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EI(精确检索)
141条记录
米糠酚类物质对高脂诱导的小鼠糖代谢异常及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

中国食品学报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米糠酚类物质(RBPE)对高脂诱导的小鼠糖代谢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为揭示米糠改善糖代谢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6周龄的C57BL/6J小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4组,包括正常组、高脂组、RBPE低剂量组(200 mg/kg,HF+LP组)和高剂量组(400 mg/kg,HF+HP组),实验共16周,测定脏器指数、脂肪细胞形态、糖代谢指标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结果:RBPE可以剂量依赖地降低小鼠肝脏、附睾脂肪和肾周脂肪的脏体比,降低高脂小鼠空腹血糖水平,改善高脂引起的糖耐量受损(P<0.05):与高脂组相比,HF+LP、HF+HP组小鼠肝脏的脏体比分别降低15.75%和39.61%,附睾脂肪的脏体比分别降低23.03%和39.83%,肾周脂肪的脏体比分别降低43.68%和56.83%,空腹血糖水平分别降低14.06%和20.21%,糖耐量曲线下面积分别降低19.06%和23.81%.进一步研究显示,低、高剂量的RBPE可显著降低高脂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MDA的含量并提高SOD活力,与高脂组相比,HF+HP组小鼠血清和肝脏MDA含量分别降低了48.93%和38.68%,SOD活力分别提高了80.44%和67.05%;并提高了高脂诱导小鼠肝脏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抗氧化酶的活力及抗氧化物谷胱甘肽(GSH)的含量(P<0.05),与高脂组相比,HF+HP组小鼠肝脏CAT、GSH-px活力及GSH含量分别提高了48.49%,31.67%,123.90%.结论:米糠酚类物质可以改善高脂诱导的小鼠糖代谢紊乱,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关键词: 米糠酚类物质 高脂 糖代谢 氧化应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遮挡条件下多视角甜椒果实点云三维重构方法

农业机械学报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行表型原位自动化测量,实现甜椒数字化育种和管理,针对原位果实表型测量中的目标遮挡问题,提出一种多视角甜椒果实点云的三维重构方法。通过虚拟叶片的方法,创建增强数据集,建立基于YOLO v5算法的甜椒果实识别模型,实现对不同遮挡程度果实的识别,同时,构建考虑果实位置与遮挡程度的果实表型采集算法,实现多视角的果实三维数据采集。最后,配准甜椒果实三维点云,提取甜椒表型参数,并通过温室甜椒果实表型,对点云重构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相较手动测量数据,果实果宽平均相对误差为1.72%,果高平均相对误差为1.60%。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甜椒原位表型点云重构方法,可为遮挡条件下作物表型提供有效的解决思路和可行方法。

关键词: 甜椒 表型 数据增强 遮挡条件 点云三维重构 YOLO v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香蕉果肉多酚成分鉴定及其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食品科学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青香蕉为原料提取多酚,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技术对多酚提取物进行成分鉴定,并通过体外实验评价香蕉果肉多酚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探究青香蕉降血糖的部分机制。结果表明:青香蕉果肉多酚提取物中共鉴定出28种化合物,包括21种多酚类化合物、2种有机酸、3种鞣花单宁代谢产物、以及香兰素和香豆素,检测到香蕉果肉中含有秦皮乙素、金丝桃苷、紫云英苷3种多酚类化合物,此外,二甲基鞣花酸和尿石素A为主要色谱峰;体外实验结果显示,香蕉果肉多酚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均存在抑制作用,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对α-淀粉酶抑制率为(76.25±3.79)%,半抑制质量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0.53 mg/mL;质量浓度为160μg/mL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92.54±0.69)%,IC50为35.76μg/mL。因此,多酚可能是青香蕉能够降血糖的活性成分之一。

关键词: 香蕉 多酚 成分鉴定 α-淀粉酶 α-葡萄糖苷酶 抑制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源导向和蒙特卡洛模型的广东省某城市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估

