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黄皮原浆超高压和热杀菌的比较分析
《现代食品科技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黄皮原浆为研究对象,分别用超高压(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和热处理(heat treatment,HT)进行杀菌,比较处理前后及4℃贮藏期间黄皮原浆各理化指标的变化.贮藏期结束时超高压组和热处理组菌落总数分别为67.36、43.49 CFU/mL,表明黄皮原浆超高压600 Mpa/5 min的杀菌能力与热处理85℃/30 min相当;pH、可滴定酸(TA)、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在两种处理前后及贮藏期间均无显著(p>0.05)变化;两种处理后的总酚、抗坏血酸和抗氧化能力在贮藏期间均呈下降趋势,贮藏期间超高压组总酚、抗坏血酸分别下降了11.71%、9.45%,热处理组下降了19.61%、18.92%,说明超高压能更好的保留黄皮原浆中总酚和抗坏血酸含量,减少抗氧化能力的损失;热处理使黄皮原浆中果胶含量提高了23.15%,而超高压处理对果胶含量无显著影响,但能更好的保留原浆贮藏过程中果胶含量;黄皮原浆中有机酸主要为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且酒石酸含量最高,为13.95 mg/g,热处理组对有机酸的影响小于超高压组.研究结果为超高压和热处理应用于黄皮原浆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超高压;黄皮原浆;贮藏;品质


基于表型性状的番茄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对95份番茄品种资源的15个质量性状和8个数量性状进行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番茄品种的表型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质量性状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成熟时果皮颜色(1.235);数量性状中较高的是复叶长度(2.087)和株高(2.079),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单果重(128.6%);各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前7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6.71%,包含了全部性状的大部分遗传信息。基于表型性状,采用系统聚类组间聚合的方法在遗传距离为5处将供试的95份资源划分为5个群组,第1群组包含35份资源,主要特点为株高较高,单果质量大,生长习性为无限生长;第4群组包含44份资源,主要特点为单果质量小,果形指数大。


罗伊氏乳酸杆菌LR1对猪蛋白消化酶基因表达、肌肉抗氧化指标及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长期饲喂罗伊氏乳酸杆菌LR1(Lactobacillus reuteri 1)对猪胃及胰腺蛋白消化相关酶的基因表达、肌肉抗氧化指标及冰鲜肉氨基酸谱的影响。选用144头(杜×长×大)21日龄断奶仔猪(平均体重6.49 kg±0.04 k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粮为基础饲粮,抗生素组饲粮为添加抗生素的基础饲粮(仔猪阶段添加100 mg/kg喹乙醇和75 mg/kg金霉素,生长肥育猪阶段添加75 mg/kg金霉素),LR1组饲粮为添加5×1010 CFU/kg LR1的基础饲粮,试验期17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抗生素组猪胰腺中弹性蛋白酶的表达降低(P<0.05);LR1组胃窦、胃贲门及胃底黏膜中胃蛋白酶A的表达提高(P<0.05),同时也高于抗生素组(P<0.05)。(2)抗生素组猪背最长肌(longissimus dorsis muscle, LDM)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 T-SOD)活力增加(P<0.05);LR1不影响LDM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T-AOC、T-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活力(P>0.05)。(3)饲粮添加抗生素及LR1不影响冰鲜肉水解氨基酸含量及组成(P>0.05);抗生素组24 h冰鲜肉中甲硫氨酸(苦味氨基酸)含量、甜味氨基酸总量及游离氨基酸总量降低(P<0.05),而LR1降低24 h冰鲜肉中甲硫氨酸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抗生素及LR1均降低48 h冰鲜肉中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及总游离氨基酸(P<0.05),同时,抗生素组48 h冰鲜肉中鲜味氨基酸含量降低(P<0.05)。综上,与对照组相比,长期饲喂LR1可提高猪胃对蛋白质的消化功能,改善24 h冰鲜肉的风味;而长期饲喂抗生素降低猪胰腺的消化功能,提高肌肉抗氧化能力,但降低24及48 h冰鲜肉的风味。


