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长江下游产卵期凤鲚、刀鲚和湖鲚肌肉生化成分及能量密度

动物学杂志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产卵期凤鲚(Coilia mystus)、刀鲚(C.ectenes)和湖鲚(C.ectenes taihuensis)肌肉生化成分与能量密度,评价其营养价值并探讨生态习性差异对鱼类肌肉生化成分的影响。采集卵巢发育至Ⅴ期的样本各50尾,分别测定相关指标,实验均设置3个重复,结果取平均值。3个种群样本肌肉水分含量为74.62%~81.87%,粗蛋白占肌肉鲜重的比例为15.06%~18.08%,粗脂肪为1.65%~6.78%,粗灰分为0.98%~1.49%,能量密度为4.447~7.209kJ/g。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0.49~76.04,不饱和脂肪酸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62.50%~72.48%与6.54%~8.39%。肌肉中矿物元素含量最高的均为钾,最低的均为铜。结果表明,凤鲚、刀鲚和湖鲚均为理想蛋白源,不饱和脂肪酸及矿物元素含量丰富,同时还富含赖氨酸、支链氨基酸、EPA和DHA等生理必需因子。生化成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刀鲚粗脂肪含量和能量密度显著高于凤鲚和湖鲚,这种差异直接反映了洄游习性对鱼类肌肉生化成分的影响。

关键词: 长江下游 鲚属 产卵期 生化成分 能量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斑鳠烂鳃病病原菌的研究

水生生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池塘患烂鳃病的斑鳠(Mystus guttatus)亲鱼病灶中分离出一株毒力较强的致病菌-Mg2,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其主要特征为:菌体细长,无鞭毛和荚膜,革兰氏阴性,大小0.5×(6.5—11)μm,菌落黄色,边缘不整齐呈假树根状。氧化酶、过氧化氢酶阳性,分解酪素和明胶,硝酸盐还原阳性;不分解纤维素、几丁质、酪氨酸、七叶灵和淀粉,吲哚和葡萄糖产气阴性。对恩诺沙星、诺氟沙星、萘啶酸、红霉素、洁霉素敏感,菌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Mg2菌株与柱状黄杆菌聚类,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在97.5%以上,综合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两方面的分类鉴定结果,Mg2菌株应归类鉴定为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Columnare)。

关键词: 斑鳠 柱状黄杆菌 16S rRNA基因 系统进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碱处理条件与龙须菜琼胶强度的关系

食品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冷碱处理条件与龙须菜琼胶凝胶强度(gelstrength,GS)的关系,采用均匀设计法,研究了温度T、碱液浓度M和处理时间t三因素与龙须菜琼胶凝胶强度的定量关系。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拟合出回归模型:GS=27.72×T+19.69×M+2.75×t-488.62,P<0.0001。由回归模型可知,三因素对龙须菜凝胶强度的贡献大小为:T>M>t。在三因素的水平范围内,再经验证实验表明,实验测定值与回归预测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该回归模型对龙须菜凝胶强度具有较好的预测性,为龙须菜冷碱法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提高龙须菜琼胶加工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关键词: 龙须菜 琼胶 凝胶强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鱼卵和仔鱼的分布特征

生态学杂志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04年5月和8月共2个航次对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保护区及其邻近水域16个定点观测站进行的鱼卵和仔鱼调查资料,对该水域鱼卵仔鱼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的季节变化特征以及有关的环境影响因子作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鱼卵仔鱼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夏季种类组成变化大,种类数春季高于夏季;其中,以凤鲚(Coilia mystus)卵和仔鱼分布最多,其变动直接影响总量的变化;平面分布范围夏季较春季小,数量主要集中于崇明岛北部的北支水域和崇明东滩的东南部水域,崇明岛南部沿岸的北港水域相对较少;由于调查水域受长江径流的作用十分明显,因而数量分布和种类组成上随径流的变化表现出较明显的季节变动;南、北支水系的水文条件不同,海水由东向西楔入的程度不同,产生的环境状况影响了鱼卵仔鱼的平面分布格局。

关键词: 中华鲟保护区 鱼卵仔鱼 生态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编线工艺对渔用高强度聚乙烯编织线拉伸性能的影响

海洋渔业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7年3月~2008年12月在东海水产研究所开展了编线工艺对渔用高强度聚乙烯(HSPE)编织线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捻距范围(公称直径3.0 mm和3.9 mm编织线的试验捻距范围分别为11.1~29.2 mm、16.4~48.5 mm)内,若其它条件(包括线股结构、线芯用丝数量和线芯结构等)相同,则以不同捻距编织的相同公称直径渔用HSPE编织线的断裂强力及单线结强力均随捻距的增加而增加,而断裂伸长率及线密度则随捻距的增加而减小;多项式回归方程显示,断裂强力与捻距、单线结强力与捻距均显示较好的相关性(R2≥0.987 7)。在线芯用丝数量范围(公称直径3.0 mm和3.9 mm编织线的试验用线芯用丝数量范围分别为0~36、0~64)内,若其它条件(包括线股结构、捻距和线芯结构等)相同,则以不同线芯用丝数量编织的相同公称直径渔用HSPE编织线的断裂强力、单线结强力及线密度均随线芯用丝数量的增多而增加,而断裂伸长率则随线芯用丝数量的增加而减小;多项式回归方程显示,断裂强力与线芯用丝数量、单线结强力与线芯用丝数量均显示较好的相关性(R2≥0.969 5)。若其它条件(包括线股结构、捻距和线芯用丝数量等)相同,则将线芯结构由不加捻的平行丝束改为捻度为32 T/m的线股后,公称直径2.5 mm渔用HSPE编织线的断裂强力、单线结强力、断裂伸长率和线密度均有一定的增加。捻距、线芯用丝数量及线芯结构对渔用HSPE编织线拉伸性能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编线工艺 编织线 高强度聚乙烯 拉伸性能 渔用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溪红点鲑的特殊动力作用

