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79条记录
生长调节剂对葡萄扦插苗水分代谢和碳平衡的影响

果树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水分平衡和碳平衡在葡萄扦插成苗过程中的作用,并揭示生长素浓度对葡萄扦插苗水分代谢和碳平衡的影响.[方法]设置IAA 250 mg·kg-1IBA 250 mg·kg-1、IAA 750 mg·kg-1+IBA 750 mg·kg-1处理和对照(IAA 0mg·kg-1+IBA 0 mg·kg-1)处理插穗,测定成苗过程中的生长情况、水势、茎导水损失率(PLC)和最大导水率、叶片光合作用、可溶性糖、淀粉及非结构性碳(NSC)浓度等指标.[结果]IAA 250 mg·kg-1+IBA 250 mg·kg-1处理苗木生长情况好于IAA 750 mg·kg-1+IBA 750 mg·kg-1处理和对照.葡萄在扦插成苗过程中,凌晨水势无显著变化,正午水势呈降低趋势,在7月,IAA 250 mg·kg-1+IBA 250 mg·kg-1处理的正午水势显著低于IAA 750 mg·kg-1+IBA 750 mg·kg-1处理,也略低于对照,但6月不同处理间在正午水势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导水损失率(PLC)在扦插成苗过程中不断增大,由原来的约20%增加到接近50%,IAA 250 mg·kg-1+IBA 250 mg·kg-1处理的正午PLC在3个处理中最大.最大导水率除末期(7月)有少量上升外,其余时间均不断降低.扦插成苗过程中可溶性糖、淀粉和NSC含量均为前期不断下降,末期持平或略有上升,下降程度接近65%.IAA 250 mg·kg-1+IBA 250 mg·kg-1处理苗木正午水势更低,PLC更大,NSC浓度前期下降更快,末期浓度高于IAA 750 mg·kg-1+IBA 750 mg·kg-1处理和对照.[结论]葡萄扦插成苗过程中未受到水分输导障碍的胁迫,但受到一定程度的碳失衡影响.合适的生长素浓度能够促进苗木生长,降低胁迫程度.

关键词: 葡萄 扦插 水力结构 碳平衡 生长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堆肥提取液的高效利用研究进展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堆肥提取液是腐熟的有机物料经水浸提后得到的一种高效的液体肥料,是一种农畜废弃物再利用的良好产物,不仅对植物有很好的生物防治效果,而且能大大降低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风险。首先介绍了堆肥提取液的成分与基本性质,之后从防治植物病虫害、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产量、改善土壤性状3个方面论述了堆肥提取液的高效利用,最后指出了堆肥提取液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堆肥提取液 植物 土壤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冬小麦地方品种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有效利用山西省冬小麦地方品种质资源,了解不同生态区的冬小麦地方品种在主要农艺性状上的遗传多样性,对551份山西省冬小麦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聚类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6个质量性状和7个数量性状都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比2个冬麦区的小麦23个性状发现:芒形、幼苗习性、粒质和穗长4个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比其他性状高,遗传变异较丰富。其中,南部中熟麦区的芒形、抗倒伏性、穗长和小穗着生密度4个性状多样性指数较高,茎粗和整齐度多样性指数偏低;中部晚熟麦区的芒形、幼苗习性、穗长和千粒重4个性状多样性指数较高,株高、小穗着生密度、整齐度和叶姿多样指数偏低。根据材料间各性状的遗传差异,经聚类分析将材料分为5大类群,其中第Ⅳ类群属于矮杆、穗粒数多和千粒重高的丰产亲本材料。7个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2.78%,第一主成分反映每穗小穗数和每穗粒数,第二主成分反映小穗着生密度,第三主成分反映千粒重。本研究对深入探索山西小麦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提供理论参考,并为小麦新品种选育提供优异的亲本材料。

关键词: 小麦 农艺性状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巨菌草饲用价值研究现状及其对贵州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启示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0 CSCD

摘要:巨菌草(Pennisetum sp.)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的特点,不仅可用作饲草,在生态环境治理中也具有其独特优势。综述了巨菌草作为饲草的优势、饲用价值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在石漠化治理的应用潜力,以期为巨菌草在畜牧生产及石漠化治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巨菌草 营养特性 饲用价值 畜牧生产 喀斯特石漠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不同品种苦荞的易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中国粮油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HS-SPME)-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5种不同品种的苦荞易挥发性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与比较。结果表明:通过GC-MS分析,5种不同品种的苦荞共检测到烷烃类、烯烃类、酯类、醛类、醇类、含N物质及其他7类挥发性化合物。5种苦荞共有14种共同组分,包括9种烷烃化合物(2,2,4,6,6-五甲基庚烷、十一烷、十二烷、十三烷、2,9-二甲基十一烷、3-亚甲基十三烷、十四烷、壬基环戊烷、正十五烷)以及5种烯烃类化合物(乙基苯、萘、1-十二烯、1-十三烯、2E-十四烯);不同品种的挥发性成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醇类、醛类以及酯类化合物,醇类及酯类化合物一般具有花香和果香,醛类化合物有脂肪香味,这些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综合气味,从而使不同品种的苦荞呈现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气-质联用(GC-MS) 苦荞 易挥发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柠檬酸对生长肉兔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抗氧化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柠檬酸对生长肉兔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抗氧化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35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断奶伊拉肉兔3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试验设2个对照组,对照1组为空白对照组,对照2组为抗生素对照组(恩拉霉素20 g/t+金霉素300 g/t),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含0.5%(Ⅰ组)、1.0%(Ⅱ组)、1.5%(Ⅲ组)柠檬酸的试验饲粮.预试期5 d,正试期22 d.结果表明:1)Ⅰ组与对照2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1组(P<0.05),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Ⅲ组平均日增重与Ⅰ组、2个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Ⅰ组料重比和对照2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低于对照1组(P<0.05),各试验组之间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柠檬酸对试验兔平均日采食量、腹泻率和死亡率均影响不显著(P>0.05),腹泻率以Ⅱ组、Ⅲ组最低;死亡率以对照2组和Ⅲ组最低.2)添加柠檬酸后,各试验组粗蛋白质、粗灰分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1组(P<0.01);各试验组能量、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均与对照1组差异不显著(P>0.05).3)添加柠檬酸对试验兔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4)各组间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与Ⅰ组、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本试验所测指标,生长肉兔饲粮中适宜的柠檬酸添加水平为1.5%.