橄榄新品种棱尖橄榄的选育
《果树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棱尖橄榄是从本地土橄榄的实生群体中,通过单株选育而成的鲜食型新品种。果实长椭圆形,成熟果实黄色,果形端正,果肉黄绿色,果核两端长尖。平均单果质量8.84 g,可食率83.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2.3%,总糖4.3g·100 g-1,可滴定酸9.65 g·kg-1,维生素C 18.6 mg·100 g-1,粗纤维3.4%,单宁9.06×103mg·kg-1,钙842 mg·kg-1,口感化渣、涩轻、橄榄风味较浓,回甘明显。该品种树冠圆头形,树姿开张,分枝能力较强,当年高接,第三年可开花结果。每年3月至12月份抽梢3~4次,春梢3月上中旬萌动,至5月上中旬停止生长成为结果枝,5月中旬初花,5月底为盛花期。盛花期时间较短,6月上旬为终花期。果实生育期190~210 d,果实成熟期为12月中下旬,是晚熟品种。ISSR结果分析表明,棱尖橄榄与其他橄榄品种均不在同一类群上。在广东省潮汕地区种植,10 a(年)结果树每666.7 m2产量达647.5 kg,表现丰产、稳产。


高磷土壤减量施磷对果蔗磷肥利用效率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作物杂志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产中为了追求高收益,果蔗种植中磷肥过量投入现象普遍,造成肥料效率降低和土壤肥力失衡等问题。本研究在广东湛江高磷红壤区采取田间定位试验(初始有效磷含量为234.80mg/kg),研究磷肥减量100%(P0)、50%(P1)、20%(P2)和当地常规施磷(CK,600kg P2O5/hm2)处理下,果蔗磷肥利用效率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经过连续2年试验后,果蔗产量、糖分含量、株高和茎径等品质性状均表现为P2>CK>P1>P0。P2处理磷肥利用率最高(32.09%),P1处理最低(28.08%);农学效率为P2>P1>CK;磷肥偏生产力为P1>P2>CK。随着施磷水平的降低,α-葡萄糖苷酶和与氧化还原相关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等酶的活性提高,β-葡萄糖苷酶、纤维二糖苷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以及磷酸酶等水解酶活性均呈现下降趋势;与氮转化相关的亮氨酸氨肽酶和脲酶活性均以P2处理最低,P0处理最高。此外,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显著相关(P<0.05)。综合果蔗产量、品质、磷肥利用效率以及土壤酶活性及其对生长影响,较常规施磷减量20%(P2)是该地区果蔗的适宜用量。
关键词: 果蔗 产量和品质 磷肥利用效率 土壤酶活性 施磷水平 红壤


基于SLAF-BSA技术的蝴蝶兰花底色关联SNP分子标记开发与验证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与蝴蝶兰花黄白底色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以’黄金豹’蝴蝶兰(♀)和’白天使’蝴蝶兰(♂)及其杂交后代为实验材料,选择33个分布在5个不同颜色分布类型组群中的黄色底色杂交后代和仅有的2个纯黄色个体作为黄色底色群体,35个分布在对应5个颜色分布类型组群中的白色底色杂交后代作为白色底色群体,分别提取DNA并等量混合后构建2个不同底色DNA混池,采用特异位点扩增片段测序(SLAF-seq)结合BSA技术,对与花底色密切相关的候选标记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共获得164 874个SLAF标签,其中含21 031个多态性SLAF标签,多态率为12.76%。SLAF标记在亲本中的平均序列深度为42×,在子代中的平均序列深度为46×。关联分析表明,在阈值>0.745 5时,筛选得到15个与花底色相关的SLAF候选标记,具27个SNP位点。采用SNaPshot测序技术在2个亲本、11个子代和4个不同的种质资源中验证SNP位点,筛选发现,Marker35886和Marker70907的2个SNP位点与相关SLAF序列中的SNP位点一致,对花底色的鉴定准确率分别为66.67%和73.33%,组合准确率达93.33%。本研究筛选到的2个SNP位点可作为有效的分子标记位点在蝴蝶兰育种早期进行辅助选择。


