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香葱叶柄超声热风干燥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核农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超声预处理对香葱叶柄干燥效率和干燥产品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超声处理香葱叶柄的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测定干燥速率、复水比、L值、硫代亚磺酸酯和蒜氨酸保留率,利用归一化法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表明,超声波预处理的优化参数为:超声功率697.66 W、超声频率46.23 kHz、超声时间5.78 min,在此条件下综合评分为0.84.验证试验表明,优化条件下综合评分为0.82,误差为2.38%,表明优化结果具有可操作性,优化的超声预处理工艺能够提高香葱叶柄的干燥效率且能够改善其干燥品质.本研究结果为香葱叶柄干制产业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辣椒上番茄斑萎病毒检测及鉴定
《园艺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对青海辣椒上的病毒病进行调查时发现疑似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tospovirus,TSWV)病样,表现为环斑、坏死等症状.为明确其感染的病毒种类,对其进行了检测和鉴定.对Tospovirus的通用引物进行检测时发现采集的49份样品中有14份样品扩增到了目的条带,序列测定结果显示其与TSWV的同源性最高;同时利用TSWV特异性引物对阳性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全部为阳性;基于克隆的NSs基因序列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其属于TSWV的1个分离物,与中国云南、黑龙江等地分离物相对近缘,而与国外其他分离物相对远缘.在分子鉴定的基础上,利用TSWV的抗体通过Western blot进一步对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也证明采集样品中存在TSWV的感染.这些结果表明青海辣椒上存在TSWV的感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icroRNA-98促进猪圆环病毒2型在3D4/21细胞中的复制
《微生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获得PCV2感染3D4/21细胞的miRNAs表达谱,并探讨miRNA-98在PCV2复制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以猪肺泡巨噬细胞系3D4/21细胞为细胞模型,对PCV2感染过程中的3D4/21细胞进行miRNAs差异表达分析,筛选与病毒复制相关的特异性miRNAs,并探讨其在PCV2复制中的作用.[结果]经高通量测序,获得PCV2感染3D4/21细胞的miRNAs表达谱,结合实验室前期研究筛选获得miRNA-98.实验表明,miRNA-98的表达量随PCV2感染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升高,其变化趋势与Cap蛋白表达变化基本一致,由此推测miRNA-98与PCV2复制正相关.过表达miRNA-98可显著上调Cap蛋白的表达量和PCV2的复制.进一步的研究表明,miRNA-98参与调节宿主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和PCV2的复制.[结论]miRNA-98可通过调节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调控宿主免疫功能,帮助PCV2逃逸宿主免疫,促进PCV2在3D4/21细胞中的复制.这些发现不仅为深入了解PCV2与宿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还有望为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的防控提供新的抗病毒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淹水胁迫下玉米自交系苗期的形态生理差异
《作物杂志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5份适应长江中下游种植的玉米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了淹水胁迫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评价了玉米自交系苗期耐涝性差异.结果表明:淹水胁迫对玉米形态和生理指标有显著影响.主成分分析表明:叶绿素含量(SPAD)、叶面积、株高、根干物重、茎干物重、叶干物重和总干物重的耐涝指数在4个主成分中占比重较大;总干物重、叶干物重、茎干物重、根干物重和叶面积的耐涝指数可以作为耐涝基因型筛选的指标.采用聚类分析将35份玉米自交系分为3类,其中敏感型17个、中间型6个和耐涝型12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麝香草酚抑制灰霉菌的作用机理: PAO-H2O2系统
《应用生态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灰霉菌侵染导致的农作物灰霉病是农业重大病害之一,采用环境友好型杀菌剂防治灰霉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天然化合物麝香草酚对灰霉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本文采用生理生化方法探讨了麝香草酚通过调控灰霉菌多胺氧化酶(PAO)产生过氧化氢(H2O2)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1)麝香草酚抑制灰霉菌生长,并伴随着菌丝体中H2O2和丙二醛(MDA)的积累及PAO活性的升高.2)在麝香草酚处理的菌丝中加入特异性抑制剂MDL(N,N'-丁烷二烯基丁二胺)抑制PAO活性,导致H2O2和MDA显著下降,菌丝生长得到部分恢复.表明麝香草酚可能触发灰霉菌中依赖于PAO的H2O2累积,进而产生氧化损伤效应,导致部分菌丝生长受阻.3)从灰霉菌中克隆了一个编码PAO的基因BcPAO,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显示,BcPAO蛋白具有典型的PAO家族保守结构域特征.4)低浓度麝香草酚处理对BcPAO转录水平无显著影响,而高浓度麝香草酚处理则显著上调BcPAO的转录水平,说明麝香草酚对灰霉菌PAO活性的刺激作用可能源于对BcPAO的调控.研究表明,麝香草酚对灰霉菌的抑菌效应之一可能表现为:菌丝PAO活性上升导致H2O2大量产生,引发菌丝氧化损伤,生长受阻.