环境科学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广东省某市为研究区域,通过研究其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明确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和优先控制因子,为该市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对该市221个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潜在健康风险评估(HRA)模型、PMF受体模型和蒙特卡洛模型进行潜在健康风险评估、来源解析和主控因子分析.结果发现,该市土壤重金属ω(As)、ω(Hg)、ω(Cd)、ω(Pb)、ω(Cr)、ω(Cu)、ω(Ni)和ω(Zn)的平均值分别为18.16、0.43、1.46、68.57、98.34、64.19、26.53和257.32 mg·kg-1,变异程度为中高度变异.除Ni元素以外,土壤其余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已一定程度超过广东省土壤背景值,且Cd和Zn的含量已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重金属污染已较为严重;重金属来源主要为工业源,自然母质、铅蓄电池制造、交通、人为耕作和农药化肥投入也对土壤重金属累积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土壤重金属对儿童和成人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可耐受致癌健康风险,非致癌风险可以忽略不计;儿童的潜在健康风险大于成人,主要暴露途径均为经口摄入;农药化肥投入源和As应该作为该市土壤重金属影响健康风险的主控因子,其次为混合源和Cr;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对污染程度存在差异,应深化分区监测管控,加强土壤的污染防治,减少土壤重金属的人为输入.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健康风险评估 蒙特卡洛 PMF模型 主控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陈皮产地溯源及鉴伪技术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陈皮是药食同源佳品,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高。然而,市场上陈皮产地虚标、品种假冒和陈化时间造假等现象时有发生,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亟需建立有效的陈皮产地溯源及鉴伪技术以保障陈皮质量安全和品质。本文综述了代谢组学、光谱、DNA分析、元素分析、智能感官等技术在陈皮产地溯源和品种、采收期及陈化时间鉴别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并提出陈皮产地溯源及鉴伪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重点。

关键词: 陈皮 产地溯源 鉴伪技术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冰温贮藏在延缓甜龙竹笋采后木质化衰老中的作用

食品科学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室温和4℃为对照,以勃氏甜龙竹笋(Dendrocalamus brandisii)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质量损失率、硬度、H2O2含量、木质素含量、木质素合成关键酶活性和木质素合成关键基因表达情况,总结近冰温(near-freezing temperature,NFT)贮藏对竹笋采后木质化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相较于室温和4℃,NFT贮藏显著抑制了甜龙竹笋呼吸强度、质量损失率、硬度、H2O2含量、木质素含量上升;延缓了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醇脱氢酶、肉桂酸羟化酶和氧化物酶活性升高;同时基于转录组技术发现PAL、4CL、HCT、CCR、CAD等家族基因中有33个基因表达量下调,25个基因表达量上调;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表明大部分生理指标、木质素合成关键酶活性和关键基因表达情况与木质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上,NFT贮藏可通过影响呼吸强度、质量损失率、硬度、H2O2含量、木质素含量、木质素合成关键酶活性和合成关键基因表达,有效延缓甜龙竹笋采后木质化衰老。

关键词: 竹笋 近冰温贮藏 木质化 转录组 采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测定脂肪酸甲酯的响应机理与定量规律

食品科学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国内外现行标准中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GC-FID)测定脂肪酸甲酯(fatty acid methyl esters,FAME)定量方法的不足,本实验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从仪器、色谱柱、分流比、标准物质方面系统研究利用GC-FID分析37种FAME的响应规律、理论模型及实验干扰因素,提出"质量系数"和"关联因子"概念,揭示实验关联因子(experimental relevance factors,FFE)和理论关联因子(theoretical relevance factors,FFT)的函数关系和等值性条件,并经多个实验证实了关联因子的稳定性,发现当脂肪酸碳数大于10时,可充分利用理论质量系数(theoretical quality coefficient,QCT)和FFT对FAME进行相对或绝对定量;当脂肪酸碳数小于10时,可以通过现配FAME标准物质等方法精确测定实验质量系数(experimental quality coefficient,QCE)和实验关联因子FFE,并用此校正FAME的量进行定量,不仅能够提高定量结果的准确性,而且能够增加标准物质的使用时效以及节省标准物质的使用量.

