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废电池浸出液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评价

上海环境科学 2007 CSCD

摘要:为了解废电池浸出液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采用半静态生物效应实验,研究了废电池浸出液对鱼类、虾类以及贝类等海洋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废电池浸出液中CU为指标,黑鲷的24、48、72、96H LC50分别为35.548、29.742、29.185、29.185μG/L;脊尾白虾的24、48、72、96H LC50分别为79.070、33.399、30.205、27.41 8μG/L;缢蛏的24、48、72、96HLC50分别为367.347、173.378、63.970、37.916μG/L.以废电池浸出液中ZN为指标,黑鲷的24、48、72、96H LC50分别为105.668、88.441、86.780、86.780μG/L;脊尾白虾的24、48、72、96H LC50分别为234.633、99.287、89.762、81.458μG/L;缢蛏的24、48、72、96H LC50分别为1 097.3581、515.632、189.918、112.653μG/L.废电池浸出液对这3个类群的影响程度基本上是鱼类>虾类>贝类.

关键词: 废电池浸出液 重金属 海洋生物 影响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个罗非鱼杂交组合亲本群体与杂种F_1的AFLP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7 CSCD

摘要:罗非鱼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全世界推广的水产养殖对象,在我国的养殖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但目前罗非鱼养殖普遍存在种质退化和混杂问题,使其苗种在生长速

关键词: 奥利亚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 杂交子一代 AFL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洲黑石斑鱼的品种优势和养殖前景

海洋水产研究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美洲黑石斑鱼属于鮨科Serranidae,石斑鱼亚科Serraninae,俗名有翡翠斑、珍珠斑等美称,是美国近年成功开发的一个新养殖鱼种。它的养殖和市场潜力巨大,活鱼和加工产品极受美国和加拿大消费者的欢迎。我国从2003年引进,试养效果良好;2006年大规模生产苗种达100余万尾,为在我国推广养殖奠定了基础。本文重点介绍了该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养殖潜力、商业价值和在我国推广养殖的可行性,认为该品种很适合我国东部和东南沿海温带和亚热带水域开展深水网箱、工厂、池塘等模式的养殖,预测产品不仅可以内销而且有望远销欧美各国。

关键词: 美洲黑石斑鱼(Centropristis striata L.) 品种 优势 养殖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液熏技术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食品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烟熏食品深受人们的欢迎,但因其存在不利健康的因素而受到影响。液熏技术以其产品质量稳定,不含苯并芘,并易于实现工业化连续生产正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液熏技术在水产品中的应用并对未来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液熏技术 水产品加工 苯并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碳水化合物、脂肪对翘嘴红鲌PEPCK基因表达的影响

水产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使用实时定量RT-PCR测定了摄食无糖(脂肪9.13%,蛋白63.38%)、高糖(糖23.93%,脂肪9.94%,蛋白40.53%)、低脂(中糖)(脂肪9.92%,糖14.45%,蛋白50.14%)、高脂(脂肪19.93%,糖14.98%,蛋白40.88%)饲料的翘嘴红鲌在摄食后0、3、6、12、24hPEPCK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饲料中糖含量一致的情况下,高脂组和低脂组翘嘴红鲌PEPCK的表达差异不显著;脂肪水平一致时,高糖(23.93%)和中糖(14.45%)饲料组翘嘴红鲌PEPCK的表达,除了在0、3h时高糖组显著高外,6、12、24h没显著差异,但12、24h高糖组PEPCK相对较低,分别是中糖组的75%和65%;无糖组PEPCK的表达量除了在12h和其他各组一致(均较低)外,在其他时间均明显高,特别是摄食后24h其表达量为其他组同期的2.5~4.7倍。由此可见,当饲料中至少含14.45%糖但又低于23.93%时,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对PEPCK的表达没显著影响,而无糖饲料PEPCK的表达明显较高,和无糖饲料会引起较强的糖异生作用一致。

关键词: 翘嘴红鲌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碳水化合物 脂肪 实时定量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白鲑线粒体细胞色素b和16S rRNA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黑龙江水域的乌苏里白鲑(Coregonus ussuriensis)和由俄罗斯引种的贝加尔凹目白鲑(C.autumnalis migrato-rius)和高白鲑(C.peled)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和16S rRNA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和序列测定,分析比较了3种白鲑间的序列差异。在402 bp的Cytb基因片段中,3个乌苏里白鲑个体中出现了2种单倍型,种内个体间有2个碱基的差异,而贝加尔凹目白鲑和高白鲑的个体各出现1种单倍型;在577 bp的16S rRNA基因片段中,3个乌苏里白鲑个体出现了2种单倍型,种内个体间存在1个碱基的差异,而贝加尔凹目白鲑和高白鲑2个种的序列完全相同。研究结果表明,Cytb基因适用于白鲑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基于Cytb基因片段序列,利用Kimura-2模型构建的NJ树表明:乌苏里白鲑与贝加尔凹目白鲑亲缘关系较近;乌苏里白鲑与贝加尔凹目白鲑和高白鲑的分歧时间分别约为62.5万年和152万年,在更新世。[中国水产科学,2007,14(1):8-14]

