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HDPE圆形重力式网箱受力变形特性的数值模拟

南方水产科学 2013 CSCD

摘要:该研究旨在综合探讨不同网箱周长、浮管管径、网衣高度及网目大小对整体网箱受力变形的影响,为网箱的科学合理选型提供数据参考。设定的网箱周长40~80 m,浮管管径250~630 mm,网衣高度6~20 m,网目大小45~115 mm。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4种规格高密度聚乙烯圆形网箱在不同组合条件下网箱锚绳受力、波流力以及容积损失率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大规格网箱的锚绳受力、波流力更大,容积损失率更小,锚绳数量的增加可以大大降低锚绳受力。相比浮管管径,网衣高度和网目大小对网箱受力变形的影响更显著。整体网箱的受力变形随着网衣高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网目的增大而减小。

关键词: 深水网箱 受力变形 数值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芽孢杆菌对滩涂土池养殖凡纳滨对虾数量生长特性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粤西电白县滩涂土池对虾养殖区设置试验组(养殖过程每10 d施用芽孢杆菌,用量103CFU/mL)和对照组(不施菌),养殖设施与其他管理相同,全程监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体长、体质量和主要水质因子的变化,研究芽孢杆菌对养殖对虾数量生长特性及生产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养殖对虾体长和体质量呈幂函数关系,Von Bertallanffy方程可较好拟合其生长关系,体长增长速度呈对数递减趋势,而体质量则为递增,日龄50 d前的体长生长速率高于体质量的;试验组对虾的体长和体质量自日龄56 d即超过对照组,收获虾的体长、体质量极显著增大,饲料系数降低了41.41%,产量提高了6.07%。结果表明,养殖过程合理施用芽孢杆菌可改善对虾的生长数量性状,降低饲料系数,提高养殖综合效益。

关键词: 益生菌 半集约化养殖 凡纳滨对虾 生长 Von Bertallanffy方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乌苏里江大麻哈鱼年龄结构及异龄组间生长差异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乌苏里江大麻哈鱼生殖洄游群体样本进行年龄鉴定和生物学测定,推算了各年龄段的叉长,并分析了性成熟年龄组间个体的生长差异性。年龄鉴定结果显示大麻哈鱼由2+,3+,4+龄群体组成,雌、雄大麻哈鱼平均年龄分别为3.43和3.24龄。采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VBGF)拟合了大麻哈鱼各性成熟年龄组个体的叉长生长。基于VBGF生长方程的拟合结果,采用残差平方和(analysis of the residual sum of squares,ARSS)分析各年龄组间大麻哈鱼的生长差异性,结果显示不同性成熟年龄组间的大麻哈鱼生长的差异性显著(P<0.05)。大麻哈鱼低龄组个体叉长生长速度较快,高龄组个体生长相对较慢,随着年龄的增加生长速度减慢,但是末年的生长指标却不是最低。大麻哈鱼的生长发育受遗传、海洋环境条件、种内、种间竞争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关键词: 大麻哈鱼 性成熟年龄 生长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俄罗斯鲟嗜酸性卵甲藻病的诊断及防治方法

科学养鱼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1993年俄罗斯鲟引进中国大连,并养殖成功。俄罗斯鲟由于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并经人工驯化,成为工厂化、池塘、水库养殖优良品种,故逐渐成为中国近年来养殖发展较快的淡水养殖品种。俄罗斯鲟养殖需要较好的水质环境,因其抗病能力强,故一般很少大规模发病,但近年来,各地养殖水体污染严重,养殖规模更是不断上升,故俄罗斯鲟大规模发病、引起较大经济损失的报道不断增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臭氧在水产品加工中应用综述

南方水产科学 2013 CSCD

摘要:臭氧(O3)作为一种高效的抑菌剂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具有高反应性、强渗透性、低残留性等优点。臭氧在水产品加工中主要用于产品保鲜、去异味、漂白脱色及加工设备清洗消毒等方面。文章概述了臭氧的产生原理、基本性质及其应用发展史,并对臭氧在水产品加工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与展望。

关键词: 水产品加工 臭氧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栖菜中微量金属元素的亚细胞分区分布

