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烫漂方式对香菇中多糖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食品工业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比较不同烫漂方式(微波烫漂、蒸汽烫漂和沸水烫漂)对香菇中多糖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清除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及总铁还原能力(FRAP)的方法测定香菇烫漂前后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香菇多糖含量为新鲜香菇>沸水处理>蒸汽处理>微波处理,四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香菇经烫漂后对羟基自由基无显著清除作用(p>0.05),对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差异较小;蒸汽烫漂显著增加了香菇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其FRAP值可达0.13 mmol/L,而沸水烫漂则显著降低了香菇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53.685%)及FRAP值(0.057 mmol/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闪式联合提取香菇柄麦角甾醇及其抗肿瘤活性
《中国食品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香菇柄为原料,采用超声-闪式联合方法提取麦角甾醇,探讨提取时间、闪提转速、液料比、超声功率对麦角甾醇提取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闪式联合提取香菇柄中麦角甾醇的工艺参数,利用S180荷瘤小鼠模型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研究麦角甾醇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利用超声-闪式联合法提取香菇柄中麦角甾醇的优化工艺参数为:室温条件提取14 min,闪提转速10 000 r/min,液料比36 mL/g,超声功率450W,此条件下香菇柄中麦角甾醇的提取率为2.818 mg/g.可见超声-闪式联合法提取时间短,提取率较高;麦角甾醇高[400 mg/(kg·d)]、中[300 mg/(kg·d)]、低[(200 mg/(kg· d)]剂量组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41.64%,29.90%,19.52%,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的表达水平也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说明香菇柄麦角甾醇具有抗肿瘤活性,其抑瘤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A生成有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虾共作模式对涝渍稻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虾共作模式是一种以涝渍水田为基础,以种稻为中心,稻草还田养虾为特点的复合生态系统。本文通过10年(2005—2015年)定位试验,以中稻单作模式为对照,研究了稻虾共作模式对0~10 cm、10~20 cm、20~30 cm和30~4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状以及水稻产量的影响;采用投入产出法,评估了稻虾共作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长期稻虾共作模式显著降低了15~30 cm土层的土壤紧实度,其在15 cm、20 cm、25 cm和30 cm处的土壤紧实度较中稻单作模式分别降低了20.9%、29.9%、24.8%和14.7%。长期稻虾共作模式提高了0~40 cm土层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数量、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但降低了0~20 cm土层的团聚体分形维数。相对于中稻单作模式,长期稻虾共作模式显著提高了0~40 cm土层有机碳、全钾和碱解氮含量,0~30 cm土层全氮含量,0~10 cm土层全磷和速效磷含量以及20~40 cm土层速效钾含量。稻虾共作模式显著降低了0~10 cm土层还原性物质总量,但提高了20~30 cm土层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稻虾共作模式的水稻产量较中稻单作模式显著提高,增幅为9.5%,其总产值、利润和产投比较中稻单作模式分别增加了46 818.0元?hm-2、40 188.0元?hm-2和100.0%。可见稻虾共作模式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养分,提高了水稻产量以及经济效益,但增加了10 cm以下土层潜育化的风险。
关键词: 稻虾共作模式 涝渍稻田 土壤结构 有机碳 土壤养分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Fat-1基因猪外源基因遗传稳定性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转Fat-1基因猪外源基因遗传稳定性,为转基因猪育种选择优质新材料提供基础数据。采用PCR和Southern印迹杂交方法对转Fat-1基因传代生产仔猪进行检测,了解Fat-1基因在猪基因组中的整合情况,统计传代猪转基因阳性比率,与自然基因单等位基因正常遗传比率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F2代传代仔猪Fat-1基因阳性比率为57.14%,F3代传代仔猪阳性比率为46.67%。F1代公猪外源Fat-1基因是1拷贝基因,传代配种母猪使用非转基因母猪,仔猪阳性比率与自然基因单等位基因正常遗传比率(50%)差异不显著。Fat-1基因在猪育种传代过程中遗传力没有下降,转Fat-1基因公猪能够稳定遗传生产后代猪。
关键词: Fat-1基因 转基因猪 遗传稳定性 多聚不饱和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施用量对高山甘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蔬菜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京丰1号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用量氮、磷、钾肥对高山甘蓝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375kg·hm~(-2)处理的甘蓝产量最高,分别比150、225kg·hm~(-2)处理显著增产9.44%和2.68%;施磷量180kg·hm~(-2)处理的甘蓝产量最高,分别比0、135kg·hm~(-2)处理显著增产17.56%和7.27%;施钾量525kg·hm~(-2)处理的甘蓝产量最高,分别比0、225kg·hm~(-2)处理显著增产35.08%和15.55%。增加氮、磷、钾的施用量,均有增加甘蓝游离氨基酸含量、减少总酸含量的趋势,但同时也有增加硝酸盐累积的趋势;增施钾肥还增加了甘蓝VC含量。综上,鄂西高山地区高肥力地块种植结球甘蓝,氮、磷、钾肥推荐量分别为225~300kg·hm~(-2)、180~225kg·hm~(-2)和225~300kg·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峡库区古夫河小流域氮磷排放特征