关键词: 乌苏里白鲑 贝加尔凹目白鲑 高白鲑 细胞色素b 16S rRN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浓度阿特拉津对鲫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鲫鱼分别暴露于浓度为0、0.1、0.5、1.0、5.0和10.0mg·L-1的阿特拉津溶液中,在染毒后的第3、6、10、14、19和24d对1.0和10.0mg·L-1两个浓度组的鲫鱼进行取样;在实验结束时(24d)对所有浓度组进行取样,分别测定其肝脏、肾脏和肌肉中SOD活性,研究在不同作用时间和不同暴露浓度下,阿特拉津对鲫鱼肝脏、肾脏和肌肉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特拉津能使鲫鱼肝脏、肾脏和肌肉SOD活性产生显著变化。在染毒后的第24d,各浓度组肝脏SOD活性均受到抑制,肾脏SOD活性均受到诱导,肌肉SOD活性在低浓度下受抑制,高浓度下被诱导;且在本实验所设浓度范围内,阿特拉津与肝脏SOD活性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与肾脏SOD活性在1.0~10.0mg·L-1范围内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在14~24d内,阿特拉津与肌肉SOD活性之间存在时间-效应关系,与肝脏和肾脏SOD活性之间在任何时间范围内都不存在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但在整个实验期内,1.0和10.0mg·L-1两个暴露浓度对同一器官SOD活性的影响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 阿特拉津 鲫鱼 超氧化物歧化酶 亚急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扇贝多肽抑制紫外线A波诱导的HaCaT细胞凋亡依赖p38 MAPK通路和caspase-3

中国药学杂志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从p38促细胞分裂剂激活性蛋白激酶(p38MAPK)通路和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的角度,研究扇贝多肽(poly-peptidefromChlamysfarreri,PCF)抑制紫外线A波(UVA)引起的HaCaT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6组:对照组、UVA模型组、UVA+5.68mmol.L-1维生素C阳性对照组、UVA+5.69mmol.L-1PCF组、UVA+2.84mmol.L-1PCF组、UVA+1.42mmol.L-1PCF组。以正交实验设计确立UVA诱导HaCaT细胞凋亡模型;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PCF、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及caspase-3特异性抑制剂(Ac-DEVD-CHO)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38MAPK及磷酸化p38MAPK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caspase-3的活性。结果PCF能明显抑制UVA引起的HaCaT细胞凋亡;SB203580和Ac-DEVD-CHO对UVA诱导的HaCaT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1.425.69mmol.L-1内的PCF可剂量依赖性抑制UVA引起的p38MAPK磷酸化及caspase-3的活化。结论PCF可抑制UVA诱导的HaCaT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抑制p38MAPK通路和caspase-3活性有关。

关键词: 扇贝多肽 紫外线A波 促细胞分裂剂激活性蛋白激酶 半胱天冬酶-3 凋亡 HaCaT细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3年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外海小黄鱼产卵群体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水温、盐度的关系

中国水产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2003年4月7~16日、6月16~24日2次东海和黄海渔业资源监测调查中,对小黄鱼(PSDUDOSCIAENA POLYACTIS BLEEKER)产卵群体的分布、性腺成熟度组成、分布环境特征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此次调查数据及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查水域范围内存在两个较明显的小黄鱼产卵场,主要位于黄海南部的近海及济洲岛的西南部,适宜水温为10~12 ℃,适宜盐度为32~33;另据推测黄海南部的禁渔区内至少还存在一个小黄鱼的产卵场;小黄鱼在产卵前呈自然分布,产卵时就近进入其中一个产卵场,产卵后开始游向南方进行索饵洄游;据推测,调查范围内的小黄鱼产卵时间大概是从3月份的中下旬开始,然后可能一直延续到5月底和6月初结束.

关键词: 小黄鱼 产卵群体 分布特征 水温 盐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鳗弧菌感染牙鲆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的初步建立

海洋水产研究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鳗弧菌腹腔注射牙鲆进行人工感染实验,对感染牙鲆进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并观察描述患病牙鲆的外观症状及有关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为定量手段研究达氟沙星在健康和感染牙鲆体内的药动学特征。结果表明,(1)每公斤体重腹腔注射鳗弧菌2.0×107~3.0×107cells可复制出疾病模型;(2)与健康鱼相比,患病鱼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数、Cl-、Na+等显著下降,而白细胞数、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肌苷(Cr)、K+极显著增加,说明经鳗弧菌感染后,牙鲆在药物吸收、代谢等方面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损害;(3)患病鱼的肝、肾、脾等组织细胞均发生实质性病变,而对照组外观正常,组织器官未见病理变化;(4)达氟沙星在感染牙鲆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消除均减慢,生物利用度降低。鳗弧菌感染必将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血浆蛋白结合率,改变药物及其代谢物从体内消除的速度和程度,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该模型复制的方法可靠且具有可重复性,它对探讨药物在患病鱼体内的动力学规律,揭示疾病对药动学的影响机理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等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牙鲆 药物动力学 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