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30条记录
种植密度与蓖麻主穗性状及种子性状的相关性

贵州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明种植密度与蓖麻主穗性状及种子性状的相关性,为合理制定蓖麻种植密度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蓖麻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研究蓖麻主穗性状和种子性状对不同密度的响应。【结果】蓖麻种植密度与主穗结蒴果序节位数、主穗结蒴果序节位百分率、主穗蒴果数、主穗种子产量、主穗种粒数和种子长度等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主穗种子产量与主穗结蒴果序节位数、主穗结蒴果序节位百分率、主穗蒴果数、主穗蒴果单果重和主穗种粒数等指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主穗种粒数与主穗结蒴果序节位数、主穗结蒴果序节位百分率、主穗蒴果数和主穗种子产量等指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与主穗蒴果单果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蓖麻种植密度与主穗性状和种子性状指标的回归方程符合二次曲线规律。【结论】一定范围内,蓖麻种植密度越大,主穗结蒴果序节位百分率、主穗结蒴果节位数、主穗蒴果数、主穗种粒数和种子长度等指标越大,主穗宽横径、主穗种子产量指标也一定程度地增加。

关键词: 蓖麻 种植密度 主穗性状 种子性状 回归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灰色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在玉米品种综合评判中的应用

种子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西南地区玉米杂交种多,适宜机械粒收的高产品种较少,为筛选出综合性较优的宜机收玉米品种,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对45个不同玉米品种(系)进行综合性评判。结果表明,株高、穗位高、生育期等指标与参考数列最优性状值关联度最大,关系最紧密;灰色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华兴单88、渝单8075和先玉1171品种(系)评判为综合性较优宜机收品种。通过相关性分析,生育期与籽粒含水率、破碎率、株高和穗位高呈显著正相关,破碎率与籽粒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产量损失率与穗位高呈显著正相关,杂质率与空杆率和产量损失率呈正相关,出籽率与空杆率呈显著的负相关。

关键词: 玉米 灰色关联分析 聚类分析 机械粒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喉石斛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比较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结合Illumina高通量测序和Nanopore测序技术,对黑喉石斛(Dendrobiumochreatum)的叶绿体基因组(cpDNA)进行测序,组装得到其cpDNA全长序列并绘制结构图谱。黑喉石斛cpDNA全长154 935 bp,注释共得到125个基因,其中有unigenes 103种,包含73种蛋白编码基因,26种tRNA基因和4种rRNA基因。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黑喉石斛cpDNA中共存在58个SSR(simplesequencerepeat)位点,大部分为单核苷酸重复和二核苷酸重复类型,碱基组成以A/T碱基类型为主;其偏好的密码子共32个,其中有30个以A/U碱基结尾。以黑喉石斛与其他13种石斛的cpDNA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显示,鼓槌石斛(D. chrysotoxum)和梳唇石斛(D. strongylanthum)与黑喉石斛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IR/SC边界分析结果也映证了此结论。以黑喉石斛为参照,与3种近缘石斛的cpDNA进行全序列长对比,结果显示,4种石斛的序列变异主要发生在单拷贝区,基因间隔区的变异明显高于基因编码区。

关键词: 黑喉石斛 叶绿体基因组 特征 比较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γ辐照联合低温冷藏处理对不同包装花生贮藏品质的影响