关键词: 生长肉兔 柠檬酸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血清抗氧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北地区芝麻单株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与通径分析

种子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西北地区芝麻种质资源各个性状间的内在联系,准确评价各性状在产量构成中的重要性,对88份西北地区芝麻种质资源的株高、始蒴高度、空稍尖长、果轴长、每蒴粒数、单株蒴果数、千粒重、单株产量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8个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10.16%~78.99%,参试芝麻种质资源类型丰富;株高、果轴长、单株蒴果数、千粒重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大小顺序为单株蒴果数>千粒重>果轴长>株高;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单株产量直接效应大小排序为单株蒴果数>千粒重>每蒴粒数.因此,在西北地区选育高产芝麻品种,应重视单株蒴果数、千粒重、每蒴粒数3个性状,同时兼顾株高、果轴长等性状.

关键词: 芝麻 产量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荞米中叶绿素、总酚、PPO与褐变的关系

中国粮油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鲜的甜荞米呈浅绿色,储藏过程中,颜色逐渐从浅绿色变为红褐色,发生褐变,导致品质降低,商品价值降低.以新鲜甜荞米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褐变机理.结果表明:储藏期间,色差值ΔE*升高,其色度值ΔL*降低,Δa*升高,Δb*无明显变化;甜荞米褐变是多因素多通路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叶绿素、酚和PPO均对甜荞米褐变有不同程度影响:叶绿素最大,酚次之,PPO最小.其中,叶绿素与色度值相关性显著,叶绿素a与ΔE*、ΔL*和Δa*的相关性均大于叶绿素b;酚含量低(通荞2号)、中(赤甜1号)、高(品甜2号)3个荞麦米品种,总酚含量与色差值ΔE*相关系数分别为:-0.568、-0.949*和-0.962**,品甜2号的褐变程度最高,褐变速率最快;PPO活性随储藏时间先增加后减少.

关键词: 甜荞米 储藏 褐变 叶绿素 总酚 PPO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WRKY转录因子对白发病菌胁迫的响应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谷子白发病是谷子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可严重影响谷子的产量和品质。WRKY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的抗病,生长发育等多种生理过程。为了探究谷子WRKY转录因子对白发病菌胁迫的响应,进而发掘谷子特有的抗病基因并为以后的抗病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以感病品种‘晋谷21’为试材,基于前期对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筛选出8个与谷子白发病相关的WRKY转录因子基因,然后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这8个WRKY转录因子基因特征,基因序列及所在染色体位置,基因组结构模式启动子序列元件,与白发病菌相关的调控元件以及表达模式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8个WRKY转录因子基因中5个基因分布在5号染色体上,在受白发病菌胁迫后其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启动子顺式元件分析的组成和分布也存在较大差异,8个基因的蛋白大小是202~440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基因Seita.8G123100,Seita.5G261700的亲缘关系较近,并且受侵染后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水平。发现8个基因中5个基因在受到病原菌侵染时其表达水平高于其正常状态下的基因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谷子抗病的重要候选基因。本研究结果为后续筛选谷子抗病基因及谷子抗病机制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谷子 WRKY转录因子 白发病菌 功能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修复剂TF3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研究

生态科学 2020 CSCD

摘要:为研究生物修复剂TF3(0.5 g·kg~(-1)肠杆菌干菌体+20 g·kg~(-1)生物炭+20 g·kg~(-1)有机肥)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选取5种铅浓度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实验方法,研究施用修复剂TF3后,铅在油菜体内的富集、转运,以及土壤有效态铅、酶活性、微生物的响应。结果表明:TF3能够促进油菜生长、显著降低油菜地上部、地下部铅含量。与CK组相比, TF3组油菜地上部、地下部及总富集系数分别降低20.12%—71.91%、37.75%—60.13%、22.45%—68.77%。TF3组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铅含量,降低23.10%—39.84%。添加TF3,土壤四种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真菌、放线菌、细菌分别较CK组增加11.76%—40.00%、6.45%—25.61%、120.20%—290.24%。研究表明, TF3降低了污染土壤铅对油菜的胁迫作用,可以作为修复铅污染的一种有效生物修复剂。

关键词: 生物修复剂 铅含量 污染土壤 油菜 富集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