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698条记录
紫芝细胞壁大分子量葡聚糖的纯化及结构鉴定

菌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超微粉碎、热水浸提法从紫芝子实体水提残渣中获得细胞壁粗多糖,通过30%乙醇沉淀、20%醇洗的方法纯化出大分子量均一多糖GSCW30E-20E.苯酚硫酸法检测其多糖含量为98.03%,单糖组成分析显示其仅由葡萄糖组成,高效凝胶尺寸排阻色谱-多角度激光散射仪-示差折光检测技术测定其重均分子量为1.552*10~6g/mol.通过红外光谱、甲基化及核磁共振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GSCW30E-20E是一种β-D-葡聚糖,该多糖主链由β-(1,3)-糖苷键连接而成,每3个糖残基主链上通过β-(1,6)-糖苷键连有一个葡萄糖残基为支链.

关键词: 醇沉 超微粉碎 β-葡聚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型和环境对不同生育期花椰菜霜霉病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花椰菜霜霉病是影响其生产和品质的主要真菌类病害之一,为探究基因型、环境,以及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对花椰菜霜霉病病情指数的影响,对4个花椰菜品种(厦美80天、雪园80天、830-F、黄80天)进行人工接种,调查了3个生长时期、4个不同田间温湿环境条件处理下花椰菜的发病情况,分析霜霉病病情指数与温度、湿度、昼夜温差、积温和日照时数5个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对花椰菜霜霉病抗性的贡献率依次为基因型>环境>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变异幅度分别为77.52%~87.04%、12.33%~19.94%、0.63%~2.54%;黄80天具有较强的霜霉病抗性,可以作为抗性种质资源;花椰菜霜霉病与日均湿度、昼夜温差呈显著正相关,与日均温度、积温呈显著负相关,与日照时数无显著关系.综上,低温和高湿环境会加剧花椰菜霜霉病的发生,选用抗病品种、秋冬季注意保温、保持通风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霜霉病发生.

关键词: 花椰菜 霜霉病 基因型 温度 湿度 互作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尿酸血症及并其发症大鼠模型的建立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20 CSCD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高效的高尿酸血症合并肝肾损伤及痛风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大鼠模型.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下称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氧嗪酸钾组(OA组)、氧嗪酸钾+次黄嘌呤组(OA+H组)、氧嗪酸钾+酵母膏组(OA+YE组)、10%果糖+0.2%乙胺丁醇组(10%Fru+0.2%EMB组)、2%氧嗪酸钾联合12%酵母特殊饲料组(OA PO组)五种不同药物与不同浓度的实验,5周后通过大鼠血清尿酸、肌酐、尿素等生化指标的测定以及肾和关节滑膜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OA PO组血清尿酸值升高,伴有严重的肝肾损伤和关节炎症.OA、OA+H、OA+YE、10%Fru+0.2%EMB组未达到高尿酸水平,但出现一定程度的肝肾损伤及关节炎症.结论2%氧嗪酸钾和12%酵母膏混合饲料建立高尿酸血症及并发症模型的效果最佳,此模型也适用于高尿酸血症引起肾损及关节炎症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尿酸 氧嗪酸钾 肝肾损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交陆川猪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探讨高度近交陆川猪的遗传稳定性.本试验采集20头近交和6头非近交陆川猪的耳组织样品进行个体基因组重测序,通过扫描全基因组SNPs分析近交陆川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基于基因组纯合度挖掘近交陆川猪群体中特异的纯合区域(region of homozygosity,ROHs)及相关基因.结果表明,近交陆川猪群体的观察杂合度(0.373)小于期望杂合度(0.491),推测其发生了选择或者近交;系统进化树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发现,近交陆川猪群体在近交过程中分化成为两个近交家系,且230、236、239、132、130及126号个体亲缘关系最近;在近交群体中,基因组纯合度和基因组长纯合片段比例的均值分别为59.64% 和0.12,都极显著高于非近交群体53.18% 和0.05(P<0.01),说明该近交陆川猪群体已达到高度近交;近交群体和非近交群体中分别有1250和633个RO H s,重叠分析结果显示,特异存在于近交群体中的阳性纯合区域(positive region of homozygosity,pROHs)有224个,其中由于近交产生的纯合突变可能影响参与激素合成过程、胰液分泌、膜脂代谢过程、Ig A产生的肠道免疫网络及纹肌细胞分化等相关的1322个基因.结果提示,近交陆川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低、基因组纯合度高且已达到高度近交,说明该群体的遗传稳定性高.此外,近交陆川猪群体在近交过程中产生的纯合突变可能与机体的免疫、生长等生产性状相关.