现代食品科技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探索60Co-γ辐照联合低温处理对不同包装花生仁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期延长花生的贮藏周期.采用60Co-γ辐照装置进行1.5 kGy剂量的辐照处理,花生仁分别采用聚乙烯袋、真空聚乙烯袋和真空锡箔袋进行包装处理,通过测定微生物、营养成分、水分含量、质构特性、脂肪氧化酶及气味等指标来评价60Co-γ 辐照联合低温冷藏处理对花生仁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未辐照花生仁在贮藏第4个月时菌落总数为980 CFU/g,超过750 CFU/g标准规定,而辐照花生仁在贮藏14个月时菌落总数均低于340 CFU/g,符合标准规定;贮藏期间,辐照处理不会对花生仁的营养成分、质构特性产生明显影响;低温贮藏有利于降低花生仁水分损失和保持花生仁脂肪氧化酶的活性;不同包装辐照花生仁在贮藏期间呈现一定的差异,其中真空锡箔袋包装花生仁在营养品质、质构特性及气味变化上变化最小.综上所述,辐照联合低温处理可将花生仁的贮藏周期延长到14个月,同时真空锡箔袋包装花生仁呈现较稳定的贮藏性能.该方法可实现产业化生产,对花生实际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花生仁;60Co-γ辐照;不同包装;贮藏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药剂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及根际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药剂对辣椒疫霉菌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对辣椒疫病的田间防效和对辣椒的增产作用,旨在筛选出可有效防控辣椒疫病并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较小或有益的防控药剂,为辣椒疫病防控提供指导。【方法】以辣椒疫霉菌Ph2为试验材料,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对15种药剂进行初筛;以生长抑制率为100.00%的药剂为候选药剂,辣椒疫病高发田块为试验地,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灌根法为主要施药方式,统计施药后不同时段辣椒疫病发病率、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收获期测定不同药剂处理辣椒生长及产量指标,计算增产率;采集辣椒根际土壤,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菌落数量,计算细菌/真菌比,探索不同药剂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结果】对辣椒疫霉菌生长抑制率为100.00%的药剂有6种,分别为33.5%喹啉铜SC、80%烯酰吗啉WG、72%霜脲·锰锌WP、687.5 g/L氟菌·霜霉威SC、23.4%双炔酰菌胺SC和64%噁霜·锰锌WP;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显示,第3次药后33 d防效最好的是氟菌·霜霉威(93.86%),其次为噁霜·锰锌(71.78%);各药剂处理对辣椒生长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鲜椒推测产量最高的是噁霜·锰锌处理(22.74 t/ha),氟菌·霜霉威处理次之(21.29 t/ha),较CK分别增产29.52%和21.22%;各药剂处理下的细菌/真菌比表现为霜脲·锰锌>氟菌·霜霉威>噁霜·锰锌>喹啉铜>双炔酰菌胺>烯酰吗啉,以霜脲·锰锌处理最高,为13.85,极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P<0.01)。【结论】氟菌·霜霉威和噁霜·锰锌对辣椒疫病有较好的防效且增产作用明显,对土壤细菌生物量影响较小,可作为辣椒疫病的防治药剂加以利用。

关键词: 辣椒疫病 药剂 防效 产量 根际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萝卜DcSE基因的克隆、进化及根发育过程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皂苷物质是"参"中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鲨烯环氧酶(squalene epoxidase, SE)在催化皂苷物质合成中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黑田五寸’胡萝卜为材料,克隆出DcSE基因。结果表明,DcSE的基因片段长度为1 896 bp,可编码氨基酸长度为631 aa;其核苷酸序列与公布的胡萝卜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58%,存在8个位点差异;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公布的胡萝卜该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9.21%,存在5个位点差异,预测为亲水性蛋白。分子进化树分析表明,DcSE与伞形科的芹菜、欧芹进化距离较近,不同科植物能够很好地聚在各自分枝中;微生物、动物和植物之间的SE进化较远,处在不同分枝中。实时定量PCR表达分析显示,DcSE在胡萝卜肉质根发育过程中均有表达,表达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在60~100 d时稳定表达,且表达量最高。本研究克隆得到的胡萝卜DcSE基因或与人参等物种中SE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这为进一步探究胡萝卜肉质根中皂苷物质的合成途径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胡萝卜 DcSE 根发育 进化分析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芒果品种在望谟县的适应性评价

贵州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筛选适宜望谟地区生产的芒果品种,为该地区适栽优良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从物候期、生长特性、果实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比较金凤凰、金煌芒、台农1号3个芒果品种在望谟县的适应性。【结果】金凤凰、金煌芒的生长物候期较晚,有效避开了低温倒春寒的影响,果实成熟期在7月上旬至8月中下旬,能错过广西、云南、四川芒果产区上市时间,实现种植效益最大化;定植4年金煌芒的株高与茎粗生长量均大于金凤凰和台农1号;金煌芒果实纵径和果实单果重最大,分别为19.63cm和712.83g,金凤凰的果实横径最大为10.63cm;金煌芒的可食率最大为84.77%,总酸含量最高为3.76g/kg;台农1号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量、维生素C含量和纤维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9.24%、15.81%、27.32mg/100g和0.6%。【结论】金凤凰和金煌芒的综合评价结果为优,适宜在望谟县推广应用。

