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珠江河口水体环境DNA提取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南方水产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环境DNA (eDNA)技术广泛应用于水生生物多样性研究。以珠江河口咸淡水生态系统为研究区域,采用滤膜法富集eDNA,选取直径47 mm、孔径0.45μm的硝酸纤维膜、醋酸纤维膜、玻璃纤维膜和聚碳酸酯膜共4种材质的滤膜,采用4种滤膜保存方法,结合2种试剂盒提取eDNA,评估不同组合方案对eDNA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滤膜材质和保存方法对eDNA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其中,醋酸纤维膜获取的eDNA浓度最高。在DNA提取物质量相当的情况下,海洋动物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的eDNA浓度高于DNeasy Blood and Tissue kit试剂盒。在不同保存条件下,“液氮”保存法获取的eDNA浓度最高。在不具备冷冻条件时,可添加乙醇,常温保存滤膜。采样后立即过滤水样能够有效防止eDNA降解。文章建立了珠江口咸淡水生态系统水样eDNA的获取、保存和提取方案,可为相似水域的eDNA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珠江河口 eDNA获取 eDNA保存 eDNA提取


北方内陆地区凡纳滨对虾仔虾室内淡化标粗技术
《黑龙江水产 》 2022
摘要:通过多年实践经验和交流调研情况,总结了北方内陆地区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室内淡化标粗技术,文中对配套设施、水质条件、接苗布池、饲料投喂、盐度控制、虾苗检查、菌制剂使用、出苗流程、打包密度等重点技术环节进行了详细描述.
关键词: 内陆地区 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 室内淡化


渔业碳汇与碳汇渔业定义及其相关问题的辨析
《渔业科学进展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基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关于碳汇和碳源的解释和水生植物固碳特点,对2010年提出的渔业碳汇和碳汇渔业的定义进行修订,强调了渔业碳汇功能和增汇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水生植物在渔业碳汇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解释了通过水生藻类养殖、滤食性贝类和鱼类等养殖、渔业生物群体捕捞和增殖等渔业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生物"移出和储存"CO2等温室气体的过程和机制.分析了贝类养殖在不需要投放饵料的前提下,通过滤食浮游植物及有机碎屑等颗粒有机物大量使用水体中CO2的过程及机制,从能量收支层面论述了使用碳、移出碳、储存碳和释放碳4个碳库的特征及其数量关系,进而证实贝类养殖提升了水域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是碳汇而不是碳源.贝藻养殖碳汇评估结果表明,随着海水养殖生产持续发展,近20年我国近海贝藻养殖碳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总碳汇量从2001年394万t增加到2020年659万t,其中近三年(2018-2020)平均总碳汇量为648万t(相当于每年义务造林87万hm2);净碳汇量从2001年255万t增加到2020年430万t,近三年(2018-2020)平均净碳汇量为422万t(相当于每年义务造林56万hm2).最后,提出了健康持续、深入发展碳汇渔业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渔业碳汇 碳汇渔业 贝类养殖碳使用、移出、储存与释放 贝藻碳汇量评估 发展建议


基于生命周期法的养殖海带的碳足迹评估
《渔业科学进展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碳足迹是指商品或服务在生产、运输、使用、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为探究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在整个养殖周期内CO2的源与汇,本研究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构建了筏式养殖海带碳足迹测算方法,对桑沟湾养殖海带的碳足迹进行了测算,分析了碳足迹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可能的误差来源.结果显示,养殖1t海带的碳足迹约为-95.93kgCO2e,其中,碳排放量为74.30 kgCO2e,碳吸收量为170.23 kgCO2e.从海带育苗开始至养成收获的整个过程是碳汇过程,其中,以海带生物质碳的形式固定的CO2占比约为79.9%,以沉积埋藏碳的形式固定的CO2占比约为14.1%,以惰性溶解有机碳(RDOC)的形式固定的CO2占比约为6.0%,沉积埋藏碳和惰性溶解有机碳长期封存于深海或海底;养殖设施是主要碳源,碳排放占比为93.81%,柴油和电能的碳排放占比分别为5.05%和1.14%,肥料和运输的碳排放占比仅有万分之一.


