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Cu~(2+)、Zn~(2+)、Cd~(2+)对罗氏沼虾幼虾的毒性作用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 2001 CSCD
摘要:研究了铜、锌、镉三种金属对罗氏沼虾幼虾的毒性作用和积累作用。得到了Cu2 + 、Cd2 + 对罗氏沼虾幼虾 (L =0 .88± 0 .12cm ,W =8.7mg)的 2 4h、4 8h、72h、96hLC50 及安全浓度 ,两者对罗氏沼虾的毒性 :Cd2 + >Cu2 + 。当 0 .0 1mg/L≤Cu2 + ≤ 0 .10mg/L、0 .0 0 2mg/L≤Cd2 + ≤ 0 .0 0 8mg/L、0 .0 5mg/L≤Zn2 + ≤ 0 .85mg/L时 ,幼虾处在各重金属的各浓度试液中经过 2 0d (Cu2 + 、Cd2 + )和 14d(Zn2 + )的饲养 ,均遭受了程度不等的毒性作用 ,幼虾体长、体重增长率与成活率均不同程度的降低 ,试验虾体内的Cu2 + 绝对积累量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Zn2 +≤ 0 .4 5mg/L时 ,幼虾对其绝对积累量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受试幼虾对三种重金属积累倍数随着浓度的上升而下降


链冻结过程中肌肉组织及蛋白质的变化
《中国水产科学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鲜活鲢为研究对象,从肌肉组织冷冻切片,盐溶蛋白,Ca2+,-ATP酶活性等角度研究在缓慢冻结条件下链的冷冻变性情况,并探讨链冷冻变性的要理,结果表明:冻结前后,链肌肉纤维组织 结构变化十分显著:链冻结至-35度后盐溶蛋白下降了14.8%;Ca2+-ATP酶活性变化则不明显.
关键词: 冷冻变性 肌肉组织 盐溶蛋白 Ca^2+-ATP酶活性 冻结过程


钻井噪声与振动对鲤鱼生长的影响
《海洋水产研究 》 2001 CSCD
摘要:采用剪鳍标记法 ,现场模拟测定了钻井噪声与振动对鲤鱼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钻井噪声与振动对鲤鱼生长有显著影响 ,其临界等效噪声级和振动级约为 83.9d B和 89.7d B,影响域径约为 9m;污染持续时间、体重和群居行为等生态因素 ,能显著改变钻井噪声与振动对鲤鱼生长的污染效应 ;由于在污染消失后鲤鱼生长率能迅速恢复 ,这说明钻井噪声与振动对鲤鱼的影响是可逆的 ,并未产生器质性损伤。因此 ,用非听觉系统激起反应解释钻井噪声与振动对鲤鱼的影响机制可能是合理的。


假丝酵母对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降解特性
《中国环境科学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假丝酵母(Candida sp.)对影响亚硝酸盐降解的各种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降解菌在25~30℃,pH值5.6~7.0及亚硝酸盐初始浓度0~1.0mg/L范围内保持高活性.当亚硝酸盐浓度大于1.5mg/L时,平均降解速率线性下降.当接种量(菌悬液/反应液)为2 mL/1000mL时亚硝酸盐的降解是高效与经济的.同时水体中有机物、微生物的含量及Ca2+与Mg2+的比例对降解率有一定的影响.


长江水系鲢和草鱼遗传结构及变异性的RAPD研究
《水生生物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长江中游的湖北嘉鱼与江西瑞昌两个地理群体和中游的汉江和湘江两大水系的鲢和草鱼的群体进行了遗传学研究。发现长江水系鲢的遗传变异要高于草鱼 ,与现今生物量成反比的反常现象。鲢遗传多样性从大到小的分布是嘉鱼→湘江→瑞昌→汉江。草鱼遗传多样性从大到小的分布是瑞昌→汉江→湘江→嘉鱼 ,鲢和草鱼的遗传多样性地理分布并不一致。遗传分化指数Gst分别为 1 2 3%和 1 7 5% ,表明鲢和草鱼的四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分化度较低 ,可能与地理位置较近和基因交流频繁有关。


山东半岛南部Ti鱼产卵场Ti鱼仔、稚鱼摄食的研究
《海洋水产研究 》 2001 CSCD
摘要:研究了山东半岛南部Ti鱼产卵场体长2.5-17.9mm的Ti鱼仔、稚鱼的摄食.Ti鱼仔、稚鱼主要饵料为原生动物的鼎形虫、单角铠甲虫、三角铠甲虫.小型桡足类的卵、桡足类的无节幼体和桡足幼体.桡足类种类为墨氏胸刺水蚤、小拟哲水蚤、克氏纺锤水蚤、双刺纺锤水蚤和拟长腹剑蚤等小型类桡足类.各种饵料所占的个数的百分比为:鼎形虫2.2%,单角铠甲虫7.6%,三角铠甲虫3.3%,桡足类的卵42.2%,无节幼体30.4%,桡足幼体14.1%,Ti鱼仔、稚鱼的摄食率为16.2%,摄食活动主要在白天,在水的中下层进行.由于摄食率低,肠道饱满度差,饥锇可能是引起Ti鱼仔、稚鱼死亡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山东半岛南部 Ti鱼产卵场 Ti鱼仔 稚鱼 摄食行为 黄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