转录组与蛋白组技术结合分析水稻耐低温分子机制
《分子植物育种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低温冷害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最严重的非生物胁迫之一.鉴定水稻耐冷相关功能基因、解析其调控耐冷性的分子机制,对水稻耐冷性分子育种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强耐冷的粳稻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和低温敏感的籼稻品种'三黄占2号'(SHZ-2)为材料,通过全基因组转录和蛋白表达谱分析这两个品种对低温响应的差异,鉴定LTH和SHZ-2差异表达的基因和蛋白及其信号通路.研究显示,两个材料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蛋白代谢途径、糖代谢途径和膜转运相关途径等生物学过程,并发现抗病相关防卫基因在抗病但不耐冷的SHZ-2中上调,而在耐冷但不抗病的LTH中没有显著上调,表明水稻抗病性与耐冷性存在内在关系.此外,还发现LTH和SHZ-2之间存在很多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表达差异不一致的基因.本研究从转录和翻译水平对耐冷和低温敏感两个水稻品种在低温胁迫下的响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促进对水稻苗期耐冷性分子调控机制的全面认识,并为下一步水稻耐冷基因的鉴定和耐冷性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水稻;耐冷性;转录组;蛋白质组


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非靶向快速筛查荔枝花、蜂巢和蜂蜜中农药
《食品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结合QuEChERS前处理技术,建立荔枝花、蜂巢和蜂蜜中未知农药残留的非靶向快速筛查方法。样品均由乙腈溶液提取,经无水硫酸镁、N-丙基乙二胺和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吸附剂净化,采用Xbridge BEH C18色谱柱分离,以甲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化学电离源和正反监测模式条件下进行检测。利用目标化合物特征离子的精确质量数、同位素匹配、二级碎片信息和保留时间进行数据库匹配,筛查可疑未知农药,在Targeted MS/MS模式下,通过相应碰撞能量下的离子碎片信息进一步确证,以基质匹配标准溶液法定量。结果显示:共计筛选出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及其代谢物BF 500-3、苯醚甲环唑、多菌灵、毒死蜱、除虫脲和灭幼脲8种农药,在1~1 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方法的检出限为0.03~0.50μg/kg,定量限为0.4~0.8μg/kg。8种农药在荔枝花、蜂巢和蜂蜜中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0%~96%,相对标准偏差为1.2%~6.1%。该法快速、简便、灵敏,可用于荔枝花、蜂巢和蜂蜜样品中未知农药的筛查和鉴定。
关键词: 荔枝花、蜂巢和蜂蜜 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筛查 农药


杂交稻优质不育系泰丰A获第二届广东农业科技创新大比武总决赛冠军
《广东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8月30日,第二届广东农业科技创新比武大赛——"海大杯"广东种业科技创新大比武在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举行。经过激烈角逐,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王丰研究员领衔的项目"杂交稻优质不育系泰丰A的创制与应用"力压群雄,获得本届金星奖暨总决赛冠军。


2,2'-偶氮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诱导的氧化应激对猪肠上皮细胞活力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评估2,2'-偶氮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AAPH)诱导的氧化应激对猪肠上皮细胞(IPEC-J2细胞)活力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以期建立一种稳定的体外研究肠道氧化应激的模型.以不同浓度(0、30、32、34 mmol/L)AAPH处理IPEC-J2细胞24 h后,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增殖、细胞内总活性氧(ROS)含量、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以及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线粒体转录因子Bl(TFBIM)、线粒体转录因子B2(TFB2M)、解耦连蛋白1(UCP1)、解耦连蛋白2(UCP2)、解耦连蛋白3(UCP3)]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AAPH对IPEC-J2细胞活力的影响呈剂量及作用时间依赖关系.与0 mmol/L AAPH处理相比,不同浓度(30、32、34 mmol/L)AAPH处理均显著抑制了 IPEC-J2细胞增殖(P<0.05),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5),细胞内总ROS含量显著升高(P<0.05),细胞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TFAM、TFBIM、TFB2M、UCP1、UCP3)表达显著下调(P<0.05),mtDNA拷贝数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AAPH诱导的氧化应激通过增加IPEC-J2细胞内总ROS含量引起细胞线粒体功能损伤,进而导致细胞活力下降,抑制细胞增殖.
关键词: AAPH;氧化应激;肠上皮细胞;线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