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对冷藏鲈鱼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保持鲈鱼在冷藏期间的品质,延长鲈鱼的保鲜期。以新鲜鲈鱼为原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茶多酚(0.1%TP,0.2%TP和0.3%TP)对鲈鱼冷藏过程中p H、硫代巴比妥酸(TBA)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K值、过氧化值(PV)、菌落总数和感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贮藏条件下茶多酚处理可以有效地抑制鲈鱼的p H,TVB-N,TBA,K值,PV值和菌落总数的增加,感官评分值明显优于冷藏对照组,这表明茶多酚处理可以较好地保持鲈鱼在冷藏期间的品质。研究结果为茶多酚在鲈鱼冷藏过程中的保鲜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井茶特征香气成分分析及种类判别
《分析科学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39份龙井茶叶中的挥发性成分,结合质谱数据库与保留指数,从24份西湖核心区龙井茶中获得了200余种挥发性化合物,这些挥发性成分中主要含有醇类、酯类、酮类、杂环类等化合物,经筛选得到26种共有组分。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24份西湖核心区龙井茶和15份疑似龙井茶进行了有效区分。该方法适用于茶叶的品质鉴定、真假识别、产地溯源等方面的研究,也为其他产品的挥发性成分分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 龙井茶 挥发性化合物 主成分分析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花生主产区花生田杂草种类与群落特征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湖北省花生主产区花生田杂草的发生危害现状和群落组成特征,运用倒置"W"9点取样对田间杂草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省花生主产区花生田杂草有76种,隶属于24科,其中优势杂草有4种,局部优势杂草有6种,次要杂草有10种,一般性杂草有56种。相对多度较大的杂草有马唐、鳢肠、火柴头和铁苋菜,是构成湖北花生主产区花生田杂草群落的优势种。鄂东北地区花生田主要形成鳢肠+马唐+火柴头为主的杂草群落,鄂北地区花生田主要形成马唐+铁苋菜+火柴头+鳢肠为主的杂草群落。鄂东北地区花生田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较高,而Simpson优势度指数较低。
关键词: 花生 杂草种类 群落特征 相对多度 杂草多样性 湖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笼养蛋鸭产蛋后期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
《中国家禽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代谢能(ME)、粗蛋白(CP)水平对笼养蛋鸭产蛋后期产蛋性能、蛋品质的影响。采用3×3双因子试验设计,ME水平分别为10.05、10.67、11.30 MJ/kg,CP水平分别为15.00%、17.50%、19.00%。选取400日龄笼养蛋鸭360只,随机分为9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期为47 d。结果显示:1饲粮ME、CP水平极显著影响日均耗料、产蛋率、日均蛋重、料蛋比(P<0.01),存在交互作用(P<0.01)。随着饲粮ME、CP水平的增加,产蛋率、日均蛋重增加(P<0.01)、料蛋比下降(P<0.01)。2饲粮ME水平极显著影响蛋壳强度、蛋壳指数(P<0.01),显著影响蛋黄比例(P<0.05)。研究表明:笼养蛋鸭产蛋后期饲粮ME、CP水平分别为10.67 MJ/kg和17.5%时有较好的产蛋性能、蛋壳强度和蛋黄比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禽巴氏杆菌环丙沙星耐药株转录组测序与分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鉴定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Avian Pasteurella multocida,Pm)敏感株与环丙沙星(Cip)耐药株的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采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的RNA-seq技术对敏感株与Cip耐药株进行检测,参考Pm70株基因组(NC_002663.1)进行拼接与质量评估,测序数据处理后获得表达差异基因,利用GO和KEGG数据库对表达差异基因进行注释与富集性分析,并利用荧光定量PCR对转录组测序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所有样品测序数据参考Pm70全基因组匹配率均达到95.87%以上,对基因差异表达进行分析后鉴定得到1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5个上调,4个下调。