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吉夫纳"番荔枝在贵州地区的引种表现
《南方农业 》 2022
摘要:2018—2020年连续3年对"吉夫纳"番荔枝在贵州兴义和贞丰地区的引种表现进行观察及总结,为其在贵州地区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贞丰地区的抽梢期、花期及坐果期开始时间较兴义地区提早10~20 d,落叶期开始时间晚10~20 d;2)贞丰地区植株生长较兴义地区旺盛,但两地间无显著性差异;3)两地间果实性状、种子性状及株产无显著性差异;4)"吉夫纳"番荔枝在贵州地区可正常开花结果,但单果重较小,栽培中需加强果实膨大期的水肥管理;5)"吉夫纳"番荔枝适应性良好,在贵州热区能表现品种特性,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 吉夫纳番荔枝;引种;贵州地区


青贮玉米农艺节水技术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 2022
摘要:青贮玉米是畜牧业发展重要的饲料来源之一,合理利用农艺节水技术是保证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不受影响,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的重要措施.分别从耐旱品种选育、耕作保墒、覆盖保墒、水肥耦合、作物布局以及化学调控方面综述了青贮玉米农艺节水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农艺节水技术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的研究重点,为进一步加强青贮玉米农艺节水技术推广与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基于灰色预测的贵州省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绿色科技 》 2022
摘要:指出了新型城镇化在不断扩张过程中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对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进行研究,以助于二者协调发展.通过综合指数法测算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指标指数,结果表明2012~2016年贵州省各市(州)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均呈递增态势;通过灰色预测克制贵州省各市州在未来5年的发展中,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均处于上升的态势;且大多数地区新型城镇化增长速度大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增长速度.为此,提出了合理布局国土空间利用区划,挖掘存量用地,推进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发展,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产出效益,缩减各个地区的区域差异,合理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秩序,以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高质量健康发展.


茶汤滋味物质滋味表征研究进展
《农业与技术 》 2022
摘要:茶作为饮料,茶汤滋味是评价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通常采用最为直观、高效的感官审评进行品质鉴定.但因茶汤滋味构成及人体感知复杂,所以对茶汤滋味进行感官评价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综述了茶汤滋味物质呈味特性、滋味物质间交互作用和味觉特性研究进展,分析了滋味物质对茶汤品质的影响,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促进茶汤滋味研究.


火龙果响应PEG模拟干旱胁迫的转录组分析
《果树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鉴定干旱胁迫响应相关基因及生化代谢途径.[方法]比较分析火龙果品种紫红龙(Hylocereusspp.'Zi-honglong')在正常供水和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模拟干旱胁迫(-4.9 MPa)条件下的生理及转录组差异.[结果]干旱胁迫增强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通过对转录组数据分析,共筛选出432个DEGs,2个比较组中共同表达的DEGs有18个,OS6HvsNS6H比较组特异表达的DEGs有288个,OS3DvsNS3D比较组特异表达的DEGs有126个.这些基因主要参与了信号转导(如植物激素、cGMP-PKG、Ras、磷脂酰肌醇等)、碳水化合物(蔗糖和淀粉、丙酮酸代谢及糖酵解等代谢)、氨基酸(如丙氨酸、谷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及谷胱甘肽等)代谢、转录和翻译(RNA降解、核糖体及胞吞)、次生代谢(类黄酮、苯丙烷等)及脂质代谢(a-亚麻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及角质、木栓质和蜡的生物合成)等.[结论]初步明确了火龙果幼苗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干旱胁迫启动了火龙果一系列的信号转导途径,调控下游基因表达,通过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和转化、氨基酸代谢及次生代谢等增强了火龙果的渗透调节和解毒能力.


长日照条件下玉米开花期光反应相关基因差异表达模式分析
《玉米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Suwan种质代表性自交系T32(光敏感)和QR273(光钝感)为材料,利用实时qRT-PCR方法研究10个光反应相关基因在长日照条件下(16 h光照/8 h黑暗)的差异表达模式.结果表明,长日照条件下,不同光反应相关基因在不同自交系间表现出震荡表达模式,其中,开花促进基因ZmCOL、ZmELF4、ZmGI、ZmHd1、ZmHd6、ZCN8在光钝感系QR273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光敏感系T32;开花抑制基因ZmCCT9、ZmCCT10的相对表达量则显著低于T32.此外,ZmTFL1与ZmCCT虽为开花抑制基因,但其在光钝感自交系QR273中显著高表达,而在光敏感自交系T32中则低表达.


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构建黔茶品质现场快速检测模型
《贵茶 》 2022
摘要: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是一项分析速度快、成本低、效率高、多组分同时测定的检测技术,该技术操作简便,对操作人员要求低,同时对分析环境要求低,可应用于实验室各种现场的在线检测,既能进行“离线”分析,也能直接进行“在线”过程控制。为贵州绿茶生产品质现场控制提供技术支撑,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构建了茶叶水分在线快速检测模型、绿茶近红外快速检测校正模型、红茶近红外感官审评校正模型,构建模型的应用效果好,可应用于实践生产,并提出来构建模型的应用前景。


115份贵州茶树资源氨基酸和茶氨酸分析与特异资源筛选
《浙江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高氨基酸和高茶氨酸茶树资源,探明贵州茶树资源氨基酸和茶氨酸特性,本研究分别利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15份贵州地方茶树资源春季一芽二叶生化样的氨基酸总量和茶氨酸含量.结果表明:115份茶树资源的氨基酸总量在0.95% ~7.96%,平均值为3.40%;茶氨酸含量在0~3.80%,平均值为1.58%;茶氨酸占比在0~67.66%,且集中分布于40% ~<60%.在这115份茶树资源中,发现特异高氨基酸(氨基酸总量≥5%)茶树资源11份、特异高茶氨酸(茶氨酸含量≥3%)茶树资源3份.不同地方的茶树资源,其氨基酸总量和茶氨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贵定、黎平和石阡的茶树资源表现出较高的氨基酸总量和茶氨酸含量,而三都和普安的茶树资源氨基酸总量和茶氨酸含量显著(P<0.05)低于其他地方.来自三都的突肋茶(Camellia costata)资源表现出更原始的生化性状,均未检测出茶氨酸.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15份茶树资源可分为5类,其中,石苔14号以远高于其他资源的氨基酸总量和茶氨酸含量单独分为一类.


柯乐猪的肉品质和风味指标测定及相关性分析
《贵州畜牧兽医 》 2022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贵州地方猪品种柯乐猪的肉质风味特性,试验选取健康去势的公猪及母猪各25头进行屠宰,测定肉品质和风味指标,并分析柯乐猪肉质、风味及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1)柯乐猪屠宰率为(78.15±2.63)%,背膘厚(51.50±13.08)mm,眼肌面积(26.41±4.73)cm2;肌肉滴水损失为(1.96±0.51)%,剪切力(2.83±0.82)kgf,肌内脂肪(5.71±2.62)%.(2)去势公猪肌肉脂肪酸中的棕榈酸、亚麻酸含量显著高于去势母猪(P<0.05);去势母猪肌肉中各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去势公猪(P>0.05).(3)各氨基酸含量之间极显著正相关(P<0.01);肌内脂肪、油酸、亚油酸、花生三烯酸、花生四烯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与肉质性状、脂肪酸、氨基酸相关性较高.结论:柯乐猪肉质和风味性状较好;去势公猪脂肪酸含量及组成较优,去势母猪氨基酸含量更高;肌内脂肪、油酸、亚油酸、花生三烯酸、花生四烯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可作为其肉质风味评价的关键指标.
关键词: 柯乐猪;肉品质;脂肪酸;氨基酸;相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