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坛紫菜产地溯源研究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 2021
摘要:基于不同产地坛紫菜营养和活性成分含量的差异,以福建和浙江两省坛紫菜为研究对象,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系统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贝叶斯判别分析(BD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方法开展坛紫菜产地溯源。由于福建和浙江两省部分坛紫菜养殖海域接近,坛紫菜中各组分在光谱中的综合特征相似,HCA聚类不理想,PCA溯源正确率约为72.73%, BDA溯源正确率为75.26%,均需要进一步改善,而PLS-DA最优模型可以将两省坛紫菜完全正确溯源。将上述4种模型用于未知产地坛紫菜的溯源,除HCA预测结果不同外,其余模型预测结果一致,说明PCA、 BDA和PLS-DA这3种模型的预测能力优良,也证实PLS-DA模型具有很好的稳健性,可用于坛紫菜产地溯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红色名录的大型真菌保护现状及中国的对策
《食用菌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全球大型真菌多样性十分丰富,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大型真菌多样性正受到过度采挖、栖息地遭破坏、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威胁。全球至少有36个国家开展了国家水平的大型真菌灭绝风险评估,并发布了官方红色名录。一些国家和组织机构基于红色名录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大型真菌的保护与管理措施。笔者梳理了国际上大型真菌灭绝风险评估的状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政策与行动计划、就地保护与管理方面的经验,并提出了我国大型真菌保护与管理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0种常用香料对铜绿微囊藻的生态毒性效应
《中国环境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香料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以常用的50种典型香料为供试目标物,测定不同暴露浓度下对藻生长的影响,并选择了对藻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的4种香料2-甲氧基萘、麝香草酚、月桂烯和吲哚测定不同暴露浓度下对藻的叶绿素a、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甲氧基萘、麝香草酚、月桂烯和吲哚在高浓度暴露下能显著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生物量增长抑制率的半效应浓度EyC50值分别为1.81,1.26,0.55,1.40mg/L,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在1mg/L的处理浓度下,2-甲氧基萘和麝香草酚显著抑制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P<0.0001);2-甲氧基萘暴露导致SOD活性显著降低(P<0.0001),其他两种抗氧化酶则无显著影响(P>0.05);麝香草酚显著抑制了POD活性(P<0.0001),月桂烯也可降低SOD活性(P<0.01);经吲哚处理的铜绿微囊藻,POD和CAT的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1).研究表明,这4种香料通过抑制藻细胞抗氧化酶活性,过量累积MDA,破坏叶绿素含量和功能,进而导致藻类生长异常.2-甲氧基萘、麝香草酚和吲哚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月桂烯为烯烃类化合物,不同结构的香料对不同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也不一样.2-甲氧基萘为合成香料,麝香草酚、月桂烯和吲哚均从自然界中发现,但目前后三种香料大多通过人工合成制备.研究结果丰富了香料的生态毒理效应基础数据,为其生态风险评估提供了依据.由于具有独特的芳香气味,芳香族化合物成为了香料中的一大类,且被广泛应用.但是芳香环性质稳定、难降解,因此我们需要更多关注芳香类香料的生态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基质对南高丛蓝莓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个南高丛蓝莓品种‘比洛克西’和‘戴安娜’为试材,分析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基质对蓝莓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吲哚丁酸(IBA,22000020mg∕L)和萘乙酸(NAA,22000020mg∕L)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蓝莓插穗的生根能力,其中IBA处理的2个品种的生根率显著高于对照,NAA处理的2个品种的生根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IBA处理的‘比洛克西’和‘戴安娜’的生根指数(分别为6.48和4.81)显著高于NAA处理,表明IBA的促进作用显著好于NAA。‘比洛克西’在草炭体积∶蛭石体积=3∶1的混合基质中的生根率最高,在草炭中的平均生根条数和生根指数较高;‘戴安娜’在草炭、蛭石和混合基质中的生根率和生根指数无明显差异,表明扦插基质对蓝莓插穗生根能力的影响因品种而异,不同蓝莓品种应选择适合的基质进行扦插,以获得最佳的扦插生根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网络外卖食品安全消费者举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上海市1018份消费者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
《食品工业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网络外卖食品消费者举报行为对于构建网络外卖食品安全监管公众参与的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市为例,基于1 018份消费者调查问卷数据,实证分析网络外卖食品消费者举报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 54.42%消费者在遇到网络食品店和餐饮店质量安全问题时会举报, 45.58%消费者在遇到网络食品店和餐饮店质量安全问题时不会举报;信用评价制度必要性、平台信用关注程度、渠道便捷程度、信用评价体系保障信任、质量安全信息关注程度、性别6个因素显著影响消费者的举报行为,并提出相应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针菇子实体多糖FVPB1对小鼠B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食用菌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检测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子实体多糖FVPB1对小鼠B细胞的体外增殖、激活、分泌免疫球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0(IL-10),以及调节IL-10相关信号通路的作用,评价FVPB1的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FVPB1可激活B细胞并促使其增殖、分泌免疫球蛋白IgG、IgM和产生IL-10,且可通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c-Jun氨基末端激酶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相关信号通路激活B细胞释放IL-1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的中国化-兼论上海市郊农民百年奋斗历程与新征程
《中国农村经济 》 2021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问题和切入点。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农民奋斗的百年历程,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在实践中发现中国农民隐藏着极大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革命性,如何按照马克思主义指引的方向组织和引导农民寻找符合国情的、解放自己和创造美满生活的道路,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实现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证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党领导下的以工农同盟为基础、以农民为主力军的农民革命。中国农业合作化是党领导下由农民选择集体所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模式,农民是中国农业合作社化的探索者和实践者。中国农业与工业同行发展,走的是从"以农促工"到"以工促农"、再到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的道路,中国农民既是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让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的理论在中国农村大地落地、开花、结果,使之具有中国特色和乡土味,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最宝贵的经验和传统,在现代农业与农村建设的新征程中必须继承与发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广适甜玉米新品种'申科甜2号'的选育及营养成分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测定优质广适甜玉米新品种'申科甜2号'的产量及营养成分,为更好地推广该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申科甜2号'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以SHL01为母本,SHL03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甜玉米杂交新品种.于2018年和2019年参加申科玉(东南区)鲜食玉米品种联合体试验,结果表明:2018年'申科甜2号'平均鲜穗产量为13316.7 kg/hm2,2019年平均鲜穗产量为14338.5 kg/hm2;该品种生育期约80.8 d.品尝品质综合评分为89.0,皮渣率9.8%,水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为23.1% 和11.2%,δ-VE、γ-VE、α-VE含量分别为0.1543μg/g、0.8403μg/g、0.3521μg/g,VE总含量为1.3467μg/g,紫黄质、辣椒红色素、叶黄素、玉米黄质、隐黄素、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0.0532μg/g、0.1382μg/g、8.0358μg/g、9.9777μg/g、0.5712μg/g、0.2164μg/g、0.6453μg/g,该品种适合在我国东南地区栽培种植.
关键词: 优质;广适;甜玉米;’申科甜2号’;选育;营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