《环境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以三峡库区古夫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自然降雨条件下,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古夫河小流域出水口断面水质水量进行了连续监测,分析了流域出水口断面污染物氮磷输出浓度、排放负荷随降雨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形态组成.结果表明,古夫河小流域年度水流量为0.6×108m3,7~9月丰水期径流量占全年的63.9%,流域出口径流流量与年降雨量间存在极显著(P<0.01)的线性相关关系.小流域总氮的年排放负荷为1 432 t·a-1,溶解态氮是氮的主要排放形态,各月份溶解态氮排放负荷占总氮比例的变化范围为55.4%~91.3%,7~9月丰水期总氮排放负荷达853 t·a-1,占全年的59.6%;硝态氮输出浓度与降雨量间存在显著(P<0.05)线性相关关系,其他形态氮浓度与降雨量、泥沙量间线性相关关系均不显著.总磷的年排放负荷为563.1 t·a-1,颗粒态是磷的主要排放形态,各月份颗粒态磷排放负荷占总磷比例的变化范围为41.9%~79.5%,丰水期总磷的排放负荷占全年的71.2%,总磷、可溶性总磷和颗粒态磷与降雨量和泥沙流失量之间均存在显著(P<0.05)线性相关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姜青枯病防治药剂室内筛选及评价
《植物保护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比浊法测定了10种药剂对生姜青枯菌的毒力,结果显示乳酸环丙沙星、盐酸环丙沙星、土霉素的毒力最强,其EC50分别为1.75、1.81和2.21μg/L;而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链霉素、头孢曲松钠、中生菌素次之,EC_(50)分别为11.17、11.23、19.23和24.20μg/L;姜瘟净、硫酸多黏菌素B和大蒜油的EC_(50)最高,分别为549.61,1 223.22和2 064.33μg/L。通过盆栽试验,采用药剂浸种、先灌药后接种病原、以及先接种病原后灌药等处理方式评价了这10种药剂对生姜青枯病预防和治疗的潜能,结果显示,硫酸链霉素和中生菌素浸种处理对生姜青枯病防效最好,分别为93.0%和75.9%;硫酸链霉素、硫酸多黏菌素B、姜瘟净、大蒜油表现出较好的预防作用;除硫酸链霉素外,其他药剂对青枯病治疗作用差。
关键词: 生姜 姜瘟病 青枯菌 药剂筛选 硫酸链霉素 大蒜油 中生菌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模糊数学评价和主成分分析电子束辐照处理后的鲈鱼品质
《食品科学 》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电子加速器放射出的β射线对食品具有杀菌和保鲜的作用。为系统评价电子束辐照剂量对鲈鱼品质的影响,对鲈鱼进行8个梯度剂量(0.00、2.45、3.33、4.41、5.27、6.64、7.24、8.56 k Gy)的辐照,然后通过感官评价和模糊数学矩阵来计算感官评价综合隶属度,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主成分载荷分析确定鱼肉质构的主要代表因素。模糊数学感官评价结果显示,剂量越大,感官评价隶属度等级越低;辐照2.45、3.33、4.41 k Gy时,鱼肉样品感官评价的综合隶属度较接近1级。质构测定结果及主成分分析表明,咀嚼度、弹性和胶着度是辐照后鱼肉的质构代表因素,其值随剂量变化有所波动;剂量低于4.41 k Gy时,对鱼肉质构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上所述,电子束辐照剂量低于4.41 k Gy时,能最大限度保持鲈鱼肉产品感官品质和质构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在真菌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通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CRISPR/Cas系统是细菌和古生菌中抵抗外源病毒或质粒入侵的获得性免疫系统。其中II型CRISPR/Cas系统已被改造成为一个简便、高效的基因编辑工具,并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基因功能研究和遗传改良中得到广泛应用。简述了CRISPR/Cas系统的结构、作用机理及分类情况,归纳总结了CRISPR/Cas9系统在酿酒酵母和其他丝状真菌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真菌基因编辑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真菌 基因组编辑技术 CRISPR/Cas9 基因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砖茶的香气成分分析
《食品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感官审评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16个典型青砖茶样品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青砖茶的香气以陈香纯正为优,有菌香和木香,分析鉴定出72种香气成分,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己醛、芳樟醇、壬醛和甲苯,醛类和酮类为主导香气化合物;相关性分析显示(E,E)-2,4-庚二烯醛、(Z)-氧化芳樟醇、樟脑、1-甲基萘和长叶环烯与香气品质得分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E)-2-己烯醛、1-甲氧基-4-甲基苯、(E)-2-壬烯醛、2,2,6-三甲基环己烷酮及脂肪醛中的烯醛占醛类的比例与香气品质得分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主成分分析显示前6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82.250%,主要代表性成分为β-环柠檬醛、β-紫罗酮、β-二氢紫罗酮、己醛、(E)-2-戊烯醛、(E)-2-己烯醛、庚醛、壬醛、癸醛、萘、1-甲基萘、柠檬烯和6-甲基-5-庚烯-2-酮等,它们是影响青砖茶香气品质的关键香气成分,可基本反映青砖茶的香气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