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336条记录
不同来源的粗饲料对育肥牛牛肉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来源的粗饲料对育肥牛牛肉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为苎麻这种优质饲料资源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提供依据。选择500 kg左右的西门塔尔肉牛9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3头牛,每个重复1头牛,粗饲料分别饲喂酒糟,稻草秸秆、青贮高粱、青贮苎麻+玉米秸秆。试验结果表明:1在牛肉的氨基酸组成方面,3个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氨基酸分类组成中,青贮苎麻与玉米秸秆组甜味氨基酸的含量高于青贮高粱组7.57%(P<0.05),但和酒糟、稻草秸秆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在鲜味氨基酸、酸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的含量方面,青贮苎麻与玉米秸秆组均高于酒糟、稻草秸秆组和青贮高粱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23个处理组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方面,青贮苎麻+玉米秸秆组较青贮高粱组提高了8.06%,差异显著(P<0.05),但低于酒糟+稻草秸秆组(P<0.05);青贮苎麻+玉米秸秆组较酒糟+稻草秸秆组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但低于青贮高粱组(P<0.05);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方面,青贮苎麻+玉米秸秆组较青贮高粱组显著提高了11.74%(P<0.05),但低于酒糟+稻草秸秆组(P<0.05)。综上所知,在饲喂肉牛的日粮中添加苎麻,并不影响肉牛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并对牛肉中的风味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可在反刍动物饲粮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粗饲料 苎麻 牛肉 氨基酸 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凝结芽孢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凝结芽孢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健康的1日龄AV500肉鸡10 00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 00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300 mg/kg凝结芽孢杆菌制剂。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1)1~21日龄、22~42日龄试验组肉鸡死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下降了61.7%、52.42%;22~42日龄,试验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21日龄试验组肉鸡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肠道指数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2日龄试验组肉鸡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21和42日龄试验组肉鸡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总蛋白、球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21和42日龄试验组肉鸡盲肠、回肠食糜中凝结芽孢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肠杆菌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可抑制肉鸡肠道中大肠杆菌的生长,提高免疫器官指数,降低死淘率。

关键词: 凝结芽孢杆菌 肉鸡 免疫器官指数 血清生化指标 肠道菌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新品种鄂麦170抗病基因的遗传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已开发分子标记对湖北省有潜力的新品种鄂麦170及其双亲的抗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基因进行分子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鄂麦170含有3个主效抗赤霉病基因(Fhb1,Fhb5和以Xwmc273为标记的基因)、3个抗条锈病基因(Yr2,Yr5和Yr26)、8个抗白粉病基因(Pm2,Pm8,Pm16,Pm21,Pm31,Pm33,Pm35和Pm36)和6个抗纹枯病基因(分别以Xwmc397,Xgwm212,Xgdm67,Xwmc497,Xgwm644和Xgwm526为标记)。经分析鄂麦170中可能还有未被检测到的赤霉病抗性位点,而鄂麦170赤霉病抗性优于双亲可能与超亲优势有关;Yr5基因可能对鄂麦170的抗条锈病特性起重要作用;抗白粉病基因Pm21已表现出了感病特征;所检测到的纹枯病抗性位点的表型变异解释率较低。本研究解释了鄂麦170的抗病分子基础,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和作为骨干亲本培育多抗小麦新品种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小麦 鄂麦170 赤霉病 条锈病 白粉病 纹枯病 抗病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温肉牛舍应用效果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控温牛舍与普通牛舍肉牛育肥效果和环境的区别,先后在冬夏季分别试验,将24头西杂公牛分为2组,饲养于控温牛舍(试验组)和普通牛舍(对照组),观测分析环境温度和湿度、氨气含量、肉牛增重和饲料消耗情况。结果表明:控温牛舍冬季试验期间日均温度比普通牛舍高2.0℃,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控温牛舍夏季日均温度比普通牛舍低1.1℃,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控温牛舍内外日平均温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控温牛舍的日均湿度极显著高于舍外(P<0.01);控温牛舍的氨气浓度为3~4 mg/m3;冬季试验期间试验组肉牛平均日增重(1 380 g)略高于对照组(1 328 g),夏季试验期间试验组肉牛平均日增重(1 328 g)略低于对照组(1 455 g),试验组肉牛头均日采食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冬季试验期间试验组肉牛头均利润比对照肉牛高129元、夏季试验期间比对照组肉牛低166元。说明控温牛舍具有较好的保温性,冬季肉牛育肥效果好于普通牛舍;夏季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 控温牛舍 肉牛 温度 湿度 育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剂量多巴胺对肉鸡肾脏钠钾氯共转运体表达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低剂量多巴胺对肉鸡肾脏钠钾氯共转运体(NKCC2)表达的影响,按常规条件饲养AA肉鸡40羽,25日龄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肉鸡经静脉注射5μg/kg/min 0.9%生理盐水,试验组肉鸡按相同方法注射等体积低剂量左旋多巴胺,并采用组织形态学观察、血尿生化检测、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和RT-q PCR等方法检测肾组织形态、各生化指标的变化、NKCC2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给予低剂量左旋多巴胺后,尿素氮(BUN)、肌酐(Cr)及平均动脉压(m PAP)水平均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低剂量左旋多巴胺持续给药后,肉鸡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膜NKCC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质NKCC2蛋白显著升高(P<0.05);然而NKCC2 mRNA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不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及血压前提下,低剂量多巴胺能够引起肉鸡机体持续的利钠利尿作用,其机制与NKCC2蛋白的穿梭作用有关。

