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698条记录
节水抗旱稻的培育与应用

生命科学 2018 CSCD

摘要:节水抗旱稻是指结合了水稻的高产优质和旱稻的节水抗旱特性的新的栽培稻品种类型.不同的遗传资源在不同的抗旱性上表现优势,培育节水抗旱稻要充分注意整合避旱性、耐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长期的育种实践和组学研究表明,水旱稻配组结合大田强胁迫鉴定和选择是培育节水抗旱稻的有效途径.目前,旱优73、沪旱61等不同类型的节水抗旱稻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展示了广阔的前景,既可在中低产田中实现旱种旱管、增产稳产,又可在高产田节水栽培、少施化肥农药,大幅度减少面源污染.

关键词: 节水抗旱稻 抗旱性 避旱性 耐旱性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鲜食葡萄品种的高温逆境应答反应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18 CSCD

摘要:以7个鲜食葡萄品种的一年生植株为试材,在人工气候室中进行不同温度处理,探讨不同葡萄品种的高温逆境应答反应。结果表明:在45℃极端高温处理下‘夏黑’和‘申华’植株形态表现良好;‘巨峰’和‘巨玫瑰’次之;‘申丰’‘沪培1号’和‘醉金香’的热害表型明显。葡萄叶片的SOD活性、MDA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HSP21蛋白水平等均受到高温影响,45℃处理其变化幅度较35℃处理更为明显;此外,45℃处理‘申丰’‘沪培1号’和‘醉金香’各项指标的变化幅度较其他品种大,说明这3个品种对高温逆境较为敏感;‘申华’和‘夏黑’‘巨玫瑰’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均在45℃处理3 h时有显著变化,并于6 h时(‘巨玫瑰’)和150 h时(‘申华’和‘夏黑’)恢复至原初水平,这可能是由于高温激发植株耐热潜能,增强了其对逆境的适应能力。综上,‘申华’和‘夏黑’为高温耐受型葡萄品种,‘沪培1号’‘申丰’和‘醉金香’为高温敏感型葡萄品种。

关键词: 高温逆境 光系统Ⅱ 葡萄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药用真菌天然组分的抗肿瘤研究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其预防、诊治、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生物医学界关注的焦点.食药用真菌在东方有着独特的经济和医药价值,其天然组分的活性研究更是深得广大研究者们的青睐,尤其是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传统的化疗药物,普遍存在着毒副作用大、易耐药、复发率高等缺点,因此,从食药用真菌中提取高效、低毒、经济的天然活性抗肿瘤成分,探索其诱导细胞凋亡及细胞自噬的机制,用以研发新药将是生物医学工作者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食药用真菌 抗肿瘤 细胞凋亡 细胞自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Spd对低温胁迫下甜瓜幼苗光合与抗氧化特性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外源亚精胺(Spd)诱导甜瓜耐低温胁迫的生理与分子机制,该研究以甜瓜耐低温品种‘世纪蜜’和低温敏感品种‘GL-1’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箱内采用基质栽培法,对其叶面喷施外源Spd,对低温胁迫及恢复后甜瓜幼苗生长、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利用定量PCR技术分析4种抗氧化酶基因在低温胁迫条件下的表达特性,分析外源Spd缓解低温胁迫的效应。结果表明:(1)低温胁迫显著抑制甜瓜幼苗的生长及其光合作用,降低幼苗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且对品种‘GL-1’影响大于‘世纪蜜’。(2)外源Spd处理可以有效促进甜瓜幼苗的生长,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气孔限制值(Ls)、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及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系统Ⅱ光能捕获效率(Fv′/Fm′)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降低胞间CO2浓度(Ci)和初始荧光(Fo)。(3)外源Spd可诱导低温胁迫下甜瓜抗氧化酶活性和基因表达量发生改变,并提高了低温胁迫下甜瓜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酶(APX)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这些抗氧化酶活性,有效缓解低温胁迫造成的氧化胁迫伤害。(4)与对照相比,外源Spd对低温胁迫下品种‘GL-1’各指标降低或升高的幅度大于品种‘世纪蜜’。研究发现,Spd有利于甜瓜幼苗在低温胁迫下光合作用的维持,提高光合电子传递效率、光能的捕获与转换,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促进甜瓜幼苗的生长,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对甜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且Spd对低温敏感品种‘GL-1’缓解效果优于耐低温品种‘世纪蜜’。

关键词: 外源亚精胺 甜瓜 低温胁迫 光合作用 抗氧化酶活性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口疮病毒上海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保护性抗原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上海地区羊口疮病毒(ORFV)流行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与遗传变异情况,采集疑似ORFV感染的羔羊唇部结痂组织,应用PCR、MDBK细胞分离培养、电子显微镜观察、间接免疫荧光技术等方法,进行分离鉴定,并对这2个分离毒株保护性抗原基因F1L、B2L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到2株ORFV,将其分别命名为ORFV-F416、ORFV-F429。其中,2株分离株F1L基因与参考毒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2%~99.4%,推导氨基酸序列与参考毒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4%~99.4%,遗传进化树分析均显示2株均属于同一分支,且与福建株FJ-YX(KC568410)亲缘关系最近。但与相关参考毒株相比,分离株FIL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在44~66位不存在核苷酸的缺失,表明上海流行株与FJ-YX株存在一定的变异。2株分离株B2L基因与参考毒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6.7%~99.6%,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4.7%~98.9%,且在遗传进化树上均与广西株GX-YB(JQ904793)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但与中国疫苗株(JQ904789)亲缘关系较远。表明从上海地区分离得到的2个毒株与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的ORFV毒株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但分离株的FIL基因和B2L基因存在一定变异。