渔业科学进展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亚细胞分级方法分析羊栖菜亚细胞组分中6种必需元素Cu、Fe、Mn、Zn、Mg、Ca以及有害元素Cd、Pb、Al、As的含量,以揭示羊栖菜中不同微量元素的亚细胞分区分布特征,探讨其特异性富集砷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Cu、Fe、Mn、Zn、Ca、Mg等必需微量元素主要储存在细胞壁中,而在胞液和细胞器中的分布特征不同。对于Al、Cd和Pb,细胞壁中的浓度远高于细胞器和胞液,但是对于As,胞液是最主要的储存部位,分布比例约为58%,其次为细胞壁(约为26%~27%),最后为细胞器(约为15%~16%)。通过本研究推断胞液对As的区隔化作用很可能是羊栖菜特异性富集As和解毒As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羊栖菜 特异性富集 微量元素 亚细胞分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极磷虾油关键质量指标检测及对比分析

中国油脂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或方法对南极磷虾油关键质量指标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的磷脂与虾青素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南极磷虾油中磷脂含量较为真实可靠,为315.0~528.3 mg/g;HPLC法测定虾青素含量较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更为准确;南极磷虾油中EPA含量在11.90%~28.13%之间,DHA含量在6.91%~13.70%之间,过氧化值为2.32~5.40 mmol/kg,碘值(I)为120.79~156.84 g/100 g,重金属含量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规定。

关键词: 南极磷虾油 质量指标 磷脂 虾青素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海稀有鱼类——冠丝鳍鱼的形态与分布

海洋渔业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9~2011年东海渔业资源监测调查共采集到273 ind冠丝鳍鱼(Zu cristatus)样本。这是我国首次报道在东海海域采集到该种稀有鱼类。冠丝鳍鱼的主要形态特征为:背鳍6+129;胸鳍11;腹鳍Ⅰ,5;尾鳍9+3;侧线鳞112;鳃耙2+9。体极侧扁,前部高大,肛门后急剧变细,侧线完全。背鳍前部1~6鳍条和腹鳍延长成细丝状。调查结果显示,冠丝鳍鱼仅在夏季出现于东海海域,从南到北均有分布,分布范围为27°00'~32°30'N、122°00'~127°00'E,集中出现于台湾暖流与黑潮暖流之间以及黄海暖流和黑潮暖流的交界水域。冠丝鳍鱼作为暖水性鱼种,主要栖息于热带水域,在东海海域出现主要是受黑潮暖流势力的影响。

关键词: 东海 冠丝鳍鱼 形态 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动投饲船及其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渔业现代化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解决对虾养殖中人工投饲强度大、劳动力成本高等问题,进行了自动投饲船的研究开发。设计了一种采用蓄电池的电动投饲船及测控系统。投饲船沿池塘四周航行,同时投放饲料。船体采用双体船结构,推进装置为两台对称布置的螺旋桨推进器。测控系统用于航行轨迹和航向测量、数据传输及航向控制。测距传感器测量投饲船与池塘堤岸的距离,从而确定投饲船的航行轨迹。电子罗盘测量投饲船航行方向。通过调整两个推进器的转速差来控制航向和航速。安装在船上的投料机执行饲料投放工作。样机试验表明,该投饲船运行稳定,测控系统获取的信息可上传至上位机,用于监控投饲船的工作过程。

关键词: 投饲船 测控系统 自动投饵 水产养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钦州湾浮游植物周年生态特征

应用生态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8-2009年对钦州湾及附近海域进行4个季节航次的浮游植物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31种,其中硅藻种数最多,达101种,占浮游植物总种数的77.1%;甲藻次之,23种;其他种类3门7种.浮游植物以广温性种和暖水性种为主.总种类数的季节变化与硅藻种类数均为春季最低,夏、秋、冬依次增加,冬季最高.各季节浮游植物丰度为232.28*104~977.0*104cell·m-3,平均为558.57*104cell·m-3;各季节浮游植物丰度呈现夏、春、冬和秋依次减少的趋势;各区域浮游植物丰度四季均为由内湾至外湾先升高、到湾外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在夏季其高丰度区由外湾南移至湾口附近.浮游植物群落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3.18和0.63,多样性水平较高.浮游植物丰度与温度、盐度、溶解性无机氮及活性磷酸盐的相关关系因季节而变化.

关键词: 钦州湾 浮游植物 种类组成 群落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