关键词: 陆川猪 连续性纯合片段 基因组纯合度 生产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靶向测序基因型检测(GBTS)技术及其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借助于分子标记进行基因型检测的技术在生物遗传改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际跨国种业公司凭借其高通量、自动化、大规模的共享检测平台,基因型检测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从3G时代的高成本固相芯片和随机测序式基因型检测(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发展到成本低、对检测平台要求较低、基于靶向测序基因型检测(genotyping by target sequencing,GBTS)的液相芯片,基因型检测技术完成了向4G时代的转变.在本文中首先介绍了两项最新的GBTS技术(基于多重PCR的GenoPlexs和基于液相探针捕获的GenoBaits)及其原理.同时,发展了可以在单个扩增子内检测多个SNP,称之为多聚单核苷酸多态性(multiple 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 cluster,mSNP或multiple dispersed nucleotide polymorphism,MNP)的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目标位点(扩增子)内变异的检测效率.与GBS和固相芯片相比,GBTS技术具有平台广适性、标记灵活性、检测高效性、信息可加性、支撑便捷性和应用广谱性.同一款标记集(例如玉米40K mSNP),可以获得3种不同的标记形式(40K mSNP、260K SNP和754K单倍型);并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通过控制测序深度获得多种不同的标记密度(1—40K mSNP).GenoPlexs和GenoBaits 2种技术相结合,可广泛应用于生物进化、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克隆、标记性状关联检测(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和混合样本分析——BSA)、后裔鉴定、基因渐渗、基因累加、品种权保护、品种质量监测、转基因成分/基因编辑/伴生生物检测等领域.目前,已经在20余种主要农作物、蔬菜以及部分动物和微生物中开发了GBTS标记50余套,并已广泛应用于上述领域.最后,展望了与未来GBTS应用相关的几个问题,包括便携式、自动化、高通量、智能化检测平台;根据用户需求定制的可变密度、多功能分子检测;GBTS与其他技术(KASP、高密度芯片、BSA策略等)的整合;基于资源共享的开源育种等.这些将推动GBTS技术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遗传改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 靶向测序基因型检测(GBTS) 多重PCR 液相探针 多聚单核苷酸多态性(mSNP) 多个分散型核苷酸多态性(MNP) 单倍型 遗传改良 开源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氯噻啉在青菜上的残留特性及其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氯噻啉在青菜上的残留特性,为制定氯噻啉在青菜上的安全使用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上海市松江区进行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在冬季与夏季不同生长季节及露地与大棚不同种植环境下的青菜上的残留试验,其中残留消解动态试验以90 g(a.i.)·hm-2(最高推荐剂量的1.5倍)的剂量施用1次,施药后0(2 h)、1、2、3、4、5、7、10、14、21和30 d连续采集青菜样品检测氯噻啉残留量;最终残留试验以60 g(a.i.)·hm-2(最高推荐剂量)和高剂量90 g(a.i.)·hm-2(最高推荐剂量的1.5倍)两个施药浓度,间隔7 d,施药2—3次,分别于最后一次施药后3、5和7 d采集青菜样品检测氯噻啉残留量.利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对青菜中的氯噻啉残留进行提取净化,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氯噻啉在青菜上的残留量.基于最终残留试验结果及青菜的膳食消费量,应用风险商对青菜中氯噻啉残留量进行风险描述,以氯噻啉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标准对不同人群的膳食摄入风险进行评估,涵盖未成年男女(3—6岁幼儿及7—19岁儿童青少年)和成年男女(20—59成年人及60—69岁老年人)8类人群.[结果]在0.01—1.0 mg·kg-1的添加浓度范围内,氯噻啉在青菜中的添加回收率为77.2%—87.9%,相对标准偏差为2.5%—3.0%,检出限为0.0002 mg·kg-1,定量限为0.01 mg·kg-1,可满足检测需求.残留试验结果显示: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以90 g(a.i.)·hm-2的施药剂量在青菜上的降解趋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冬季大棚、夏季大棚及夏季露地青菜上的消解动态方程分别为C=0.8476e-0.158t、C=1.6558e-0.212t、C=4.3069e-1.197t,半衰期分别为4.39、3.27和0.58 d,消解时间及种植条件均对氯噻啉在青菜上的消解效率有显著影响(P<0.05);以60 g(a.i.)·hm-2和90 g(a.i.)·hm-2的施药剂量在青菜上间隔7 d喷雾2—3次,最后一次施药7 d后冬季大棚内青菜上氯噻啉最终残留量低于0.5 mg·kg-1,最后一次施药3 d后夏季露地及大棚青菜上氯噻啉最终残留量均低于0.5 mg·kg-1,最终残留量与施药浓度基本成正相关,与施药次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各类人群通过青菜摄入氯噻啉的风险商最大值为0.2196,远低于1.[结论]氯噻啉属易降解农药,夏季青菜中氯噻啉消解速率高于冬季,露地高于大棚.中国普通居民由青菜摄入氯噻啉的风险较低,慢性摄入风险均可接受.因此,在推荐使用浓度下(45—60 g(a.i.)·hm-2)间隔7 d施用,最多施用3次,安全间隔期夏季3 d、冬季7 d,氯噻啉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青菜虫害防治.

