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黄桃中4种农药残留动态与风险评估
《浙江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4种未登记农药(腐霉利、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和多效唑)在黄桃上的安全性和消解特性,在施药后套袋和施药后不套袋2种处理方法下,开展了这4种农药在黄桃中的消解动态与膳食风险评估研究。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分析方法同时测定黄桃中4种未登记农药残留量。结果表明,在0.05~5.0 mg·kg-1(腐霉利、氯虫苯甲酰胺和多效唑)和0.001~0.05 mg·kg-1(甲维盐)添加水平下,4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75.6%~111.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5.2%。4种农药在黄桃中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根据农药残留和风险评估结果,在推荐剂量下甲维盐和多效唑建议在黄桃上设置14 d的安全间隔期(PHI),氯虫苯甲酰胺建议设置3 d的PHI;腐霉利因降解比较缓慢,不建议在黄桃生产上使用。


振动胁迫对蓝莓花色苷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蓝莓果实富含花色苷等生物活性物质,营养价值高.但物流振动损伤会加速蓝莓花色苷等营养物质损耗,降低营养品质.文章以蓝美人品种蓝莓为实验材料,通过模拟物流振动,研究了振动胁迫对蓝莓花色苷组分、代谢相关酶活性以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蓝莓果实中含有10 种花色苷单体,其中锦葵素-3-阿拉伯糖苷含量最高.在蓝莓贮藏前期,振动胁迫可加速花色苷积累,显著提高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类黄酮糖苷转移酶(UFGT)活性,诱导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VcPAL1、VcDFR2、VcCHI1、VcUFGT等表达.而贮藏后期,振动胁迫组的PAL、查尔酮异构酶(CHI)、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UFGT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振动胁迫还可延缓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花色苷-β-糖苷酶等花色苷降解相关酶活性的下降,抑制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促进VcPOD1、VcPOD2、VcPOD3 和VcPPO1 等花色苷降解相关基因表达.综上,振动胁迫通过提高花色苷合成酶活性以及相关酶基因的表达,加速蓝莓贮藏前期花色苷的积累;而贮藏后期,振动胁迫则通过延缓花色苷降解酶活性下降以及相关酶基因表达,促进花色苷的降解.研究结果为调控蓝莓花色苷代谢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药添加剂对热应激生长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肠道微生态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中药添加剂对热应激生长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肠道微生态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8只健康、体重相近的2月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2组,每组24只(公母各占1/2),单笼饲养。在夏季热应激状态下,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中药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中药添加剂。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对照组和中药组之间末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中药组的成活率较对照组有所增加(83.3%vs.70.8%,P>0.05)。2)中药组的半净膛重和半净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中药组的盲肠内容物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盲肠内容物乙酸和丙酸含量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P=0.092)。4)对照组和中药组之间盲肠内容物细菌总数和alpha多样性差异不显著(P>0.05)。中药组的盲肠内容物栖粪杆菌属、普氏栖粪杆菌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盲肠内容物阿克曼菌属和大肠杆菌相对丰度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P=0.080、P=0.088)。5)中药组的粪便球虫圆小囊数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P=0.082)。6)对照组和中药组之间血清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中药添加剂可调控热应激生长兔肠道微生态,提高屠宰性能和肠道健康。


黄瓜新品种‘浙秀3号’
《园艺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果黄瓜新品种‘浙秀3号’是以自交系A15-1-1-1-2-1-1为母本,A3-8-1-1-2-1-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强雌性。果形长圆筒形,瓜色深绿,有光泽,无刺肉厚,肉质脆嫩,口感佳。瓜长约16.0 cm,横径约2.9 cm,平均单果质量85.9 g,一般产量84.25 t·hm~(-2)。植株坐果能力强,高抗白粉病、抗霜霉病,耐低温弱光。适宜江浙地区温室和塑料大棚设施栽培。


昆虫病原线虫对红火蚁的致病力及田间防控效果
《环境昆虫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一种国际重大外来入侵生物,严重危害农林生产、生命健康、公共安全和生态环境。本研究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小卷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ll品系、长尾斯氏线虫S.longicaudum X-7品系和芫菁夜蛾斯氏线虫S.feltiae SN品系对红火蚁的致病力,并筛选出高致病力品系及其对红火蚁的田间防控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昆虫病原线虫对红火蚁不同虫态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3种线虫对红火蚁幼虫具有较高的致病力,处理3 d后,幼虫的累计校正致死率均为100%。3种线虫对工蚁的致病力均较弱,处理10 d后的校正死亡率均小于30%。与芫菁夜蛾斯氏线虫SN品系相比,长尾斯氏线虫X-7品系和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对蛹和生殖蚁具有较强的致病能力,10 d后累计校正死亡率均达到90%以上。田间试验表明,施用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对红火蚁工蚁的防控效果最高可达63.7%,且不会增加红火蚁的迁巢风险。综上所述,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和长尾斯氏线虫X-7品系为红火蚁的高致病品系,田间施用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对红火蚁工蚁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可推荐用于红火蚁的生物防治。


