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698条记录
刺芹侧耳栽培料及菌体中漆酶介体分子的挖掘

菌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虽然真菌能够分泌漆酶从木质素中获取碳源,然而纯化后真菌漆酶降解木质素的能力却极低。本文利用萃取方法提取刺芹侧耳栽培料及菌体中可溶性化合物,通过快速漆酶介体体系(LMS)动力学实验确定其对漆酶催化氧化反应的促进或抑制能力,进一步利用HPLC-MS和代谢组学差异分析的方法从最高活性萃取液的柱层析组分中挖掘潜在的活性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栽培料中可能含有活性介体成分,生物信息学XCMS代谢产物组分析揭示了CTE05分离组分中富含的木质素代谢产物,涉及到软木脂单体合成、香豆素合成、丁香油酚或异丁香油酚合成、质体醌醇合成、由苯丙氨酸合成硫代葡萄糖苷和安息香酸合成等代谢途径。最后讨论了其中11种潜在的天然介体分子物理化学性质,其中4种为已有文献报道的天然介体小分子。本研究暗示木质素降解与合成代谢在分子机制上存在有某种联系,相关的代谢产物可能参与了真菌降解木质素的代谢过程。

关键词: 漆酶 天然介体 代谢物组分析 栽培料 刺芹侧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味剂莱鲍迪苷D的高效生物催化合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来自水稻的UDP-糖基转移酶EUGT11并结合染色体改造构建了大肠杆菌工程菌,用于全细胞催化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 A,RA)生产莱鲍迪苷D(Rebaudioside D,RD)。为了增加宿主细胞内源性糖配体葡萄糖尿苷二磷酸(uridine diphosphate glucose,UDPG)的供给以满足糖基化反应需要,以大肠杆菌BL21(DE3)为出发菌对UDPG代谢通径进行改造,获得了一系列改造菌株SG1、SG2、SG3和SG4。其中以SG4为宿主过表达可高效催化RA合成RD的糖基转移酶EUGT11进行全细胞催化,RD产量高。随后以此工程菌为对象,对可能影响RD催化合成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0 m L培养菌液离心所收集新鲜菌体可在100 mmol/L pH 8.0磷酸钠缓冲液、80 mmol/L柠檬酸钠、体积分数0.1%Triton X100、500 g/L蔗糖、5 mmol/L Zn Cl2、42℃转化1 d的条件下催化1 mmol/L RA底物生成1112.21 mg/L RD,转化率可达98.5%。

关键词: 甜叶菊 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 A,RA) 莱鲍迪苷D(Rebaudioside D,RD) 重组大肠杆菌 全细胞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减压贮藏对西兰花保鲜效果的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18 CSCD

摘要:在(0±0.5)℃条件下,以常压冷藏为对照,研究不同减压条件(90 k Pa、70 k Pa、50 k Pa、30 k Pa)对‘寒秀’西兰花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压条件中30 k Pa处理组效果最佳;在贮藏末期(第28天),与常压对照组相比,30 k Pa处理组能较好地保持西兰花的含水量和VC含量,并有效抑制丙二醛含量的增加,对减少叶绿素的降解有显著效果,同时降低了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维持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好地保持了西兰花贮藏期的品质,延缓了衰老速率。

关键词: 青花菜 保鲜效果 货架期 减压贮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畜禽组织中6种黄曲霉毒素和杂色曲霉素

色谱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QuEChERS前处理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检测畜禽组织中6种黄曲霉毒素和杂色曲霉素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20μLβ-葡萄糖苷酶酶解和10 mL乙腈-水(84∶16,v/v)提取,然后用1.0 g氯化钠和1.0 g无水硫酸镁净化、5 mL正己烷脱脂,最后采用1 mL含5 mmol/L乙酸铵的乙腈-水溶液(80∶20,v/v)复溶。以甲醇和5 mmol/L乙酸铵为流动相,在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6种黄曲霉毒素和杂色曲霉素在各自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检出限(LOD,S/N=3)为0.007~0.30μg/kg,定量限(LOQ,S/N=10)为0.02~0.91μg/kg,加标回收率为77.3%~118.5%(n=6)。该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不同畜禽产品中6种黄曲霉毒素和杂色曲霉素的确证分析。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QuEChERS 黄曲霉毒素 杂色曲霉素 畜禽组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郊区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18 CSCD

摘要:采用径流池收集地表径流的方法,研究了上海郊区菜田不同施肥处理下地表径流导致的氮(N)、磷(P)养分流失规律。结果表明:2016年试验区降水量1 153.2 mm,总径流量391.1 mm,产流系数33.9%;减施N肥可降低N流失量;与对照相比,减N 25%的径流中N的流失量减少7.8%,减N 25%+有机无机配合使用径流中N的流失量减少13.4%—17.0%;减N 25%的缓释肥料N流失量减少12.8%;可溶性总N是径流中N流失的主要形态,其中NO_3-N占60%以上。施用P肥处理和径流中P的流失量无显著的差异性,径流中可溶性总P占径流中总P流失量的9.2%—12.2%,可溶性总P不是菜田土壤P流失的主要形态。

关键词: 菜田 氮磷流失 地表径流 养分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转基因片段从转基因棉籽壳到食用菌水平转移研究