政府会计制度下科学事业单位成本核算设想
《中国农业会计 》 2022
摘要:加强科学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过紧日子”重大决策的要求。2019年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为科学事业单位推行成本核算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主要针对科学事业单位成本核算问题,采取与企业制造成本法对比的方式,探讨了设备仪器折旧费用和项目管理人员工资的分摊方式,进而提出科学事业单位应从人员资产管理和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两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项目成本核算。


低剂量糖蜜添加对吉富罗非鱼养殖水质和微生物代谢多样性的影响
《淡水渔业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低剂量糖蜜添加对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养殖水体水质指标、水体微生物代谢多样性的影响.本实验选取初始体质量为(10±0.13)g的健康吉富罗非鱼,随机分为对照组(C)、10%糖蜜添加组(10S)、20%糖蜜添加组(20S)、40%糖蜜添加组(40S)4个组进行养殖实验,实验周期60 d,每7 d进行一次水质指标检测.运用Biolog-ECO法探究养殖水体微生物代谢多样性.实验结果显示:添加低剂量糖蜜可以有效降低罗非鱼养殖水体中无机氮的含量,对不同形态氮的去除率NO3--N>NO2--N>NH3-N且实验组平均去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通过Biolog微平板分析养殖水体微生物群落对31种碳源利用能力,AWCD值结果表明不同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随时间增加而增加;低剂量糖蜜添加组的微生物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发现微生物群落主要利用的碳源类型为氨基酸类、酯类和酸类.低剂量糖蜜添加组与对照组间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差异主要体现在对聚合糖类、氨基酸类和酸类碳源的利用,致使微生物利用碳源能力与偏好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当低剂量糖蜜添加比例为20%时,可有效兼顾成本与效用,降低水体中氨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含量并改变养殖水体微生物代谢多样性.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 低剂量糖蜜 水质 Biolog-ECO


非繁殖期长臀雌雄个体形态差异
《科学养鱼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一、材料与方法广西北海国安公司自海南购入长臀38尾,养殖于沿海高位池(有地下淡水水源)。养殖8个月后,由于海水渗入事故造成其中18尾死亡。笔者解剖了全部死鱼,观察性腺并测量了其体质量数据,其中6尾为雌鱼、12尾为雄鱼。二、结果通过解剖和观察,死亡个体性腺均未成熟,


滤过型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法测定草鱼肌肉冻干粉中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滤过型净化柱净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测定草鱼肌肉冻干粉中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制备阴性草鱼肌肉冻干粉作为检测目标.样品经水解、衍生化并提取浓缩后,采用以50 mg C18为净化填料的CAFS clean-up净化柱对复溶液进行1次快速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仪进行测定,内标法定量分析.结果 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在其相应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定量限为0.6~2.4μg/kg;样品中添加定量限、2.5、5.0和50.0μg/kg浓度水平时的平均回收率在81.3%~115.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5%~13.1%.结论 该方法经济、简便、高效,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草鱼肌肉冻干粉中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基体标准物质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 草鱼肌肉冻干粉 硝基呋喃类代谢物 滤过型净化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渔船舵机液压系统故障模拟及诊断
《船舶工程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渔船舵机液压系统故障率高且故障点存在非线性难以诊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对渔船舵机液压系统故障分类诊断的方法.该方法利用AMEsim软件搭建故障仿真模型,对5种不同故障的15类故障度分别进行模拟仿真并提取数据,把所得500组样本数据使用BP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进行训练测试并应用于故障诊断.结果表明,模拟仿真能够解决液压系统故障样本数据难以取得的问题,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渔船舵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关键词: 渔船舵机 故障诊断 AMEsim仿真 液压系统 BP神经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