑 品质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FaGST基因过量表达获得拟南芥转基因植株

贵州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明FaGST基因的功能和分子调控机制,为其后期的抗性利用与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前期构建的pCAMBIA1300-35S空载体和pCAMBIA1300-35S-FaGST过表达载体,将其转化感受态(DH5α)细胞后导入农杆菌GV3101,利用花序侵染法转化拟南芥,通过潮霉素(Hyp)进行筛选、PCR鉴定,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表达量.[结果]FaGST基因成功导入拟南芥中,获得6株空载体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和8株转FaGST基因拟南芥植株;8株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FaGST基因表达量为1.31~2.06,较野生型拟南芥植株表达量(1.00)显著或极显著提高.[结论]成功获得拟南芥转基因纯合植株,FaGST基因在拟南芥植株中已过量表达.

关键词: 拟南芥 FaGST 花序侵染 表达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