关键词: 芒果 金凤凰 金煌芒 台农1号 望谟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紫苏籽粒性状及对品质产量的影响分析

种子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紫苏籽粒表型性状与其分类、品质产量间的相关性,为紫苏资源开发及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对431份中国紫苏的籽粒形态特征(大小、千粒重、颜色、脊纹、硬度),品质(含油量及亚麻酸)及产量进行考察及分析。结果表明,供试6个指标变异系数从大到小分别为单株产量、千粒重、硬度、含油量、籽粒大小、α-亚麻酸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籽粒千粒重、大小、硬度与籽粒含油量品质相关性较高。产量与品质性状也表现为显著正相关。通过籽粒特征进行的聚类分析可以有效的对材料进行分类利用。籽粒特征聚类与种质分类有一定的联系,但是种质来源地点与籽粒特征聚类联系不大。主成分分析表明,千粒重、种子大小、含油量及单株产量指向相近。以上分析表明可以采用籽粒表型指标作为品质育种的初判指标,且在育种中可选择兼顾大粒、高油及高产的选育目标。

关键词: 紫苏 籽粒性状 品质 产量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yoG基因多态性与瑶山鸡体尺、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肌细胞生成素基因(MyoG)多态性与瑶山鸡体尺、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的关联性,从分子标记角度对瑶山鸡进行选育,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瑶山鸡,同时为家禽MyoG基因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50日龄出栏的健康瑶山鸡为研究对象,通过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对瑶山鸡MyoG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利用DNAStar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以确定MyoG基因SNP位点,通过RNAfold对瑶山鸡MyoG基因突变前后的mRNA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并以SPSS 18.0分析SNP位点与瑶山鸡体尺、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在瑶山鸡MyoG基因第3外显子上发现1个SNP位点(T17C位点),属于同义突变,存在3种基因型(CC型、CT型和TT型);T为优势等位基因,CT为优势基因型;有效等位基因数(Ne)接近2.00;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5,呈中度多态(0.250.05)。MyoG基因T17C位点突变致使其mRNA二级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导致其最小自由能由-452.60kcal/mol降至-465.24 kcal/mol。不同基因型瑶山鸡生长、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3种基因型瑶山鸡在体尺、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大部分呈现相同规律,其中胸宽与胸深在不同基因型瑶山鸡中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瑶山鸡MyoG基因T17C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属于同义突变,并未引起氨基酸及其蛋白结构和功能的明显变化,但其多态性对瑶山鸡体尺性状、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有一定影响,因此可作为瑶山鸡分子选育的候选遗传标记。

关键词: 瑶山鸡 肌细胞生成素基因(MyoG) 多态性 体尺性状 屠宰性能 肉质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魔芋茎腐病发病程度对其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明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在魔芋茎腐病不同发病程度下的差异以及有益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为魔芋茎腐病发病机制机理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魔芋茎腐病发病土壤样品中的总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DNA进行真菌ITS rDNA、细菌16S rRNA以及古菌16s rRNA测序分析,研究轻度发病、中度发病及重度发病下魔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以及有益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结果】魔芋不同发病程度下根际土壤pH和养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魔芋发病程度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具有一定的影响,根际土壤细菌和古细菌的丰富度表现为轻度>中度>重度,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表现为轻度<中度<重度;随发病程度加重根际有益微生物Gaiellales spp.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数量不断增加。重度发病区土壤中丛赤壳属(Nectria spp.)、芽孢杆菌属和短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 spp.)的数量分别是轻度发病区的32.57倍、1.22倍和1.31倍。【结论】魔芋茎腐病不同发病程度下,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性,土壤中丛赤壳属、芽孢杆菌属和短根瘤菌属的数量重度发病区为轻度发病区的1.22~32.57倍。

关键词: 根际土壤 发病程度 多样性 有益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