关键词: 青菜 氯噻啉 残留 大棚 露地 风险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申优26在上海崇明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申优26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用申9A和申恢26配组育成的粳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7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在上海崇明连续3 a的种植表现,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申优26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5%双环磺草酮悬浮剂防除杂草稻的使用策略

农药学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杂草稻Oryza sativa f.spontanea是一种危害水稻生产、具有杂草特征的水稻,筛选可防除杂草稻的除草剂可有效解决防除杂草稻的难题.为明确25% 双环磺草酮悬浮剂(SC)防除杂草稻的使用策略,采用盆栽试验测定了25% 双环磺草酮SC不同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和用药方式(喷雾法和毒土法)对杂草稻的防除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25% 双环磺草酮SC按有效成分150~375 g/hm2的剂量分别于杂草稻萌芽期、立针期、1~2叶期和2~3叶期施用,当采用喷雾法施药时,其对杂草稻的株数防效分别达98.0%~100%、94.0%~100%、94.0%~100% 和83.0%~100%,而采用毒土法施药时,其防效分别为51.0%~100%、56.0%~93.0%、27.0%~89.0% 和28.0%~71.0%;在有效成分为187.5 g/hm2和375 g/hm2剂量下,喷雾法施药对水稻各项生长指标无不良影响,而毒土法施药则对水稻株高、根长、根系和植株鲜重等均有抑制作用.表明与毒土法相比,喷雾法施药具有防除效果好、使用期宽和对水稻安全性高等优点,但该药的速效性较差,施药后20~30 d方能达到最佳防效.本着高效、经济、安全的原则,推荐25% 双环磺草酮SC防除杂草稻的使用策略为:于杂草稻萌芽期至1~2叶期采用喷雾法施药,推荐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150~187.5 g/hm2,如推迟至杂草稻2~3叶期防除,则使用剂量应提高至187.5~225 g/hm2.施药时应有水层1~2 cm,施药后保持水层5 d以上.

关键词: 双环磺草酮 悬浮剂 杂草稻 防治效果 水稻田 使用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早樱种质资源评价

上海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早樱具有开花早、花期长、遗传多样性丰富的特点,是重要的早春观赏树种.为了对早樱种质资源进行评价,采用模糊层次分析的方法原理,建立早樱资源的评价模型.由专家打分计算出准则层和指标层各因素权重,其中准则层观赏特性、生长特性和抗逆性的权重分别为0.6545、0.2545和0.0909.依据准则层评价,选出观赏价值高的品种有'河津樱''阳光樱''椿寒樱''飞寒樱'等;生长适应性好的品种和类型有'椿寒樱'、福建山樱花(CM008)、欧洲酸樱桃、福建山樱花(FP10)、云南樱;抗逆性强的品种和类型有欧洲酸樱桃、'椿寒樱'、福建山樱花(CM008)、云南樱.通过综合分析评价,把17个早樱品种和类型分为4级,综合评价最好的是:'椿寒樱'和'河津樱';其次是:'修缮寺寒樱''飞寒樱''钟花樱'、福建山樱花(CM008)和'阳光樱';第三级是:'寒绯樱'、欧洲酸樱桃、'八重寒绯樱''大寒樱'、福建山樱花(FP9)、福建山樱花(FP8);排在最后的是:'十月樱'、华中樱、云南樱、福建山樱花(FP10).由此提出生产中可以根据综合评价的顺序,优先使用前两个层次的品种,排在后面的品种作为补充使用.

关键词: 模糊层次分析法 早樱种质资源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PE柱法测定畜产品中29种二■英及其类似物

上海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加速溶剂萃取仪(ASE)萃取样品,酸性硅胶除脂,复合硅胶SPE和活性炭SPE快速柱净化分离畜产品样品中的二英(PCDD∕Fs)及其类似物(DL-PCBs),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RGC-HRMS)分析样品,建立了畜产品中29种PCDD∕Fs及DL-PCBs的HRGC-HRMS检测方法.结果显示:PCDD∕Fs和DL-PCBs的平均回收率为78.7%-109%,RSD≤10.2%,同位素内标的回收率为52.0%-116%,本方法能够应用于畜产品中二噁英类化合物的检测.

关键词: 畜产品 二噁英 二噁英类多氯联苯 SPE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