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8714条记录
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简报

中国植保导刊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采用大疆MG-1P智能植保无人机在水稻分蘖期喷施纳米农药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3%茚虫威超低容量液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结果表明,药后7 d药剂处理的卷叶防效为84.54%~94.48%,药后14 d药剂处理的卷叶防效为88.60%~96.74%,均以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3%茚虫威超低容量液剂各1.5 g(667 m~2有效成分用量)处理的防效最高。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纳米农药 稻纵卷叶螟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花生果腐病病原菌鉴定及药剂筛选试验

广东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鉴定广东花生果腐病病原菌类型并筛选有效的杀菌剂种类,为生产上防控该病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大田采集的患病花生果荚中分离获得果腐病的真菌纯培养物,回接验证分离菌株的致病性后确认其病原,通过克隆菌株的ITS序列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病原菌种类.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40%福美双水悬浮剂、98%噁霉灵可溶性粉剂、24%井冈霉素A水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对该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从韶关采集的花生果腐病样本中分离获得2株病原真菌,回接后均可以引起花生果荚腐烂,严重时导致果仁腐烂.基于菌株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urm)和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供试杀菌剂中40%福美双悬浮剂对2种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分别为0.001 mg/L和0.021 mg/L,其次是噁霉灵,EC50分别为0.296 mg/L和0.217 mg/L,井冈霉素A的EC50分别为20.575 mg/L和11.185 mg/L,苯醚甲环唑和多抗霉素对2株病原真菌没有抑菌效果.[结论]广东韶关地区花生果腐病主要由镰刀菌复合感染引起,以茄病镰刀菌为主,病原菌对福美双和噁霉灵敏感,生产上可以考虑使用这两种杀菌剂防控.

关键词: 花生 果腐病 尖孢镰刀菌 茄病镰刀菌 ITS序列 杀菌剂 药剂敏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眼-枸杞-红枣营养餐粉的研制及其体外调节肠道菌群作用

现代食品科技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开发一款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功效的营养餐粉,该研究以龙眼干、枸杞干和红枣干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确定3种原料的粉碎工艺,采用混料设计辅以其他营养配料,以流动性、稳定性、感官评分等为指标,确定龙眼-枸杞-红枣营养餐粉的最佳配方,并评价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3种原料粉碎制得复合果粉的工艺为:乳清蛋白为辅料,原辅料比1:1.5,冷冻超微粉碎时间150 s,其中3种原料配比为龙眼干:枸杞干:红枣干为3.59:4.60:1.混料设计确定营养餐粉的配方比例:复合果粉50%、全脂奶粉5%、植物脂肪粉5%、大米膨化粉10%、麦芽糊精30%.该配方得到的龙眼-枸杞-红枣营养餐粉冲调性好、稳定性强、感官较佳、营养均衡.该餐粉能显著促进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和阿克曼氏菌4种肠道菌的增殖,且促进肠道短链脂肪酸,尤其是乙酸和丁酸的产生,由此表明龙眼-枸杞-红枣营养餐粉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作用.

关键词: 龙眼;枸杞;红枣;营养餐粉;肠道菌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色革命"以来水稻抗倒伏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绿色革命”以来,我国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有了巨大的提升。但是,水稻的倒伏问题长期以来制约着水稻的高产和稳产以及优质化。水稻一旦发生较大面积倒伏将会导致产量的严重损失,同时导致稻米品质的严重下降。目前,随着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不断提高,水稻倒伏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威胁水稻正常生产的巨大隐患之一。国内外研究者经过几十年的不断研究,在水稻抗倒伏的成因、机制、影响因素、评价方法以及抗倒伏遗传育种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综述了“绿色革命”以来水稻抗倒伏研究的进展情况,同时结合多年来进行水稻抗倒伏研究工作的经验,全面分析了水稻抗倒伏研究的由来,明确了水稻倒伏的本质,归纳了水稻抗倒伏的主要相关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水稻抗倒伏性的相关对策。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展望了新时期水稻抗倒伏育种、栽培及分子机制研究的主要方向,旨在为水稻抗倒伏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抗倒伏 基因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果实麻点病与几种易混淆症状的识别、成因及防治措施

植物保护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荔枝麻点病,俗称"鸭头绿",其病原菌为暹罗刺盘孢Colletotrichum siamense,其典型症状为产生黑褐色麻点状小斑点,病斑周围常形成绿色斑,是炭疽病的一种症状类型.然而,生产中也存在一些与麻点病相似的症状,加之文献少有相关记述,常被误认为是麻点病.为明确这些易混淆症状与荔枝麻点病的区别,经多年的田间观察,发现这些易混淆症状多是生理性病害或虫害引起.本文就荔枝麻点病及其易混淆症状进行了汇总,记述了各自的症状、成因及其防治方法,并提供了相应的症状照片,为荔枝麻点病及这些易混淆症状的正确识别和精准防控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荔枝麻点病 易混淆症状 病害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植保器械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喷施农药的沉积率及雾滴参数

农药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评估不同植保器械的农药喷施效率为水稻上农药减量控害和统防统治工作提供理论技术支撑.本研究参照NY/T 2677—2015《农药沉积率测定方法》,在广东省南雄市全安镇晚造直播水稻田开展农药喷施试验,分析了分别采用手动喷雾器、电动喷雾器和植保无人飞机喷施的农药沉积率及雾滴参数.结果表明:在同一水稻生育期使用不同植保器械喷施的农药沉积率差异显著,表现为植保无人飞机>电动喷雾器>手动喷雾器.在水稻苗期使用手动喷雾器、电动喷雾器和植保无人飞机的平均农药沉积率分别为18.33%、24.58%和35.84%,在水稻封行期的结果分别为24.72%、35.28%和45.15%,在水稻破口期的结果分别为32.39%、40.29%和52.42%.同一植保器械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喷施农药的沉积率也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破口期>封行期>苗期.不同冠层的沉积量结果显示:采用植保无人飞机喷施的药液沉积量由上至下递减,采用手动和电动喷雾器喷施的药液主要沉积在水稻植株的上层和中层.植保无人飞机喷施药液的雾滴显著小于手动和电动喷雾器处理,且均匀度更好,同时植保无人飞机喷雾雾滴分散度优于手动和电动喷雾器处理.相对于传统施药器械,使用植保无人飞机喷施显著提高了农药沉积率和药液雾化效果.

