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90~100日龄慢速型黄羽肉鸡常规能量和糠麸类饲料原料代谢能评定
《饲料工业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为慢速型黄羽肉鸡日粮配制提供数据参考并完善我国黄羽肉鸡饲料原料基础数据库,选用90日龄清远麻鸡168只,按体重随机均分成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试验预饲3 d,全收粪3 d。7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30%玉米日粮、30%大麦日粮、30%小麦日粮、30%高粱日粮、25%麦麸日粮、30%米糠日粮。采用全收粪和套算法测定总能(GE)代谢率、表观代谢能(AME)和氮校正代谢能(AMEn)。结果表明:玉米、大麦、小麦、高粱、麦麸和米糠的总能代谢率分别为83.0%、82.5%、83.3%、83.9%、39.5%、65.9%,AME分别为13.56、12.98、13.10、13.61、6.99、11.92 MJ/kg,AMEn分别为13.41、12.61、12.93、13.41、6.54、11.52 MJ/kg。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柑橘果皮褐斑病发生过程中代谢差异分析
《中国食品学报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甜橙果实为试材,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采后柑橘不同褐斑病感染程度果皮中的代谢物差异.通过样本相关性分析、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聚类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褐斑程度果皮中代谢物差异.结果表明:PE包装显著抑制柑橘果实褐斑指数,以无褐斑果皮样品为对照,共筛选出1191个差异离子,在CK-42 d vs CK-0 d样本中,共筛选出107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其中62个为上调,45个为下调,而在PE-42 d vs CK-0 d样本中共筛选出124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其中65个为上调,59个为下调.经KEGG通路分析,代谢物主要分布在10条代谢途径中,代谢物数量富集最多的前3条通路分别是全局和总览图、其它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氨基酸代谢.经HMDB通路分析,代谢差异物主要分布在11条代谢途径中,差异代谢物数量富集最多的前5条通路分别是苯丙烷和聚酮化合物、脂质和类脂质类、有机杂环化合物、有机酸及其衍生物、苯甲酸酯类.研究结果有助于完善柑橘果皮褐斑病形成机制,可为提高柑橘保鲜效果提供参考.


高温高压蒸汽处理对米糠理化和营养特性的影响
《现代食品科技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考察高温高压蒸汽对米糠理化特性和营养品质的影响,该研究评价了121℃高温高压蒸汽处理时间对米糠脂肪酶活性、物理特性(粘度、色度和微观结构)、营养组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及其组成)和植物化学成分(植酸、γ-谷维素、酚类物质及其活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处理1 min脂肪酶活性损失率达81.86%,进一步延长处理时间对脂肪酶活性损失率并无显著提高.随处理时间的延长,米糠的粘度由14.67 cP降低至7.00 cP,颜色则明显加深,结构上表现更加致密.高温高压蒸汽处理1 min后,米糠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71.89%,粗脂肪提取率提高5.94%;植酸、γ-谷维素和结合酚不受处理的影响,但米糠游离酚含量由0.51%下降至0.46%,其ORAC(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抗氧化活性由183.20降低至149.22μmol TE/g DW.上述结果表明,121℃高温高压蒸汽处理1 min为最佳米糠处理时间.研究结果为高温高压蒸汽在米糠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早稻秸秆还田和减钾对晚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环境科学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秸秆是华南双季稻区重要的有机肥资源,为探讨早稻秸秆还田条件下钾肥减量施用对晚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于广东省白云区和惠阳区开展大田试验,设置常规施肥(CK)、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处理(RS)和秸秆还田+钾肥减施20%(RS-K)这3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的晚稻生物量、钾含量和产量,及土壤速效钾、有机碳、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等土壤肥力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RS-K处理的水稻生物量和产量与CK处理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RS处理的水稻植株钾含量平均提高了 3.97%(白云)和6.91%(惠阳).RS-K处理的植株钾含量在水稻生长前期显著低于CK处理,但在水稻生长后期两者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RS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增幅达13.90%(白云)和21.67%(惠阳);RS-K处理的土壤速效钾也较CK处理提高了 3.56%(白云)和4.23%(惠阳).秸秆还田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但对土壤pH值、有机碳、微生物量碳、硝态氮、铵态氮和有效磷含量无显著影响.与CK相比,秸秆还田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的Chao1和Shannon指数;秸秆还田处理还显著提升了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硝化螺旋菌门的相对丰度,而降低了酸杆菌门、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是驱动土壤细菌结构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综上,早稻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和晚稻钾含量,在早稻秸秆还田条件下钾肥减施20%对晚稻钾营养水平和产量均没有产生明显负面影响,且能提高土壤有机碳和细菌多样性.因此,在华南双季稻区,早稻秸秆还田配合钾肥减施20%有利于化肥减施、粮食稳产和培肥地力,对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水稻 钾肥减施 产量 土壤肥力 土壤微生物


广东普通野生稻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评价及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通过抗性鉴定、分子标记和方差分析,评价与分析了广东普通野生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结果表明广东普通野生稻对广东省典型的致病菌株Ⅳ型小种表现为抗或高抗,对PXO99小种的抗性反应差异较大,表现出从中感到抗病.用已知功能标记做鉴定,结果显示:20个普通野生稻居群中,3个居群能够扩增出Xa21抗病基因条带;4个居群能够扩增出Xa4抗病基因条带;5个居群能够扩增出Xa7、Xa27抗病基因条带;Xa23、Xa10、Xa26抗病基因条带分别能够在11、12和16个居群中被扩增出;19个居群能检测出Xa1的抗病基因条带,所有居群均不含xa5、xa13抗病基因.抗谱分析发现,HY2、DB2和GZ2 3个居群中的5份野生稻资源可能含有新的抗性基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对于Ⅳ型小种,高州普通野生稻的抗性水平显著高于化州、雷州和台山普通野生稻;而化州、台山普通野生稻的抗性水平显著低于陆丰普通野生稻.对于PXO99小种,广东不同县市间的抗性水平未呈现出显著性差异.本研究为进一步发掘和利用广东普通野生稻的优异抗白叶枯病基因提供了材料基础和理论依据.