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为转运运输功能,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信号通路富集性分析,结果表明最具代表性的信号通路为"ABC转运蛋白"(ko02010)。推测禽源Pm中的ABC转运蛋白超家族可能在Cip耐药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 转录组测序 GO功能分析 KEGG功能分析 耐药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三峡库区畜禽养殖污染现状评价
《生态学杂志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畜禽产排污系数估算出湖北省三峡库区2001—2014年畜禽粪便总量及COD、TN、TP的产生量,分析畜禽粪便对环境污染的情况,并对湖北省三峡库区的畜禽养殖的环境容量和污染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湖北省三峡库区的畜禽粪便主要来源于生猪。(2)2001—2014年湖北省三峡库区的畜禽粪便的猪粪当量和COD产生量均呈增长趋势,至2014年分别为316.2万t和28.0万t。(3)2001—2014年畜禽粪便TN和TP产生量均呈缓慢上升趋势,2014年的TN、TP耕地负荷分别为281.2、44.1 kg·hm~(-2)·a~(-1),远高于欧盟的限量标准。(4)2001—2014各年湖北省三峡库区的实际养殖量均超过当年其环境容量的50%。2014年巴东县、夷陵区、兴山县和秭归县的实际养殖猪当量远超出其环境容量的50%,这些地区应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数量。
关键词: 畜禽粪便 产排污系数 耕地负荷 环境容量 总量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秋用新品种鄂蚕6号的选育
《蚕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选育适合省力化饲养及原料茧品质优的家蚕新品种为目标,采用杂交育种和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秋用强健性家蚕新品种E苏、9902B,并与选拔的优质多丝量品种Z83、Z84组配成四元杂交组合E苏·Z83×9902B·Z84,命名为鄂蚕6号。新品种在实验室品种比较鉴定和育种协作区共同鉴定以及农村生产试养试验中,均表现出强健好养、产茧量高、茧丝品质优的特点,秋季饲养综合成绩显著超过对照品种黄鹤×朝霞。实验室鉴定鄂蚕6号的虫蛹统一生命率94.93%,与对照品种相仿;茧层率23.46%,万蚕收茧量17.41 kg,茧丝长1 090 m,鲜毛茧出丝率19.15%,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了3.26%、6.66%、8.28%、8.81%。新品种已于201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长江中下游蚕区秋季饲养。
关键词: 家蚕品种 鄂蚕6号 强健性 产茧量 茧丝品质 杂交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羊全混合颗粒饲料加工技术的研究
《饲料工业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对山羊全混合日粮颗粒饲料加工技术与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原料及不同精粗比混合饲料用压缩比4.71的平模颗粒机制粒,配方中无草粉的混合饲料、纯草粉等制粒成型率达到97.39%以上。单一的草粉较混合草粉更容易制粒成型,玉米秸秆粉较花生藤粉更易制粒。含草粉的混合饲料制粒成型率34.92%~89.71%,成型率随精粗比增大而提高。小麦、膨润土等原料对含草粉的混合饲料成型率没有明显的改善。油菜籽对羊全混合饲料制粒成型没有显著影响。用于生产畜禽料的颗粒机压模(压缩比4~51)不适宜于生产羊全混合饲料,平模压模板压缩比提高到61时,制粒成型率明显提高,可达到96%以上。环模颗粒机环模压缩比设计为81时,制粒成型率可达到92.85%~96.68%;使用专利技术设计的环模,制粒成型率可达到99%以上。草粉细度选用4 mm粉碎机筛板为宜。混合时间以6 min为宜。在加工工艺上,草粉加工环节设置合理的缓冲仓,缓冲仓内设震动棒以防拱阻,促进流动,输出采用螺旋机械输送;配料输送草粉采用大口径螺旋提升机或皮带输送机;制粒环节配置制粒缓冲仓提高生产效率;对喂料设施及喂料口控制件设计保证喂料均匀性,准确控制喂料速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