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酸性硅胶柱净化-气相色谱法测定禽肉中8种多溴联苯醚污染物含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了一种禽肉中8种多溴联苯醚(BDE-209、BDE-47、BDE-99、BDE-153、BDE-183、3-MeO-BDE47、5-MeO-BDE-47、6-MeO-BDE-47)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方法]禽肉样品经正己烷-二氯甲烷(1:1,v/v)混合溶剂提取,酸性硅胶柱净化后,气相色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在1~500μg/L内8种多溴联苯醚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检出限(LOD)为0.025~0.125μg/kg,定量限(LOQ)为0.1~0.4μg/kg;当添加水平为0.1,0.4,1.0和10.0μg/kg时平均回收率为66.0%~146.7%,相对标准偏差为2.8%~11.4%.[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适用于禽肉中8种多溴联苯醚的残留定量分析.
关键词: 酸性硅胶柱 气相色谱法 多溴联苯醚 禽肉 定量检测


关于我国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上海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分析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应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粮食产业强国作为核心任务,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数量和质量、国内和国外、市场化改革与粮农收入保障、小农生产和适度规模经营之间的关系.从形成合理有效的粮食价格形成和补贴机制、支持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加快构建我国粮农收入保障机制、加快现代粮食产业经营体系建设和进一步提升粮食宏观调控水平几个方面提出进一步深化我国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目标 任务 政府 市场


哈密瓜类型甜瓜新品种'东方蜜3号'
《园艺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东方蜜3号’是以M157-1为母本,M55-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中熟哈密瓜类型甜瓜新品种。植株长势中等,易坐果。果实椭圆形,白皮,果面有细纹,平均单果质量2.0 kg。果肉橙红色,肉厚4 cm左右,肉质松脆,细腻多汁,中心折光糖含量16%左右。春季栽培全生育期约110 d,夏秋季栽培约80d,果实发育期40d左右。耐湿、耐低温弱光,综合抗性好。适合于各类设施和保护地栽培,也适于北方露地栽培。


提质增效背景下上海水产品市场分析与后市展望
《上海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上海作为我国重要的水产消费市场,其水产品市场分析与后市展望对完善我国水产品市场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受养殖端自然灾害因素、多重政策因素以及消费端水产市场需求因素的影响,上海水产品价格总体高位运行,呈上扬态势,交易量呈下滑态势.在水产品市场提质增效调整的背景下,预计后期水产市场供应逐渐趋向稳定.消费市场多元化、消费常态化的升温升级,将导致中高档海产品价格涨幅较大,水产品价格总体温和上涨.为稳定后市、确保水产市场提质增效持续有效推进,提出推进水产养殖结构优化、提升水产品保鲜加工技术、加强市场预警体系建设、创新"互联网+"渔业、维护国际市场贸易稳定等相关政策建议.


猪ZFAND6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其多态位点检测
《上海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丰富猪ZFAND6基因研究的基础数据以及多态性分析,以'申农猪'肝脏组织为材料,采用RT-PCR和测序技术对猪ZFAND6基因CDS区进行扩增,使用ProtParam、PredictProtein、SWISS-MODEL等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并采用RFLP-PCR方法检测猪ZFAND6基因g.2395C>T位点和g.15060A>G位点在不同猪群体中的多态性.结果表明:获得猪ZFAND6基因长度为1097 bp,包括CDS区624 bp,共编码208个氨基酸残基,(A+T)含量高于(G+C)含量.猪ZFAND6蛋白为酸性蛋白质,氨基酸残基中Ser(15.38%)、Val(8.17%)及Gln(7.21%)的频率较高,属于不稳定类和可溶性蛋白.猪ZFAND6蛋白主要由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卷曲构成,分布在细胞质、线粒体、溶菌体和内质网的比例分别为65%、10%、10%和15%,具有ZnF-A20结构域和ZnF-AN1结构域.猪ZFAND6蛋白氨基酸序列在不同物种之间同源性较高,在系统发育树中与牛、羊距离最近.ZFAND6基因g.2395C>T和g.15060A>G两个SNP位点在5个猪群体内表现出不同的遗传特点.在'长白猪'群体中未检出g.2395C>T位点的TT型和g.15060A>G位点的不利基因型GG型,并且GG型在'杜洛克猪''大白猪''申农猪'和'梅山猪'群体中比例较低.
关键词: ZFAND6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单个核苷酸多态性


