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金针菇多糖提取物对记忆障碍模型大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中国食品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金针菇多糖(Flammulina velutipes Polysaccharide,FVP)对氢溴酸东莨菪碱诱导的记忆获得障碍模型大鼠和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以雄性SD大鼠和雄性KM小鼠为试验对象,均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脑复新组、FVP低剂量组和FVP高剂量组,每组10只。脑复新组(Pyritinol Hy-drochloride Tablets,80 mg/kg)、FVP低剂量组[250mg/(kg.d))]和FVP高剂量组[500mg/(kg.d))]试验前连续灌胃给药5 d,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除正常对照组外,其它各试验组于第6日开始利用氢溴酸东莨菪碱(2 mg/kg)造模并做小鼠明暗箱和大鼠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采用FVP高剂量治疗,可延长记忆障碍模型小鼠明箱停留时间,减少小鼠避暗错误次数以及记忆障碍模型大鼠的上台前总路程和潜伏期,试验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效果优于脑复新或与之相当。结论:金针菇多糖可有效改善氢溴酸东莨菪碱诱导的记忆障碍模型小鼠、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治疗效果优于脑复新或与之相当。

关键词: 金针菇多糖 记忆障碍 学习记忆 避暗试验 水迷宫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粉的质量现况和分析

广东饲料 2010

摘要:2010年第一季度,我所饲料检测室按照鱼粉国家标准GB/T19164-2003规定共检测了73个送检鱼粉样品,结果表明,鱼粉的质量仍是参差不齐,现将检测结果汇总分析如下,希望广大厂家在购买和使用鱼粉时引起高度重视。1检测结果1.1粗蛋白质按照国家标准"GB/T6432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规定,测定了34个鱼粉样品的粗蛋白质含量,32个样品的粗蛋白含量在50% ̄68%,其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地区5种常见地被植物的化感作用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5种地被植物对3种蔬菜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3种草坪草(大叶油草、蔓花生和红花酢浆草)对3种蔬菜种子的综合化感效应(SE)均表现为抑制,红花酢浆草(SE=0.87)最大,蔓花生(SE=0.38)中等,大叶油草(SE=0.14)最低.这为红花酢浆草草坪和蔓花生草坪杂草较少,而大叶油草草坪杂草较多提供了理论依据.2种护坡野生地被植物中,三叶鬼针草表现出较强的化感抑制作用(SE=0.59),铺地黍则较弱(SE=0.19).可见,铺地黍比三叶鬼针草更适于与其它草种共生.城市绿化中单纯草地要选择化感抑制作用强的草种以减少杂草的发生,而边坡护坡草种的选择要尽量避免化感抑制作用强的草种以利于边坡植被群落的稳定.建议增加化感作用作为地被植物选择的标准之一.

关键词: 地被植物 化感作用 萌芽率 化感效应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缓控释配方肥对水稻田面水氮浓度动态变化及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南方典型水稻田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小区的研究方法,对施用缓/控释配方肥水稻田面水中氮素主要形态的浓度变化进行了动态监测,并探讨了与氮素转化密切相关的土壤脲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插秧后15d和22d田面水中铵态氮、硝态氮、总氮含量为农民习惯施肥处理(T2)>缓/控释配方肥处理(T1)>田间排水沟中水样>不施肥处理(T3)。插秧后75d田面水中氮含量的情况变化较大,3个处理中T3处理田面水中铵态氮含量最低,硝态氮、总氮含量最高。就总体趋势而言,田面水氮素流失主要以铵态氮为主,随时间推移不断下降。随施肥天数的增长,土壤脲酶活性总体呈降低的趋势。T2处理降幅最大,T1处理次之,T3处理最小。在各处理中,氨氮/总氮比与土壤脲酶活性均达到了显著正相关水平,即氨氮占总氮的比例随脲酶活性的增强而增大。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氮素转化相关因子已经造成了一定的分异。说明水稻生产中施用缓/控释配方肥对减少流溪河流域稻田氮的面源污染起一定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关键词: 缓/控释配方肥 水稻 田面水 氮素 动态变化 土壤脲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NaCl溶液克服芸薹属蔬菜的自交不亲和性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可以很好地克服芸薹属自交不亲和性,从而促进自交不亲和系的结实,此方法使用简单、成本较低、效益高、经济简便。对于不同作物、不同地区之间所需NaCl溶液的最适宜浓度是不同的。