动物学杂志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水温(14.5±0.5)℃条件下,测定了平均体重(26.5±2.0)g(n=260)溪红点鲑(Salvelinusfontinalus)饱食和空腹状态下的耗氧率及排氨率。实验组共测定了260尾个体,空腹状态下标准耗氧率和标准排氨率分别为(175.00±8.49)mg/kg.h及(2.91±0.40)mg/kg.h;饱食后耗氧率和排氨率变化趋势均呈现迅速上升,到达最大值后再缓慢下降,然后恢复到初始水平,最大值分别为(375.93±9.73)mg/kg.h和(16.01±0.37)mg/kg.h,最大值出现时间分别为饱食后(6.0±0.3)h和(7.0±0.5)h,饱食后耗氧率和排氨率发生改变的持续时间分别为(23.0±1.5)h及(23.0±2.0)h,耗氧总增量和排氨总增量分别为(2641±137)mg及(164±10)mg。结果显示,溪红点鲑饱食排氨率的变化过程与其饱食耗氧率的特殊动力作用(SDA)具有类似的特征,表明二者在能量代谢机制上相互关联,溪红点鲑的SDA总耗能的18.8%±1.2%由蛋白质分解代谢所提供。

关键词: 溪红点鲑 特殊动力作用 饱食 空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外灭活的异源和同源精子诱导的半滑舌鳎单倍体胚胎发育过程比较

水产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在雌核发育研究中紫外灭活的异源精子的细胞质等是否对"受精"卵的发育产生影响,本文对紫外灭活的异源和同源精子诱导的半滑舌鳎单倍体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胚盘形成期、二细胞期、多细胞期和囊胚期,异源和同源精子诱导的半滑舌鳎单倍体胚胎发育时序及形态无显著差异。之后,灭活的异源精子诱导的单倍体胚胎发育速度比同源精子诱导的单倍体胚胎要慢,至受精后18 h 48 min已慢1个发育时期,说明在发育前期,异源精子诱导的单倍体胚胎发育阻力更大。肌节期后,同源精子诱导的半滑舌鳎单倍体胚胎发育也严重受阻,与异源精子诱导的单倍体胚胎发育速度无显著差异;且单倍体胚胎陆续大量死亡,但异源精子诱导的单倍体胚胎死亡率明显要大于同源精子诱导的单倍体胚胎。异源和同源精子诱导的单倍体胚胎孵出的仔鱼均表现有单倍体综合症,外形基本一致。为确保紫外线处理将精子完全灭活,当紫外灭活的异源和同源精子诱导的半滑舌鳎单倍体胚胎发育至原肠后期时,各取30粒用倍性分析仪检测其倍性,结果显示全为单倍体。

关键词: 半滑舌鳎 异源精子 单倍体 胚胎发育 倍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Landsat TM6数据反演大亚湾海水表层温度

国土资源遥感 2009 CSCD

摘要:基于Landsat TM6数据,采用覃志豪单窗算法(MW)、Jiménez-Muoz单通道算法(SC)和Weng算法计算了大亚湾海域的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分析比较了3种算法反演的海温空间分布特征,并选取12个样本点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算法反演的海温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在3幅海温图像上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大亚湾核电站的热废水扩散特征;反演温度与实测温度的差值平均值分别为-2.21℃、0.19℃和-4.68℃,以SC算法误差最小。

关键词: 大亚湾 海表温度 陆地卫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鲤鱼三、四核苷酸重复微卫星座位的筛选及特征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磁珠富集法结合放射性同位素杂交法分离出鲤鱼(Cyprinus carpio)三、四核苷酸重复的微卫星阳性克隆1248个。对其中的384个克隆进行测序分析,共得到微卫星序列325个,其中完美型244个(75.08%),非完美型59个(18.15%),混合型22个(6.77%)。依据得到的微卫星序列,用Primer 3软件在线设计并合成引物145对,检测结果显示71.43%(80对/112对)的引物在野生个体间表现出多态性,等位基因数在3~12之间,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2109~0.8607之间,80%(40对/50对)的位点处于高度多态水平(PIC>0.5)。对群体的遗传结构评估结果显示,四核苷酸重复的微卫星标记在黑龙江鲤野生群体表现出的多态性水平(PIC=0.7740)高于三核苷酸重复(PIC=0.5161)和双核苷酸重复(PIC=0.49),适用于群体间遗传差异分析和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关键词: 鲤鱼 微卫星 富集文库 三核苷酸和四核苷酸重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产HDPE升降式深水网箱下沉关键技术的研究

渔业科学进展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大量的海上网箱沉浮试验和分析,阐述了国产HDPE升降式网箱在自然海洋环境状态中,受风、浪和流等客观因素的作用与影响,使其在下沉过程中各浮管舱间下沉速度不一致,导致升降式网箱最终不能完全沉入水下,形成外在成因;而浮管舱内进水水体的流动则是造成网箱重心偏移和整体倾斜的内在因素,控制网箱下沉倾角,清除排气管路进水阻塞是升降网箱下沉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HDPE 升降式 深水网箱 下沉 关键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