SSR和形态标记在叶用莴苣品种鉴定上的应用
《分子植物育种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SR标记和形态学标记对27个叶用莴苣品种进行DNA指纹图谱分析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50对引物中筛选出22对引物对叶用莴苣资源进行指纹图谱构建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形态学鉴定主要调查了26个主要的指标,主要包括叶片性状和植株性状。变性聚丙烯酰胺和毛细管电泳相结合的结果显示共扩增出187种多态性基因型,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8.31种。引物多态信息量(PIC)分布范围为0.42~0.92,平均为0.75。用形态标记和分子标记对27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分子标记聚类分析的结果均可将27份材料分为4组,而形态标记可将材料分为2组,本研究结果为叶用莴苣的品种鉴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叶用莴苣(Lactuca sativa L.) 形态标记 SSR标记 聚类分析


芸薹属霜霉病接种鉴定及抗病遗传育种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芸苔属以包含十字花科多种中重要的农业和园艺作物而闻名,而芸薹属霜霉病一直是危害全世界芸薹属作物的重要病害。本综述通过介绍近年来国内外芸薹属霜霉病相关研究进展,主要从不同芸薹属作物的子叶期接种、苗期接种和离体接种及鉴定方法、抗病遗传规律及芸薹属霜霉病相关抗性基因等研究领域,阐述了芸薹属霜霉病目前的发展进程;分析了目前芸薹属霜霉病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芸薹属作物霜霉病防治及抗病品种选育提供工作思路和理论参考。


我国白及属植物资源评价及其筛选
《热带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12份不同来源地的白及属植物从观赏特性、适应性、栽培与管理三方面13个指标因子进行系统的资源评价,建立白及属植物资源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根据AHP评价结果及聚类分析可将12份引种的白及属植物分为两个等级:Ⅰ级优异种源6份;Ⅱ级优良种源6份;筛选出观赏性优良且适应性良好的5个白及种源陕西白及、江西白及、重庆白及、湖北白及、安徽白及,优良的黄花白及种源湖北黄花白及.可见,层次分析法可有效地进行白及属植物综合评价,并快速筛选出观赏性好、适应性强的白及属植物;其次观赏特性是影响白及属植物资源评价的主要影响因子.


灵芝菌丝体中一个三萜类化合物的核磁归属及活性初探
《菌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液体振荡-静置两阶段发酵获得灵芝菌丝体,并采用硅胶柱色谱层析、反相柱层析和甲醇重结晶的方法,从中分离得到4个三萜类化合物.根据NMR、MS等波谱数据分析,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lanosta-7,9(11),24-trien-3α-acetoxy-26-oicacid(1)、灵芝酸R(2)、灵芝酸T(3)和灵芝酸S(4),其中化合物1的核磁信号全归属为首次报道.4个三萜类化合物均具有较好的抑制肿瘤细胞L1210及K562增殖的活性,且化合物1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为首次证实,其对肿瘤细胞L1210及K562增殖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2.17μmol/L和54.79μmol/L.


香菇不同发育阶段子实体多糖的理化性质及体外免疫活性研究
《菌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菇多糖是从香菇菌丝体或子实体中提取纯化得到的高分子葡聚糖,作为香菇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病毒、抗氧化和抗真菌等生物活性.本研究对幼菇期、菌褶期、采收期、成熟期和开伞期5个不同发育阶段香菇粗多糖含量、理化性质和体外免疫活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其粗多糖含量、理化性质和体外免疫活性具有明显差异.粗多糖得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菌褶期得率最高;粗多糖含量也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成熟期含量最高;多糖的分子量因发育期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发育后期所得粗多糖分子量千万级以上组分的比例增加,分子量百万级和十万级的多糖组分比例降低;不同发育阶段香菇子实体多糖的单糖组成均包含果糖、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4种单糖,且都以葡萄糖为主;5个阶段的多糖组分均有较好的体外免疫活性,其中幼菇期粗多糖在浓度500μg/mL时表现出最高的体外免疫活性.本研究探讨了香菇不同发育阶段子实体多糖的理化性质及体外免疫活性,为香菇采收期的确定及香菇多糖的制备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