关键词: NaCl溶液 芸薹属 自交不亲和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泌乳母猪饲粮精氨酸水平对哺乳仔猪小肠黏膜发育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泌乳母猪饲粮精氨酸水平对哺乳仔猪小肠黏膜发育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机理。试验选择长大二元杂交经产母猪36头,随机分为0.82%精氨酸组(n=12)、1.23%精氨酸组(n=12)和1.64%精氨酸组(n=12)3个组,分别饲喂含0.82%、1.23%和1.64%精氨酸的饲粮。试验从产后第4天开始至第22天结束。结果表明:1.64%和1.23%精氨酸组哺乳仔猪十二指肠黏膜绒毛高度显著高于0.82%精氨酸组(P<0.05);1.64%精氨酸组哺乳仔猪十二指肠和回肠黏膜隐窝深度显著低于0.82%精氨酸组(P<0.05),1.64%和1.23%精氨酸组哺乳仔猪空肠黏膜隐窝深度显著低于0.82%精氨酸组(P<0.05)。1.64%精氨酸组哺乳仔猪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乳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0.82%精氨酸组(P<0.05);哺乳仔猪小肠黏膜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随泌乳母猪饲粮精氨酸水平升高而升高,其中在十二指肠中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空肠和回肠中1.64%精氨酸组显著高于0.82%精氨酸组(P<0.05);1.64%精氨酸组哺乳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高于0.82%精氨酸组(P<0.05);哺乳仔猪小肠黏膜丙二醛(MDA)含量在十二指肠中1.64%和1.23%精氨酸组显著低于0.82%精氨酸组(P<0.05),在空肠中1.64%精氨酸组显著低于0.82%精氨酸组(P<0.05)。结果提示,提高泌乳母猪饲粮精氨酸水平能够促进哺乳仔猪小肠黏膜发育,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母猪饲粮中补充精氨酸改善仔猪抗氧化机能有关。

关键词: 精氨酸 泌乳母猪 哺乳仔猪 小肠黏膜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夏暑季“英红九号”红茶品质的技术措施

中国茶叶 2010

摘要:"英红九号"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采用英红九号无性系良种鲜叶研究开发的高档工夫红茶,产品品质优、知名度高、效益好,市场空间大。推广种植英红九号品种茶树成为广东省新一轮茶叶生产发展的方向。因加工季节不同,茶叶品质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春、秋季生产的英红九号红茶品质较优,滋味浓醇鲜爽回甘,香气高雅持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后基因组时代下作物的SNP分型方法

分子植物育种 2010 CSCD

摘要: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是生物体最普遍的一种多态差异,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和作物遗传改良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全基因组水平SNP标记谱进行遗传变异的研究、群体结构分析、关联性分析、作物分子设计育种,以及对大规模SNP数据进行验证、评估等,都迫切需要发展和利用各种不同的SNP分型手段实现。本文综述了目前常用的一些SNP分型方法,简要介绍了检测原理及操作流程,并对后基因组时代下作物的高通量SNP数据的分析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作物 SNP分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籼稻新品种抗病性鉴定及筛选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自然诱发多点病圃田间鉴定以及人工接种抗性鉴定试验,对来自华南早晚籼135个品种(组合)进行了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性鉴定。明确了近年来新品种(组合)抗性的基本情况及趋势、筛选出一批抗病新品种(组合),为华南地区抗性品种的利用以及病虫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籼稻 稻瘟病 白叶枯病 抗病性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措施对春播糯玉米的物质形成累积的影响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春播糯玉米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其物质形成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糯玉米从拔节初期开始物质形成累积一直保持相当高的速率,其中在拔节开始至抽雄,吐丝开始至成熟收获期间形成两个高峰。在本试验条件下,氮素供应是施肥措施中对提高糯玉米物质形成累积和获取高产的主导因素,施磷钾肥也可获不同程度增产效果。回归分析表明,春播糯玉米氮磷钾适宜用量分别为:氮336.4 kg/hm2,磷(P2O5)71.8 kg/hm2和钾(K2O)152.7 kg/hm2。此外,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糯玉米的单苞鲜重和籽粒率。

关键词: 糯玉米 春播 物质形成 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