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樱花新品种‘喜马拉雅’
《园艺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喜马拉雅’是从尼泊尔地区的野生高盆樱桃实生苗中选育出的樱花新品种。花瓣浅粉红色,花瓣5枚,卵形,先端两裂;雄蕊与花瓣等长;花柱与雄蕊等长,无毛;花期11—12月;适宜上海地区栽培。


节水抗旱稻不育系沪旱7A及所配组合特征特性分析及育种展望
《中国稻米 》 2024
摘要:节水抗旱稻是同时具有水稻高产优质和旱稻节水抗旱特性的一种新的栽培稻类型.沪旱7A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与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武香B/内香B//沪旱1B为亲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三系不育系,具有育性稳定、抗旱性强、米质优良、配合力好等特点.以沪旱7A为亲本选配的节水抗旱稻组合旱优73、旱优3015等表现出很强的杂种优势,已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本文介绍了沪旱7A的特征特性,分析评价了其所配组合的生育期、抗性、产量等指标,提出了使用沪旱7A配组新组合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改良的方向,为沪旱7A作为节水抗旱稻核心亲本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适合机械化移栽结球甘蓝新品种‘沪甘2150’的选育
《上海农业学报 》 2024
摘要:‘沪甘2150’是由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CMS轮01-181为母本和结球甘蓝自交系ZS008-183为父本选配而成的宜机化结球甘蓝新品种,从定植到开始采收约为70 d。该品种生长势强,中抗黑腐病;叶球翠绿,蜡粉少,球形圆正,结球紧实。苗期株型直立性好,适合机械化移栽。叶球质量为1.03 kg,每667 m~2平均产量为4 004.06 kg,较对照品种‘绿宝石’增产12.08%。


酸性硫酸钙处理对采后鲜糯玉米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新型防腐杀菌保鲜剂酸性硫酸钙(acidic calcium sulfate,ACS)对鲜糯玉米的保鲜效果,本文研究了ACS稀释液(10-3 倍)浸泡处理对鲜糯玉米采后低温贮藏(4℃)期间营养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CS浸泡处理鲜糯玉米 10 min能有效地抑制糯玉米失重率的上升,显著减缓果皮硬度的增加(P<0.05),维持采后鲜糯玉米的水分、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并通过保持非酶抗氧化物质(总酚、类黄酮、花青素)含量和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提高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减少玉米籽粒H2O2 含量的积累.综上所述,ACS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鲜糯玉米的营养品质,并通过维持玉米籽粒抗氧化活性减缓果实衰老.该研究旨在为鲜糯玉米的采后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借鉴,为鲜糯玉米保鲜剂开发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鲜糯玉米 酸性硫酸钙 低温贮藏 营养品质 抗氧化活性


上海新村乡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研究与耕地质量评价
《上海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崇明区新村乡为调查区域,基于高密度采样数据,对研究区土壤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土壤养分进行了时空变异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新村乡土壤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9.1 g∕kg、 100.6 mg∕kg、14.0 mg∕kg和136.6 mg∕kg。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偏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30 g∕kg的土壤仅占2.8%,土壤有效磷含量在5—10 mg∕kg的缺磷土壤占23.3%,不同点位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化差异较大。为有效推进新村乡优质米绿色生产和土壤健康,建议推行绿肥轮作休耕、养分精准管理与根际土壤调控等技术,实现新村乡农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新村乡 土壤养分 耕地地力评价 时空变异 绿色生产


上海地区夏季耐热青菜品种筛选
《长江蔬菜 》 2024
摘要:为评价青菜品种的耐热性,并推荐适合上海地区夏季栽培的优质耐热青菜品种,以来自国内各地的15个青菜品种为试材,对2022年7~8月气温进行分析,及对品种的田间综合农艺性状、耐热性、抗病性、营养品质进行测定和评价,发现艳青、盈夏、华尔兹-美丽、新夏青7号、超华MT28这5个青菜品种在田间综合性状表现良好,营养品质、耐热性及抗病性均高于或接近对照.2022年7~8月表现出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为耐热品种的筛选和评价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推荐以上5个品种为适合上海地区夏季栽培的优质耐热品种,为上海地区夏季青菜种植提供借鉴.


