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广东花生主要病害种类及防治措施
《广东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广东地区花生病害的初步调查和鉴定结果显示,广东花生病害有真菌性病害5种:叶斑病(褐斑病和黑斑病)、锈病、茎腐病、根腐病和冠腐病,细菌性病害1种:青枯病,病毒病1种:花叶病。其中发生比较普遍和严重的病害有青枯病、锈病、叶斑病、茎腐病和根腐病。对这些花生病害要采取农业措施和施用药剂相结合进行防控。


胡麻油的抗氧化性研究
《现代食品科技 》 2010
摘要:比较了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丁基羟基苯甲醚(BHA)、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植酸(PA)等抗氧化剂对胡麻油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4种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能力强弱依次是:TBHQ>PA>BHT>BHA,Schaal烘箱法测得TBHQ可使胡麻油货架寿命延长12个月。


猫杯状病毒全基因组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RT-PCR和重组PCR扩增了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FCV)CH-GD株的全基因,并进行了序列测定,用DNAStar软件对其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首次分离于中国广东的CH-GD株与各参考毒株有较大的差异。CH-GD株与各参考毒株之间的同源性仅为75.4%~77.1%,明显低于各参考毒株之间的同源性(78.9%~99.9%)。同时遗传进化树显示,14个分离株形成两大分支,CH-GD株独自在一分支,各分离株无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对FCV衣壳蛋白6个区(A~F)的分析结果发现,CH-GD株中A~F区的特点与报道的相符。此外还发现,CH-GD株有3个区域的3个连续的氨基酸发生了变异,与参考毒株相比,CH-GD株在这3个区域的抗原性和亲水性也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次性施用不同配方控释BB肥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一次性施用不同配方控释BB肥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生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氮素比例占12.5%的控释尿素与钾素比例占28.8%的控释钾肥配合的控释BB肥处理(CRBBF4),作基肥一次施入,水稻分蘖高峰期茎数最多,叶绿素含量最高,后期有效穗数最多,主要功能叶衰老速度居中,养分供应速度可满足水稻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在等养分投入的条件下其产量结果优于其他配比的控释BB肥处理,并显著高于常规分次施肥处理。


高香乌龙茶新品种鸿雁7号选育研究报告
《广东茶业 》 2010
摘要:多年品比和区试试验结果表明:鸿雁7号属灌木型,中叶早芽,无性系新品种,其生长势强,产量高,品比试验3年平均产量比对照福建水仙增产61.5%,在四个省份区试点产量表现均较好,分别比对照种黄棪增产16.85%、22.95%、25.28%和110.34%。适制高香乌龙茶,品质优良。花香浓郁高长,滋味浓爽带花香,汤色黄绿明亮,感官审评比福建水仙高8.6分,全国区试品质审评比黄棪高0.5-3分;花香绿茶滋味浓爽,香气高长,汤色叶底绿明亮,香气品质优于福鼎大白茶。该品种抗寒旱和抗虫能力强,易扦插,种植成活率高,适宜广东、湖南、广西、福建等省生产应用。


中国96个荔枝种质资源的EST-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本实验室已获得的荔枝果皮cDNA文库EST序列,通过SSRIT在线检索,从3391条EST序列中,发现305条含有SSR,占整个文库EST的8.99%。利用SSR-ESTs序列共设计100对EST-SSR引物,其中62对在荔枝上有扩增产物,50对有扩增多态性,即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接着从96份荔枝种质中选取12个品种的基因组DNA,开展核心引物筛选,共筛选出多态性较好的EST-SSR分子标记30个;这30个EST-SSR分子标记在96份资源共扩出284条带,不同引物的扩增条带在3~18条之间,平均9.47条,其中有282条为多态性带,多态率高达99.30%,每对引物的Nei's基因多样度范围为0.186~0.396,香农信息指数范围为0.318~0.558;此外,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0.5525处,可将96份荔枝种质资源分成了8大类群,该8大类群基本与其生态类型和植物学性状特征相符。在此基础上,还对荔枝的主栽品种和特殊种质进行鉴别,结果表明,该30个EST-SSR分子标记在不同品种间可产生较清晰可辨的多态性差异,为荔枝品种以及种质资源鉴别和鉴定的分子指纹的构建奠定了良好基础。


RNAi靶向N基因抑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复制
《中国兽医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编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核衣壳蛋白(N)基因的序列,设计3个干扰靶位(N12、N23、N26),构建siRNA表达载体,转染Marc-145细胞后接毒,测定病毒TCID50、CPE,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病毒在Marc-145细胞上的复制情况。结果表明,利用RNAi技术靶向N基因,其中N12干扰靶位可以高效抑制PRRSV的增殖,证实N基因可能是病毒复制所必需的结构基因,所选的干扰靶位是病毒复制的关键性位点。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N基因 RNA干扰


牛筋草种子休眠解除方法研究
《杂草科学 》 2010
摘要:研究了光照(12h光周期)和黑暗两种条件下摩擦脱果皮处理及不同药剂(NaOH、HCl、KNO3及GA3)浸泡处理对脱果皮和未脱果皮牛筋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筋草种子休眠主要是其果皮对种子的束缚引起的机械休眠,种子一经脱果皮,休眠基本解除,萌发率达61%以上。若用蒸馏水浸泡24 h,萌发率显著升高,达80%。种子的萌发不受光照条件的影响。NaOH、HCl、KNO3及GA3浸泡对未脱果皮的牛筋草种子萌发无任何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脱果皮的牛筋草种子经NaOH、HCl浸泡后萌发率急剧下降,而经KNO3和GA3浸泡24h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萌发率均有所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