蒸制对甘薯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理化性质及消化特性的影响
《中国食品学报 》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考察蒸制前、后甘薯中可溶性膳食纤维(SDF)提取、组成及性质的差异.方法:为获得高品质甘薯SDF,以提高提取得率和SDF总多糖含量为 目标,采用响应面分析和满意度函数方法优化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个参数,建立甘薯SDF提取工艺.从蒸制前、后的甘薯中提取得到生鲜甘薯膳食纤维(SDF-F)和蒸制甘薯膳食纤维(SDF-S),对比两者提取得率、多糖组成、膳食纤维含量以及持水力和持油力等理化性质差异,并做体外模拟消化试验.结果:优化的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6、提取温度40 ℃、提取时间4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SDF-S的提取得率[(6.13±0.25)%vs(2.89± 0.18)%]、中性多糖含量[(59.31±0.73)%vs(46.83±0.63)%]、酸性多糖含量[(25.36±0.48)%vs(9.60±0.14)%]、膳食纤维含量[(54.71±6.70)%vs(35.69±3.25)%]、持水力[(4.60±0.31)g/g vs(3.27±0.21)g/g)]和持油力[(3.30±0.40)g/g vs(1.82±0.28)g/g)]显著高于SDF-F(P<0.05),而SDF-F的抗消化性优于SDF-S.结论:蒸制处理虽提高了甘薯SDF的可及性,但导致SDF的抗消化性减弱.
关键词: 甘薯 蒸制 可溶性膳食纤维 中性多糖 酸性多糖 模拟消化


燕麦β-葡聚糖益生元组合配方对肠道健康的改善作用
《营养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探究以燕麦β-葡聚糖为基础的不同益生元组合配方对肠道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人体粪便体外发酵方法,对两个以燕麦β-葡聚糖为基础的益生元组合配方进行24 h和48 h发酵,通过qPCR和16S rDNA的方法探究配方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之后采用双中心平行双盲随机对照人群试验,选取192名排便困难的18~65岁的健康成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干预28 d,试验期间收集受试者的粪便,并记录受试者排便情况。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t检验和协方差分析探讨益生元组合配方对肠道菌群、排便状况和肠道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 体外试验和人群试验显示,相比于对照组,以燕麦β-葡聚糖为基础的益生元组合配方可以促进肠道有益菌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黏蛋白艾克曼氏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霍尔德曼氏菌属(Holdemania)和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的增殖(P<0.05)。经人群试验验证,相比于普通膳食纤维,燕麦β-葡聚糖为基础的两个益生元组合能改善排便,以及腹胀、消化不良等肠道健康问题(P<0.05)。结论 以燕麦β-葡聚糖为基础的益生元组合配方,可促进肠道有益菌增殖,改善肠道健康。[营养学报,2024,46(3):228-234]
关键词: 燕麦β-葡聚糖 益生元 体外发酵 人群试验 肠道菌群 排便


生菜种子物理接触参数测定与离散元仿真标定
《浙江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当前工厂化生菜生产播种环节自动化程度较低,设计适用生菜种子播种的自动播种机需要进行仿真模拟。为提高生菜种子在颗粒仿真软件EDEM中运动的准确性,对生菜种子的物理参数和接触参数进行试验测定。以测定的种堆休止角为验证标准,对显著影响参数标定优化。通过物理试验的方法测定生菜种子的基本物理特性和接触参数的范围区间,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在多因子中快速筛选出对响应变量(种堆休止角)有显著性影响的参数。设计最陡爬坡试验缩小3个显著性参数取值范围,确定低、中、高三个水平。利用Box-Behnken试验得到二阶回归方程,以测定的种堆休止角为标准进行求解,获得生菜种子EDEM离散元仿真参数的最佳组合。最终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验证了参数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标定的最优参数可用于生菜种子在存种盘中振动过程离散元仿真,也可以为育苗精量播种机流固耦合的颗粒参数设定提供参考。


金松酸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金松酸(sciadonic acid,SA)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肥胖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8只C57BL/6 雄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C)、阳性对照组(S)、模型组(M)、金松酸低剂量组(LSA)、金松酸中剂量组(MSA)和金松酸高剂量组(HSA).造模和给药同时进行,持续 16周,低、高剂量组每日固定时间灌胃不同剂量的金松酸溶液.实验结束后从血脂代谢、肝脏脂肪代谢、肝脏氧化应激、肝脏脂质合成和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等几个方面探讨金松酸调节肥胖小鼠脂质代谢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高剂量金松酸干预肥胖小鼠能显著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0.05),抑制体重增长,减少附睾脂肪积累,对肝组织损伤具有改善作用.此外,金松酸能明显提高小鼠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P<0.05),并显著降低氧化终产物MDA的生成(P<0.05),缓解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并通过调节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脂质合成,改善脂质代谢.综上,金松酸可通过抑制脂肪积累,缓解氧化应激,调控脂质合成和代谢改善肥胖小鼠脂质代谢紊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