香菇菌渣提取物对苦菊生菜穴盘苗生长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香菇菌渣提取物对生菜穴盘苗生长的影响,以苦菊生菜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香菇菌渣提取物溶液(0.2、2、20、200、2 000 mg∕L)进行叶喷处理,考察苦菊生菜幼苗的表观形态、株高、根鲜重与干重、地上部鲜重与干重、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以及营养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香菇菌渣提取物溶液浓度的增加,苦菊生菜幼苗的株高、光合作用参数和营养品质指标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20 mg∕L香菇菌渣提取物溶液处理的苦菊生菜幼苗各项指标值均最大,可显著提高苦菊生菜育苗质量。


纳米粉碎对3种食用菌风味特征及减盐增鲜效果的影响
《食品与机械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优化食用菌的加工工艺,评估其作为风味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潜力.方法:使用离子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样品的非挥发性滋味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通过等鲜浓度值来评估样品的鲜味;运用GC-MS、电子鼻和电子舌来检测样本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观察纳米粉碎前后的微观结构,并进行增鲜减盐试验.结果:纳米粉碎后,大球盖菇和双孢蘑菇的鲜味氨基酸、呈味核苷酸和有机酸含量显著增加,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而纳米粉碎对草菇的风味成分影响较小;电子舌结果表明,经纳米粉碎的样品在鲜味和咸味方面均有明显提升,加入0.5%纳米粉碎双孢蘑菇后能够增加0.28%的盐浓度,同时其鲜味值提高了 145%.结论:纳米粉碎技术能够提高食品的口感,在食品制造业中可以将纳米粉碎后的食用菌粉作为替代盐和风味增强剂的有效选择.
关键词: 大球盖菇 双孢蘑菇 草菇 纳米粉碎技术 风味 增鲜减盐


分枝多头霉驯化及成分研究
《菌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枝多头霉Polycephalomycesramosus是一种珍稀虫草,同属其他种类多具有药用或保健价值。本研究首次经纯人工驯化栽培出分枝多头霉孢梗束,对其开展物种鉴定、生物学特性、驯化栽培条件及成分研究。采用ITS序列鉴定分离菌丝体,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菌丝体生长最适碳源、氮源、温度和pH。以小麦、大米、小米和薏仁为栽培培养基驯化栽培,采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多糖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腺苷和虫草素含量。结果显示:所分离菌丝体为分枝多头霉;固体培养时最适温度为23℃,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0 g/L、蛋白胨15 g/L、琼脂20 g/L、磷酸二氢钾1 g/L、七水硫酸镁1 g/L、维生素B1 10 mg/L,pH 6.5;液体培养时最适温度为25℃,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30g/L、蛋白胨15g/L、磷酸二氢钾1g/L、七水硫酸镁1g/L、维生素B110 mg/L,pH6.5;以小麦为培养基时所产孢梗束产量最高,其生物学效率平均为9.824%;以大米为培养基时所产孢梗束多糖含量最高,为4.693%;以小米为培养基时所产孢梗束腺苷含量最高,为0.130%,但其虫草素含量最低,仅为0.018%。本研究通过生物学特性研究、人工驯化栽培条件筛选及人工栽培孢梗束成分检测,为分枝多头霉人工栽培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转基因检测标准的方法验证工作研究
《生物技术进展 》 2024
摘要:转基因检测标准为转基因食品的有效标识、科学监管、推广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方法验证工作是指实验室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验证上述转基因检测标准在实验室现有的人员、设备、场地环境等条件下是否可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方法验证工作直接影响到标准的实施和应用,但现有的转基因检测标准的验证方法,大部分只提供了方法验证的定义,缺乏具体的操作方案。从验证工作的仪器设备、试剂及标准物质、技术验证参数、环境要求等关键要素进行讨论,提出相应的验证工作建议,旨在为农业转基因实验室开展方法验证提供详细的技术指导,并为我国转基因标准体系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