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应用草鱼吻端成纤维细胞分析海水致病性弧胞外产物的毒性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盐析法提取3株海水鱼类致病性弧菌的胞外产物(ECPs),并应用草鱼吻端成纤维(PSF)细胞分别对ECPs进行细胞毒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ECPs对PSF细胞都有毒性作用,可引起不同类型的细胞病变,且不同ECPs导致细胞可见病变的浓度不同:副溶血弧菌AnGS020501在0.125 μg/mL时可致细胞病变,哈维氏弧菌EcGY020401的致细胞病变浓度为2.0 μg/mL,哈维氏弧菌SpGY020601为4.0 μg/mL.溶血性和动物毒性研究表明,3种ECPs细胞毒性与溶血性、动物毒性有一定的相关性.PSF细胞可应用于弧菌ECPs的体外毒性评价中.


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科学化水平建设
《中国外资 》 2012
摘要:提高反腐倡廉科学化水平建设,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和自觉运用反腐倡廉建设规律,认清形势,明确重点,积极探索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有效措施,不断创新手段和方法,着力提高科学防治腐败的能力和水平。本文从防腐倡廉的历史渊源、重大意义、制度创新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科学化水平建设。


大黄鱼假单胞菌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2009、2010年分别从浙江温州南麂岛网箱养殖的患病大黄鱼体内分离出优势菌株ZSH和DHY10051103K,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为大黄鱼的病原菌,其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2.5×106、3.2×106CFU/mL。对分离菌株进行了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及16S rRNA分子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氧化酶阳性;利用柠檬酸盐和麦芽糖,降解硝酸盐,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甲基红试验阴性,明胶酶阴性,鸟氨酸脱羧酶阴性;在16S rRNA系统发育树中,分离菌株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聚为一支,GenBank中序列登录号分别为HQ007288、GQ449379。由此可知,分离菌株属于恶臭假单胞菌(P.putida)。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强力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左旋氧氟沙星、氧氟沙星、阿米卡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四环素等10种药物敏感;五倍子和石榴皮对其抑菌效果最好,MIC值分别为1.57、3.13 mg/mL,其次为黄连和黄芩,而大黄、白头翁、苦参、黄柏对其抑菌效果较弱。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可以为大黄鱼假单胞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中国水产品产量结构变化特征研究
《湖南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水产品产量结构是反映渔业产业内部结构和外部资源变化的重要指示器。利用1997~2010年水产品产量数据,从生产水域、生产方式和产品种类三个不同角度,对我国水产品产量结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从生产水域来看,海水产品仍是水产品市场供给的主要来源,预计到2014年淡水产品将取代海水产品地位,成为市场主力;(2)从生产方式来看,自2006年海水养殖比重超过海水捕捞比重后,标志着渔业完全实现"以养为主"的发展战略,淡水养殖产量的比重最高,已超过40%;(3)从产品种类来看,淡水鱼类、海水贝类和海水鱼类是水产品产量结构的主要品种。分析认为淡水渔业将会成为未来较长时期我国水产品供给的主要来源。建议制定淡水渔业发展战略,科学指导淡水渔业产业发展,促进淡水渔业可持续发展。


温度和体重对南海野生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呼吸代谢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封闭静水式呼吸装置对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与温度及体重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体重对紫海胆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明显影响,且两因子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在17~32℃范围内,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排氨率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相同温度下,随着个体体重的增加,耗氧率和排氨率均下降。22~27℃之间可能存在紫海胆呼吸代谢的转折点,在该温度下,其排氨率最高、代谢速率最快。


ESR波谱法对含结晶糖类辐照食品的鉴定方法研究
《分析测试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能够有效地鉴定含结晶糖类食品是否经过辐照处理.该文研究了白糖、奶粉、咖啡的ESR波谱特征,验证了ESR法用于含结晶糖类辐照食品鉴定的可行性,探究了ESR特征峰信号强度与吸收剂量、微波功率等的关系.结果表明:未经辐照的样品与辐照样品的ESR波谱图存在明显差异,通过ESR特征峰可以判定样品是否经过辐照处理;ESR特征峰信号强度与吸收剂量呈正相关,微波功率对ESR特征峰信号强度存在一定影响.3种样品的检出限为0.5 kGy.


水产致病茵耐药基因的研究
《海洋环境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研究不同来源的54株水产细菌对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筛选获得耐药菌株并研究其耐药基因。根据GenBank中注册的耐药基因序列,针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基因设计相应的引物,对耐药基因进行扩增,检测耐药菌株中耐药基因的分布。结果由54个受试菌株中检测出42个耐药株,耐药率为77.8%。其中37株对3种以上抗生素产生耐药,多重耐药率为68.5%。以耐药菌株质粒为模板,扩增磺胺类耐药基因sul2、氯霉素耐药基因catl、cat2、cat3、cat4、卡那霉素耐药基因aadB、喹诺酮耐药基因gyrA,结果显示:sul2基因阳性9株,3株氯霉素cat2阳性,4株氯霉素cat3阳性,1株氯霉素cat4阳性,3株aadB阳性。质粒上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50%、27%、36%、9%、60%。
关键词: 水产养殖 致病菌 耐药基因 质粒 aquaculture resistant bacteria resistant gene plasmid


不同贮藏条件下孔雀石绿加标样品降解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验证药物品种的适宜储存条件、运输条件,以及最大限度消除外部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保证结果的公正性,开展了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检测质量控制技术研究。采用鳕鱼和鲤鱼2种不同基质,分析了孔雀石绿在3种浓度(1.5、5、50μg/kg)和3种贮藏条件(常温25℃,冷藏4℃和冷冻-18℃)下随时间的降解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下,不同浓度的孔雀石绿因贮藏条件的不同,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解,且降解速率各有不同。鳕鱼在3个浓度水平下的降解情况一致,均为高浓度的降解速率>中浓度的降解速率>低浓度的降解速率。鲤鱼在常温条件下,降解速率表现为高浓度的降解速率>中浓度的降解速率>低浓度的降解速率;在冷藏和冷冻条件下,降解速率均表现为中浓度的降解速率>低浓度的降解速率>高浓度的降解速率。说明在不同贮藏条件对孔雀石绿加标样品的影响不同,受酶作用的影响,短时间保存孔雀石绿加标样品可以常温保存,便于尽快进行检测;如样品不能尽快安排检测(时间超过48h),样品须用冷冻方法进行保存,这样有利于保存样品的原有属性,避免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快速测定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和节球藻毒素
《分析试验室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超声提取、固相萃取纯化、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快速测定水产品中的微囊藻毒素-RR、-YR、-LR和节球藻毒素。分别采用选择离子监测质荷比(m/z)为519.84、1045.66、995.67、825.54分子离子峰进行定量分析。该法检出限为5.0~10.0μg/kg,在浓度0.02~5 mg/kg的范围内,峰面积与样品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4种藻毒素的回收率为76.2%~93.7%,相对标准偏差为2.0%~7.1%。采用上述方法对45个太湖水产品样品进行测定,发现有少量水产品中存在藻毒素污染,其中微囊藻毒素-RR最高含量为15.2μg/kg,微囊藻毒素-LR最高含量为0.84μg/kg,MC-YR、节球藻毒素均未检出。此方法可作为监测水产品体内蓄积藻毒素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水产品 微囊藻毒素 节球藻毒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