食品与机械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利用转基因棉籽壳种植食用菌是否会导致外源转基因片段从棉籽壳水平转移到食用菌中。从银耳生产基地与菇厂采集15份银耳样品与10份平菇样品(培养基质中转基因棉籽壳含量分别约为75%与92%),用PCR扩增检测是否存在转基因棉籽壳中的外源片段CaMV 35S、NOS、CpTⅠ、Cry IA(c)。此外,针对可能会用含棉籽壳基质培养的市售食用菌,从上海市闵行区各大中型超市与农贸市场采集市售样品47份,用PCR扩增检测外源转基因片段。结果显示,不论是生产基地明确用转基因棉籽壳培养的银耳与平菇样品,还是市售的各类食用菌均未发现存在外源转基因片段向食用菌水平转移的现象。

关键词: 转基因棉籽壳 银耳 平菇 食用菌 基因水平转移 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灵芝两个无孢品种中水提物成分分析及免疫活性比较

菌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龙芝2号和鹿角灵芝均为赤芝的栽培品种,且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均不产生孢子。目前,尚缺乏对两者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系统比较研究。本研究以灵芝两个无孢品种——龙芝2号和鹿角灵芝为原料,研究对比两者子实体水提物成分差异及免疫活性的强弱。采用化学及仪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两者水提物中的多糖得率、含量、重均分子量分布特征及核苷、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差异,并研究了灵芝两个无孢品种水提物样品刺激RAW 264.7细胞释放NO活性。结果表明,两者多糖得率及含量差异不大,但龙芝2号中重均分子量分布范围较广,多糖分子量较大,其含有3种多糖,分子量分别为2.021×10~6、1.802×10~6和4.825×10~5,而鹿角灵芝中仅含有1种多糖,分子量为1.589×10~4;两者中含有的核苷种类相似,但各核苷的含量存在差异;鹿角灵芝和龙芝2号中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0.70%和10.32%,两者均不含有组氨酸,蛋氨酸在两者中含量均较高,分别达到2.556%和2.591%。从鹿角灵芝和龙芝2号中得到的水提物样品均具有体外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的活性。

关键词: 无孢灵芝 水提物 化学成分 免疫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菜中三种新烟碱类农药的残留吸附动力学和复合效应初探

植物保护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乙腈提取,QuEChERS方法净化,超高压液相色谱仪检测的方法,动态监测3种新烟碱类农药单一及混合使用后青菜中吡虫啉、啶虫脒及噻虫嗪的残留量变化,并进行吸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青菜中3种农药的残留量随时间延长增加,不同处理组分别在24~48h达到残留量最高值,之后残留量缓慢降低并趋于稳定。经卡方检验分析,3种农药在青菜中的吸附行为更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且决定系数R2大部分大于0.9。3种农药混合使用时存在相互作用,相较于农药的单独使用,混用能够提高各自在青菜中的吸附速率。吡虫啉与啶虫脒之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混合使用后各自的残留量和峰值均提高。但两者与噻虫嗪存在抑制作用,混用后青菜中噻虫嗪的最高残留量降低。该研究为农药复合残留风险评估和田间混合施药提供了基础数据。

关键词: 吡虫啉 啶虫脒 噻虫嗪 残留吸附 相互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地区日本莽草开花结实规律与实生苗繁育技术

上海农业学报 2018 CSCD

摘要:日本莽草在日本是一种重要的佛事用切枝植物,同时也是优良的观赏植物,在上海及江浙地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探索日本莽草在上海地区的实生苗繁育技术,对其开花结实规律进行观察分析,并探讨播种时期及种子贮藏方法、采种时期等对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莽草在上海地区花期为3月中旬至5月中旬,果实于10月中下旬成熟,成熟种子千粒重为81.3—90.9 g;采用秋季播种(随采随播)的方法育苗效果最好,成苗率达89.11%,其次是将种子进行低温层积沙藏后翌年春季育苗,成苗率为48.33%;普通干藏和低温干藏后种子成苗率非常低,只有6.33%和18.44%;植株上70%的果实略有开裂时采集的种子育苗成苗率为90.89%,90%的果实略有开裂时成苗率为56.89%,前者比后者显著提高。进而提出了日本莽草实生苗繁育的关键技术为:在植株上有约70%的果实略有开裂时进行种子采集,并进行随采随播;如果不具备及时播种的条件,应采用低温层积沙藏的方法贮藏种子,于翌年春季进行播种。

关键词: 日本莽草 实生苗 繁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贮藏温度对鸡毛菜贮藏品质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18 CSCD

摘要:温度是鸡毛菜贮藏保鲜的基础条件,为了探讨不同贮藏温度对鸡毛菜品质与生理变化的影响,选用0℃、4℃、9℃、20℃四个贮藏温度,对鸡毛菜的总色差、叶绿素、可溶性糖、维生素C等品质指标和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贮藏可以有效的延缓鸡毛菜叶绿素、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有效抑制色差值ΔE的变化,延缓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下降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升高,对鸡毛菜的采后衰老起到了显著抑制作用。研究表明0℃贮藏条件下贮藏品质最好,有效保持了鸡毛菜的最佳食用品质与商品特性。

关键词: 鸡毛菜 低温 理化指标 营养成分 生理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