关键词: 植保无人飞机;电动喷雾器;手动喷雾器;水稻生育期;农药沉积率;雾滴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杀虫剂对柑橘锈壁虱的田间药效评价

农药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5种杀虫剂对柑橘锈壁虱的防治效果和使用技术,并评估药剂对柑橘的安全性。[方法]分别于2020、2021年开展了5种药剂对柑橘锈壁虱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20%呋虫胺悬浮剂100.0 mg/L的防效在药后1 d为73.54%~75.51%,药后14 d达到最高,为86.48%~90.30%;50 g/L虱螨脲乳油25.0 mg/L、10%虱螨脲悬浮剂33.3 mg/L、20%阿维菌素·虱螨脲悬浮剂16.7 mg/L的防效在药后21 d达到最佳,分别为83.51%~84.79%、87.19%~89.98%、86.17%~88.00%,其中10%虱螨脲悬浮剂和20%阿维菌素·虱螨脲悬浮剂的防效在药后28 d仍维持在80%以上。[结论]上述4种药剂的防效均显著优于1.8%阿维菌素乳油。20%呋虫胺悬浮剂的速效性较好,10%虱螨脲悬浮剂和20%阿维菌素·虱螨脲悬浮剂持效性更佳,可在柑橘上优先推荐使用。

关键词: 柑橘 锈壁虱 杀虫剂 田间药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玉米成熟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

食品科学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仲甜9号"、"珠玉甜8号"、"珠玉甜1号"3个品种甜玉米为材料,研究甜玉米籽粒成熟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结合NIST14质谱数据库比对、保留指数分析、气相色谱嗅闻分析等方法对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鉴定,利用内标法测定其含量,构建甜玉米挥发性风味活性化合物组成谱,评价甜玉米香气品质与特征.结果表明:3种甜玉米在成熟过程中共检测到6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成熟度对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有显著影响,随成熟度增加,壬酸乙酯、1-庚醇、1-己醇含量显著下降,苯乙烯、甲苯、乙苯、1,3-二甲基苯含量显著增加,籽粒成熟过程中以积累芳香烃为主.在气味特征方面,随着籽粒的成熟,脂香强度明显增强,青香强度明显减弱.甜玉米品种之间存在差异,"仲甜9号"甜玉米成熟期时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明显高于其他2个品种,且整体风味强度最大.

关键词: 甜玉米 成熟 挥发性风味物质 气味强度 变化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槲皮素的生理功能及其在鸡生产上的应用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槲皮素是一种天然的黄酮类有机化合物,其自然资源丰富、安全无毒,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可直接清除细胞内的自由基,激活抗氧化酶系统,抑制氧化应激通路的信号转导,发挥抗氧化功能;可通过抑制炎症通路的激活、降低白细胞活化来限制炎症因子产生,从而起到抗炎功效;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迁徙和入侵促进其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的作用;还可破坏潜在致病菌菌体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结构、阻碍潜在致病菌的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竞争菌体内的ATP结合位点等生物膜形成有关的途径,发挥抗菌功能.在鸡生产中,槲皮素可通过增加回肠对营养物质的转运和吸收减少肠道氧化应激引起的损伤,进而改善肉鸡的生长;可通过促进蛋鸡生殖器官发育以及生殖和生长相关激素分泌来提高产蛋性能;可提高鸡蛋和鸡肉品质;调节机体钙、蛋白质和脂代谢;改善机体免疫功能;调控肠道微生物区系.作者就槲皮素抗氧化、抗炎、抗菌等重要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制,以及近些年槲皮素在鸡生产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促进槲皮素在鸡生产上的应用及其在鸡饲料中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槲皮素 生理功能 作用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扶桑绵粉蚧及其蜜露对红火蚁的召集作用

环境昆虫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及其蜜露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召集作用,利用双向选择诱集装置测定了扶桑绵粉蚧雌成虫及其分泌蜜露对红火蚁工蚁的诱集数量动态.结果表明:(1)蜜露对红火蚁工蚁具有强烈的召集作用,不管扶桑绵粉蚧存在与否,均可在10~20 min出现觅食工蚁的数量高峰,之后随着蜜露量减少,觅食工蚁诱集数量也逐渐降低,明显高于对照;(2)仅有扶桑绵粉蚧雌成虫存在时,红火蚁觅食工蚁数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50 min才达到数量高峰,之后无明显下降趋势;(3)对比蜜露和雌成虫对红火蚁工蚁的诱集结果发现,蜜露对红火蚁工蚁的召集作用明显较强,10 min即可出现91.50头的觅食工蚁数量高峰,而雌成虫对红火蚁的诱集量较低,诱集高峰出现在42 min,诱集量仅为39.17头.因此,扶桑绵粉蚧及其蜜露均对红火蚁工蚁具有一定的召集作用,蜜露的召集作用明显较强,而雌成虫的召集作用较为稳定,未随着时间延长出现明显下降.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蜜露 红火蚁 召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