本研究发现的麝香草酚抑菌模式可为环境友好型杀菌剂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麝香草酚 灰霉菌 多胺氧化酶 过氧化氢 活性氧 抑菌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显性感光抑制基因Su-E1(t)的定位及遗传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粳稻品种Asominori和籼稻品种IR24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在南京和海南2种自然环境下对水稻抽穗期QTL进行检测,分别检测到5个和6个影响抽穗期的QTL,其中位于第6染色体的qDTH-6在2种环境下都能被检测到,LOD值分别为6.28和12.93,贡献率分别为12.26%和17.18%.对以Asominori为背景、在qDTH-6处置换了IR24片段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45及背景亲本进行人工短日照处理,发现qDTH-6来自籼稻IR24的等位基因具有显性感光抑制效应.利用抽穗期基因型测验系和9311等一些常规稻与CSSL45杂交分析,进一步证实了qDTH-6的显性感光抑制功能,并初步判断其抑制对象为主效感光基因E1(Ghd7),本研究将其命名为Su-E1(t).同时利用CSSL45*Asominori次级F2群体分别在人工短日照和自然长日照条件下对Su-E1(t)进行了进一步定位,将其定位在SSR标记RM527附近.本研究对有效地解决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生育期超亲晚熟的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种量对晚播紫云英生长及养分积累的效应
《土壤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播种量(22.5~75.0 kg/hm~2)对晚播紫云英生长状况、产草量以及养分积累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的增加,紫云英每公顷株数显著增加;播种量在30.0~75.0 kg/hm~2范围内单株鲜重和干重随播种量增加而降低;不同处理单株分枝数差异不显著。鲜草和干草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播种量为45.0 kg/hm~2的处理产草量最高,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为48.34 t/hm~2和5.70 t/hm~2。不同播种量处理的植株地上部碳、氮、磷、钾含量差异不显著,其养分积累量随播种量的增加则先增加后减少,播种量为45.0kg/hm~2时紫云英养分积累量最高,继续增加播种量则差异不显著。综上,晚播紫云英的适宜播量为45.0 kg/hm~2,即可获得较高的产草量及养分积累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13个地区水稻种子携带4种不同恶苗病菌的LAMP检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水稻种子携带病原菌是水稻恶苗病的重要传播途径.本研究旨在了解当前江苏省栽培水稻品种种子携带恶苗病菌的状况.[方法]采用可分别特异性识别引起水稻恶苗病的藤仓镰孢(Fusarium fujikuroi)、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des)和F.andiyazi的LAMP检测技术,对江苏省2017年收获的103份水稻种子携带上述4种病原菌的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在103份稻种样本中,有89份检测出携带水稻恶苗病菌.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藤仓镰孢,为83.5%,层出镰孢、拟轮枝镰孢和F.andiyazi也被检测到,但检出率较低,依次为15.5%、1.9%和1.9%.[结论]江苏省水稻种子携带恶苗病菌是一种普遍现象,藤仓镰孢是江苏水稻恶苗病的优势致病菌种,其次是层出镰孢.种子带菌是上述2种病原菌所致恶苗病的重要初侵染源.
关键词: 水稻恶苗病 种子带菌检测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近缘种Ipomoea cordatotriloba基因组大小测定及高通量调查测序
《热带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流式细胞术,以大豆Williams 82为内参,对甘薯近缘野生种Ipomoea cordatotriloba进行基因组大小测定,结合染色体压片技术进行倍性鉴定,并利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测定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得I.cordatotriloba基因组大小为(539.69±13.76)Mb;染色体压片结果显示其染色体数目为30条,由于其基数x=15,从而获知I.cordatotriloba为二倍体;经K-mer计算并修正后得出的C值为560.70 Mb,与流式细胞分析结果相近;同时,测序结果显示其基因组杂合率为0.40%;重复序列比率为57.93%;GC含量为38.10%.以上结果为此物种全基因组精细图谱绘制打下基础,同时为甘薯近缘野生种的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甘薯 Ipomoea cordatotriloba 基因组大小 流式细胞法 K-mer计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施黄瓜根结线虫病发生危害与土壤酶活相关性研究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设施黄瓜根结线虫病与土壤酶活性等指标变化情况,试验通过测定设施黄瓜不同时期下土壤蔗糖酶、土壤脲酶、土壤多酚氧化酶、土壤酸性蛋白酶、土壤纤维素与土壤有机质等6个指标,研究根结线虫发生危害与土壤酶活性和有机质变化各指标的相关性.试验结果发现,在整个生育期,线虫发生危害(黄瓜病情指数)与土壤蔗糖酶、脲酶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61、0.503;与土壤酸性蛋白酶、土壤纤维素酶相关性不大,为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43、-0.130.土壤多酚氧化酶与线虫发生数量显著负相关,为-0.829;与线虫危害程度(黄瓜病情指数)相关系数为-0.807.研究表明,土壤多酚氧化酶、土壤蔗糖酶与线虫发生危害相关性大,这2种酶为预测线虫发生危害和在线虫综合防控中作为土壤酶活监测的主要指标提供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