关键词: 脂肪酸甲酯 甲酯化 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 质量系数 关联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速冻技术在竹笋冻结应用中的适宜性分析

食品科学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浸渍速冻技术(IF)、液氮喷雾速冻技术(LNF)和压力转移速冻技术(PSF)对3种新鲜竹笋(‘甜龙笋’‘马蹄笋’‘毛竹鞭笋’)进行冻结,探究3种速冻技术对竹笋的冻结特性及冷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效果最佳的是LNF组,竹笋在LNF中的冻结速率最快,‘甜龙笋’‘马蹄笋’和‘毛竹鞭笋’冻结速率分别是缓慢冷冻组(RF)的12.43、3.92倍和7.5倍。3种竹笋的汁液损失率均小于2%,硬度比RF组提高47.26%~65.02%、总氨基酸损失率比RF组降低7.88%~38.91%,LNF组笋体内的自由水占比低于其他3种冷冻方式,并且其水分与组织结合最为紧密,在微观结构上最趋近于新鲜样品;IF组的冷冻效果次之。PSF组虽然在维持竹笋的色泽及抑制酶促褐变方面表现最佳,该处理组竹笋的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分别比新鲜样品低27.76%~45.24%和27.05%~80.86%,但竹笋的维管束结构被严重破坏,造成了6.12%~10.47%的汁液损失率和更严重的水分迁移。综上所述,液氮喷雾速冻技术在冻结速率和品质保持方面表现最佳,是3种速冻技术中最适合于竹笋速冻加工的方法。

关键词: 速冻 竹笋 冻结特性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六垌茶关键特征成分分析

食品科学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广西地区的特色茶叶六垌茶为对象,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联合化学计量学分析识别不同加工工艺、采摘时间和种植模式的六垌茶特征成分,探究不同因素对特征成分的影响。共识别筛选出六垌茶的23个不同关键特征成分,包括(+)-没食子儿茶素、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等,其中儿茶素及其衍生物和黄酮类化合物占特征成分的主导地位,数量占比达82.6%。区分不同加工工艺和采摘时间六垌茶具有最大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值的特征成分均为萜烯类及其衍生物,分别为阿库米尼苷和桧烯的同分异构体,不同种植模式六垌茶中最大VIP值特征成分为(+)-儿茶素。结果表明,在不同加工工艺、采摘时间和种植模式等因素影响下,六垌茶的关键特征成分及其含量分布不同。其中,红茶工艺促进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的形成和萜烯糖苷的水解;随采摘时间的延长,六垌茶中山柰酚-3-O-对香豆酰基鼠李糖葡萄糖苷等5个黄酮类特征成分的相对丰度升高;人工种植降低了(+)-儿茶素等儿茶素及其衍生物特征成分的相对丰度。本研究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识别不同六垌茶的关键特征成分及丰度差异,有助于探索不同六垌茶特征品质形成的机理机制,可为六垌茶的加工工艺和栽培技术等品质调控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关键特征成分 识别 六垌茶 代谢组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三维点云数据的芒果果形鉴定平台搭建及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人工测量芒果果实形状指标效率低、测量精度不足以及人为判定果形主观性强、准确性差等问题,该研究构建了基于三维扫描技术快速获取芒果果实形态指标数据,并基于测量的形态指标对芒果果形进行鉴定方法。该过程包括:1)通过全彩手持式精密测量仪对75个芒果品种(每个品种取样3个重复)进行了扫描,获取了果实的体积、纵横径和果形指数等10个表型指标。2)通过特征值、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把不同形状的芒果品种分为6个类群,并筛选出果形指数、果实纵径和横径等表型指标参数作为芒果果形鉴别的重要参考指标。3)利用SPSSPRO在线数据分析平台使用157个样本训练BP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对68个测试样品的果形鉴定成功率达到94.12%。为鉴定不同果形的芒果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芒果 三维 点云 果形 BP神经网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