关键词: ORFV 分离鉴定 F1L基因 B2L基因 进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生植物化感抑制铜绿微囊藻作用效应及机制研究进展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抑制藻类繁殖,控制水华爆发,是对富营养化水体完成生态修复过程中面临的首要挑战,如何高效安全的抑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植物化感作用控制富营养化水体中有害藻类大量繁殖是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利用陆生植物化感物质进行抑藻的研究较少.本文从草本植物(菊科/罂粟科、百合科、禾本科)、木本植物以及中草药类植物三大类详细介绍了陆生植物对水华爆发中的主要藻类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应,并且针对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和物质基础、作用机制等进行阐述,最后对利用陆生植物化感物质开发抑藻剂的研究思路和注意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陆生植物 化感 铜绿微囊藻 抑藻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肥料运筹对机穴播水稻群体生长效应及产量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18 CSCD

摘要:采用速效氮肥及与缓释肥配伍的肥料运筹方式,对精量机穴播杂交粳稻‘花优14’的群体生长效应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等氮条件下,尿素与缓释肥配伍处理的水稻全生育期比尿素单施处理增加10—11 d,株高日增长量在拔节至孕穗期明显高于尿素单施处理,至成熟期株高比尿素单施处理增加(4.03±0.48)cm。拔节期后,尿素与缓释肥配伍处理的水稻群体生物量积累量占各自总生物量的比例及叶面积指数(LAI)均高于尿素单施处理。抽穗后,尿素与缓释肥配伍处理的水稻剑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在达到高峰后下降缓慢,而尿素单施处理SPAD则下降较快。氮素对水稻主茎总叶片数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处理N_2、N_3、N_5和N_7均比处理N_0、N_1和N_4增加1张叶片;氮素与产量拟合方程分析显示,水稻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递增,但超过311.47 kg∕hm~2阈值有减产风险。等氮条件下,产量均为尿素与缓释肥配伍处理显著高于尿素单施处理,其中处理N6产量最高,达到(11 837.25±327.12)kg∕hm~2。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表明,氮素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大小依次为单位面积内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粒重。等氮处理的水稻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均为尿素与缓释肥配伍处理高于尿素单施处理,其中处理N_5与N_1以及处理N_6与N_2间的有效穗数差异显著,处理N1与N7间结实率差异显著。每穗实粒数以处理N_2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关键词: 肥料运筹 机穴播 生长效应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PLC-ICP-MS联用测定食用菌中的Cr(Ⅲ)和Cr(Ⅵ)

食用菌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磷酸缓冲溶液(0.5mol/L K_2HPO_4和0.5mol/L KH_2PO_4混合溶液)及碱性提取液(0.5mol/L NaOH和0.28mol/L Na_2CO_3混合溶液)提取食用菌中的三价铬[Cr(Ⅲ)]和六价铬[Cr(Ⅵ)],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建立了食用菌中Cr(Ⅲ)和Cr(Ⅵ)的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检测方法。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4~20μ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Cr(Ⅲ)和Cr(Ⅵ)的方法检出限为0.03mg/kg,定量限为0.10mg/kg;精密度(RSD<5%)、重复性(RSD<10%)良好;回收率为81%~101%,该方法可满足多种食用菌鲜样和干样中Cr(Ⅲ)和Cr(Ⅵ)的测定。

关键词: 食用菌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三价铬 六价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溯源追责框架下猪肉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逻辑机理与治理路径——基于全产业链视角的调查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生猪产业链各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及其原因,在溯源追责的大框架下,基于产业链视角,借鉴社会共治理念,利用对北京市生猪养殖与流通、生猪屠宰加工、猪肉销售等环节利益主体的系统调研,全面深入地分析猪肉质量安全问题现状、问题产生的逻辑机理与治理路径。研究发现:北京市猪肉质量安全状况整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隐患,生猪养殖环节存在养猪场户将病死猪扔掉、使用禁用药、未严格执行休药期、增加兽药使用剂量以及生猪购销商对生猪注水的情况;生猪屠宰加工企业的质量安全检测还有隐患,无害化处理方式也存在能否可持续的压力;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都存在注水肉销售、不新鲜猪肉销售等问题;根据猪肉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加强源头控制和法律宣传、加大检测力度和惩治力度、建立生猪购销商登记备案制度和信用评价体系、完善定点屠宰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建立完善的猪肉可追溯体系和加强溯源追责宣传等建议。

关键词: 溯源追责 生猪产业链 质量安全 逻辑机理、治理路径 社会共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常温储运中不同品种桃果实品质变化的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18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常温储运中不同品种桃果实品质的变化,以同时期成熟的4个桃品种‘福岛桃王’‘秋红’‘美香’‘绿化久’为试材,测定了运输及储放过程中桃果实的去皮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重率、腐烂率、机械损伤率等指标。结果表明:(1)果实去皮硬度在采后2 d迅速下降,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其中‘福岛桃王’硬度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口感最好,是比较耐储放的品种;(2)果实失重率呈快-慢-快的变化趋势,‘秋红’和‘福岛桃王’失重率低于其余两个品种;(3)果实腐烂率在采后2—4 d迅速上升,采后4 d,各品种的腐烂率依次为‘福岛桃王’(26.83%)>‘绿化久’(18.60%)‘秋红’(18.18%)>‘美香’(6.06%);(4)运输后桃果实机械损伤率大小依次为‘福岛桃王’(8.62%)>‘绿化久’(7.01%)>‘美香’(2.56%)>‘秋红’(0)。综合评价,‘福岛桃王’的货架期10—11 d,最长,‘秋红’‘绿化久’‘美香’的货架期是2—3 d。

关键词: 果实品质 货架期 储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