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拉曼光谱技术在白酒质量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酿酒科技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完成白酒真伪的快速鉴定,提升消费者食品安全,提出基于拉曼光谱技术的白酒质量监测方法。研究了拉曼光谱技术机理与特征,以白酒有关国家标准体系为前提条件,从白酒理化指标、感官指标及安全监测三方面阐明白酒指标监测重要性。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使用拉曼光谱分析技术监测比对市售西凤酒及酒精勾兑酒的白酒常规品质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拉曼光谱技术鉴别白酒真伪精度较高,对白酒原产地追溯及质量监督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拉曼光谱 白酒质量 主成分分析 质量监测 产地溯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山型"四化"鸡舍设计

湖北畜牧兽医 2021

摘要:为提升湖北省生态养鸡水平,结合生产实际,综合高山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及生态鸡的天然生活习性,引入现代化元素,设计出高山型"四化"生态鸡舍,以实现养鸡洁净化、采食层级化、捡蛋机械化及饮水自动化,促进生态养鸡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生态养鸡 鸡舍设计 设施配套 高山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齿当归形态数量性状的分级研究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重齿当归(Angelica biserrata)数量性状的分布规律,对6份种质资源的14个数量性状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6份种质资源的8个数量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在6个数量性状的差异不显著。14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47%~33.34%,最大的是叶面积,最小的是复叶回数。复叶回数不符合正态分布,叶序数近似于正态分布,其余数量性状均符合正态分布。叶宽、叶长、叶面积、叶周长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68~0.925,其余数量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低于0.560;主成分分析表明,10个数量性状在2个以上主成分中起主要决定作用。概率分级结果表明,去除复叶回数、叶周长、叶面积、叶长、叶序数等5个数量性状,8个数量性状被分为5个连续分布的分级,1个数量性状被分为3个连续分布的分级。

关键词: 重齿当归 形态数量性状 分布规律 筛选 分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体系酸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水稻中的砷

湖北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不同体系酸消解水稻样品,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砷元素。试验发现全自动石墨消解仪选用硝酸-高氯酸体系对样品进行消解,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KED模式对水稻中砷进行检测,可操作性强,节省人工耗材,检测结果准确。

关键词: 酸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玉米周年秸秆还田对玉米害虫及天敌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21

摘要:[目的]明确秸秆周年还田、耕作深度与施用腐熟剂对玉米害虫及天敌发生的影响,确定适宜的还田耕作深度和秸秆腐熟剂施用。[方法]在大田条件下分析了秸秆不还田+浅耕、秸秆还田+浅耕、秸秆还田+深耕、秸秆还田+深耕+腐熟剂处理对玉米害虫、天敌发生的影响。[结果]玉米田内害虫种群数量以秸秆还田+深耕+腐熟剂处理最低,秸秆还田+浅耕、秸秆还田+深耕处理次之,秸秆不还田+浅耕最高。蜘蛛类和天敌总量在4种秸秆还田模式中无显著差异。天敌与害虫的益害比受不同秸秆还田处理的影响:与秸秆不还田+浅耕对照相比,秸秆还田+深耕+腐熟剂、秸秆还田+浅耕、秸秆还田+深耕处理的益害比分别是对照的1.68、1.63和1.45倍。秸秆还田不同处理下亚洲玉米螟的发生量以秸秆还田+深耕+腐熟剂处理最低,与秸秆不还田+浅耕相比发生量下降(29.17±9.36)%。[结论]在推广秸秆还田模式中,可考虑秸秆还田结合深耕且施用腐熟剂的耕作方式,既能降低玉米田害虫的发生,又能提高天敌的控害能力。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耕作深度 秸秆腐熟剂 玉米害虫 天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改进KCF与轨迹关联的监控视频目标跟踪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1

摘要:监控视频受到现实场景、周边环境与拍摄设备的限制,所记录的信息会受到一定的噪声影响.论文以核相关滤波提取方法为基础,结合了现有的深度学习技术及跟踪方法,针对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中的特征表达和ID转换等难点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在针对目标漂移形变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且能很好地改进跟踪过程中的ID转换问题.