三种柑橘品种上捕食螨和柑橘全爪螨种群发生动态调查
《应用昆虫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明确不同柑橘品种柑橘园中捕食螨及柑橘全爪螨Panonchus citri(McGregor)的种群动态变化规律,阐明捕食螨的多样性及其对柑橘全爪螨的自然控制作用,为利用优势捕食螨防控柑橘全爪螨生物防治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年在香橼柠檬园中进行调查,2020年,分别在红美人和沙糖橘园中进行调查。从每年的4月份至12月份开展定期定点的田间调查和采样,采取5点取样的方法,在果园中采取振落法统计捕食螨和柑橘全爪螨数量;采集捕食螨标本,室内进行玻片鉴定捕食螨种类。【结果】3种不同柑橘品种的果园中,植绥螨的种类及其优势种类有显著的不同。香橼柠檬园中植绥螨有3个种,其中纽氏肩绥螨Scapulaseius newsami(Evans)为优势种;红美人果园中植绥螨有5个种,其中尼氏真绥螨Euseius nicholsi(Ehara et Lee)为优势种;沙糖橘园中植绥螨仅有2个种,其中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McGregor)为优势种。3种不同柑橘品种的果园中捕食螨总数随时间的变化均呈现显著的消长规律,香橼柠檬园中捕食螨数量变化呈现双峰趋势,高峰时间分别出现在5月13日和10月24日;红美人和沙糖橘园中,捕食螨的数量变化均呈现3个高峰,最高峰时间均是在5月9日。香橼柠檬园中捕食螨的种群变化除优势捕食螨纽氏肩绥螨外,冲绳肩绥螨Scapulaseius okinawanus(Ehara)和钝毛钝绥螨Amblyseius obtuserellus Wainstein&Begljarov的种群变化稳定。红美人果园中除优势种尼氏真绥螨外,作为次优势捕食螨的钝毛钝绥螨种群稳定。沙糖橘果园中仅有的两种捕食螨种群变化呈现反比关系。【结论】柑橘园捕食螨的种群结构与柑橘品种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柑橘花粉对于稳定田间捕食螨种群可能具有一定作用。不同化学防治措施下,优势捕食螨种群的变化可能是由于不同种类捕食螨对化学农药的耐受性不同引起的。在自然条件下,柑橘园中的捕食螨对柑橘全爪螨的控制作用明显。


复方中药发酵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抗氧化功能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复方中药发酵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抗氧化功能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48头体重为(8.290±0.140)kg、健康状况良好的28日龄三元(杜×长×大)杂交去势断奶仔猪,按照体重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3%复方中药发酵粉,其中复方中药发酵粉由山楂、陈皮、鸡内金、山药、茯苓等原料发酵而成,其主要活性物质包括有机酸、黄酮类物质、多糖类及三萜类物质等.试验为期28 d,试验结束前3 d采集饲粮样和粪样,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选取1头接近平均体重的断奶仔猪进行屠宰,采集血浆和肝脏,测定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浆和肝脏抗氧化指标、血浆免疫指标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复方中药发酵粉组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其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粗脂肪(EE)、粗灰分(Ash)和钙(Ca)的表观消化率均极显著或显著提高(P<0.01;P<0.05);血浆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P<0.01),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血浆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饲粮中添加3%复方中药发酵粉可提高断奶仔猪对粗脂肪、粗灰分和钙的表观消化率,提高断奶仔猪机体的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从而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提高其生长性能.
关键词: 复方中药发酵粉 断奶仔猪 养分表观消化率 抗氧化功能 免疫功能


果蔗根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山东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广东省果蔗区根腐病病情连年加重,造成大面积减产,已经成为制约果蔗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明确果蔗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发病特点,本试验于广州果蔗种植区采集根腐病发病样品,采用传统组织分离法对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共分离27株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发现6株与镰刀菌形态特征相似的菌株.使用SDS法提取DNA,采用ITS1和ITS4、EF1和EF2引物进行扩增,结果显示供试菌株与Fusarium commune(共享镰刀菌)处于同一分支,因此将该6株分离菌株鉴定为F.commune.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初步确定F.commune为广州果蔗根腐病的病原菌,其中gx4-46菌株接种果蔗根系后的发病率高达79.96%,显著高于其他菌株.对强致病性菌株gx4-46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分析,发现LA培养基为病原菌的最适培养基,24℃为该菌株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pH=7最适合病原菌的生长.本研究对引起果蔗根腐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分析了其生物学特征,为果蔗根腐病的防治及病原菌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果蔗根腐病 Fusarium commune(共享镰刀菌) 分离与鉴定 生物学特性


创新无限,大爱无疆——我所认识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杂交水稻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21年5月22日,是共和国历史上举国悲痛的一日。在这一天,举世闻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初次听到袁老师仙逝的消息,我感到特别震惊和难以置信!此时此刻,我是多么地希望这是个假消息!尽管此前我知悉他前不久在三亚曾摔了一跤,后回长沙治疗,但我一直坚信他能躲过这次劫难,一定能够逢凶化吉,能够康复,继续他的杂交水稻事业,引领水稻育种工作者向科学的高峰不断攀登!我最后一次见到袁老师是在2020年11月13日,当时他神采奕奕地参加了第十一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的颁奖仪式,我有幸是这一届科技奖的获奖者,他老人家亲自把证书颁发给我,此情此景,仿佛就在昨天!他的教诲仍历历在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