关键词: 多巴胺 肾脏 钠钾氯共转运体 肉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口疮病毒湖北株B2L基因的克隆与遗传进化分析

中国兽医杂志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分析羊口疮病毒湖北株(ORFV-HB-YX株)B2L基因遗传变化规律,参照Gen Bank公布的ORFV-B2L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ORFV-HB株B2L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以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B2L基因PCR扩增产物大小为1 137 bp,编码379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显示HB-YX株与Gen Bank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0%~99.0%,与福建FJ-GS株同源性高达99%亲缘关系最近,属于同一分支。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B2L基因 克隆 遗传进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链球菌2型感染的A549细胞表达谱研究

动物医学进展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人全基因组芯片的方法研究猪链球菌2型感染的A549细胞中各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有130个基因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61个基因表达为上调,69个基因表达下调。通过分析,其中77个差异表达基因可分为32个生物学功能类别,包括了信号转导、细胞凋亡、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分化等生物学过程。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A549细胞 基因芯片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小麦产量的影响,在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站进行了7年的施用15.0,7.5 t/hm2有机肥(包括EM堆肥、EM鸡粪肥和传统堆肥)、施用化肥和对照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用量的提高,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小麦产量增加。施用化肥也可以提高作物产量与土壤脲酶的活性。土壤脲酶的活性在不同施肥处理中的变化趋势是:对照<化肥处理<堆肥处理。土壤碱性磷酸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不同施肥措施中的变化趋势是:化肥处理<对照<堆肥处理。不同的施肥措施对小麦产量影响的趋势是:对照<化肥处理<传统堆肥处理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土壤酶 作物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γ辐照剂量对鲈鱼感官和质构的影响

现代食品科技 2017 EI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γ射线辐照剂量对鲈鱼制品品质的影响,为高品质鲈鱼制品的生产提供依据。将鲈鱼进行~(60)Co-γ射线辐照,采用模糊感官评定法对其感官品质进行综合评定,并以仪器质构剖面法对其质构特性进行降维-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随辐照剂量的增加感官评定等级降低,0~4.78 kGy综合评定级别为"好",5.21 kGy级别为"中",6.49~8.74 kGy判定级别为"差",且当辐照剂量大于等于7.57 kGy时会产生较大辐照异味。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7.011%和27.832%的两个主成分,结合主成分的载荷图分析确定影响鱼肉辐照后质构代表因素为胶着度和硬度。1.55~4.78 kGy剂量以内,胶着度和硬度变化趋势不显著(p>0.05)。故以1.55~4.78 kGy进行辐照处理,能同时保持鲈鱼产品感官和质构,此结果为鲈鱼等淡水产品的辐照杀菌技术的研究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鲈鱼 辐照 感官 质构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H和甜味剂对胶原蛋白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食品工业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pH和不同甜味剂的添加对胶原蛋白溶液稳定性的影响。以市售某品牌胶原蛋白粉、自制鱼皮胶原蛋白粉和鱼鳞胶原蛋白粉为原料,分别以色泽L*,a*,b*和透光率T为指标,研究溶液pH和不同种类的甜味剂对三种胶原蛋白溶液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对三种胶原蛋白溶液的稳定性影响不大,而甜味剂的种类对胶原蛋白溶液的色泽L*,a*,b*值和透光率T的影响显著。添加三氯蔗糖、麦芽糖醇和木糖醇的胶原蛋白溶液比较稳定,鱼鳞胶原蛋白相较于市售胶原蛋白和鱼皮胶原蛋白更易发生美拉德反应,而导致加深颜色和降低透光率。

关键词: pH 甜味剂 胶原蛋白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