关键词: 目标检测;目标跟踪;KCF算法;轨迹关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有机硒对不同水稻品种主要性状、重金属含量及硒吸收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生物有机硒对不同水稻品种农艺、经济和品质等性状及稻米中重金属和硒含量的影响,筛选品质优良、安全性高和富硒能力强的优质水稻品种,为安全、简单和低成本的富硒水稻生产技术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湖北省主推的10个优质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于灌浆初期分别叶面喷施同等剂量的生物有机硒溶液(硒浓度50 mg/L)和清水(CK),成熟后5点取样对每小区水稻的农艺、经济和品质性状及精米硒含量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生物有机硒对水稻株高和有效穗数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不同程度地提高8个水稻品种的每穗总粒数(1.09%~5.52%)和每穗实粒数(2.64%~6.54%)、9个品种的千粒重(0.73%~3.61%)和所有品种的结实率(0.96%~4.81%)。生物有机硒处理对水稻的品质性状有一定改善作用,其中润珠香占的垩白度和天两优616的垩白粒率分别较CK降低46.67%和21.88%,虾稻1号的整精米率较CK提高8.78%,香润2号的胶稠度较CK提高10.00%,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但生物有机硒对稻米粒型、直链淀粉含量和碱消值的影响较小。生物有机硒处理能提高10个水稻品种的精米总硒含量和有机硒含量,最大增幅分别达394.44%和453.19%,且有机硒占比均达95.00%以上;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部分水稻品种精米中铅和镉等有害重金属的含量,提高其安全性。【结论】硒对水稻性状的影响及稻米对硒的富集能力存在一定的品种差异性。综合分析,虾稻1号和丰两优香1号在产量、品质等性状上的表现较佳且富硒能力较强,可作为优质富硒稻米品种在湖北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生物有机硒 水稻品种 农艺经济性状 品质性状 重金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照对小龙虾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肉类研究 2021

摘要:为研究常温贮藏条件下辐照对熟制小龙虾品质变化规律的影响,采用60Co-γ射线对真空包装条件下的熟制小龙虾进行辐照灭菌处理,并设置2.93、6.62、8.50、10.66 kGy 4个辐照剂量组,将未辐照组作为对照组,通过测定菌落总数、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蛋白质特性等相关指标研究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对小龙虾常温贮藏货架期及蛋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辐照剂量虾肉贮藏过程中的初始菌落总数存在显著差异,10.66 kGy组贮藏0 d的菌落总数仅为76 CFU/g,比未辐照组贮藏0 d的菌落总数降低90%以上,且辐照组的TVB-N含量增长趋势明显低于未辐照组,这说明辐照剂量越高,灭菌效果越明显;10.66 kGy组小龙虾辐照后肌原纤维蛋白含量为10.07μg/mL,未辐照组为14.48μg/mL,高剂量辐照组的肌原纤维蛋白含量比低剂量辐照组明显降低,说明辐照促进了蛋白质的氧化分解,对其营养成分有一定影响。当辐照剂量为6.62 kGy时,小龙虾货架期得到有效延长的同时也更好维持了虾肉品质。

关键词: 小龙虾 常温贮存 辐照灭菌 蛋白质 货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分对不同生育时期紫花苜蓿茎叶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中国草地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设置35%(Low water, LW)、50%(Medium water, MW)和80%(High water, HW)的最大田间持水量(Maximum field water capacity, FWC)3个水分处理,探索紫花苜蓿不同生育时期地上营养器官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对水分添加的响应规律。研究表明:1)碳受水分和生育时期的影响较小;分枝期和现蕾期茎中氮含量随水分增加递减,现蕾期和初花期叶中氮、磷含量随水分增加递增,分枝期和初花期茎中磷含量随水分增加递增,而现蕾期相反。2)随紫花苜蓿生长,茎中碳含量逐渐增加,叶中氮和磷含量逐渐降低,茎叶中氮、磷含量可影响碳氮比、碳磷比及氮磷比。综上所述,不同生育期紫花苜蓿叶片对干旱胁迫响应更加敏感,而茎叶中磷含量可影响紫花苜蓿生长,适量添加水分能够缓解贫瘠土壤中紫花苜蓿茎叶磷含量受限情况。

关键词: 水分 生育时期 碳氮磷含量 生态化学计量学 紫花苜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种质抗病性的分子标记检测和人工接种鉴定

中国瓜菜 2021

摘要:病害是西瓜生产中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的关键因素。利用已报道的西瓜抗枯萎病、炭疽病和白粉病分子标记对230份西瓜种质资源进行抗病性鉴定,分别筛选出相应的抗性种质60份、20份和35份,其中兼抗枯萎病和炭疽病的资源6份,兼抗枯萎病和白粉病的资源8份,兼抗炭疽病和白粉病的资源6份。对其中23份种质进行抗枯萎病人工接种鉴定,筛选出8份高抗西瓜种质,为西瓜抗病育种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

关键词: 西瓜 种质 抗病性 分子标记 人工接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